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我们得以平视世界,袁隆平功不可没
搜狐科技《思想大爆炸-对话科学家》栏目第46期,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钱前。嘉宾简介:钱前,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更多
建院30年,这里为何能成为科技大师荟萃之地?
...准成立中国工程院。当年6月3日,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同时举行,大会选举朱光亚为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也是在这次大会上,除了产生中国工程院的首批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更多
扎根琼岛沃土 攥紧中国种子
...是真正的南繁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事,做成事。”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数十年如一日,把科技创新写在大地上,推动国家种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科研人员共同的使命。琼岛沃壤无言,但这片热土上孕育的农业硕果...……更多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世人皆知,杨振宁的成就是什么?
...主,另一位是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可以说袁隆平这杨振宁这两位老先生都对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有不少人喜欢将这两位科学家进行比较,有人说袁老是杂交水稻之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和发展的开创人,如今...……更多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 科学家聚三亚共商南繁未来发展
...拿着手电和木棍驱赶老鼠、保护稻田的情景历历在目。”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说,如今有了明亮宽敞的实验楼、高端的实验设备,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成为育种接班人,希望能够早日培育出兼具较高水平的丰产性、优质性、抗性...……更多
我国杂交水稻在70余国推广应用近百亿亩
...四喜致辞,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阿杰伊·科利发来贺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2位院士,各省农业科学院、高校以及种业龙头企业代表共同回顾杂交水稻技术研发创新过程,总结50年来中国杂交水稻的重要理论与技术成果,展...……更多
...立了(国际)工程技术科学院理事会,我国曾六次应邀派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列席该理事会,并于1990年正式以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的名义申请加入该组织,但因故未被接纳。中国工程院的成立,为我国工程科技创...……更多
在沙漠造水?看今年腾讯科学WE大会如何拉近普通人与前沿科学的距离
10月28日,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之一赵忠贤、国家作物种质库主任钱前,两位诺奖得主——“石墨烯之父”安德烈·海姆、首颗系外行星发现者迪迪埃·奎洛茲,以及“网状化学”领域开拓者奥马尔·...……更多
种业振兴新“稻路”上,三亚实现杂交水稻亩产4000斤
...破4000斤,刷新了我国热带地区杂交水稻种植的新纪录。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三亚通过探索一年三季水稻种植,协同攻关努力提高主粮的复种指数提高水稻产量,是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升级创新、栽培技术的又一次突破,为...……更多
打赢种业翻身仗离不开南繁精神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打赢种业翻身仗离不开南繁精神■ 本报记者 李梦楠 见习记者 余佳琪扎根南繁沃土,赓续育种精神。12月14日,在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暨赓续科学家精神、南繁精神座谈会上...……更多
...江日报曹源11月22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74人。其中,来自江苏高校的6人当选。院士是我国科学领域最高学术称号,是新时代中国最可敬的人,也是我们心中“最闪...……更多
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在海南三亚开幕
...为种业振兴出谋划策。在17日上午进行的主旨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余欣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万建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更多
中国这份\\\
...级期刊上,从而扩大我们的影响力。”科学出版社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众多院士和知名科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都是通过科学出版社的图书和期刊来发布,该社也被科技界誉为“科学家的出版社”。其实,中文科技期刊也曾经有过...……更多
...平一起获国家科技特等发明奖的高级农艺师韦裕廉;现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品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成等。他们的杰出成就和卓越才华,为...……更多
...三亚现已聚集中种集团等1200余家涉南繁产业企业,吸引中国科学院等24家顶尖科研机构和中国农业大学等6家重点涉农高校入驻。下一步,将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建立健全“引进+培养+服务”人才聚合机制,大力引育...……更多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张萍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在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时,主持人发现她脚上穿的鞋因为老化,在舞台上掉下不少黑渣。王志珍自嘲出了“洋相”,现场的观众纷纷感动鼓掌,...……更多
三亚“稻”喜!首次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
...国饭碗,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贡献三亚力量。测产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领衔。12月30日下午,2023年三亚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第三季测产。记者 利声富 摄“开割……”12月30日下午,在三亚市热带农业...……更多
2024年云南省科技活动周在云南文山举办
...基地。‘含金量’最高的是今年5月15日授牌的云南省首个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科普教育基地。” 文山州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黄庆辉说。他介绍,2023年,文山州举办了95场老科学家科技报告,今年已举办了30场。 中国科...……更多
中国农业大学、海南大学等院校机构新品种
...是中国农业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已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工作生活过的湖南,近年来在杂交水稻、辣椒等领域关键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持续引领世界。每年春天,海南三亚迎来南繁育种季,来自全国各科研单位的专...……更多
...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肯定。2020年7月,当我得知初稿得到袁隆平院士的赞赏和亲笔作序时,心中激动不已。这不仅是对该书的认可,更对我们后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经近4年的辛勤努力,2021年3月《中国甘薯》正式出版,...……更多
