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走近一线地震观测员:为地球“把脉”助力短时速报
...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电 题:走近一线地震观测员:为地球“把脉”助力短时速报中新社记者 陈杭“目前北京地震台监测台网共有199个监测点位,遍布各个区,时刻监测着地下的震动。”现年43岁的冯刚,是北京地...……更多
天津市地震局蓟州监测站:守护“津北千家万户”的安全
...说:“对所有可能影响监测稳定性的隐患都要未雨绸缪,观测员们每时每刻都要绷紧神经。”地震监测仪器最怕雷雨天气,李恩建说:“地震监测仪器容易受雷击影响,遇上打雷下雨,别人都是往屋里跑,我们是往雨里跑。”为...……更多
...半个多世纪以来,程有增、程德庆父子俩先后在这里担任观测员,迄今已经坚守了58个年头。1995年,程德庆从当了30年观测员的父亲程有增手中接下这份工作,到现在已经28年。1995年8月1日,因为父亲需要退休,程德庆来到了这...……更多
...参与其中,方便观测。”按要求,每个观测点均配备一名观测员,一旦调查核实存在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必须立即上报,区地震办将第一时间进行排查,分析异常情况,判定是否为地震前兆,为预报地震提供依据。同时,将持续...……更多
我区部分地区已具备秒级地震预警能力
...研判,做好群测群防,每个村至少配备1名兼职地震宏观观测员,多举措持续提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下一步,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将统筹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森林草原等监测基础数据,加快推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更多
...备监督检查2批次;全州宏观观测点(站)增至69个,聘请观测员74名,开展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1期123人;强化震情监视跟踪,开展震情周会商17次、月会商4次、季度会商1次;抓实“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受众学生...……更多
千里岩海洋站观测员蒋涛:“放哨人”坚守海岛测数据
...部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以下简称“千里岩海洋站”)观测员,他这次是1月18日上岛的,与他一起在春节期间值班的还有两名同事杨军涛、陈昭旭。他们3人轮流值气象白班-大夜班、小夜班和水文班,定时测量海水温度、盐度...……更多
余同来:坚守的力量
...滁州市、来安县优秀地震群测群防信息员和优秀地震宏观观测员。(吕华) ……更多
守望“云端”证初心——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气象人为地球“测体温”
...关在哪里,我都会回答:在云端!”59岁的瓦里关本底站观测员黄建青,翻看已然泛黄的一张张老照片,讲起瓦里关本底站建设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世界气象组织开始实施全球大气监测计划,在不同地区陆续开展全球大气本底...……更多
地球内核惊人变化!2009年起内地核竟然停转了?
...的原因尚不为人所知,但科学家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观测和分析这一现象的背后机制。让我们一起踏入这个神秘的领域,探索地球内核的惊人变化!地震波传播速度减缓地球内核是地球最深层的结构,由内核外核和内核组成...……更多
甘肃积石山县发生多次三级以上余震,专家:仍有发生5级余震的可能性
...,5级以上就算强震,7级以上就算大地震。甘肃地震目前观测达到6.2级,已经算是强震。目前震源深度10公里,只是观测出的数据,还需要具体的精密测算。10公里的震源深度,已经算是浅震,对地面的破坏比较严重。地震发生后...……更多
坚守“云顶观象台”,他们在“世界屋脊”为地球“测体温”,看看
...有人在这里过年李明是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的一名观测员。2010年,李明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大气物理专业毕业。抱着“闯一闯”的心态,2014年6月,“一腔孤勇”的李明正式入职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更多
...工程。同时,还将加强海洋地震工作。出台中国海洋地震观测规划,实施海洋地震观测示范站点建设,融合构建中国海洋地震观测站网。加强海洋地震观测设备研发应用,初步形成海洋地震速报预警信息服务能力。开展海洋地震...……更多
“洞察”号后会无期
...一次的速度捕捉火星地震。“洞察”号执行任务期间,共观测到从轻微震动到强烈震动的1319次火星地震。火星地震观测不仅告诉我们火星上存在地震活动,而且震动在火星表面以下的传播方式助力研究人员测量了火星核大小和...……更多
2022-12-23 08:10:00洞察
...记者钱铮)日本国土交通省下属国土地理院9日发布最新观测结果显示,1日下午在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的里氏7.6级大地震导致能登地区地壳出现大幅变动。其中,变动最大的轮岛市向西南方向水平移动了约2米,并隆起约1.3米。能...……更多
神秘信号频频传至地球,每16天一循环,外星生命欲传递何讯息?
