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中国这份"历史性成果",用英文还是中文?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20 11:05:00 来源:环球时报新闻

日前,嫦娥六号顺利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以及后续的交会对接和在轨样品转移,约2千克珍贵月壤不日将从38万公里外被带回地球。

香港《南华早报》6月18日说,可以预见的是,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的研究将诞生大量“历史性成果”。鉴于此,学界越来越多声音加入辩论:相关论文该在国内还是国外期刊发表?用中文写还是英文?

报道介绍,在中国科学界,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用英文发表论文不仅是一种学术交流方式,也是研究成果获得国际认可的渠道;使用中文进行学术写作则仍被视作“禁忌”,近乎在名为“国际认可度”的祭坛上的“无声牺牲”。

中国这份历史性成果,用英文还是中文?

嫦娥六号着陆器降落相机拍摄影像图(国家航天局)

2020年,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取壤”,是人类时隔44年再次获得月球样品。其首批研究成果于2021年10月发布,在着陆区火山活动时代、源区性质等方面获得颠覆性认识,相关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和英国《自然》杂志上共发表四篇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科学出版社编辑说:“我们当然希望我国的一些突破性科技成果能够出现在中国的顶级期刊上,从而扩大我们的影响力。”科学出版社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众多院士和知名科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都是通过科学出版社的图书和期刊来发布,该社也被科技界誉为“科学家的出版社”。

其实,中文科技期刊也曾经有过一段辉煌岁月。1977年,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屠呦呦,正是在国内中文期刊《科学通报》上发表了她发现青蒿素的论文。《南华早报》说,这份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期刊曾经发表过许多重大发现,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却一直缺乏高质量的投稿。

据《科学日报》报道,《科学通报》主编、中国疾控中心原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2018年也曾在香山科学会议上坦承,从屠呦呦的青蒿素到袁隆平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赵忠贤的“高温铁基超导”,这些重大学术成果都是发表在中文科技期刊上而被世界认可的,“但是,近30年来我国重要科研成果基本都是首发于国外期刊”。

《南华早报》认为,许多中国研究人员都认识到用母语写作的重要性或必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上面临困难。

报道提到,曾经牛顿的《数学原理》是用拉丁文写成的,爱因斯坦第一篇有影响力的论文是用德文写就的,玛丽·居里亦用法文发表了自己的著作。但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科学界发生了转变。世界上只有大约18%的人口讲英语,但如今全球大约有高达98%的科学研究都是用英语发表的。

在中国细胞及发育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编委会原总主编朱作言看来,在国内学术评价体系影响下,科研人员更倾向于发表英文论文,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缺乏国际学术影响力。

中国有超过4800种科技期刊,数量上位居世界第二。但用朱作言院士2010年的话说:“中国科技期刊多而不强,优秀稿源外流严重,我国科技期刊远远不能为我国的科研成果提供有竞争力的交流和展示平台。”

中国这份历史性成果,用英文还是中文?

2008年至2018年,我国高水平的论文在国外发表的情况(邬书林)

2019年底,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主编李志民亦在媒体撰文批评,国内学术评价机制的“SCI崇拜”某种程度上“带偏”了中国科研。他指出,在引进SCI之初,这一量化指标的评价方法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过去一段时间SCI被“异化”甚至“神化”,使得大部分科研人员将科研目的从解决问题演化为发表SCI论文,成为科研领域的大问题。

《南华早报》也提到,在国内评估体系下,研究人员在知名英文期刊上发表文章往往会带来回报。就个人而言,研究人员有很多务实的理由和动力去追逐这一点。除了晋升机会和学术荣誉外,还有名声,海外科学界的认可往往会吸引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报道举例说,南京中医药大学朱家鹏教授团队上月以第一完成单位身份在《自然》发表研究成果,这是该校70年来第一篇《自然》论文,朱家鹏因此获得学校颁发的“人才突出贡献奖”和100万元经费奖励,一度引发争议。朱家鹏近日接受媒体访问时则透露,大约10年前,他就是因为没有高水平一作论文,被20多所大学拒之门外,辗转才在现在供职的学校遇见“伯乐”。

《中国科学报》11日报道说,在事件当事人朱家鹏看来,这两厢对比更像是一个玩笑。“对当下的科研人员而言,论文有时就是个摆不脱的魔咒——你看,对我来说,苦也是论文、愁也是论文,欣喜也是论文,被‘喷’也还是论文。”

至于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研究成果应当怎么发、在哪发,中国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创新团组首席研究员邓李才认为,“嫦娥工程”等国家任务的研究成果应优先在国内期刊上发表。

中国这份历史性成果,用英文还是中文?