在跨界中提升,在比较中互鉴
...的弟子,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数学系荣休教授、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邵逸夫数学科学奖获得者……在书中,丘成桐展现了数学家的风采。《回首哈佛数学150年》等文章,...……更多
...,与会专家认为,这类问题不妨通过科普阅读寻找答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指出,推广科普阅读、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从宏观层面看,是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的重要支点;从微观层面...……更多
尹飞虎:把论文写进农民心里
...是真的好尹飞虎曾在上世纪70年代末跟随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学习,从事过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当时在海南,我们白天在田里工作,晚上听袁老给我们上课。”他至今还记得袁隆平经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无论做什...……更多
南非科学家:中非农业合作将实现双赢
...室”,开展遥感监测和水源高效利用的联合研究。此外,中国科学院还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建立了“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用于促进生物多样性研究。在非洲农业研发能力建设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已为卢旺达、坦桑尼亚、毛里...……更多
果然有种丨海南连续三年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
...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奠定基础。这也是海南连续三年实现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11月6日,2023年晚造双季稻亩产3000斤试验示范现场实割测产验收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南繁基地进行。记者 利...……更多
昔日盐碱地今日新粮仓
...,在兴安盟科右中旗开展相关的实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务委员、科研处处长李禄军说。眼下,兴安盟正因地制宜采取借“光”治碱、生物治碱等方式,探索运用风电光伏、“草光互补”...……更多
□张文婷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回信。首先肯定他回国任教二十年来,“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并希望他“坚守初心使命,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大家继续探索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更多
...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所研究员严小微说,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院士在三亚发现的“野败”,就是“三系法”不育系的鼻祖,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严小微表示,他们团队主要的育种方向就是把野生稻资源保...……更多
7次创造我国夏玉米育种高产纪录
...续11年成为我国三大主粮之首,南繁加代这一“助推器”功不可没。“常规选定一个自交系需四五代,再加上组配二三代,要六七年时间。但通过南繁加代,三四年就能培育出一个品种。”李登海说,玉米生长期一般为90-120天,...……更多
...来,我们培养了大批的工程师、技术家和发明人才,例如袁隆平、欧阳自远、屠呦呦等,也出现了许多领先全球的技术,例如高铁技术、航天技术、潜水技术等,但是我国在科学领域却没有什么建树,我们在世界物理学、数学、...……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观察城市之变:智慧赋能 未来已来本报记者 万红超过550家参展企业和机构汇聚,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
2024-06-22 04:57:00
腾讯推出PDF识别神器:复杂文档解析准确率超98%
快科技6月21日消息,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新鲜出炉,它有一项新能力——大模型知识引擎文档解析!基于腾讯优图实验室自研新一代多模态文档解析大模型
2024-06-21 19:35:00
三大教育学会联袂举办学术研讨会,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年6月19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指导,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和重庆市继续教育学会主办,重庆邮电大学
2024-06-21 19:46:00
Ace 3 Pro来袭!刘丰硕:一加要么不出手 出手就是绝对标杆
快科技6月21日消息,一加宣布将于6月27日发布一加Ace 3 Pro。一加刘丰硕表示,这场性能生态发布会我们“蓄谋已久”
2024-06-21 20:05:00
兆芯x86 CPU成功运行国内三维图形引擎:搭配统信UOS
快科技6月21日消息,近日,迅图Q-MAP三维地理信息及图形软件在兆芯开先KX-7000处理器、统信UOS V20操作系统的环境下成功运行
2024-06-21 20:05:00
专家建议本科读基础学科:不鼓励去学金融、法律等很应用型学科
快科技6月2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最近回应了网友对于到底还要不要学金融的问题。田轩表示
2024-06-21 20:05:00
女子13万买到假爱马仕:要求退一赔三
6月21日消息,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一名女子通过银行转账向李某支付了13.2万元,从李某那里购买了一款爱马仕BIRKIN30黑银色手提包
2024-06-21 20:05:00
突发!海底捞发公告:杨利娟辞任海底捞CEO 被誉为最牛服务员
快科技6月21日消息,今天,海底捞突然发布公告,杨利娟女士辞任本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与此同时
2024-06-21 20:20:00
在中国做好就能当世界冠军!俞敏洪:中国的卷王就是世界的卷王
快科技6月21日消息,今天,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公开表示,中国的卷王就是世界的卷王。俞敏洪称,从TCL创始人李东生身上
2024-06-21 20:35:00
姐妹俩开小饭馆同时确诊肺癌引热议 医生:疑因烹饪油烟
6月2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浙江宁波的一对姐妹不幸被诊断出患有肺癌。家住宁波的阿靖和阿崝是一对亲姐妹,相差3岁,阿靖47岁
2024-06-21 20:35:00
国产大飞机新订单!南方航空将购买100架C919 STD飞机:总价约718亿元
快科技6月21日消息,今日,南方航空公告,与中国商飞签署C919飞机买卖协议,南航将购买100架C919STD飞机。据了解
2024-06-21 21:20:00
被欧盟针对加征最高档关税 上汽名爵称48.1%是领先欧洲的距离
快科技6月21日消息,近期,欧盟拟对进口的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一事引起业界关注热议。其中,上汽MG被特别针对,其它电动车生产商普遍别加征21%的关税
2024-06-21 21:50:00
杨迪爆改《庆余年》范闲五竹引热议:手机面部识别失败堪比换头
快科技6月21日消息,日前,演员杨迪将自己“爆改”成电视剧《庆余年》中的角色范闲和五竹引起网友热议。在化妆师的打造下,杨迪从谐星秒变古风美男子
2024-06-21 21:50:00
Manner咖啡就员工与顾客冲突致歉:将加强员工培训
6月21日消息,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近日,两则关于知名咖啡品牌“Manner”的视频在网络热传。据报道,Manner咖啡店员在与消费者产生纠纷的过程中
2024-06-21 22:50:00
心理专家:Manner员工可能被情绪劳动绑架了
6月21日消息,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近日Manner咖啡门店员工与顾客冲突事件引发关注。有心理学家指出,Manner员工的歇斯底里可能源于“情绪劳动”过重
2024-06-21 2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