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千古一帝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与晚年过失
...认的明君,在位期间广施仁政、爱民如子,造就了后来的贞观盛世。唐太宗留下了丰功伟绩,他在位时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这一条就足以成为千古一帝!除了打通丝绸之路外,唐太宗还对玄奘法...……更多
汉武帝与太宗:开疆拓土背后的民力考量与国策智慧
前言为何贞观战争保国力,汉武帝却舍民力?曾几何时,汉武大帝的战马蹄声踏遍天山与河套,元凶、学不固等匈奴头领身首异处。也曾几何时,太宗李世民的铁骑踏平高昌与焉耆,高句丽城池一座座落入。两代帝王的战功足...……更多
真实历史上的玄奘逃出长安,西行取经历尽磨难
...方面出了问题,于是便产生了去印度求弥勒论师的念头。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于是决心已定的玄奘便在贞观二年(628年),出逃长安,“冒越宪章,私往天竺”。求学十余年,佛...……更多
今天继续聊唐史,聊一个“不起眼”的贞观第一名相和他怕老婆的故事。朝气蓬勃的大唐贞观年间,诞生了一大批名臣宰相,与开明君主唐太宗李世民一起,谱起一曲“贞观之治”的长歌。魏征,杜如晦,王珪,他们用铮铮铁...……更多
唐太宗时期的五子夺嫡,十四个儿子只有二人得以善终
...朝政,整天沉浸在歌舞酒宴中。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道,贞观十六年,李承乾嫉恨弟弟李泰有夺取太子之位的心思,且受到太宗和朝臣的称赞,因此他先是试图暗杀李泰,失败后,又联合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更多
从权臣到忠臣:裴矩的传奇人生与唐太宗的治国智慧
...的。还有一位甚至活到了唐太宗时期,还成了太宗李世民贞观一朝的宰相,甚至还成了与魏征齐名的诤臣,也是颇够传奇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隋末大乱时,当朝五位宰相的人生抉择,看看从中能得到什么思考。《新唐书》中...……更多
魏征直言进谏,奠定“贞观之治”基石
...莆德参的念头。我们都知道魏征是唐代有名的谏臣,他在贞观初年就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他在轻服役,薄赋税等方面非常有建树,他对\"贞观之治”的最终形成起到了重大作用。作为一个谏臣,他的耿直坚韧,不仅仅体现在国家...……更多
...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为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更多
马周:从教书先生到贞观宰相的传奇之路
...很受用,因此他的官也越来越大,官到了宰相。他是太宗贞观之治的大功臣,而且是太宗的一大臂膀,也是一个很好的朋友。太宗对他,完全没有下臣之意,对他非常好。而马周这个人,生活了一辈子,一直都没有住上比较好的...……更多
唐太宗智破谋反之谤,房玄龄忠诚获信任
...。之后,这三人也辅佐太宗开创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贞观之治“。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关于房玄龄的故事,唐太宗在位期间,一直对房玄龄非常器重,每次唐太宗离开长安时,都会让房玄龄担任留守京师的重任。另外,还...……更多
...所获得的封赏。不管怎么样,在秦叔宝已经去世五年后的贞观十七年,他还是能够被唐太宗钦定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已经足见其在当时的地位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具体的评定标准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推测,应该主要...……更多
古代中国的治世:之治、盛世、中兴的区别与联系
...,说李世民综合实力比朱棣强,解决了民生问题,所以用贞观之治这个词,而不是贞观盛世。淮下书生觉得,这么解释是片面的。之治 西汉的文景之治、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等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发...……更多
为何李治会被很多人认为是昏庸无能之辈呢
...会对李治的印象是庸碌无为的?我想这大概能够归于前有贞观之治,后有女皇武则天的治国盛世,也就自然而然的将李治的功绩有些忽略。贞观之治不用说,每个人都很清楚,那是开创的怎样盛世。由武则天统治时期,她创立周...……更多
屈突通受四任皇帝的敬重, 忠义守节配飨庙庭
...,海内升平。屈突通似乎也完成了他开国护主的使命,于贞观二年病逝,享年七十二岁,太宗痛惜良久。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命人于凌烟阁画二十四功臣图,皆真人大小,屈突通名列其中,位于第十二名。唐太宗命人于...……更多
