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文人为何能够名气这么大
...大,离不开唐朝的邮政制度。一、通过邮路张贴诗歌由于科举、升官、贬谪和旅行,诗人们又聚又散,因此诗人之间的诗歌交流完全依赖于古代的邮政服务。以元稹和白居易之间的诗帖为例。这两位诗人在贞元十年通过了正式考...……更多
从科考到贬谪:王昌龄的跌宕人生与交友传奇
...立之年的王昌龄告别了军旅生活,由边塞返回就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补任秘书省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他又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榜上有名。校书郎的官秩是九品下阶或上阶,是朝廷里最基层的官位。博学鸿词科是...……更多
白居易如何在官场沉浮仍坚守本心的
...身学问。 因生性正直,仕途不顺成年之后,白居易参加科举考试被朝廷录用,多次遭到皇帝的提拔。在担任左拾遗的时候,白居易知道自己之所以能被屡次提职,都是来源于皇帝喜爱文学,因此他想要成为一名言官来报导皇帝...……更多
李白的生平与诗:从蜀中到长安的漫游与求官之路
...望成为官员。根据唐朝的规定,商人出身的家庭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可能是因为他家世复杂,以及来自商人家庭的出身,李白一生未能参加科举。在唐朝,除了科举,官员还可以通过达官贵人的推荐来担任官职。由于无缘科举,...……更多
简介清代诗人沈德潜生平
...沈德潜热衷于功名,但这样一个满腹才学的读书人,竟然科举屡不中,康熙三十三年(1694)被录为长洲县庠生后,40年间屡试落第。在雍正十二年(1734)应博学鸿词科考试又被朝廷斥贬,他的诗作被禁止流传。四十岁所作《寓中遇母...……更多
探讨大唐多少年来的传承与创新
...多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使得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举制度:唐朝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得社会上的人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唐朝的科举制度,不仅选拔了大量的...……更多
柳宗元:唐代改革的斗士与文学的巨星
...仕途习文武,授于皇族。柳宗元学习知识,自然就参加了科举考试。他不仅顺利考上了进士,而且在21岁的时候就考上了进士。要知道,三十岁的明镜,五十岁的进士。由此可见科举是多么的艰难!柳宗元也一时名声大噪。然而...……更多
诗圣杜甫是如何吸引万千好诗尚儒者,模仿其作的?
...着密切的联系,是明初地域文化的繁荣、刻书业的发展、科举诗文创作风尚等交互作用下的重要表现。对这些文学创作的外在环境因素的解读,将更加清晰地展现张楷等人和杜诗所具有的时代特性。1.“宗唐正音”的复古诗学思...……更多
2022-12-18 11:32诗圣,儒者,杜甫
李白和苏轼谁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的评价非常客观
...家公务员考试”。 宋神宗的父亲宋仁宗,当初是通过“科举”才发掘出苏轼的。对于苏轼的文学功底究竟怎么样这个问题,宋仁宗当年已经按照自己的认知,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考核”。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参加完...……更多
聊聊仅次于李白、杜甫与王维的大唐诗人李商隐
...很麻烦,因为涉及到在此之前的一段故事。808年的时候,科举考试举办,皇甫湜,李宗闵,牛僧孺三个人就直接在考试的试卷之中,大胆批评了一番唐朝的政治,而考试的官员则认为李宗闵和牛僧孺这两个人是符合他们对于官员...……更多
李贺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何到宋朝才出现下句
...韩愈等人知道李贺本身的实力,因此也时常劝李贺去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在元和五年之时,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了房主持,但是后来结果并不令人满意。由于被奸人所害,李贺气愤离开了考试院,放弃了机会。事后的李贺十分的...……更多
陆龟蒙:诗才横溢的隐逸诗人
...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也曾为了仕途埋头苦读,参加了几次科举考试,却都名落孙山。此后,陆龟蒙便放弃了科考,开始了隐居生活。他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为此他选择了一个好地方,松江甫里。当时,甪直古镇地势低洼,一遇...……更多
...王之涣出生于山西省绛县的一个世家望族。在那个门阀和科举并存的年代,王之涣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家族熏陶。他聪颖好学,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不到二十岁,他就已经精研文章,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少年英俊。然而,...……更多
“从今频往返,归路不辞遥”
...洋浦新英湾区太平社区唐屋村有一座海南现存形制最全的科举功名坊——发祥坊,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坊主是明代儋州举人唐维。唐维,号松山,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出生,父亲唐朝胤是地方上有名的读书人,唐维为...……更多
真·状元联盟:谁还不是个状元?
