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诸葛亮选才:揭秘蒋琬成丞相接班人,姜维落选的原因
其实在诸葛亮去世前数年,他就在考虑接班人选了,最终他选择了蒋琬,还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诸葛亮,蜀汉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以其深远的眼光和卓越的才能,为蜀汉的国家建设和军事斗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的生命...……更多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选择了蒋琬,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诸葛亮临死前,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挑选自己的继承人。在诸葛亮的众多部下中,所有人都觉得,诸葛亮的位置,应该由魏延来接替。不过当时的姜维也得到过诸葛亮肯定,若论兵法军事能力,在整个蜀中也是...……更多
诸葛亮去世之前,为啥不选姜维接替自己
诸葛亮之所以要选蒋琬做接班人,核心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蒋琬会管内政。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诸葛亮最大的能耐,就是带兵打仗。从赤壁之战到攻略益州,再到后来五次北伐,好像整个蜀汉政权的大仗,有一多半都是诸...……更多
...可能满意,于是就消极怠工,结果被免职,后来是鲁肃和诸葛亮的极力推荐,刘备才重用起凤雏。鲁肃当时是东吴那边的人,他的建议对刘备的影响很有限,所以当时真正让庞统上位的,其实是诸葛亮的影响力。那么诸葛亮为什...……更多
荆州派的支持,使蒋琬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十多岁被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的履历反推,潘濬的年纪与诸葛亮相仿,蒋琬可能比诸葛亮大几岁。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攻取荆南四郡,成为荆州南部的主人。随后不久,一批荆州精英投靠刘备。代表人物有魏延、黄忠、马...……更多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什么禁止奔丧
...以速行得达。”意思是说,在第五次北伐中原的前线上,诸葛亮突然病逝,刘禅收到消息后立即下达严令,禁止蜀中官员前去奔丧,因此没有一人到五丈原,唯有谯周动身迅速,出发时刘禅还没有颁布政令。刘禅为什么要禁止蜀...……更多
蜀国蒋琬有没有辜负诸葛亮的重托
公元234年,一代名臣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一生为蜀汉殚精竭力,奋斗到了最后一刻,终于积劳成疾,病逝于北伐的路上。诸葛亮临终前,将军队交给杨仪,兵法交给姜维,然后为后主留下遗嘱,一是把自己葬在定军山...……更多
诸葛亮之所以推荐蒋琬在他死后接班,当蜀汉丞相,而不让姜维接班,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不看重姜维!29年后,我们从蜀汉的发展轨迹来看,可以发现诸葛亮当时的选择真的是非常高明!姜维我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姜维说起。很多...……更多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什么疯狂报复诸葛亮?
...过有一件事,却让他蒙冤千年。那么到底是什么事情呢?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之后,举国皆哀,民众自主请愿为他立庙,数十年后民间依然有很多人私自祭祀,史书记载称“百姓巷祀,蛮夷野祀”,可就在这般情况下,一直尊称...……更多
他是诸葛亮最中意的接班人,位列蜀汉四相之一
诸葛亮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为了蜀汉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曾经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诸葛连弩等,是智慧的化身。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了不辜负刘备白帝城托孤,先后多次北...……更多
为何直到临终,诸葛亮才发现刘禅城府很深
...章武三年(223年)春,刘备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召来诸葛亮、李严等人前来托孤,说了一段令人震惊的话:“丞相啊,你的才华太高,十个曹丕都不能跟你相比,安国定邦对你来说是小菜一碟;我的儿子刘禅如果不值得辅佐...……更多
...唯一战略要地,魏延从219年受封汉中太守,直到公元228年诸葛亮开始北伐为止,镇守汉中9年时间,无一失误,算得上称职。在诸葛亮北伐的6年中,魏延也是诸葛亮手下的头号大将,多次担任先锋的位置,魏延曾经大破魏将费瑶...……更多
马谡没有立军令状的话,失街亭后还会被诸葛亮斩杀吗
...让部下立军令状,此人是谁呢?正是鼎鼎大名的蜀汉丞相诸葛亮。诸葛亮一生为谨慎,虽然足智多谋,却处处谨小慎微,从不弄险。虽然这样不容易失败,但也给部下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如随诸葛亮出生入死的马谡,就因为立...……更多
盘点诸葛亮培养的六位接班人
诸葛亮是蜀汉丞相,刘备病逝后,因为刘禅的平庸,担当不起匡扶汉室的重任,所以千斤担子都压在了诸葛亮肩上。诸葛亮为了蜀汉,殚精竭虑,付出了一切。当然,单靠诸葛亮自己,终究无法实现复兴汉室的目标。于是,在...……更多
魏延和杨仪互相指责对方,这里隐藏着怎样博弈?