胡人乱华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魏太武帝拓跋焘(三任),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三任)“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更多
...他的全部按照遗召办理了。长孙皇后,辅佐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历史上有名的贤后。13岁嫁给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为秦王妃。李世民即位后仅十三天便册封她为皇后,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贞观十年六月,36岁的...……更多
...朝大军大败吐谷浑军,吐谷浑成为唐朝属国。公元641年(贞观十五年),薛延陀进攻唐朝边境。唐太宗命李勣为朔州道行军总管、薛万彻为副总管,率军反击。此战,薛万彻率数百骑为先锋,迂回到薛延陀军背后发起进攻,勇冠三...……更多
房玄龄:唐朝宰相模范,辅佐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盛世
房玄龄,唐代贞观年间一代名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辅佐李世民长达三十二年,担任宰相二十二年,可以说“贞观之治”这盛世之景同他离不开关系。正是有他一直兢兢业业地在旁辅佐,李世民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更多
长孙皇后:贞观之治背后的伟大女性
...务,提出独特见解。她还成功说服兄长长孙无忌让贤,为贞观之治的实现做出了贡献。同时,她保护像魏征那样的忠臣直臣,提醒李世民施行仁政。然而,长孙氏的光辉历程却在贞观十年六月戛然而止。她因病离世,年仅36岁。...……更多
李世民问李淳风,大唐国运如何?李淳风如何答
...历法,在地理脉象及占卜预测吉凶上,都有独到的见解。贞观初年,李淳风研究浑天仪的制作,历史七年,终于试验成功。因超人的预测能力,李淳风受到唐太宗、唐高宗以及武则天的信任。贞观五年,唐太宗命人修复隋文帝时...……更多
此人是唐玄奘的高徒,不仅没有成佛还被唐太宗处死
...中又有怎样的历史往事呢?辩机生于唐朝武德二年,卒于贞观二十三年,辩机十五岁时就出家了,辩机少年时就器宇非凡、容貌俊秀。辩机曾花费数十年的时间潜心研究佛法,到了贞观十四年时,去天竺游历的玄奘法师回到大唐...……更多
唐高宗李治政绩卓著,却放任后宫干政
...为他让后宫武则天干政并夺取了唐朝神器。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李治登基称帝,开始了他三十四年的执政生涯,让我们来看看他这三十四年...……更多
贞观之治背后的推手:魏征的直言敢谏
...的长河之中也是登峰造极,人人膜拜向往的圣地。特别是贞观之治的盛大,更是撩拨着人的心弦。在建唐初期,一切还是百废待兴。经济水平以及社会劳动力急剧下降,这时一个改变历史进程的小人物出现了,便是一个洗马官;...……更多
揭秘李恪未能继位的三大原因
...他必须尊重朝中忠诚的意见,就比如这时的长孙无忌。在贞观中后期,本来并不十分参与朝政的长孙无忌已经成为了贞观朝最大的政治力量,李治能当上太子,长孙无忌这个舅舅起了关键性作用,《旧唐书》载: “太宗欲立晋...……更多
【名家专栏】周必素:遵义和播州
...化两县。唐代开创了中国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依山川形势,将全国分为十道,下分别设州、县两级,遣大使巡视诸州。依据人口多少划分为上、中、下州,州又分经制州和羁縻州两类。在中原和经...……更多
房玄龄与杜如晦这俩人,配合的有多好呢
前言:唐太宗的贞观时期,是一个名臣辈出的时代,提到贞观之治,我们的眼前也总能浮现出一个个名臣的身影,魏征、褚遂良、马周、虞世南等等。但在这些名臣当中,有两个人的名字总是一起出现,后世还将他们的姓氏放...……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的多面人格魅力和历史功过
...事家、文化家,他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的缔造者。他出生于隋朝开皇十七年(598年),是李渊的次子,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他少年从军,曾参与救援被突厥围困的隋炀帝,显示了他的勇敢和智慧。...……更多
唐太宗为何忍无可忍要把高昌灭国
...题‚因而坚决反对出兵高昌。但唐太宗力排众议‚最终于贞观十三年(639)派遣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统帅三十万大军出兵高昌。次年八月‚侯君集破平高昌的消息传回长安‚才最终平息了这次争论。然而‚如何统治这片新...……更多
什么只有唐高宗成功征服高句丽