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背上(国家航天局供图)

邓李才是国家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镜(LAMOST)银河系结构巡天科学工作组主任,负责组织LAMOST银河系恒星巡天的科学计划工作。他说,他坚持认为,LAMOST的首批研究成果应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这首先可以突出这些独立的前沿重大科学项目的民族性,也有助于提升国内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但他补充,研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科学家们可以考虑投稿给国内英文期刊,因为英语已经成为国际科学界的通用语言,应该作为一种交流媒介,这与政治无关。邓李才表示,其团队在国家天文台下属英文学术期刊《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研究》(RAA)上发表的所有关于LAMOST计划的预研文章都进入了国际高引论文排行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朱锐(音)则告诉《南华早报》,他喜欢在中文期刊上发表文章,部分原因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鼓励这一做法。他认为,只要科学界保持实质性的交流,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使用自己的语言并不是障碍。

李志民2019年底曾呼吁,受国家科研经费资助的研究成果首先应该在国内发表。他写道:“中国科研人员用中文发表论文是责任也是义务……让国人能看懂才能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此外,也有声音补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还意味着,要把研究重点放在解决中国发展的关键问题上,而非一律追随全球研究热点。

来源 | 观察者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0 1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嫦娥六号:人类首份月背样品,新发现的成果,用英文、中文被热议
...定也是前所未有的,任何一个成功从月球背面出现,都是历史性的成就,那到底会带来什么? 比如嫦娥六号采集样品的岩石成分,更多的可能还是玄武岩类的物质,在这个着陆区里面,我们看到
2024-06-29 11:38:00
...百年历史,充分记述和反映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英文版出版发行是权威党史正本“走出去”的一次开拓,有助于
2023-02-17 20:36:00
2023进博会 | 强生发布全新中文品牌标识,焕新形象“首秀”第六届进博会
...孔”。11月6日,强生在进博会展台开启品牌焕新之旅又一历史性时刻,正式发布全新中文品牌标识及品牌视频《一生强生》,为此次参展再添高光。这也是强生自进入中国近 40 年来的首度
2023-11-07 09:51:00
Intel CEO陈立武:在台湾开董事会 曾被要用中文、给车马费
...,并承诺他们会做得更好。所有的合作伙伴可以通过这个历史性的“伙伴之夜”,分享Intel的历史,以及与台湾的伙伴之夜的承诺。展望未来,陈立武坚信与大家一起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他
2025-05-20 13:19:00
为什么许多专业人士都反对开发中文编程语言?
...中文的人稍微学学编程逻辑就可以自编程序了,那么学习英文编程的这帮人就失去自己最大的竞争力了。当你作为某个行业的专家的时候,你也不会做出一个取消自己最大竞争力的行业标准的。网友
2023-01-26 19:00:00
“中国游客友好机场”,欧洲第二大机场有了新称号
...18日,是戴高乐在伦敦广播电台发出抗击纳粹德国号召的历史性日子。但戴高乐于1970年11月9日猝然去世,其访华愿望未能实现。在此后的1973年,蓬皮杜成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法国
2023-12-07 13:53:00
何诗蓓家世显赫有个总理亲戚,运动员旧爱帅气迷人,分手原因成谜
...大学组成的联赛)锦标、NCAA(美国大学游泳联赛)取得历史性成绩,学校提名她登上赛会荣誉榜(Medal of Honor),是密芝根大学第3名获得此殊荣的学生。何诗蓓毕业后曾
2024-07-30 12:05:00
在中国卖的汽车按键上竟然全是英文
汽车按键用中国字当然可以,并没有谁规定必须用英文,但是重点在于很多按键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了,相比之下可能比用中文更简单明了。比如ESP的全称是“车身稳定系统”,有些车上设计有关闭E
2022-12-23 22:38:00
传播中华文化 促进文明互鉴(走近中国文化·架起友谊桥梁)
