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一女乱三曹\\\
...在文学上的地位却是父子三人中地位最高的。南宋文学家谢灵运曾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曹植有很多诗赋传世,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华丽的《洛神赋》了。在这首辞赋中,曹...……更多
大典祭先祖 文化传伟力
...璨明珠,始终闪耀着亘古不灭的光辉。423年,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从永嘉辞官归乡,途经缙云山,在他的《名山记》中,我们可以找到黄帝文化在南方传播辐射的印记:“缙云山旁有孤石,屹然干云,高二百丈,三面临水……”几...……更多
信陵君魏无忌偷虎符救赵,晚年却沉迷酒色而亡
...汉高祖刘邦也为其安置专门人家世代祭祀,贾谊、曹植、谢灵运、杨坚、李白乃至梁启超等各界人士都曾对他作出高度评价,而《东周列国·战国篇》《寻秦记》《西风烈》《虎符传奇》等文艺作品也花费大量笔墨在信陵君的人...……更多
北魏与刘宋的权力斗争:刘义隆的皇位继承与元嘉北伐的失败
...符是刘家的大哥,他还有个二弟名为刘义真。此人虽然与谢灵运等人关系和睦,不过素来与徐羡之不和。按照常理而言,既然嫡长子不行,按顺序肯定能轮得到刘义真。而且他也不像大哥那样劣迹斑斑,反而颇有才华。不巧的是...……更多
史局汗青欣有日——王仲荦先生与“南朝五史”点校
...校勘长编的撰写,后来我们在王先生《宋书校勘记长编》谢灵运传末看到了以下手书题记:此编费旬日之功,细加校核。客儿(引者按:指谢灵运)文章繁富缛密,洵然世之文宗也。王仲荦时年六十,七三年九月十日在北京中华...……更多
南朝时期,诸王幕府中的笺、疏与启有何区别
...笺,一部分是和诸王探讨文义,如孔觊《辞署记室笺》,谢灵运的《与庐陵王义真笺》,王筠的《答湘东王示忠臣传笺》,乐蔼《与竟陵王子良笺》。刘勰认为笺记这种文体向上吸取了表的一些特点,也向下吸取了书的一些特点...……更多
左思与《三都赋》:洛阳纸贵的幕后故事
...,从此世间只有《三都赋》《咏史》,再无左思。后世的谢灵运说:“左太冲诗,潘安仁诗,古今难比。”钟嵘也在《诗品》中列左思于上品,称之为“左思风力”。当代也有学者认为:“把‘太康之英’的桂冠从陆机头上摘下...……更多
李冶身上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然,并对其产生了爱慕之意。释皎然出家之前本姓谢,是谢灵运的后人。他生的眉清目秀,一股英气尽显脸上,同时富有才气,一看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样子。最关键的是,释皎然为人处世豪爽豁达,不同于纨绔子弟,也不同...……更多
男友拒不结婚!年入百万的浙江42岁女子,选择独自生下女儿!爸妈的做法让她没想到
...重,但仍不乏有人主动选择非婚生育。36岁的福建龙岩人谢灵灵就一直在为非婚生育做准备,试图挑选一位基因优良的孩子爸爸。“他得年轻,最好25岁以下,身体素质好;还得聪明,最好考入过重点大学。”在谢灵灵内心,理...……更多
韩昭王朱旭櫏:韩藩第一个年过半百的亲王
...谦虚,即便是水平再高,也不敢自夸是天下第一,狂傲如谢灵运者,在自夸之时也要把曹植推出来,给他带上一顶才高八斗的帽子,才敢自得。正是这种品质,使得文人们保持着一颗相对包容之心,以文会友相互结交实属正常。...……更多
是什么原因让曹丕曹植两兄弟变得水火不容
...的《洛神赋》、《白马篇》那都是后人无法超越的高峰。谢灵运对曹植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高评,钟嵘在《诗品》中直接把曹植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更是一言以蔽之,他直接就说:“自汉魏以来两千...……更多
“南书”最初是如何“北传”的
...外,多有对南方文学的艳羡及步尘。江左文人如颜延之、谢灵运等都在北朝享有盛名。在书法上,北魏的碑刻及墓志的书写者,都是精英文人或为精英文人所包围。北魏推行汉化,十六国大乱以来流落北方的士族,就正好满足了...……更多
透过“咏絮才女”谢道韫的婚姻斑窥东晋门阀浮沉
...仅盛于当朝,其丰厚的底蕴更能流传后世,大诗人谢朓和谢灵运都是谢家的后代。以至于诗仙李白在其作品中多处提到过谢家。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谢尚;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谢眺;,莫学东山卧,参...……更多
哈尔滨爆火,我才真正读懂了她
...子建全家福(来源:CCTV科教频道《读书》节目)大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共有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父亲期望他的“子建”将来也会有大才之实。作为村里文化水平最高的人,迟父的书...……更多
