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魏晋时期,北方边疆的危机与应对
...沿线,自西向东,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几乎是入塞多年的少数民族居住生活。当时,因为长城是有大门出入的,进出大门叫扣塞,款塞,入塞,出塞,甚至“塞上江南”这些称呼。曹操时期的北方,南匈奴的人数多,分布面积差...……更多
史上哪五个民族集体消失
...到屠戮的历史时期。西晋末年,像蒲公英般流落在各地的少数民族,看到中原政权衰微,为了争夺更富饶的地盘,更美丽的女人,更肥沃的土地,更多的金银财富,他们在中原兴风作浪,建立政权。少数民族先后建立国家多达16...……更多
...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这种以鲜卑人为首的多个少数民族融入汉族后,对中古历史发展进程影响深巨,使得鲜卑领导层在十六国角逐中脱颖而出,最终形成支撑西魏、北周政权的骨干力量即“关陇集团”,在这个集团中...……更多
定胡碑,让世界颤抖的大汉军魂
...会主流。陈汤命运的转折来源于因匈奴内部分裂,汉朝廷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汉宣帝神爵年间,匈奴因为老单于病逝而诱发了内部分裂和争斗,以呼韩邪单于为代表的一部分匈奴贵族携带大量子民向汉朝投降,郅支单于则对大宛...……更多
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这么多汉人是从哪里来的?
...人口数量,经统计多达十三亿。其余的也被贴切的称为“少数民族”。那么如此庞大数量的汉人,是从何而来,又为何汇聚于此呢?汉族的起源汉族人的由来,得从远古时期开始讲述起。通过许多远古神话我们可以得知,在黄帝...……更多
班超:一己之力平定西域的儒将传奇
...的小队伍,在贫弱的东汉初期,几乎凭借一人之力,平定西域近50个国家,让这些国家成为东汉的附属国。而且他的果敢与勇气,也是世所罕见的,每到危急关头,总是依靠他的勇气与智慧渡过难关。书香世家班超出生一个书香...……更多
宋朝为什么会被定性为统一的朝代
...末元初无疑是一个分水岭。在此前,整个中国存在着北方少数民族和南方汉民族拉锯战的一种状态。北方少数民族本身,也在极快地分化发展,在一定的时期,某个民族会异军突起,强大起来。比如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隋唐时...……更多
...而严重阻碍了国家“大一统”的进一步发展。让“三北”少数民族远离长城,并不能真正行使国家管辖权,只是定期朝贡,实际上只是维持表面上的团结。当中央王朝衰弱,或者某个游牧民族变得强大,原来松散的政治隶属关系...……更多
为什么在国外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而不是“唐族”?
...地的代名词,一代又一代的先辈用“汉”这个代称,在的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发出时代最强音。在“汉”这面旗帜下,大家越聚越拢久居中原的人,开始用“汉族”骄傲的称呼自己的族群。并在不断的对外战争和外族入侵中意...……更多
古代王朝为什么如此热衷于修长城
...城以北,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你方唱罢我登场;长城以南,秦、汉、隋、唐、宋、明等,历代中原王朝兴亡盛衰。 内蒙古克什克腾金界壕遗址。图源:图虫创意说起历代统治者修建长城的...……更多
历史上外族入侵与华夏文明的韧性
...同,但还远未到根深地步的程度。 为了对付北方强大的少数民族,自西汉中叶起,中原王朝就开始允许边民内迁,比如东汉初年,蒙古高原大旱,“人畜饥疫,死耗大半”,南匈奴内附,刘秀将其安置于河套;东汉末年,南匈...……更多
西域良驹与和亲公主:乌孙与汉朝的千年纽带
汉武帝在开拓西域时,除了对抗匈奴外,他还有一个重要目标,那就是获取优良的马种。当初,中原的马种在战场上表现欠佳,于是汉武帝决定向西域寻求更好的战马,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乌孙马。这些乌孙马并非汗血宝马...……更多
...固出击匈奴,表现出高超的军事才干,后又奉诏两次出使西域,不仅收复了西域50多个国家,而且使鄯善、于阗、疏勒三国重新恢复了与汉朝的臣属关系。从翩翩少年到白发苍苍,班超共在西域度过31载,他在最后一道奏折上写...……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匈奴的上层人物被封为侯,匈奴人甘心臣服
...降者”。这也为出土材料所证明。典客为九卿之一,典掌少数民族及对外交往事务,其称谓和属官前后有所变化。负责蛮夷归附受降事务的,在秦及西汉成帝以前是典属国。由于西汉时期匈奴是汉最主要的周边民族之一,因此典...……更多
卫青、霍去病一辈子都没实现的梦想,为何陈汤一战就完成了