...博物馆。▶▶中国历史上先后诞生了600多名状元,这些在科举选拔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封建制度的稳定与社会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名人都曾高中状元,但以他们的光芒之闪眼,已经无需...……更多
...一天。随身的背包是个“魔术口袋”早上8时,距离中国科举博物馆开馆还有一个小时,崔严已在博物馆门口静候游客的到来。在人群中,记者一眼就看见了他——与其他“举旗”导游不同,崔严看上去就是个运动小伙,头戴棒...……更多
中国历史中的圣人:文圣孔子、武圣关羽、兵圣孙武等
...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派影响了中国数以千年的科举制度,从汉朝以来到清朝覆灭儒家思想一直都是主流的思想,儒家学派的《论语》《孟子》《诗经》《春秋》等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必读的经典,而这些经典...……更多
苏轼鼓励晚辈考试,告诉他中举之后有什么好事
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后,这种选拔人才的举措越来越得到重视。科举制从唐朝开始发展,宋朝得到规范,明清时期达到极盛顶峰。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将它当作步入仕途的不二法门。科考对于每个学子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赴...……更多
唐末才子曹松的诗歌揭示战争残酷:《己亥岁二首·其一》赏析
...什么错误呢?在曹松所处的那个时代,一介书生想要参加科举,还得有贵人举荐。譬如李白,如果没有“玉真公主”的举荐,也不可能当上翰林,更何况是得到“封侯拜相”的机会呢?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曹松一直活到了古...……更多
写“锄禾日当午”的李绅,吃一顿饭,要宰杀上百只鸡
...揭示唐代社会的不公。然而,李绅选择了另一条路,参加科举考试后顺利成为一名官员。也许是家族做官的传统使得李绅天生就有一定的行政能力,从此他的官场生涯并不受阻碍,官位不断攀升,甚至成为了宰相,并获得贵族的...……更多
聊聊晚唐诗坛上的佼佼者“鬼才”李贺
...色彩。他是唐朝宗室远亲,所以和李白一样,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这直接导致了他一生龃龉,但是这没有阻挡他在诗坛上的艺术成就。由于他的诗句意境都唯美,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写诗的鬼才。李贺热衷于功名,是有目...……更多
“集一堂杯”重庆市第二届大书法作品展在南岸区文化馆开展
...皓 王一涵游轶雯 莫凌博 胡若雨 王子夫 姜若晴 杨玮奕 谢灵熙 王子溢赵子萱 魏卿语 蔡炎臻 李禹萱 熊叶蔓 马俣瑄 朱恩泽 周意杨徐杨雅婷 何陶子轩 ……更多
当学历贬值,古代读书人何去何从?