...两天,写了一篇文章,是关于三国名将魏延为何被杨仪等诸葛亮的接班人们联手做掉的内容。有一些读者对其中的部分内容不解,因此,再就此展开聊一聊我的想法。要展开的内容是,魏延和杨仪为何要互相上书弹劾对方谋反?...……更多
很多人通过小说或电视剧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有一定的了解,他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军事家,当初他在军事这方面的才能,几乎没有一个人是会否定的,这也正是为什么当初刘备会三次来访诚心邀请他出山。的确,自从刘备用诚心...……更多
诸葛亮病逝后,为什么接掌兵权的人是杨仪而非姜维
提起诸葛亮的接班人,大多数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姜维的名字。的确,姜维虽然是一介降将,而且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才无奈前来投奔,但是他立马便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诸葛亮不但在写给蒋琬等人的信中,对他大力夸...……更多
杨仪与魏延不和的背后,蜀汉内部的矛盾与纷争
...名的大将之一,但是在演义中先是早在要投降刘备时就被诸葛亮认为脑后有反骨给差点斩了,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替蜀汉辛苦大半辈子。结果在诸葛亮北伐时,自觉命不久矣,于是打算向上天再借五百年。然后就在诸葛亮禳星...……更多
诸葛亮临终前留下谁,为蜀汉延续了30年寿命
诸葛亮病重,刘禅差遣李福前来慰问病情,李福见诸葛亮的身体已经无力回天,便奉从刘禅的指令,向孔明询问蜀中良臣:“天子来询,丞相百年之后,何人可堪大任?”孔明心里苦啊,我都这样了,你们还准备啃我,但依旧...……更多
真实的历史中,徐庶入曹营后,当真一言不发吗
...义》的人,很难不对徐庶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徐庶和诸葛亮,一前一后,担任刘备的智囊,几乎可以这么说,徐庶+诸葛亮+庞统+法正=刘备的智囊团F4。那年刘备还只有徐庶,曹操举兵下荆州,刘备仓皇南逃,半路上徐母为曹...……更多
诸葛亮培养姜维为接班人,却在临终前把军权交给杨仪是为什么?
