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六国君主下场如何,无封地无爵位无地位,坐吃等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2 14:2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六国君主下场如何,无封地无爵位无地位,坐吃等死

《大秦赋》用比秦王扫六合还要猛烈的气势,迅速结束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的故事,有的用了几个镜头,有的甚至只有旁白。

电视剧可以就这么结束,毕竟《大秦赋》所要表现的,就是最终秦国统一六国的这么一个结果,所说是虎头蛇尾,但只要也算是勉强及格吧。

电视剧可以就这么结束,但历史不会在这个地方戛然而止,后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就比说说大家都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六国的君主后来都是什么下场,今天昭烈君就扒一扒六国君主最后的岁月。

六国君主下场如何,无封地无爵位无地位,坐吃等死

(01)六国梦碎

秦国能都打败东方六国,根本原因在于他的制度,他的制度跟其他六国有着根本的区别,秦国是郡县制,所有权利都集中在中央和君主手里。

其他六国是封建制,权力都在各个大小贵族手里,这种根本制度的不同,导致了国家运转效率的根本差别,也是最终导致秦国能够战胜其他六国的原因。

郡县制下,所有人都是打工的,而且打工的职位高低,需要你用功劳来换,整个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就彻底废除了所有世袭的爵位,不管你爹的爵位有多到,你要想获得职位,必须得有功与秦。

废除爵位世袭制,实行军功授爵制度,这大大激发了所有秦人的主动性,以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现在只要你肯为秦国出力,乌鸦也能变凤凰。

六国君主下场如何,无封地无爵位无地位,坐吃等死

所以秦人在精神面貌上,就要远胜于东方六国,当然了东方六国也在改革,只不过是改的不彻底而已,就拿战国后期著名的战国四公子来说。

他们分别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单看名字就知道,其中三个都是王室成员。

都战国末期了,国家政权还长期由王室成员把控,这样世袭的政治体制怎么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楚国的黄歇也好不到哪去,他尽管不是楚国王室,却是楚考烈王的小根本,考烈王能当上王位全靠他在秦国忽悠范睢,把楚考烈王放归楚国。

回来楚考烈王投桃报李,让黄歇做了楚国的令伊,相当于其他国家的丞相,反观秦国,丞相倒是不少,但却没有王室成员担任。

吕不韦担任丞相的时候,别的国家还嘲笑秦国,这是瞎胡搞呀,吕不韦这种出身怎么能当丞相呢,在他们的眼里,还固守着出身血统这样的贵族治国,但是在秦国这里早就唯才是举了。

所以直到最后的时候,在六国的君主眼里,他们依然认为封建制有他的优点,贵族血统就是比平民高贵,这种观点和想法,最终像做梦一样被秦始皇击个粉碎。

六国君主下场如何,无封地无爵位无地位,坐吃等死

(02)从此之后无贵族

秦国灭六国,在如何处置六国君主及贵族的问题上,秦国与六国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当然最终肯定是秦国意见占上风。

六国的想法很古老,那就是知道给他们保留一点点地方,一点点特权,让他们可以祭祀祖先,让王室血脉可以传承。

这并不是什么天真的想法,而是那个时代通行的做法,继绝嗣、兴灭国,是春秋战国圣王之道的体现,当年周灭商的时候,高的就是这一套。

周不仅分封了上古各种名人的后裔,什么皇帝后裔,炎帝的后裔,夏启的后裔,这些看起来非常遥远的氏族,而且周也同样分封了被他消灭了的商,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商不绝嗣。

六国君主下场如何,无封地无爵位无地位,坐吃等死

春秋战国时代这种风气还一直延续,大国吞并小国,都会为小国国君留下一点点小小的地方和国君的爵位待遇,哪怕只是名义上的,那也是有的。

比如说当时只有一个灭国的诸侯国卫国,他可是秦始皇死了他还都在,他其实早就被魏国包围了,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梵蒂冈的感觉,后来有投靠了秦国,实际上只是保留了很小的地方,但是名义上依然是存在卫国和卫君的,这就是那个时代普遍的做法。

但秦国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因为秦国实行严格的爵位制度,想平白无故得爵位和封地,是不可能的,秦国的封赏制度鲜明地体现出三大基本原则:第一原则,非功不赏,国无虚爵;第二原则,非重大功绩不封侯爵;第三原则,高爵封赏,不封实地。