...这么不堪一击。郅支单于的头颅被送回京城,高挂在长安少数民族聚居的篙街,汉元帝收到甘延寿、陈汤的捷报,那句荡气回肠的千古名言流传至今:“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不远千里奇袭郅支单于,一战成名,结束了...……更多
汉朝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派公主和亲与匈奴修姻亲之好
和亲作为中国历史上处理少数民族与其他国家关系的一种特殊方法,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西汉王朝的和平政策更能反映原有和平政策对一个朝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两族关系的影响。和亲是古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者...……更多
是谁左右了汉与匈奴的关键之争
...中原王朝的西北部,“与大月氏俱在祁连、敦煌间”,是西域诸国中的最强国。夹在敌对的两大政权大汉和匈奴之间,乌孙自然而然地卷入了两个强国的斗争,它的向背决定了两大强国之间的战争结局,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更多
细数“五凉”的兴衰
西晋覆灭。主要由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时人谓之“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及部分汉族或其他民族,于自304年匈奴族贵族刘渊首先建立汉政权始,至439年北魏灭亡北凉政权,统一黄河流域止的135年时间内,先后在...……更多
从匈奴到乌丸:三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变迁与影响
...多万,比南匈奴原来的人口还要多。南匈奴在蒙古高原和西域地区,成为汉朝以外唯一一支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只是,屯屠何希望利用东汉的力量达到“破北成南,并为一国”,在匈奴族中唯我独尊的野心未能得到东汉的支持...……更多
汉朝的士兵被匈奴人俘虏后,为何都会赏赐一位匈奴女人给他们?
...那种稳稳当当发展的国家。与中原王朝相比,匈奴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在草原上飘忽不定,居无定所,并且热衷于抢劫欺压其他游牧民族。匈奴族在对待中原王朝上面,也是大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掠夺汉人的物资和人口。在...……更多
...天下大乱,趁着晋末朝廷的混乱与无能,偏居边塞各地的少数民族鲜卑、匈奴、羯、氐、羌等五胡登上舞台,演绎了纷纷扬扬的“五胡乱华”折子戏,且前前后后建立了约十六个大大小小的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其中从东...……更多
五胡乱华之中的五胡又是哪五个?他们的结局如何呢
...羌族而独立发展,虽然人数不多,但也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少数民族,当然了氐族在历史上和羌族并没有多少联系,可能是为了避免被羌族所奴化,所以氐族人时刻警惕,氐族的第一次崛起也是最后一次崛起就是五胡乱华时期,氐...……更多
...丹、吐谷浑、回纥、吐蕃、高句丽等政权长期战争,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大多被唐朝消灭,这个过程中,大量的胡人贵族归附大唐。其中比较出名的有阿史那氏、大贺氏、论氏等,他们都是这些政权的王族、部落酋长,归附大唐后...……更多
...史的做法,此后被历代正统史书继承,并且还有发扬。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他们就会按照“万系一统”的方法,将自己祖先的起源嫁接到炎黄一族。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此后编撰的《魏书》对鲜卑...……更多
为何霍去病那么有名,东汉的窦宪就名气稍弱
...住匈奴的袭扰,内部发育。同时,不断打掉鲜卑、乌桓、西域等匈奴附属势力,不断孤立匈奴。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拉一派打一派,最后彻底孤立匈奴。等到匈奴彻底被孤立之后,再对匈奴完成战略决战。就这样,在东汉开国...……更多
解密匈奴都城1600年历史
...北魏都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道,是汉民族农耕经济与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经济的交会地区,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地区兵家必争之地。历经1600多年的风霜雨雪,统万城从繁华到寂寥。统万城为何易守难攻?在它的周围,有...……更多
自古以来,河西走都是兵家极其重视的地方,到底有怎样的意义?
