•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贞观遗风:唐高宗李治的历史功绩
...朝的历史上才是最关键的一个皇帝,因为他才是真正的“贞观遗风”,并不是武则天,要知道武则天时期因为夺了唐朝的江山,为了武周江山的稳固,杀害了大量的文臣武将,导致了唐朝李世民和李治时期打下的大片疆域几乎全...……更多
...纳谏,开创“贞观之治”,从而赢得了后人的赞誉。宋朝文学家苏辙曾评价道:“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但好的君王未必就是一...……更多
秦叔宝剽悍善战,唐太宗称帝后咋屡屡抱恙
...做才能得善终,这正是他高明的保命手段。结语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曾于《赠善相程杰》一诗中曰:“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能如秦琼一般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急流勇退者又有几人?对于...……更多
贞观之治:李世民的智慧引领大唐盛世,他做了哪些事?
盛世大唐的贞观之治是一直被人们传颂的一个时代,而在这个时代里,百姓安居乐业。各地歌舞升平,官员尽职,人民安康,皇帝负责,一个欣欣向荣的太平盛世由此在我们我面前展开了。李世民作为大唐的第二位皇帝,在玄...……更多
...夭折了。再比如十一子江王李嚣,十二子代王李简,都在贞观五年封王,又都在封王后不久就夭折。其他儿子也有几个,远不能称之为优秀的。比如五子齐王李祐,六子蜀王李愔,都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遭到了李世民的厌...……更多
李世民为何重视江南人才,却不重用江南士人?
...,亦或者说李世民虽重视江南却不重用江南士人。 回看贞观年间的历史便不难发现,唐太宗对江南士人的使用情况表现在文学府中,他们的主要工作便是修撰史书、处理一些非重要的文化产业。相比较隋炀帝对南方士人的重视...……更多
...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同母兄弟。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四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更多
贞观之治:君主贤明坐江山,治世能臣在朝堂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年号,而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灭亡的教训,以史为鉴,励精图治。唐太宗亲眼目睹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如今自己当政,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于是,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更多
李白与王维:同处一时代却未曾交集的文学巨匠
...代中国诗歌史上,可谓人才济济,这种出色优秀的古诗词文学家们通常喜爱喝酒聚会,填词赋词,他们聚在一起,谈时事热点,互赠诗词,因而结识了很多的朋友,留有一段深厚的情分。例如杜甫和李白,李白和汪伦等等。殊不...……更多
名垂青史:中国历史上十位传奇丞相盘点
...有遭到残酷的政治迫害。同时,王安石还是同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有不少诗歌、词、散文流传后世。十、张居正张居正是明朝万历皇帝的首辅,相当于丞相,张居正在成为首辅之后对明朝进行了十年时间的执政,是明朝中后期发...……更多
贞观之治,明君贤臣共同努力开创大唐盛世
贞观之治贞观,大唐第二任皇帝唐太宗所用年号。李世民登基,天下初定,等着他的不是歌舞升平,而是内忧外患的重重考验。太宗登基之时,大唐建国才九年,“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贞观政要...……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智慧:从贞观之治看唐朝盛世之路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唐朝,它是怎么发生的呢?李世民的贞观之治,首先是顺应民心,天下久乱思安,发展经济,国泰民安才是最大的政治。李世民在完成权力获取后,没有大清洗,这有其政权稳固的考虑,更有收买...……更多
贞观之治这个盛世真的是虚假的吗
...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所以,他统治的这一时期史称“贞观之治”。后世之人一直认为: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更多
暑期亲子研学、避暑康养特色线路供您选游
...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传奇。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也在此与父亲度过一段美好的少年时光,并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也为其后来主编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杜甫、白居易、陆游、刘...……更多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究竟是盛世属于君王还是属于百姓
...还是属于百姓?一个人的影响力真的能引领一个民族吗?贞观之治其实从隋朝开始,隋文帝杨坚以其坚韧不拔、节俭怜悯的性格,就开始为盛世大唐打下了物质基础。隋炀帝虽然功过难评,总归是开创了科举制度,终结了千百年...……更多
知己入心,一生相伴
...像俞伯牙遇见钟子期,荆轲遇见高渐离,纳兰性德遇见顾贞观。就像我遇见你。遇见你,从此拥有一个真正的知己。你能读懂我的文字,看穿我的心事,感知我的情绪。面对你,我是最真实的自己。不必伪装,不必逞强,不必说...……更多
魏征直言进谏,奠定“贞观之治”基石
...莆德参的念头。我们都知道魏征是唐代有名的谏臣,他在贞观初年就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他在轻服役,薄赋税等方面非常有建树,他对\"贞观之治”的最终形成起到了重大作用。作为一个谏臣,他的耿直坚韧,不仅仅体现在国家...……更多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女皇帝武则天有哪些贡献?
