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衣冠南渡是一个源自中国历史的典故,原指西晋末年,中原地区因战乱而发生的大规模人口南迁现象。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原士族、士大夫等因避乱而向南迁移,并在此过程中,中原文明或中原政权也随之南迁。随着时间的...……更多
江南的崛起,中国历史上的三次衣冠南渡
...行为,古代的史官们起了一个颇为风雅且含蓄的名字——衣冠南渡。第一次衣冠南渡发生在终结三国乱世的晋朝。司马家族的皇帝是九大中原王朝中能力最菜的一批,晋朝的15位皇帝中,唯一一个能上台面的皇帝也就是开国之君...……更多
古代不同朝代的汉服代表的社会环境
...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汉服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服饰的特点,在汉服的发展历程中,承载着汉服制作工艺的制作方式到如今的社会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多达三十多项传统技...……更多
...容互鉴的特性,中华文明才能不断传承发展、延绵不断。衣冠服饰体现一个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社会风尚。南北朝衣冠服饰的样式变化频繁。来自江宁的胡凤莲告诉记者:“我和女儿对服装特别感兴趣,服装是穿在身上的历史...……更多
...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为明朝服饰定下基调:“诏衣冠如唐制。”三年后,礼部进一步细化:“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尚,赤色为宜。”单从法理角度理解,明朝对蒙元服饰似乎没有继承逻辑关系,朱元...……更多
南明兴衰:南北经济不平衡的背后
...北元、南明,甚至清朝亡国以后都两度复辟。其中第一次衣冠南渡的东晋和第三次衣冠南渡的南宋都是相当成功,南渡以后虽然偏安一隅,但毕竟都延续了国祚,立国达上百年之久。而明末清初之际手握一手好牌的南明,本来都...……更多
东晋衣冠南渡,为何北方士族不愿南下
虽然古代的交通与今天完全无法相比,但中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中,引起广泛关注的包括洪洞大迁徙、湖广入川……这些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多是古人为了生存而组织的,参与者主要是劳作的普通百...……更多
傅伯星:宋人以“不冠为耻”,出门必须戴帽子
... 就是文人,包括朝廷官员。由于官员上班时自有规定的衣冠,比较复杂,另文专述, 此处不谈, 文人除了官员和有身份如秀才举人外,亦为庶民。文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出外始终是长袍(夹)长衫(单),四季不变。袍衫分二式,...……更多
...的世界。随着都城洛阳的沦陷,三万臣民的悲惨死亡,让衣冠士族们开始寻找新的安身之所。他们纷纷南下,奔向那尚未被战火摧残的江南,去寻找新的家园。五胡乱华永嘉五年,恰逢王衍护送司马越的灵柩回归东海国安葬。彼...……更多
三国志11血色衣冠:你更喜欢项羽还是刘邦,又或者想替韩信翻身
...了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中大家公认最有代表的MOD:【血色衣冠】,当中有4个剧本,这回先介绍第1个剧本【三军夺帅】。正如上图所示,这个剧本相对形势比较清晰明了,就是“楚汉争霸”的三国志11血色衣冠版。只不过相比以往...……更多
聊聊唐朝宫廷服饰的艺术表现
...唐朝服饰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献记载隋炀帝对华丽衣冠的热爱,不仅限于宫廷,连出游时的大船纤绳、两岸树木,皆以丝绸装饰,足见当时丝绸产量之盛。到了唐代,丝织品产地遍布全国,产量和质量均超过前代,这为唐...……更多
衣冠南渡究竟渡过的是哪些河流呢
在中国历史上,“衣冠南渡”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历史变迁的词汇。它指的是西晋末年,由于北方战乱频发,大批文人士大夫、贵族以及普通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下,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所。这一过程,被称为“衣冠...……更多
“衣冠禽兽”在古代形容的是有身份的人,后来为什么变成了贬义词
衣冠禽兽,汉语词汇中的意思是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衣冠禽兽”本来是褒义词,来源于明朝官员的官服。明朝文官官服绣飞禽,武官官服绘走兽。级别不同,对应的飞禽走兽也不同,...……更多
南北朝时期“北强南弱”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晋。接着便是如《史通》中记载的一般,“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继续统治着南方。北方则是各民族之间相互倾轧,更是出现了五胡乱华的惨象,并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最终由鲜卑拓跋部...……更多
朝代更迭,汉、晋、宋的分裂与重生
...的概念,但随着中原地区的战火不断增加,随后就出现了衣冠南渡的情况,那么什么是衣冠南渡呢。在一个地区常年爆发战乱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人口会进行大面积的迁徙,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闯关东”就是类似的情况...……更多
山东省妇儿中心学前班“开笔启智”暨“毕业典礼”活动圆满举行
...引导他们带着感恩之心与文化自信,踏上人生新阶段。正衣冠·明事理 承古礼典礼在庄严悠扬的礼乐声中开启。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首先进行“正衣冠”。他们神情专注,认真整理衣冠,寓意从此要做一个衣冠整洁、举止得...……更多
...党的形象”的深刻诠释。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显微镜”“衣冠镜”“望远镜”三镜齐修,永葆“敬畏心”“公仆心”“担当心”三心常在,在激浊扬清中锤炼过硬作风。以“显微镜”观细微,永葆“如临渊而履薄冰”敬畏心,系...……更多
北魏建国初期强化王权与农业化政策的实施
...了“徙戎”等观点;永嘉以后,北方陷入民族厮杀之中,衣冠南渡,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南北朝对峙时期,南朝“专事衣冠礼乐”标榜正统,斥北朝为“索虏”,从而使得中原之人以南朝为正朔所在。这种情况自然不利于北魏在...……更多
揭秘皇帝:华夏始祖的传奇人生与历史真相
...植百谷,使得华夏大地逐渐繁荣昌盛。同时,他还发明了衣冠、舟车,制定了音律,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皇帝的军事才能同样卓越。他通过一系列战争,成功统一了中原各部落,建立了华夏部落联盟。这一联盟不仅增...……更多
八王之乱,混战了140年的五胡,是如何融入到了汉族之中?