在这种条件下,秦国连自己的宗室都不一定有爵位和封地,你一个亡国之君还想有封地和爵位,想都不要想。

哪怕只是名义上的都不会给你,这就让六国的君主很贵族彻底绝望了,他们绝望的不是失败,而是自己高贵的身份彻底没了,连象征性的荣誉称号都没有了,六国无论是君主还是其他贵族,统统变成了平民百姓,这是让六国贵族最无法接受的。

这样一来,连象征性的荣誉待遇都没有了,可想而知六国君主最终的待遇,那肯定是怎一个惨子了得,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的没有尊严和地位。

六国君主下场如何,无封地无爵位无地位,坐吃等死

(03)复辟与反复辟

韩王安,还算好一点,因为他是第一个投降的,所以最初秦王对他还不错,但没想到三年后,韩国旧都新郑举兵造反了,秦国铁血平叛,并直接把韩王处死了,为什么说这还算有尊严呢,你看看其他几个然就知道什么叫尊严了。

赵国当年的实力仅次于秦国,是秦国强有力的对手,结果秦国选择将其君主流放到房陵,赵王迁到房陵后,住在城北一个茅屋里,不久,赵王迁饿死在茅屋里。

魏国在水淹大梁后,魏王下场很惨,死于乱军中被射杀,末代楚王有争议,不管是负邹还是芈启,都是被射杀。

六国君主下场如何,无封地无爵位无地位,坐吃等死

因为刺杀秦王事件,燕王喜的处理结果很模糊,估计是秦王为了表示宽容大量,史书并未记载是如何死的,但有的地方说燕王喜是被斩首示众的,最后是齐王田建,也是饿死在了流放的山林之间。

从六国君主的下场来看,秦始皇完全没有采用当年周武王的做法,而是非常彻底的废除了他们的爵位,明显能够看出来,秦王对待这些君主完全没有任何的优待,有的甚至都是饿死的,有的是记录不祥,说明秦国根本不在乎他们。

这跟六国最初的想法实在差距很远呀,秦始皇这种极端的做法最终也招致了六国最激烈的反抗,而且这种反抗还伴随着封建制的复辟而进行,两者暗流涌动,是不是搅动秦朝的证据。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帝国第一任丞相王绾提出了一个重大主张:分封始皇帝的儿子们为诸侯王,分别镇守燕、齐、楚三大边远地带,以为帝国腹地之屏障。

六国君主下场如何,无封地无爵位无地位,坐吃等死

但是以廷尉李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新锐大臣,坚决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诸侯分封制,最终李斯的意见彻底占了主导,秦国被分成了三十六个郡,郡守全部由中央委派。

秦国所有大小职位没有世袭,爵位更是需要军功才能授予,郡县制下一方长官本质上也是给皇帝打工的,随时会被调走和撤换,秦末的时候,这些国家一级单位的郡守们,绝大部分都没做到守土有责,跟他们职务的特点有很大关系,都是临时工跟谁干都一样,没必要为了秦国拼命,所以秦国速亡根子也就在这儿。

尽管郡县制成了中国此后两千年的绝对主流,但封建制还时不时的会复辟,尤其是在秦始皇时代,各个国家的贵族都想着复辟,想着恢复到春秋战国那个时代。

六国之中反抗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张良了,他是韩国贵族,在博浪沙用远程武器攻击秦始皇,差一点就要了秦始皇的命。

这次刺杀,因为主角是张良所以很出名,但这其实并不可怕,敌人对付你的手段当然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个秦始皇应该能够想到。

最惊悚的是史书上记载的另一次刺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很简略:

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

这应该是秦始皇遇到的最凶险的一次刺杀了,地点是咸阳城,这可是秦国首都,秦始皇微服出行身身边只带了三个武士护卫,这说明出行是秘密的。

六国君主下场如何,无封地无爵位无地位,坐吃等死

兰池者,兰池宫也。它是秦帝国时代最负盛名的一座宏大园林,这是个非常适合伏击的地点,巨石林木交错,就这样一个时间地点,秦始皇一行四人遭遇到了伏击。

秦始皇带出来的肯定是高手,从荆轲刺秦王的事情中我们能看出来,秦始皇基本没什么武功,也就是个普通成年男子的水平,所以他带出来的护卫更要是万里挑一的高手。

见窘两个字说明了当时的情况很危急,说明对方肯定不止三个人,如此周密的时间地点,刺杀背后的势力,绝对非常强大。

绝不是普通的刺客,事前计划一定非常周密,力争做到万无一失,但很不幸刺客还是失败了,这件事之后照例是关中大搜捕,但一无所获。

六国君主下场如何,无封地无爵位无地位,坐吃等死

从秦始皇这次遇刺的地点和时间来看,这完全就是内部人所为,因为当时主张分封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秦国的无数亲王贵胄从实际利益出发主张分封。