...时的世界上已经名声显赫,万国来朝。当时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你是否知道,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作出了哪些贡献?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隋朝末期农民大起义中,驻守太原的隋朝官员...……更多
山西籍编剧戴英禄去世
...《王昭君》《李清照》《玉树后庭花》《北国红姑娘》《贞观盛世》和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乐昌公主》等。其中,《贞观盛世》获第十五届“田汉戏剧奖”一等奖、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编剧奖”、第十届“文华剧作...……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的多面人格魅力和历史功过
...事家、文化家,他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的缔造者。他出生于隋朝开皇十七年(598年),是李渊的次子,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他少年从军,曾参与救援被突厥围困的隋炀帝,显示了他的勇敢和智慧。...……更多
刘洎:唐朝贞观之治时期的另类忠臣
...、李靖、李勣等一批贤臣良将阵容的辅佐,唐朝初年的“贞观之治”局面可谓是星光熠熠。尤其在李世民统治的二十多年里,他任用的宰相也多达二十八人,且各有特色:房玄龄谦恭谨慎,魏徵直言敢谏、王珪嫉恶扬善……但其...……更多
...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为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更多
穿越千年  感受大唐气象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贞观——李世民的盛世长歌”展览在京开展穿越千年 感受大唐气象本报记者 赵晓霞《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08日 第 10 版)日前,“贞观——李世民的盛世长歌”展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更多
宋仁宗赵祯总是别人故事里的“底色”,他的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修秦直道,也不像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没有什么“贞观之治“,这些出名的传奇性历史桥段,都不曾出现在宋仁宗的统治中。或许,他没有秦皇汉武的丰功伟业,也没有唐宗宋祖的文韬武略,他只是个平凡甚至有点平庸的...……更多
今天继续聊唐史,聊一个“不起眼”的贞观第一名相和他怕老婆的故事。朝气蓬勃的大唐贞观年间,诞生了一大批名臣宰相,与开明君主唐太宗李世民一起,谱起一曲“贞观之治”的长歌。魏征,杜如晦,王珪,他们用铮铮铁...……更多
长孙皇后:贞观之治背后的伟大女性
...务,提出独特见解。她还成功说服兄长长孙无忌让贤,为贞观之治的实现做出了贡献。同时,她保护像魏征那样的忠臣直臣,提醒李世民施行仁政。然而,长孙氏的光辉历程却在贞观十年六月戛然而止。她因病离世,年仅36岁。...……更多
王安石与司马光:北宋的两位贤相与他们的改革之争
...和”的真谛。他们在朝堂上斗争无数,却也保持了深厚的友情。王安石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理念,主张开源,增加税收,促进经济流通。而司马光则认为天地守恒,国多则民少,对此表示不满。尽...……更多
窦诞:六朝见证者,贞观盛世之重臣
...亲去世,丁忧期间,被夺情起复。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贞观元年(627年),窦诞使持节都督梁集洋巴兴壁六州诸军事、梁州刺史。贞观二年,迁任殿中监,加左光禄大夫。贞观四年,拜右领军大将军。贞观九年(636年),奉敕...……更多
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到底是什么样的
...,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更多
唐朝的巅峰时期是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吗?