明代诗歌成就逊于唐宋,八股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从整体情况而言,八股文和科举出身牵耗了士人群体的绝大部分精力与心血,造成了士人群体在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上的缺陷。而伴随着出身与否的实现,士人与科举或合或离,与科举之外的文学或离或合,这也刺激了士人是...……更多
​泰隆银行首笔著作权质押贷款落地台州
...企业出现流动资金缺口。泰隆银行台州临海支行客户经理谢灵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企业提出解决方案:将企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同时纳入质押物,便能获得更大额度的贷款,以解燃眉之急。泰隆银行台州分行对《欧凯嵘创检...……更多
...,诗歌就已经开始流行了。不过直到唐朝出现“正规”的科举制度之前,诗歌只算是“民间”的一种文学,因为在科举制度正式出台之前,大家进入体制的方法,往往不是通过考试,而是通过各种裙带关系,和少量的因才举荐,...……更多
打破世俗门第的科举制度,对历史影响有多大?
...化的学校教育,并在唐朝时期发展迅速,与之息息相关的科举制度也日臻完善。科举的产生对唐朝人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日画像凌烟阁,搏个书生万户侯”,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例子在唐朝以后比比皆是。而这种打...……更多
2023多学科临床规范化诊疗项目走进故城
...化诊疗》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讲解;故城县医院妇科副主任谢灵彦就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病例进行了经验分享。此次学术讲座,既有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典型精炼的案例分享,内容新颖丰富,专家们传经送宝、倾囊相授,参...……更多
《请君》番外二十:哪有人这么说自己女儿的
...有汗了。她要拿帕子去为顾安拭去,顾安略弯下身子:谢谢灵儿,岳父、岳母来了。灵儿听到消息:你自己擦。将帕子给了顾安,这就要小跑出去。顾客拿了帕子,顺着抓住了灵儿:当心身子。我陪你一起。这会儿着急了。陆灵...……更多
大冶市灵乡镇:雨雪无情人有情
“真是太谢谢灵乡派出所民警和您们社区干部了,是您们救了我母亲一条命。”2月26日一大早,大冶市灵乡镇灵矿社区居民刘翠莲来到社区居民服务中心,满含热泪地向社区干部表示真诚的谢意。原来,就在25日晚,她身患老年...……更多
唐朝诗人罗隐:以独特的才华在诗坛留下深刻印记
...窗外忽明忽暗的月光,时而明亮,时而阴沉。面对着屡次科举的失败和家族的衰落,罗隐的心中充满了苦涩。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提笔写下了一句充满无奈的诗句。它不仅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欢乐的渴望,也流露出对未来不确定...……更多
介绍唐代科举的兴起与发展
...盛世,自然也会为他们提供特有的晋升之路,这便是唐代科举!一、大国选士,唐代科举之百花齐放除了战争灾荒等不可抗力的影响,唐代科举基本上是一年一试,所以又被称为“岁试”。为了相对公平,唐高李渊特意在其诏令...……更多
北宋时期的繁荣与诗词创作的黄金时代
...百姓、士大夫阶层都有条件和精力进行文学创作。北宋的科举制度也推动了诗词的大量产生。科举考试把诗词作为必考项目,为了应试,大量士人不得不学习和练习诗词。这使得社会上可以创作诗词的人才大大增加。一些词人如...……更多
...会议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锋、谢灵忠、唐修璇、李滨、林武民,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石凤羽,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各县(市、区)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主要负责人,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相关市...……更多
李商隐:皇族身份与仕途困境的交织
...本上都是靠帮人抄书学到的。 这样的人,自然会把参加科举考试当作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李商隐也是把参加科举考试作为自己仕途的起点。但他也知道,自己这样的身份,如果只把宝押在科举考试上,是很难如意的,再加上...……更多
王维与玉真公主:一段才子佳人的传奇故事