诸葛亮是非常欣赏和重用姜维的,就算姜维有这个能力当诸葛亮的接班人,也很难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正史记载诸葛亮也没有培养姜维作为接班人这一说。在临终前把军权交给杨仪,是对杨仪的极度信任,诸葛亮死前最不...……更多
...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这是后人对于丞相的评价,那么诸葛亮凭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如果你也能集齐以下四要素,你也可能成为丞相那样的高级打工人。第一,有学习的动力和能力据《三国志》等书记载,诸葛亮出身于世家...……更多
刘备死后,继承先帝遗志的诸葛亮,共主导了六次北伐曹魏的战争。这六次战役多以蜀军粮尽无功而告终。多次征战,也让诸葛亮、司马懿发现对方是自己一生罕见的对手。在惺惺相惜的过程中,二人也有着各自的打算。司马...……更多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经过了三年的劝农讲武之后,决心再一次出兵北伐,当时杨仪跟随诸葛亮一同出征。在此之后,诸葛亮屯兵于五丈原,并一边屯田,一边与司马懿对峙。只不过无论诸葛亮如何挑衅司马懿,司马懿都隐忍不...……更多
洗白刘禅的人主要有哪3个观点
...《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让他学习,又令其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不仅如此还令其习武。由此可以看出,刘禅的教育基础是很不错的。刘禅继位初期,由于年幼由丞相诸葛亮辅...……更多
诸葛亮在三国时期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谋士,他的智谋和才华让他成为了刘备的得力干将。无论是“三顾茅庐”的招揽,还是“连环计”、“空城计”等经典谋略的运用,都让人对他的智慧和才华赞不绝口。他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更多
人才凋零!东吴诸葛瑾、顾雍病逝,蒋琬不负重托,成蜀汉中流砥柱
...国大人物也死掉了。先是诸葛瑾。大家都知道,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混到现在,不但混了个大将军,也混成三国时代的资深大人物。在《三国演义》里,他的形象是很一般的,基本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他虽然是诸葛亮的哥...……更多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2名大将,否则蜀国也不至于凄凉落幕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无论是在治民还是治军上他的造诣都极其奥妙,但是孔明有一点远不如曹操等其他人,一直为人所诟病,那就是他的用人。蜀国后期人才凋敝,一度有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么一句歇...……更多
诸葛亮的卓越才能与用人短板
在三国史上诸葛亮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在分析天下局势,处理国家内政发面可以说是相当优秀,一直以来都备受大家称赞。然而这个人也有他的薄弱之处,那就是在用人方面似乎并不太行。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诸葛亮...……更多
...大名鼎鼎,他们都是谁呢?他们的结局如何?蜀汉三杰:诸葛亮、关羽、张飞诸葛亮是刘备建立蜀汉最大的功臣之一,可以这么说,没有卧龙先生,就没有蜀汉。在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前,刘备的事业可以说是一事无成,因参...……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
成吉思汗的15万蒙古大军,为何敢挑战金国的百万之众
金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漠北的草原民族,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就连西夏强大起来以后,也能来搜刮一番。总之,蒙古各部落不团结的时候
2024-06-09 14:26:00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找到了吗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似乎找到了,可最后为何没有公布呢?】历史上的某些人因下落不明而为后人所熟知。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2024-06-09 14:22:00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似乎自古以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中原王朝,一直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劫掠,在历史上更曾有两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征服;当然
2024-06-09 14:18:00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崇祯为何不退守南京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那就是南京,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心灰意冷的崇祯帝主动做出了选择自缢煤山。其之所以不愿选择这条后路
2024-06-09 14:25:00
朱允炆很困惑,外敌入侵靠叔叔,可内乱呢
朱元璋生于乱世本是淮右布衣,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赤贫,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可是他并没有那些先进的攀岩设备,他只是一个人在负重攀爬
2024-06-09 14:21:00
明英宗当俘虏时,大明境内总共还有多少宗室
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亲率大军出京师,准备讨伐太师也先的瓦剌军队。当时扈从的除了朱祁镇最爱的太监王振以外
2024-06-09 14:21:00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是怎样救了他一命
网络上常常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却不知道,在几千年前,有人却因为钱太多惹怒了皇帝,差点被处死
2024-06-09 14:23:00
冯道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序言:说起冯道这个人,可能大多数读者都不太熟悉。这是一位古代奇人,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在他死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被人歌功颂德的
2024-06-09 14:39:00
海都是元武宗打败的?元史都不敢这么写
海都劲敌对垒,屡次摧海都锋芒,尽管中间几次濒临险境,由于他披坚陷阵,最后依旧威震遐荒,可谓是天潢杰出、天授雄武(魏源《元史新编》)
2024-06-09 14:40:00
朱元璋有多爱朱允炆,一起来看看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成功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这两个人建立的王朝都经历数百年而不倒,用千古一帝来形容他们两个都不为过
2024-06-09 14:27:00
万贞儿比明宪宗大17岁,为何能被独宠23年
古代皇帝坐拥三宫六院,除了正统的皇后之外,一般还会册封很多妃子。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后宫里的妃子都在尽可能地讨皇帝欢心
2024-06-09 1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