...化。” 司马文斐认为,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是一项历史性创举,理应获得世界各国支持,共同推动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前提,发展是解决全球诸多问
2025-03-03 21:0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爱心饺送老人 传递邻里温情
图为社区工作人员在包爱心饺“每个节假日都有你们的慰问,我不孤独。”10月24日,山针社区“三无”老人韩大娘接过青年社区工作人员送上的爱心水饺时说
2025-10-26 20:52:00
阜阳街头惊现两匹“溜达马”
大皖新闻讯 10月25日,阜阳一家马术训练场馆的两匹马脱逃后,到马路上“溜达”,阜阳交警发现后及时联系场馆工作人员,并配合驯马师成功控制住马匹
2025-10-26 17:54: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摄制 董文博
2025-10-26 12:59:00
鄄城农商银行闫什支行贴心兑换残损币,践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会广 通讯员 高亚亚近日,鄄城农商银行闫什支行凭借耐心、细致的服务,成功为一名五十多岁的客户兑换了因保存不当而严重破损的大量残损人民币
2025-10-26 12:28:00
东昌府区新区小学开展硬笔书法比赛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超为落实区教体局《四五行动方案》中“学生写一手好字”的要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书法的兴趣,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2025-10-26 12:30:00
兔宝宝因货运重量存在误差被行政处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官网处罚结果公示一栏中获悉,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兔宝宝 002043)因在船舶国际集装箱货物运输经营活动中托运人提供的验证重量与实际重量存在误差
2025-10-25 09:30:00
数字铭忠魂,这是抗美援朝的精神密码!
今天(10 月 25 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的日子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一组数字始终震撼人心、不容忘却 75年前他们义无反顾跨过鸭绿江在这场残酷鏖
2025-10-25 08:07:00
“本人没到场,他们就将我们的车过户了,现在钱没见到,车也不见了踪影。”10月23日,宣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反映,他和合伙人的车辆被榆林景达恒盛汽车检测站(以下简称
2025-10-25 07:48:00
河北新闻网讯(梁彬)近日,在“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中,唐山农商银行古冶支行精准施策,为辖内某柴烧工作室授信50万元,以金融力量为这门古老的柴烧工艺注入新动能
2025-10-25 07:48:00
纵览·9张|小书店里的诗情
壹 在石家庄,有一家“晴朗文艺书店”,它是无数诗词爱好者心中的“精神驿站”。店主李树冬,是怀揣文学梦的诗人,也是深耕俄语文学的翻译家
2025-10-25 07:47:00
2025年度京鲁奖教金第五站走进山东省实验中学
10月23日,2025年度京鲁奖教金第五站走进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京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王义松介绍,京鲁奖教金自2018年设立以来
2025-10-24 14:0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10月23日,青海网友发布的视频中,有人用布蘸取不明物品涂抹牛羊胴体,使其表面呈现异常鲜艳的红色
2025-10-24 15:19:00
2024年8月24日,茉莉花开·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现场展示活动在南京江苏大剧院圆满闭幕,闭幕式暨综合汇报演出为这场历时多日的艺术盛宴画上了精彩句号
2025-10-24 15:32:00
借力国际平台 共谋发展新篇 灵武市农交会推介会成果丰硕
第二十二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已圆满落幕,而宁夏灵武市在盛会中呈现的“黄金奶源”与“滩羊臻品”依旧香韵悠长,引人回味。10月17日
2025-10-24 15:32:00
Soul 兴趣主理人:在世界的褶皱中寻找自我
在浩瀚的网络里,旅行内容常见——从五分钟速通欧洲的“特种兵”攻略,到滤镜厚重的“网红打卡地”,但其千篇一律,让人觉得好像很难再看到旅行本身那种粗砺
2025-10-24 1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