...迁徙南下,最终导致“永嘉之乱”的爆发,以及大批士人衣冠南渡。从八王之乱开始,到北魏统一北方,一共经历了140年的战乱。可是这些在北方连年混战的部族,却后来迅速融入到汉族当中。尤其是慕容鲜卑和拓跋鲜卑所创立...……更多
识大美衣冠 扬华夏风采
...社区联合和平新星小学、街道团工委,近日开展“识大美衣冠 扬华夏风采”汉服传统文化体验进校园活动,通过手工制作,带领孩子们体验汉服的形制之美,感悟其精神内涵。(和平区香榭里社区供图) ……更多
仪式感拉满!千余名学生穿汉服行“拜师礼”
...行“拜师礼”,高年级学生和学生家长在现场观礼。 正衣冠、拜孔子、击鼓鸣志……现场,学校一年级学生们整理好衣冠,面向老师行三拜之礼。拜礼后,烹饪专业的老师则为同学们戴上了洁白的厨师帽,这顶厨师帽代表着对...……更多
带钩为何魏晋南北朝数量骤减,“地位”下滑
...和屠杀,纷纷大量地南迁,进入了安定的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那些没有南下的汉人则被残杀掠夺,这场灾难使得华夏人数目剧减。于是,在北方汉人被残忍虐杀,南方又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的状态下,我们的社会...……更多
着我汉家衣裳 兴我礼仪之邦
...服,是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和“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高超的工艺和美学。为让社区青少年体验汉服文化,演习传统礼仪,6月2日,由苏州工业园区社联会主办、苏州工...……更多
...人”生,沉醉国学之美。此次“开笔礼”仪式包括“端正衣冠”“朱砂启智”“击鼓鸣志”、书写“人”字、“感恩鞠躬”“赠书励志”等环节。孩子们通过自正衣冠、互正衣冠、师正衣冠来了解正衣冠而正人品,了解做大事要...……更多
曲阜:躬身行礼承师道 千年儒风润校园
...身着整齐校服,在古雅悠扬的《大成乐章》中,以 “正衣冠”“尊拜先师”“礼敬亲师” 等传统礼仪,完成一场浸润着儒家文化的敬师大典。随着司仪 “正衣冠” 指令响起,学生们抬手、抻袖、理襟,动作整齐划一。“以前...……更多
...园操场上,以最诚挚的笑容迎接每一位新生及家长。礼正衣冠,端身正意冠必正,纽必结,衣贵洁,不贵华。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按照自正衣冠、互正衣冠、师正衣冠的顺序整...……更多
清朝时期的道士,为何可以保留汉族衣冠发式?
主要十从十不从起到了重大作用,简而言之,道士可以保留汉族的所有意识和生活规律。事件回顾我们都知道满清在入关之后,有了大规模的剃发制度,而剃发制度最主要的一点便在于收拢天下的心。只不过从清朝的做法以及...……更多
走进南京市博物馆,探寻南北朝文化融合“宝藏”
...,陶俑逐渐“爱上”宽衣大袖,汉化特征明显,可见南北衣冠服饰越发趋于接近。被戏称为古人“顶奢”的玻璃制品同样惹人关注。“南朝宋玻璃碗”晶莹剔透、几乎毫无杂色,具有典型的萨珊玻璃制作风格;“北魏玻璃钵”色...……更多
开笔启智 礼润人生——临沂第九实验小学举行2023级一年级新生开蒙礼
...行”,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孩子们一一起立,自正衣冠,老师们也俯身为学生正衣冠。衣着整洁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格与典范,外在肃整衣冠,内心端身正意。先师孔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纪念邹韬奋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韬奋好书”暨“好书评”揭晓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省两种出版物获评2025年“韬奋好书”
2025-11-19 08:36:00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