...深处的信号竟然是由外星生命发出的!神秘信号的发现与观测神秘信号是一种让科学家着迷的现象,它们是由射电望远镜捕获到的一系列周期信号。这些信号引发了人们对宇宙中的未知事物的探索和思考。科学家们通过对这些信...……更多
...加固工程。在加强海洋地震工作方面,出台中国海洋地震观测规划,实施海洋地震观测示范站点建设,融合构建中国海洋地震观测站网;加强海洋地震观测设备研发应用,初步形成海洋地震速报预警信息服务能力;开展海洋地震...……更多
...商60余次,研判分析济南及周边地区震情趋势。做优宏观观测体系,对地震宏观观测点实行“动态准入”,2023年新增宏观观测点4处,共享2个泉水观测点、18个水库观测点、40个河道观测点、170个雨量观测站。04震害防御体系日益...……更多
俄航天集团公布了土耳其震后断裂构造图
...造成的地壳断裂图,并称会继续对该地地震影响进行空间观测。地震断层位于土耳其哈塔伊省泰佩汉(Tepehan)村附近,该图片是由一颗“老人星-V”(Kanopus-V)系列的地球遥感卫星拍摄的。2月6日,土耳其东南部卡赫拉曼马拉什省...……更多
...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防洪防汛,在重点河段上游设置雨量观测设备、中游设置水量监测设备、下游设置自动预警设备,建成山洪灾害多普勒雷达站项目等。 ……更多
【科学的温度】如何撬开震后灾害的“盲盒”?
...灾国重实验室团队正准备在几条重点流域布设监测仪器,观测降雨量、沟道里的泥位、水位以及坡体上地震诱发滑坡堆积体的稳定性。工作中的范宣梅。受访者供图为什么要建立地震诱发滑坡预测模型?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十...……更多
地球内核已经停止旋转,这是一个长达数十年的周期
...明上一次逆转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而且它甚至可能与观测到的地球周期的其他变化相吻合,比如磁场和一天的长度。造成这种循环的原因可能是几股主要的竞争力量。外核产生的磁场可能会加速内核的旋转,而地幔的巨大引...……更多
山西交出治黄“答卷”:筑牢“防洪墙” 守护“母亲河”
...主要是探水位,水位正常,岸边才能安稳。”当了20多年观测员的郝宏清告诉记者,时间长了,不用探杆,眼睛一看就能估摸出大致的水位,但必须按程序来,规范测量才安心。一线运行观测人员作为防汛工作的排头兵,是预报...……更多
...张网中的一个节点,平均台间距约为14公里,这样的台站观测密度,可使得预警系统在10秒内产出地震预警信息。200秒内发出远场大震预警那么,什么样的地震,是需要市民避险的?专家科普:不能光看震级,更要看烈度,五六...……更多
地球内部有什么?是如何影响生命和环境的?地球形成的秘密!
...他天体来探索地球内部。这些卫星或者其他天体可以通过观测地球的重力场、磁场、形状、运动等来推断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性质。 探索地球内部的理论和模型——从地球形成到生命演化除了方法和技术,我们还有其他的工具...……更多
...右),日本伊豆诸岛的鸟岛附近海域发生地震。日本多地观测到海啸,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消息。日本气象厅说,此次地震震级不明。另据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消息,北京时间9日4时25分,日本本州岛东南海域发生5.2级地震,震...……更多
...用其在轨数据,科研人员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弥补地面观测的不足,探索地震监测预测新途径。“张衡一号”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是我国首个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天基平台、首颗地球物理场探...……更多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气象观测员杨振宇:用气球为万米高空“把脉”本报讯(记者籍明泉通讯员赵娜)“三、二、一,放!”10月3日7时15分,在位于信都区皇寺镇的市气象站,伴随着一声令下,市气象站副站长杨振宇立即放飞...……更多
...此对地球来说地震波的作用就像一种X射线。这项新研究观测了地震波从震源经过内核传播到地球另一面的过程。通过比较在同一震源重复发生的天然地震引发的地震波,科学家们得以搜寻和分析地震波的时间滞后和扰动,这为...……更多
达坂城气象局的“追风人”
...摄)□本报全媒体记者梁乐1月28日,达坂城区气象局综合观测员谢梦瑗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仔细查看各项气象观测数据的实时传输情况,并定时前往室外观测场进行设备巡查。2020年7月,谢梦瑗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已知宇宙最亮的天体有多亮?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在宇宙中的众多恒星之中,太阳的亮度其实并不算高,实际上,若论真实的亮度,地球夜空里的那些我们肉眼可见的恒星,绝大部分都比太阳更亮
2024-05-30 13:45:00
40亿年前金星也是宜居星球,持续了30亿年之久,如今却成炼狱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太阳系的宜居带当中,除了我地球之外,还有火星以及我们今天要说的金星,金星和我们地球有姐妹行星的称呼,因为两者形成的时间相差不久
2024-05-30 13:46:00
火星距离地球2.25亿公里,宇航员到火星去,需要多长时间?
