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导游就是行走的博物馆百科全书”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03 07: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跟着南京导游崔严逛博物馆

“导游就是行走的博物馆百科全书”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程锦欣

一顶棒球帽,一身运动服,一个黑挎包,一部平板电脑……这就是从业12年、小有名气的南京导游崔严的出工“装备”。

“五一”假期,也是导游们每年最忙碌的时段之一,作为一名博物馆导游,崔严奔走于南京各大文博场馆,他把沉睡的历史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讲给游客听。“博物馆热”背后,也和导游们的趣味讲解分不开,正因为有了崔严和同行们的讲述,南京的博物馆才更“有看头”。

5月2日,记者跟随崔严的脚步,沉浸式体验了南京导游的一天。

随身的背包是个“魔术口袋”

早上8时,距离中国科举博物馆开馆还有一个小时,崔严已在博物馆门口静候游客的到来。在人群中,记者一眼就看见了他——与其他“举旗”导游不同,崔严看上去就是个运动小伙,头戴棒球帽,身着浅紫色运动外套和一条运动裤,斜挎一个黑色挎包。他拍拍黑色挎包,眨着眼睛说,这是个应有尽有的“魔术口袋”。

9时,开馆。这时,大门口已是人流如织,但所有人都井然有序排队步入。

当天预约讲解的是来自杭州的李奕涵母子,崔严从黑色挎包里掏出两个蓝牙耳机递给他们:“博物馆比较大,戴上耳机能听得清楚些。”崔严说。顺着坡道下行,他边讲解边带路,一行人就来到了中国科举博物馆展厅内。

李奕涵年纪较小,对科举制度的背景不甚了解,崔严蹲下来,从黑色挎包里拿出一台平板电脑,翻出自己整理好的资料图片,上面写着“中国科举制度时间线”。随着讲解的深入,原本爱玩闹的李奕涵也逐渐沉静下来,被一段段有趣的历史典故所吸引。

“导游导游,哪儿能买到集章本和明信片?”游览结束时,李奕涵问道。这时,崔严变魔术般从包里拿出一沓已经集齐印章的明信片送给孩子,“这里面还有我自己仿着画的,送给你留个纪念吧。”

“来中国科举博物馆的观众都以孩子为主,所以我会专门为这些小观众准备讲解词,介绍历史背景,把中国科举博物馆的故事讲得更容易被小孩子听懂,还会准备一些明信片等小礼物。”看着李奕涵满意地走远,崔严说。

一场讲解完毕,已接近午餐时间,崔严的黑色挎包再次“登场”,他掏出准备好的面包和一瓶水,垫了一下肚子,又去门口迎接下一批游客。

有“铁嘴皮”也有“硬腿子”

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参观热情,今年“五一”假期,南京各大文博场馆均延时开放。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总馆所属各场馆,例如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等均包括在内。崔严也早早地为“五一”做足了准备,从3月底就开始排期,得知各场馆延时开放后,他每天又增加了一场讲解。

每场接近3个小时,一天下来崔严能讲3场。12年的导游从业经验,让崔严练成了“铁嘴皮”,也锻炼出了“硬腿子”。

“实际上我的计划是每场两小时,但是每次讲着讲着就超时了,游客难得来一趟,我也愿意多讲一些。”崔严说,几场讲解下来,光在博物馆里的步数就超过1万步。

崔严的家住在马群附近,每天大约7时出门,先骑单车到达地铁站,再乘坐地铁前往各个文博场馆。当天,等中国科举博物馆的最后一场讲解结束,已是晚上9时多,一天下来可谓“超长待机”。

不断学习南京历史,为游客定制讲解

“你看,站在这三个宋代陶俑‘C位’的是‘士’,代表读书人,在古代,人们就知道‘唯有读书高’。”

“唐朝时期,诗歌兴盛,所以唐朝考试‘卷’啊。”