...晚报赵慕宇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中国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为莘莘学子“逆天改命”提供机遇,也为皇权社会下的官僚体系选拔必要的人才。不过,科举竞争异常激烈,不亚于当下父母“鸡娃”,培养孩子考上一流大学...……更多
兴于南朝的文学批评,在唐代为何衰落
...了影响,在唐代由于诗文的兴盛,其也逐渐成为了新兴的科举制度的主要考核科目。而这样的现状让当时的文人们无心研究诗歌的理论逻辑,一心只想着如何写好诗歌。因此在唐代最流行的是众多诗人所编写的《诗格》,即教育...……更多
赵光义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
...却都遭失败,便对辽采取守势。在位期间鼓励农业、扩大科举,改变了重武轻文的陋习,并最终构成为宋朝“祖宗家法”的重要内容。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于永熙陵。主...……更多
...果没有祖丈人冯英廉的安排,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参加科举考试而名落孙山的和坤,很难混得一官半职。那么,和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地走上仕途了呢?据史料记载,和坤真正的开始他的“官途”是在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更多
张居正的得力助手王国光,诗词才华不应被埋没
...来首开风气的一位。上庄王氏辈出人才,以读书为重,以科举立家,王国光是上庄村王氏家族第一个官至吏部尚书的一品大臣,自此之后,王氏家族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共出五个进士,五个举人和五十多个秀才,创造了阳城文官...……更多
太平天国开创女科历史,傅善祥成为首位女状元
...诏书,开甲取士。其中首开1300年从隋朝以来的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先河,增加了女科。女科的主考官是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有200多名女士子走进了科举考场。太平天国昔日在拜上帝会期间,宣传世间男女都是上帝的子女,后...……更多
...局,开办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是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时在沁阳开办的第一所新学堂,也是怀庆府一带最高学府。2021年12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为什么要读李商隐,因为他的...……更多
历史上哪个省出的状元最多
“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有产物,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现象之一。据有关文献显示,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至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其间1282年,历代封建王朝约举行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比如李绅吃鸡舌头的说法就很不靠谱,一顿饭六百只鸡,李绅即便不是天天吃鸡,在交通运输困难的古代,鸡的供应量也会很成问题。其实
2024-06-24 20:06:00
有一次,他特地来拜访李绅,刚在旅馆住下,家仆和一个市民发生了争斗。得知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李绅竟然把那个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
2024-06-24 20:05:00
后人根据此处记载,认为这里的“李司空”就是李绅,从而从侧面证明了李绅家里的排场之大,生活的奢侈。因为诗中的李司空吃饭必有歌妓唱歌相陪
2024-06-24 20:05:00
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两家是世仇。为了取悦李德裕,李绅把吴武陵的侄子吴湘列为了报复对象,因而罗织罪名
2024-06-24 20:06:00
唐代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起
2024-06-24 20:13:00
简介明朝内阁首辅许彬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0:08:00
袁崇焕攻击蕾蕾,为何会被崇祯帝凌迟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一个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认为袁崇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民族英雄、抗清大将,然而结果却死于自己人的手中,充满了悲情性
2024-06-24 20:07:00
于是他下令派人,联合湖北当地的官府,以及楚王府联合调查此事,看看这一千多万两白银到底能不能悉数捐给朝廷。可是当楚王朱华奎知道此事后
2024-06-24 20:09:00
公元1643年,张献忠率领军队攻打武昌,熟知楚王坐享万贯家产,富可敌国的武昌官员,全体跪于楚王府,恳求楚王朱华奎捐献部分家产
2024-06-24 20:10:00
可能这是武则天圈养大量男宠最初的出发点吧,武则天挑选男宠的标准也很简单,体格健壮,相貌英俊,无论是早期的薛怀义、沈南璆
2024-06-24 20:14:00
管在古代还是现代,抄家和搜书包等于两败俱伤的杀招,除非证据确凿,账本什么都拿到了,不然结局很难看。如果没有铁证证明这些大臣贪污
2024-06-24 20:08:00
当时建成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就定下了很多的军法,并且李氏兄弟二人,就以身作则,和士兵们的待遇是一样的。不仅和战士们一起吃住
2024-06-24 20:11:00
明末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大家都很熟悉,但在三案之前还有三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三案
2024-06-24 20:09:00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杜甫在巩县出生,汉武帝时期酷吏杜周是他的元祖,杜审言是他的祖父。杜甫是西晋名将杜预的十三世孙
2024-06-24 20:16:00
《史记》里记载,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们曾经一起做生意,管仲出的钱少,鲍叔牙出的钱多,结果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每次都要多拿一份儿
2024-06-24 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