...以农耕为主汉民族百姓,另一边是游牧为主匈奴或者其他少数民族。我国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想要扩大自己的疆域,向西方扩张,都必须要牢牢地把握河西走廊这一战略要地。河西走廊相当于中国西面的门户,国力强大时,...……更多
匈奴后裔大概分成有多少个民族
...的梳理。匈奴在史书的起源:从周朝开始我国北方主要的少数民族敌人称为戎狄。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了战国时期,北方赫然出现了两大部族:匈奴和东胡开始肆虐秦、赵和燕国。这些人胡服骑射,来去如风。中原还是战车时代,...……更多
五胡乱华:揭秘汉人差点灭族的血腥历史
...而在此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入侵,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由少数民族执掌的政权。但是这时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不仅仅只有五个。而对汉人进行掠夺和对后世造成影响的主要是“五胡十六国”其中又以五胡为代表,其中包括匈奴、...……更多
才是匈奴真正的克星呢
...的表面,实则暗潮汹涌。在这数千年的骚扰中,只有两个少数民族完成了大业,那就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女真族建立的清朝,他们入主中原,统一天下,可在历史上少数民族中名声更大的其实是匈奴,他们是自秦末汉初就称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三国的权臣蔡邕,是人才,也是个倒霉蛋
我们在看三国志的时候,了解到的都是一些出了名的人,在这些亮眼的明珠背后,你有没有看到一个既才华横溢又很倒霉的老哥呢?他叫蔡邕
2024-06-14 19:12:00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死后为何还被千古传诵
曹参是大汉的第二任宰相,紧跟在萧何之后。萧何当宰相的时候,曹参是在齐国辅佐刘肥,当齐国的宰相。到了萧何死亡了,曹参就告诉他的仆人说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吧
2024-06-14 19:27:00
汉武帝培育了大量汗血宝马,为何却被后世人弃用
在《史记》中,对于汗血宝马曾有过记载“大宛多善马,马汗血,”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对于汗血马这种珍贵马种都崇尚的很,甚至当代土库曼斯坦还以此为国礼赠予中国
2024-06-14 19:18:00
关羽斩华雄之前为什么一定要“温酒”呢
三国时期的故事,通过罗贯中先生的文字演绎,让那一个时代的人物情节栩栩如生,无数的英雄形象都能跃然纸上。今天我们来讲讲“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2024-06-14 19:28:00
为何曹丕临死前一天才立曹叡为太子
公元226年6月28日,魏文帝曹丕病笃(病情非常严重),立曹叡为皇太子。结果第二天,6月29日曹丕去世,曹叡登基,是为魏明帝
2024-06-14 19:17:00
谁自称“诸葛亮”,被曾国藩用一对联嘲讽
中国人自古以“谦虚”为美德,即使你功比天高也应该谦逊待人,这样才能赢得好名声,可也有人自命不凡,从小就认为自个是天选之人
2024-06-14 19:09:00
特别策划丨高考试卷中的河南:洛阳李贺故里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拥有丰富文化历史资源的河南,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今年也不例外。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2024-06-14 18:33:00
为何说诸葛亮不能算军事奇才
诸葛亮历来受到儒家正统的尊崇,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更是将其神化为“近乎妖”的算无失策之“智绝”,但是就是从《三国演义》来看
2024-06-14 19:12:00
诸葛亮为何火烧司马懿时没能算出有雨
这个问题问得好啊!诸葛亮不是能掐会算吗?否则,他又怎么能算得出天将降大雾呢?又怎么能算得出即将刮东南风,而给东吴借了三天三夜的大风呢
2024-06-14 19:19:00
韩信能出川,为什么诸葛亮五次北伐却无法出川呢
在古代割据蜀地的政权中,无论是先秦的古蜀国,还是东汉建国时期的公孙述,或者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和后蜀,甚至是明朝末年的张献忠
2024-06-14 19:05:00
三国武将层出不穷,谁力气最大
谈及古代气壮如牛的人物,很多人脑海中会一时浮现出关羽百战沙场的场面,倍感震撼。而在三国里,真要给好汉们的力气排名,关羽只能算第四名
2024-06-14 19:33:00
为什么周瑜要十万之箭并且还让诸葛亮准备呢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周瑜和诸葛亮比自己的智谋的时候。那就是草船借箭,在当时的曹操杀死了蔡瑁和张允两个水军提督
2024-06-14 19:29:00
韩信曾留下了哪三大“神器”,却神秘失踪
众所周知,韩信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秦末时期,韩信就参加了反秦斗争,投奔了项羽,但是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后来韩信被人举荐到了刘邦
2024-06-14 19:31:00
诸葛亮最后一计历经一千七百多年,至今无人能解
无论陈寿《三国志》中真实的诸葛亮,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夸大的诸葛亮,人们都不能否认诸葛亮的过人智慧。在三国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
2024-06-14 19:29:00
“四庭柱”对战“八健将”,哪边更厉害一点呢
演义里有“八健将”的说法,但没有“四庭柱”的说法,“四庭柱”的说法最早出自于张国良的《三国志评话》中,他们是指河北的四员骁勇果敢的大将
2024-06-14 1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