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屈突通受四任皇帝的敬重, 忠义守节配飨庙庭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1 21:17:00 来源:戏说三国

屈突通受四任皇帝的敬重, 忠义守节配飨庙庭

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局部,图为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

屈突通,为隋唐两代的名将,历经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四任皇帝。

屈突通为人忠直尽责,曾舍身力救千余人性命,也在隋末勉力支撑着即将倾倒的隋朝,无奈隋朝气数已尽,后遇唐高祖、唐太宗两位明君赏识,大展长才,建功无数。他一生守节,求仁得仁,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配飨太宗庙庭。

冒死进谏救下千余人

屈突通的祖先依附鲜卑慕容氏,他出身官宦之家,从小好武略,擅长骑射;个性刚毅,忠诚朴实。

隋文帝开皇年间,担任亲卫大都督。一次,文帝派遣他去陇西督察官方马匹的饲养,他发现有两万匹马被藏匿漏报。文帝知道后非常生气,打算将太仆卿慕容悉达及一千五百名监官斩首,屈突通赶紧劝谏说:“人命至重,人死不能再生,陛下至仁至圣,化育天下,岂能因为隐匿畜生,就杀死千余人呢?我愿意替死,请陛下收回命令。”

屈突通受四任皇帝的敬重, 忠义守节配飨庙庭

屈突通督察马匹的饲养,发现竟然有两万匹马被藏匿漏报。图为元赵雍骏马图轴

文帝听了,瞪大了眼睛叱责他,屈突通又顿首跪拜说:“希望用臣一身之死,能免千余人的死罪。”屈突通真诚救人的心感动了文帝,使文帝如梦初醒,说:“朕因不明,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感谢卿的诚意,用心良苦。今天就依你的请求,以表彰你的善言进谏。”慕容悉达等人因而免除了死罪。屈突通也因此获得隋文帝的信任,渐渐受到重用,不久升为右武侯车骑将军。

板荡忠臣视死如归

大业末年,盗贼群起,天下大乱。炀帝不顾群臣的规劝,仍游幸江都,他下令屈突通镇守长安,自己带着爱妃享乐去了。

此时李渊、李世民父子所率领的义军从太原起义,一路势如破竹,直逼京城。隋代王派遣屈突通进驻河东。唐国公李渊的义军和屈突通的大将桑显和数次交锋,最后义军的大将刘文静大破桑显和,掳获众多人,屈突通更显势孤力单。

当时不论是天下豪杰或黎民百姓都纷纷追随唐国公的义军,尤其李家二郎李世民的军队军纪严明,广施仁政,所到之处,军民扶老携幼,自动请求归顺。

屈突通深知天意及天下人心都在李家,而且自己处境艰难。有人劝他归降唐公,但他历事两主,受人厚禄,岂可轻言背叛?他大义凛然地说:“我怎可在此时逃难?唯有一死罢了!”又摸着脖子说:“当为国家挨一刀!”

李渊父子求才若渴,怎么会放弃屈突通这位忠勇守节、奋战不屈的大将呢!于是派屈突通的家僮赴河东去招降他,不料屈突通立即斩了家僮,坚拒受降。

李渊的军队于公元617年11月攻破了长安,屈突通听闻京师平定,他的家属都被收押,知道隋朝将亡。但他决心守住潼关,因为潼关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他不能失去这一方城池,于是令副将桑显和镇守潼关,他率兵东下前去洛阳求援。

但天象所趋,人心所向,非这位亡国忠臣所能左右的。此时天下百姓已不堪战乱,皆渴望有明主能重整这破碎的山河,让他们结束颠沛流离,能过安定的生活。而且唐公已入京,天下归唐似乎已成定局。所以屈突通一离开,副将桑显和就投降了刘文静的义军。

刘文静派遣多名副将与桑显和直追屈突通,在稠桑追上他,屈突通结阵备战。而唐军派出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前往劝降。屈突通视死如归,见爱子便喊话:“昔日与你为父子,今日与你为仇敌。”命将士放箭,准备射杀儿子。