……

崔严的普通话很标准,吐字清晰,为了让游客听得明白,他还会在讲解中插入许多新词,频频“爆梗”引得游客哈哈大笑。但他更明白,想要讲得好,不能浮于表面,只靠玩梗吸引人,还需不断学习人文历史知识。崔严大学是师范专业,但他对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机缘巧合来到南京,被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便留下来做起了“文化的传播者”。

为了讲好文博故事,崔严天天都在自我“更新”。“档案记录节目,历史学者访谈……每天回家我都会上网看看这些视频,闲时也会现场去听一些讲座。博物馆文物还关联到考古类的知识,我也必须看一些学术报告,整理消化后讲给客人听。”崔严打开他的平板电脑向记者展示,只见南京各大文博场馆、人文景点,他都按照地点分类,整理收集好每个景点,甚至一些特展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

今年“五一”假期,南京各文博场馆“火爆”继续,如果游客有想深入了解的文物,崔严则提前或在参观后通过平板电脑展示,给游客额外“补课”,“我会在前期就做好准备工作,游客咨询的问题,一定要一一回答清楚,导游就是一本行走的博物馆百科全书。”

针对不同的游客,崔严更是会提前准备不同的讲解方案。“比如明孝陵,我会打破常规带领游客从五号门进,从古代礼仪拜谒的路线开始,走历史上的真实路线。”崔严说。

“想要讲好博物馆故事,就必须换位思考,讲解要符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背讲解词,但所有的前提还是你的不断积累。”崔严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60年,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别自然保护区。长白山是我国东北地区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和东北亚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代表性的
2023-07-27 18:50:00
《中国儿童海洋百科全书》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
...月11日,“向海图强 守护蓝色家园”——《中国儿童海洋百科全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举办。《中国儿童海洋百科全书》由“深潜院士”汪品先担任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联合
2024-01-11 18:32:00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青石上有一部“汉代百科全书”
...”苑航说,了解汉代,就要赏览这部刻在石头上的“汉代百科全书”。刻在石头上的记忆是对生命的思考在南阳市汉画馆,有这样一块有图有字的“石刻日记”是目前所见唯一为儿童而刊刻,表现儿
2024-08-19 09:52:00
齐鲁文化大模型正式上线公测,了解齐鲁文化的“数字百科全书”
11月28日,“深改在山东——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暨“智驱未来 拥抱变革”齐鲁壹点十周年战略发布活动举行。现场,齐鲁文化大模型正式上线公测。作为山东省数字文化新基建,在各地加速发展
2024-11-28 20:28:00
走近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从两千多年前的“乘法口诀”说起
...“我国21世纪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和解读秦朝的“百科全书”?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打卡”,除了满屋黄金,还有哪些珍贵的文字印记?甘肃“悬泉汉简”的偶然发现,勾勒出
2024-04-12 11:33:00
“苏州碑刻技艺展”亮相吴文化博物馆
...代碑刻苍茫如林,是一部部记载着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石质百科全书。3月18日,“镌石永年——苏州碑刻技艺展”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幕,展期将持续至5月5日。展览共展出碑拓22件/套,
2024-03-18 16:55:00
...弘扬荆楚文化、讲好湖北故事,她们是社科普及讲解的“百科全书”。2023湖北省社科普及讲解员大赛本月初在汉落幕,来自湖北工程学院的龙羽、来自湖北省博物馆的何西瑾和来自黄冈市博物
2023-07-14 16:37:00
科普图书面向“星辰大海”,为孩子带来求知乐趣
...荐书目。无论是以知识普及为己任的老牌出版社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还是似乎与科普没有直接关联的中国地图出版社,以及地方各出版社与少儿社,“科普”均成为其关键词。科普图书朝着“
2024-01-15 10:43:00
厉害了,小小少年们!
...截至目前,已累计培养近6000名小讲解员。行走的“昆虫百科全书” 少年版“无穷小亮”火遍校园近日,浙江省慈溪市第四实验小学四(4)班的学生褚南钦(上图中)和同班的5位好友康
2024-06-01 13:5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