...后,更为强盛的大唐王朝崛起,而高元同母弟建武继位,贞观二年,唐太宗大破突厥颉利可汗,顺道派人拆毁了高丽人所作的“京观”,此举震慑了建武,为此,主动向唐朝谢罪、示好,与唐朝重修宗藩关系。 但是,后来,高...……更多
唐太宗:大唐盛世的缔造者与外交策略的卓越实施者
...国力,恢复生产,等人民有了余力才能清除外来的隐患。贞观之治不仅使唐朝有了繁荣的迹象,还让唐太宗有了资本主动清理敢来大唐挑衅的少数民族。东部突厥一直是唐朝的心腹大患,隋末之时突厥趁乱也想占据中原,大唐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电 (王筱卉)为纪念林徽因诞辰120周年,由林徽因外孙女、梁再冰之女于葵所著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山河岁月
2024-06-27 09:42:00
在北宋初年的名将中,有一位虽然名气较小,但值得一提。此人在十八岁时,为报父仇,手刃杀父仇人,后投身行伍,征战沙场四十余年
2024-06-27 09:51:00
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经常出现两个卫武装部队,除开给狄仁杰贴身护卫的“千牛卫”(李元芳一派),另一个便是经常大军野战支援的“右威卫”(王孝杰一派)
2024-06-27 09:54:00
聊聊赵云一生中最危险的三场败仗
一说起赵云,众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强悍,因为赵云乃是公认的三国不败神将,他一生大小数百战,从未落败,从未负伤,令人震撼!殊不知
2024-06-27 09:57:00
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刘表被后人和史书低估
都说“乱世出英雄”,往往在战乱年代,大量的人才便会纷纷涌现。在中国众多历史朝代当中,三国时期毫无疑问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
2024-06-27 09:59:00
洪秀全怎么挑选妃子的?有什么特殊要求
在清朝的末年,有一场声势非常浩大的农民起义,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天国运动的领导者就是洪秀全。洪秀全刚开始领导太平天国军队攻下了清廷的半壁江山
2024-06-27 09:59:00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覆没,除了实力差距,还有什么因素
在李鸿章筹办北洋海防,打算购买大型铁甲舰时,他就考虑到军舰每年要入坞清理、油漆船底以防锈蚀,而且日常使用还可能损坏,需要进行修理
2024-06-27 10:00:00
吴 佩孚五十大寿,冯玉祥为何送来一缸清水
北洋军阀一般被分为皖系、直系和奉系。不过实际上皖系和直系之间的区分标准主要是和段祺瑞的关系。和段祺瑞关系好的属于皖系,而关系一般的都算直系
2024-06-27 10:01:00
如果夷陵之战刘备胜了,并且俘虏了孙权,将会如何处置
夷陵之战是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失败被杀的一年之后,由刘备在刚刚称帝两个月之后,发动的一场针对东吴的报复军事行动,刘备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
2024-06-27 10:07:00
为何说名将聂士成是大清陆军最后的颜面
一提到晚清政府我们就会想到中国那一段不堪回首的近代屈辱史,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对西方列强屡战屡败,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中国彻底被西方列强所瓜分
2024-06-27 10:08:00
如果诸葛亮不死,北伐有可能成功吗
确实如果单纯从国力来比的话,蜀汉和曹魏之间差距太大,根本不是诸葛亮一个人能弥补的。从这点来说,即使诸葛亮再多活几十年,那么也很难北伐成功
2024-06-27 10:09:00
人家开疆拓土,明明相当于汉朝的汉武帝;给老爹收拾烂摊子,又相当于清朝的清世宗,却被黑得体无完肤。明宪宗朱见深什么宠幸妖妃万阿姨
2024-06-27 10:11:00
宝藏陕西丨“秦汉文明”在这里集中展示
本文转自:人民网-陕西频道 策划:邓 楠设计:孙 挺文字:邓 楠 李志强
2024-06-27 10:17:00
年羹尧能够调动20多万野战大军,为何不敢取代雍正皇帝
在前几天的文章中,小编和大家聊了康熙末期九王夺嫡的故事。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之后,雍正皇帝继承了皇位。其实雍正皇帝继位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024-06-26 21:53:00
和珅是乾隆时期著名的大贪官兼权臣,他在权力巅峰时期身兼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等多个要职,几乎等同于权摄大清代政,连还没有亲政的嘉庆都被架空
2024-06-26 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