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仁宗赵祯总是别人故事里的“底色”,他的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7 15:17:00 来源:戏说三国

宋仁宗赵祯总是别人故事里的“底色”,他的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在宋朝历史上,有着“仁宗”谥号的赵祯,不算是存在感特别高的皇帝。

论艺术才华,他比不上宋徽宗赵佶;论皇帝的功绩,他的名声不如他爹赵恒响亮。就连最出名的“狸猫换太子”故事里,主角也是包拯断案,他只是个配角。

可就是这样一个皇帝,在他的统治下,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苏轼、包拯、柳永等人才辈出,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科学发展水平蹭蹭上升,甚至有史学家认为:“宋仁宗时期是百姓幸福指数最高的时候。”

然而本该最受宋人爱戴的这位“官家”,却在历史的洪流中显得平平无奇,存在感非常低。

宋仁宗赵祯总是别人故事里的“底色”,他的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02

或许,一位真正的好皇帝,不需要多么出名。

宋徽宗倒是很出名,他的书画才艺堪称一流,“瘦金体”更是让后世无数文人墨客顶礼膜拜,他的名声在历史上镌刻下深深的印记,可他真的是一位好皇帝吗?未必。

宋高宗赵构也出名,可他的名声是臭的,是屈辱的,是用屈辱下跪、折下腰板和脊梁换来的,他不仅不是个好皇帝,更是千古罪人。

其实,宋仁宗赵祯也非常有艺术天赋的,他的才情,体现在绘画、书法和音乐多方面。从小就擅长绘画的他,也曾“闲时画马为戏”;虽然没“瘦金体”那么有名,宋仁宗的书法也是“万几之暇,惟亲翰墨,而飞白尤神妙”;除了绘画和书法,他还“洞晓音律,每禁中度曲,以赐教坊,或命教坊使撰进,凡五十四曲,朝廷多用之”。

宋仁宗赵祯总是别人故事里的“底色”,他的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宋人以为仁宗“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可这样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怎么可能一无是处呢?他之所以存在感低,或许更多是在于他的隐忍低调,作为皇帝,他更清楚自己的位置,更担得起责任。

相比于宋徽宗的“诸事多能,独不能为君耳”,宋仁宗则做了最极致的反面诠释。03

前几年一部《清平乐》热播,让宋仁宗这个历史人物进入大众视野,也让观众纷纷注意到,原来宋朝还有这样一位隐忍的明君。

虽然电视剧融入了艺术色彩,可还算还原了宋仁宗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个场景,是百姓集市热闹纷纷,宋仁宗坐在清冷的皇宫,说了那么一句:“汝知否?我因如此冷落,故得渠如此快活。我若为渠,渠便冷落矣。”

宋仁宗赵祯总是别人故事里的“底色”,他的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在那一瞬间,所有的感动涌上心头,仁宗这个存在感低的皇帝,形象和格局瞬间变得高大。相信看到这一句,大家对仁宗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身居高位,却仍能做到慎独;他享受天下贡奉,同样为天下百姓忧心。

或许随着《清平乐》这部剧的一幕幕场景,我们还了解到关于宋仁宗赵祯的一些小事:比如他崇尚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见到心爱的张贵妃身穿雍容华贵的衣服,便出言训斥,原因是宫里贵人若是奢侈享受,就会带动不良风气,吃苦的都是百姓。

宋仁宗赵祯总是别人故事里的“底色”,他的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还有一次是上朝时他口渴了,但是看到侍奉的宫女在打瞌睡,没有给他准备好茶水。如果出言提醒,那宫女必定会因为失职受到责罚,于是他就渴了好几个小时,直到下朝才狂饮。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原本是作为九五至尊的他不需要做的,可他还是做了,并且一做就是在位数十年。

这样一位仁君,即便是不出名,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连契丹太子耶律洪基,都深深感念宋仁宗的好。他做太子时,曾经有机会出使宋朝,见过宋仁宗,此后就常常挂念他。仁宗龙驭九天后,耶律洪基嚎啕痛哭,还把宋仁宗昔日赏赐的御衣下葬,造了一座衣冠冢,且“严事之,如其祖宗陵墓云”。

宋仁宗赵祯总是别人故事里的“底色”,他的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在这一桩桩一件件的背后,都昭示着宋仁宗的不平庸。哪怕存在感很低,赵祯仍用一生的行动,向大家证明他当得起“仁宗“这个谥号。04

作为一名仁君,最重要的还是善用人才,人才就是国家的顶梁柱。

不管是政治家还是文学艺术家,宋朝都是扎堆出现,尤其是在宋仁宗时期,可以说是人才之盛的巅峰时期。难道真的是凑巧,人才都刚刚好出现在这时候吗?或许,根本原因在于政策开明,统治者贤明,他能看到大臣的才华,也能做到知人善用。这样的大环境,才让文学、艺术和科学各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不管那些人出身如何,只要有才华,都可以被看见。哪怕是耿直如苏辙,殿试写的文章将宋仁宗批判得狗血淋头,他仍能放下面子和自尊,看到苏辙的才气,还给予“日后子孙宰相”的高度评价。

宋仁宗赵祯总是别人故事里的“底色”,他的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像仁宗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是平庸的皇帝呢?