...唐玄宗时期,开元盛世让唐朝达到了巅峰。李世民时期的贞观之治确实强盛,远超之前的历代王朝,算是打破纪录,更上一步,但是远不是唐朝的巅峰。他的儿子李治手里,唐朝的疆域达到了巅峰,国力也是更进一步,超过了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赵构虽然建立南宋王朝,令赵宋江山延续一百五十三年,然历史上有关他的评价基本是毁誉参半,特别其为与金人议和,以"莫须有"罪名赐岳飞死于大理寺后
2024-06-22 12:59:00
如果说康王赵构是勇者无畏,那么高宗赵构让我们看到更多是恐惧、逃跑以及提防,而推究其性格演变的缘由离不开靖康前后的遭际,这不但影响到他和孝宗两朝的施政方针
2024-06-22 12:59:00
授任刑部尚书,封滑国公。历任陕东道行台民部尚书,升任御史大夫。当时蜀地刚刚平定,官吏大多放肆横行,民不聊生,下诏命皇甫无逸持符节前去巡视抚慰
2024-06-22 13:00:00
皇甫无逸(?~627年),字仁俭,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人,洛阳七子之一。隋唐时期大臣,并州司马皇甫诞之子。初以门荫
2024-06-22 13:01:00
公元208年正月,在北方征战的曹操回到邺城,在此之后,曹操开始准备南征荆州,他在邺城内开凿玄武池以训练水师,并让马腾与其家属来到邺城作为人质
2024-06-22 13:02:00
千百年来,大运河让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留下绝美诗句。今天,让我们用AI穿越千年,见证运河古韵新辉,以诗歌纪念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2024-06-22 13:03:00
卢楚是隋朝官员,他被称为是隋朝最后一位忠臣。卢楚本有机会继续活下去,但他却选择和隋朝共存亡。卢楚年少成才,后来为尚书右司郎
2024-06-22 13:03:00
洛阳七贵,为争夺权力相爱相杀,有一天,王世充对其手下将领说道:“元文都那帮人,都是些只会写写划划的文官而已。如今李密投降我主
2024-06-22 13:04:00
华督,对于孔父嘉妻子的欲念日益膨胀,不久便开始了躁动不安。此事儿,太史公司马迁只说了五个字:“(华)督利孔父(嘉)妻”
2024-06-22 13:05:00
这事儿还得从宋殇公九年(公元前711)说起。那年有一天,宋国的太宰华督,正在国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的大街上百无聊赖地走着
2024-06-22 13:05:00
在李显去世之后,韦皇后灭掉李氏家族,想要跟武则天一样,当上皇帝。当李唐再次遭到劫难的时候,临淄王李隆基就发起了“唐隆之变”
2024-06-22 13:09:00
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系列·四艺精绝的一代巨匠(第二辑)
吴昌硕像吴昌硕(1844.8.1—1927.11.29),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汉族,浙江湖州人。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
2024-06-22 13:45:00
最后的赵国人,率四十万大军南下,秦乱自闭建立南越王
《大秦赋》用魔幻般的漫长和短暂,分别演绎了宫斗戏和灭六国之战,尽管电视剧灭六国用的时间非常短,但通过旁白,也足以让我们了解到秦朝统一六国的伟大功业
2024-06-22 14:27:00
六国君主下场如何,无封地无爵位无地位,坐吃等死
《大秦赋》用比秦王扫六合还要猛烈的气势,迅速结束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的故事,有的用了几个镜头,有的甚至只有旁白。电视剧可以就这么结束
2024-06-22 14:28:00
楚国为什么能够笑到最后
悠悠春秋大梦,滚滚战国狼烟。公元前641年,一代霸主齐桓公去世。两年后,公元前639年,宋国国君宋襄公意欲取代齐国霸主地位
2024-06-22 1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