桑显和入阵向屈突通阵营大声疾呼:“京师已陷落,你们都是关西人,现在能往哪去呢?”众将士听到后,无不放下兵器,放弃战斗。屈突通深知众将士皆已无路可走,自己一人也难撑大局,唐公父子的英明早已名闻天下,于是下马向东南方跪拜嚎哭:“臣力屈兵败,没有辜负陛下,天地神祇,实所鉴察!”说完,他被生擒送往长安。

屈突通受四任皇帝的敬重, 忠义守节配飨庙庭

唐高祖李渊立像

幸遇明君完成使命

屈突通的忠心日月可鉴,怎奈隋朝短命,乃是为唐朝盛世做铺垫,隋朝的贤臣良将是上天安排为唐朝开国所用。屈突通降唐正是顺从天意,完成辅佐唐太宗开国、建国、平乱的使命。

所以李渊一见到屈突通,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为何相见得这么晚?”屈突通慨然泪下,“我不能尽人臣之节,没有办法才到了这里,是本朝的耻辱,我愧对代王。”李渊却盛赞他说:“你是隋室的忠臣。”并当场将他释放,官拜兵部尚书,封为蒋国公,安排至秦王李世民的帐下。

公元618年李渊即位为帝,改国号唐,史称唐高祖。唐朝建立之初,尚有许多群寇割据的局面,如薛举、王世充、窦建德、刘武周等都雄霸一方,局势险峻,风尘未宁。年少的秦王怀慷慨之志,统帅三军,肩负平定群寇的重任。屈突通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一路追随秦王,忠心护主,奋勇抗敌。

清廉正直高风亮节

武德元年八月,屈突通随秦王征薛仁杲。唐军大捷,掳获众多贼兵精骑,也收缴了堆积如山的珍宝,诸将皆争相夺取,只有屈突通与房玄龄分毫不取。高祖李渊听到后,说:“蒋国公清正奉国,慎终如始,果然名不虚传。”特赐金银六百两、织物一千段。

屈突通受四任皇帝的敬重, 忠义守节配飨庙庭

唐军大捷,收缴了堆积如山的珍宝,诸将皆争相夺取,只有屈突通与房玄龄分毫不取

接着屈突通又随秦王讨伐洛阳的王世充,但当时他的两个儿子定居在洛阳,高祖担心其子的安危。屈突通表示,许久以来就想以身命奉献国家,希望报答高祖、秦王的知遇之恩。两儿若死,也是他们命该如此,他不能以私害义。

屈突通不怕死、不贪财、不执于亲情,忠义守仁,可谓是高风亮节之士。难怪高祖叹息说:“徇义之夫,竟到如此地步!”

平乱救驾论功第一

武德三年九月,秦王率500骑兵,携尉迟恭巡视战地,到达魏宣武帝陵(洛阳北邙山上)时,遭遇王世充与单雄信率领的万名大军包围突袭。王世充骁将单雄信挺槊直逼李世民,尉迟恭在危急时刻跃马大呼,击退刺杀秦王的单雄信;屈突通在大营中闻讯率援军疾驰及时赶到,成功救驾,大破敌军,王世充只身逃脱。

窦建德遂于武德四年(621年)三月,率十余万大军西援洛阳,进驻虎牢,唐军腹背受敌。五月,李世民亲率精兵步骑3500人,在虎牢之战中歼灭窦建德的援郑大军。俘获窦建德以下五万余人,王世充因此绝望投降。战后,屈突通论功第一,不久官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于洛阳,数年后调回长安。在玄武门事件中,屈突通全力支持秦王;玄武门之变后,秦王派屈突通以检校行台仆射之职镇守洛阳。