宋朝文官多,大臣政见不合,互相看不对眼总弹劾,但却很少见血,这源于统治者的能力和魅力,风度与气度。

所以宋仁宗时期,百姓安居乐业,发展循序渐进,这也是意料之中的。05

讲到这里,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何宋仁宗的存在感那么低。

他在位期间,做的都是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没有像秦始皇那样统一六国,修长城,修秦直道,也不像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没有什么“贞观之治“,这些出名的传奇性历史桥段,都不曾出现在宋仁宗的统治中。

宋仁宗赵祯总是别人故事里的“底色”,他的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或许,他没有秦皇汉武的丰功伟业,也没有唐宗宋祖的文韬武略,他只是个平凡甚至有点平庸的皇帝,但他身居其位,全力尽责,为百姓深思熟虑,甚至忍受孤独,隐忍低调,也在所不惜。

正是由于他在“高处不胜寒”的默默付出,才让宋朝造就发展的辉煌。譬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项都出现在仁宗时代,制作兵器的火药配方,是仁宗时期《武经总要》中首次记载的,指南针与活字印刷技术,则在沈括《梦溪笔谈》第一次出现。

宋仁宗赵祯总是别人故事里的“底色”,他的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饶是宋朝的士大夫们总对仁宗批评建议,认为他不完美,可后世响起的都是对仁宗的赞扬之声。明朝朱国祯凭借历代皇帝,是这样说的:“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赵祯,纵然他总是别人故事里的底色,存在感极低,但他的所作所为都没有被辜负,他作为皇帝的功绩虽然不易直接衡量,却永远留名,他更是一名值得敬佩的好皇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7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代仁宗皇帝,执政期间文人们如鱼得水
宋朝的宋仁宗在驾崩后,讣告送到了辽国,“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朝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
2023-05-22 08:16:00
宋仁宗大病初愈,宰相为何一句话让宋仁宗转怒为喜
最近有个电视剧挺火的,叫《清平乐》,讲的是宋仁宗年间的故事。宋仁宗的宰相叫吕夷简。很多对宋朝历史不了解的亲可能没听过,听过的话,也多半觉得他是个奸臣,因为欧阳修都说了,这个人当宰
2024-06-09 15:39:00
宋仁宗赵祯与张贵妃的深情故事
宋朝重视文学,所以皇帝居多,都有些风流。宋仁宗赵祯原是宋朝第四位皇帝,是先帝的第六子。宋仁宗最终登基称帝,真是有才又博学。(一)宋仁宗的标签之一:慷慨9岁的赵祯被立为太子。四年后
2024-05-05 21:53:00
宋朝郭皇后被废的背后故事:嫉妒成性,宋仁宗忍无可忍
宋仁宗在中国历史上,那可是有名的仁慈皇帝。身为一朝天子,在御花园散步口渴难耐,偏偏掌管茶水的侍吏不在旁边。宋仁宗怕手下受罚,居然不敢要水喝,一路小跑回宫喝水。皇帝能做到这份上,真
2023-11-23 18:04:00
宋仁宗赵祯:千古名君与北宋盛世的缔造者
...大发明所处的时代,都和一个皇帝有关,他就是千古名君宋仁宗赵祯。可能说赵祯人们还是比较陌生。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应该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而故事主人公的原型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仁宗
2023-10-27 08:58:00
李宸妃走后,宋仁宗的表现如何
...,脑海里首先想到的不是里面的俊男俏女,而是围绕主角宋仁宗的一段小说演义。狸猫换太子,想必大家都已熟知。它是小说“三侠五义”里的一段故事,说的是宋真宗在位时,皇后刘娥因为无法诞
2024-04-19 11:16:00
考生在考卷中批评皇帝好色贪玩,皇帝拿到考卷后,说了这样的话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非常仁厚宽善的皇帝,在他治下,举国祥和,百姓安居乐业。唐太宗是出了名的善于纳谏的皇帝,但是,若是论纳谏的度量和从善如流,宋仁宗可以说远远高过唐太宗。(宋仁宗)这件
2025-01-20 19:04:00
这位皇帝能开创“仁宗盛治”,他的三位母亲功不可没
1022年,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他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他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与他的三位母亲
2023-05-09 05:52:00
为何会说宋仁宗的存在感不是很强?实际上,宋仁宗一生其实也蛮传奇的,或者说宋朝的皇帝都比较传奇,不按常理出牌。宋朝第一个皇帝赵匡胤皇位得来的就十分蹊跷,或者说太容易,手下一起哄,他
2024-05-27 15: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