儒生们从先王的理念入手,主张分封,这两故事势力很容易走到一起,或明或暗的反对秦始皇的郡县制,最终才有了这次诡异的刺杀事件。

分封这个东西,本质上属于人之常情,你有块儿吃不完的肉,分给兄弟姐妹们吃一点,这完全在感情上是合理的,但是这本身跟帝国的治国里面却又是相违背的。

所以分封此后就像幽灵一样,徘徊在历史的上空,是不是下来借尸还魂,但最后下场都很惨,汉朝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全都是因为分封亲王引起的。

六国君主下场如何,无封地无爵位无地位,坐吃等死

秦始皇和李斯主张郡县制,是没错,也符合历史潮流,但是他们做的太急,太绝,尤其是国家初定,你要安抚人心的时候,分封是一种最好的安抚手段,但是秦始皇秉持法家的那种,一绝到底一断于法的精神,没有任何的缓冲和妥协,最终秦朝很快就亡了。

六国的君主,下场很惨,没有相应的待遇,秦朝的报应也来的很快,郡县制是好的制度,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任何一种新兴事物的实现,如果操之过急,结果肯定是个悲剧,秦朝就是最好的例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2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成也商鞅变法,败也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秦国成功与失败的根源
都知道秦国之所以能够强大,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根本原因就在于商鞅变法,因为商鞅变法让秦国强大,秦国强大自然就逐渐具备统一六国的实力,然后再经过六七代秦国君主的接力,于是在秦始皇这
2024-12-03 10:08:00
探讨秦封地的来源及其在周朝时期的政治、军事背景
...领土不断向西扩展,直至达到黄河沿岸,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秦封地的战略位置也是其能够在周朝时期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秦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秦国提供了天
2024-10-09 20:25:00
秦始皇灭六国,为何允许卫国的存在?
...时间第二长的燕国还多了86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天下,开始实行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此时整个天下除了秦朝之外,还有唯一的诸侯国-卫国存在,秦始皇
2023-07-07 11:44:00
齐国创立军功爵制,令其发展壮大的却是秦国
...取,加以变革,形成“二十等军功爵制”,终至得以一统六国,建立秦朝。而秦二十等军功爵制的最终确立,则迟至秦王朝的建立。此二十等军功爵制比商鞅的更加系统化,故成为古代社会等级制度
2023-05-21 10:36:00
秦国爵位与长信侯嫪毐的封地贡献
...难把全国的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去干一些大事,比如统一六国。在秦国历史上被封侯的人特别少,长信侯嫪毐就是其中之一。很明显秦国的侯只封给那些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比如在统一六国中作出
2023-10-16 09:03:00
嫪毐:秦国历史上最神秘的侯爵
...。所以普通士兵以从军杀敌为荣耀,经此变法,造就了令六国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正是靠着这支军队,秦王政才能成功地一统天下,让战国上百年的硝烟得以暂时消弭。商鞅改革秦国的爵位制
2023-11-17 18:00:00
春秋战国揭秘:周朝衰落与诸侯争霸的历史波澜
...但东周并不完全包括春秋战国。战国晚期,秦国尚未吞并六国,在世界统一之前,东周王朝已被秦国灭亡。在秦国推翻周朝之前,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只有一个皇帝。公元前367年,此时战国末
2024-04-04 15:09:00
冯亭为什么被封为华阳君?
...靠赵国这个原本的三晋之国,更有归属感,而秦国在东方六国人的眼中完全是一幅野蛮人的形象,所以冯亭和上党百姓做出了投靠赵国的决定。赵孝成王这么说似乎有些道理,但整个事件中有着大量
2023-08-27 06:40:00
一文了解秦国38位国君,大多数都是庸君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推出了很多新的制度,还梦想着可以统治千秋万代。让秦始皇没想到的时候,秦始皇驾崩之后,他的儿
2023-06-15 09: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