十月,唐太宗即位后,封赏功臣,屈突通因功赐封食邑六百户,加左光禄大夫。屈突通一生戎马,战功无数。在关键时刻能归顺贤主,并竭能报效,直至唐初内乱平定,太宗即位,江山稳固,海内升平。屈突通似乎也完成了他开国护主的使命,于贞观二年病逝,享年七十二岁,太宗痛惜良久。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命人于凌烟阁画二十四功臣图,皆真人大小,屈突通名列其中,位于第十二名。

屈突通受四任皇帝的敬重, 忠义守节配飨庙庭

唐太宗命人于凌烟阁画二十四功臣图,屈突通名列其中,位于第十二名。图为屈突通像

配飨太宗庙庭

自古君权神授,古代帝王能得天下,是上天授予的天命,故称辅佐帝王创业为“佐命”。能配飨庙庭、陪葬陵寝的,都是当时的“佐命”。

屈突通是辅助帝王创业的功臣,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屈突通与房玄龄配列太宗庙庭,同受哀荣。说明这位开国英雄鞠躬尽瘁、忠悫又仁义的一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22: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和李渊是如何做到父慈子孝的
...民之间的关系,李渊逐渐开始怡然自得地做起太上皇,而唐太宗李世民也对李渊给予充足的尊重。贞观四年,唐太宗李世民以雷霆之势平定突厥,李渊特地在凌烟阁摆酒与李世民畅饮,资治通鉴记载
2024-03-18 17:06:00
唐朝的四位皇后,命运不同各有千秋
...与隋文帝独孤皇后为胞姐妹,为鲜卑族人,高祖窦皇后,唐太宗之母也为胡族人。唐太宗之长孙皇后为鲜卑族人。唐朝传承了鲜卑族人尊重女性的习俗,为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作为和贡献,提
2024-06-22 19:36:00
聊聊一生经历5代帝王的——韦贵妃
...隋文帝,隋炀帝,还有唐朝的三位皇帝,分别是唐高祖,唐太宗,还有唐高宗。在前面的时候,小编提到了韦贵妃曾经是一位寡妇,那是因为她拥有过门当户对的婚姻,但是她也承受过丈夫被杀的惨
2022-12-30 12:43:00
封德彝三面站队,骗了李世民几十年,将李渊父子耍的团团转
...家斗争失败的一方,注定是死亡的结局。在封德彝生前,唐太宗还给予了厚待。在得知封德彝的生平事后,唐太宗非常得震怒,他觉得自己一家人被封德彝给耍得团团转。帝王的威严是不可以被随便
2023-01-09 22:24:00
死于唐太宗李世民之手的六大开国功臣,无一属于兔死狗烹
...反案几乎杀光了自己的文武功臣。不过,历史上一般认为唐太宗并没有杀开国功臣的必要。因为唐朝开国功臣中,李世民本人就是第一功臣,唐朝半壁江山都是由他一手打下。包括打下江南半壁的第
2024-10-27 00:43:00
封德彝为什么被称为内史舍人
众所周知,隋末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众多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发光发热的名臣名将都在此时出场。而当时就有一位智略过人的世家子弟,靠着自己的才华左右逢源,一步步爬到了宰相的位置,去世时还
2023-02-17 14:20:00
揭秘中国古历史上历朝历代太宗皇帝的传奇
...害,时年49岁,葬于庄陵,庙号太宗,谥号简文帝。梁简文帝11唐太宗李世民(598-649)甘省临洮人,唐高祖次子,唐朝皇帝
2024-01-05 16:07:00
聊聊国外对中国皇帝的排名
...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文化发展的国家。第三名: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于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599年1月23日)出生于武功别馆,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公元
2024-02-23 21:07:00
陈昌与陈蒨:皇位争夺导致手足相残
...哥哥李建成等人,还逼迫老爹禅让,自己登上帝位,是为唐太宗,不过很幸运的是,大唐王朝却因此迎来了贞观之治大好局面。还有叔侄之间为了帝位而反目成仇,比如有建文帝和朱棣。我们都知道
2023-09-06 21: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