...,比如杜甫名气和才能比王维还要大。但是杜甫在唐朝的科举考试中,却屡次考不中,当然王维是科举考试的状元,但是王维得状元的原因,说出来却有点让人不好意思。王维确实有才气王维有才,这一点毋庸置疑,从他的诗歌...……更多
李白与杜甫是诗坛巨星,却一生仕途坎坷
...低级事务官,但毕竟进入了官场。李白一生并未正式参加科举考试,有人以为这是他仕途不顺的原因,其实,在唐朝,科举并非唯一入仕途径,很多才子都是通过官员和地方推荐步入仕途的,李白都受到皇帝的关注了,自然会给...……更多
李贺:唐朝“诗鬼”的坎坷人生与文学贡献
...剧了他与社会的脱节。更为深刻的原因之一是,李贺无缘科举考试。这是让他最愤怒的一点,因为无缘科举,意味着无法考取功名,无法实现衣锦还乡的梦想。由于父亲李晋肃的名字谐音“进”,李贺因避讳而失去了参加科考的...……更多
杜甫著名的一首讽刺诗,后两句常被引用
...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豪迈之语,也曾期盼着能够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的栋梁,为这盛世的延续增添一份力量。杜甫仕途不顺,科举无力,四处寻找出路,但都没有结果,一直郁郁不得志,于是他客居长安十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但性格豪迈,血气方刚。朱元璋问廖永忠:“你跟着哥哥投奔我,是想要富贵吗?”廖永忠回答:“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
2024-06-25 11:55:00
朱元璋渡江之后,全力攻打集庆(南京),随后靠着巢湖众将攻下镇江、常州、池州等地。在这些战役中,廖永忠都立下大功。好景不长
2024-06-25 11:55:00
1363年,朱元璋通过鄱阳湖之战灭掉了陈友谅,从此傲视群雄。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水上战争,而廖永忠又是朱元璋麾下最著名的水军将领
2024-06-25 11:56:00
1873年,同治皇帝18岁,但1874年,同治皇帝突然得天花去世了,慈禧又重新掌权,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历来说不清楚,有人甚至为人是慈禧太后下的手
2024-06-25 12:06:00
举报信一路无阻递上了武则天的案台,女皇看完后便唤亲信带来来俊臣亲自接见。来俊臣被押送上前,武则天也不禁感叹他的俊秀面孔
2024-06-25 12:00:00
西番酋长大将军阿史那斛瑟罗府中有一位知名的能歌善舞的小婢被来俊臣看上,为了能够将此女子占为己有,他让同党一起诬告大将军意欲率众谋反
2024-06-25 12:01:00
薛涛生于是中唐时期,其父亲薛郧学识颇深,薛涛受父亲影响,八岁时就吟诗作赋,通晓音律,生性聪颖,据《名媛诗归》记载,有天其父亲在院内说了一句
2024-06-25 12:07:00
三年后(1366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等猛将攻打张士诚,张士诚被围困在平江(苏州),朱元璋觉得大局已定,便交给廖永忠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2024-06-25 11:57:00
公元1367年,由于张士诚死守平江,徐达、常遇春久攻不下,朱元璋派廖永忠从淮东率领水军协助徐达,朱元璋最终诛灭张士诚,也有廖永忠之功
2024-06-25 11:57:00
正因为是一名女性坐上了从来只有男性才能拥有的龙位,妄称天子,所以在她得位初期,天下人心惶惶,朝中一片唱衰。为了让异己噤声
2024-06-25 11:59:00
几乎参与了朱元璋所有的大型战斗。朱元璋渡江时,廖永忠雪中送炭;朱元璋灭陈友谅时,廖永忠舍生忘死;朱元璋攻张士诚时,廖永忠锦上添花
2024-06-25 11:59:00
慈禧太后是清朝著名人物,她是咸丰皇帝的嫔妃,因为咸丰皇帝身体不行,而当时的清朝又有外地来袭,又有太平天国运动,真是内忧外患
2024-06-25 12:05:00
李冶生于中唐时期,浙江吴兴人,从小善读诗书,生性聪慧,六七岁时就能吟诗作词,出口成章,少年时曾作诗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2024-06-25 12:08:00
具有强烈变革维新的光绪会让大清迎来曙光吗?慈禧死后,光绪肯定会重新掌权,他虽然痛恨慈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慈禧终究是大清皇太后
2024-06-25 12:10:00
但上天眷顾,同治皇帝英年早逝,又无子嗣,掌权的慈禧为能垂帘听政,继续掌控朝政,便让年仅四岁的爱新觉罗载湉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
2024-06-25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