在太阳系中,火星算得上是地球的“近邻”了,地球上的我们,仅凭肉眼就能看到它,所以从古到今的人类,都很关注这颗红色的星球
2024-05-30 13:46:00
2024年后,身份证1963-1973年的人要面临3大问题,早了解早做打算
回想起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我们的父辈们靠双手和辛勤汗水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而今,时间的车轮已滚滚向前,1963至1973年间出生的这代人步入知天命之年
2024-05-30 13:46:00
为何人类找不到外星人?一个比黑暗森林更可怕的理论,给出了解释
在浩瀚的宇宙中,像地球这样的星球其实并不算罕见,根据科学家的保守估算,仅仅是银河系,就至少有3亿颗系外行星拥有与地球类似的条件
2024-05-30 13:47:00
宇宙会终结于大坍缩还是热寂?科学家深入研究后发现:可能都不是
人类曾经以为,宇宙在整体上是静态的,它既不会扩张,也不会收缩,但后来科学家却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观测数据表明,宇宙是处于一种持续膨胀的状态
2024-05-30 13:48:00
曲速引擎到底有多厉害?人类一旦掌握,即可在浩瀚的宇宙中穿梭!
我们人类的梦想是进入浩瀚的星辰大海,但宇宙中遥远的距离,却是一个我们难以逾越的障碍。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我们所在的太阳系
2024-05-30 13:49:00
如果真有时间机器,那未来的人类,为什么没有来看我们?
时间机器是很多科幻作品中的常见设备,利用这种机器,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到达过去或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尽管现在的我们并没有能力制造出时间机器
2024-05-30 13:49:00
超级地球在宇宙中到处都是,偏偏太阳系里却没有,为什么?
自从知道了地球只是太阳的一颗行星之后,人们就提出了一种合理的推测,即:宇宙中其他的恒星,同样也有自己的行星系统。1995年
2024-05-30 13:50:00
地球每年远离太阳15毫米,为何10亿年后会因为太热而不适合生存?
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一直在源源不断地向外释放出光和热,而太阳释放的能量,其实是来自于它核心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所损失的质量
2024-05-30 13:52:00
既然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那在139亿年前,又存在着什么?
宇宙的年龄有多大?这个问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答案,那就是138亿年。实际上,这也是科学界目前对宇宙起源的普遍观点,尽管如此
2024-05-30 13:52:00
为了保护孩子们,60岁保安拿着钢叉冲了上去!
近日,新华每日电讯视频号播发了一段保安大爷在校园内“大战”野猪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据核实,该事件发生于5月23日一头野猪突然咬坏了铁栅栏冲进安徽铜陵市金狮小学校园保安崔国平拿着钢叉对野猪进行阻拦现场视频显示野猪进入校园后
2024-05-30 13:55:00
人类有多渺小?两张真实拍摄的照片,清楚地告诉你答案
作为地球上已知的唯一一种拥有高等智慧的生物,人类堪称是当今地球上的一代霸主,而这也正是人类引以为傲之处,不过这一份骄傲只限于地球之上
2024-05-30 13:55:00
人类已知最可怕的理论是什么?
作为地球已知的唯一一种拥有高等智慧的生物,我们人类非常善于观察、总结和思考,我们以科学的方式不断地探索世界的奥秘,并逐渐形成了各种理论
2024-05-30 13:57:00
小伙为长胖网购猪饲料商家报警:以为他想轻生
“一客户购买店里激素类药物,我告知客户不能给人使用,但客户使用后询问会不会出人命,怀疑其有自杀倾向。”日前,鹿城公安分局南郊派出所收到这样一条警单
2024-05-30 13: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