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满族统治的大清王朝,为何最后被汉文化同化了?
...是满族人,而民间的大部分人则是汉人。初来乍到的满族统治者们刚开始还想的要用满族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江山,但是奈何这片土地的人民打心底里无法接受,时间久了,慢慢的这部分少数的满族人就渐渐的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更多
“人分四等”为何成为了元朝的标签
...着严苛的种族制度,人分为四等,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第三等汉人(北方汉人及契丹、女真等),第四等南人(南方汉人)。各等之间等级森严,高等的作威作福,低等的当牛做马。但这并非事实。到目前为止,没有...……更多
王保保:蒙古名将与汉奸之名的纠葛
...但凡参加科举考试者不分种族,都必须有字,让蒙古人、色目人取字更加盛行。汉人官员也经常为蒙古、色目同僚赠送字号,形成一时风气。当时只要是汉学造诣比较高的蒙古人,不取汉名,也得有汉字汉号,这样才显示自己的...……更多
元朝灭亡后,朱元璋是如何对待10万蒙古女人的?不见血却很残忍
...全国人口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据地位高低分别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人口数量最多的汉人和南人基本上被当做奴隶。元朝律法《元典章》规定,蒙古人打死一个汉人,只需要杖刑再赔偿死者丧葬费用即可。而汉人和南...……更多
元朝:横扫欧亚的帝国,为何迅速灭亡?
...建立出一套严密的官僚体系,99%的官员,全都是蒙古人跟色目人!他们跟中原王朝的老百姓连话都说不清楚怎么收税啊?他最主要的财政来源是商业税,蒙古帝国,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运动,蒙古的领土横跨亚欧非三...……更多
...已久,民族矛盾一直阻碍着两族的融合。但在满清初期,统治者们却出人意料地采取了一系列睿智之策,从而最终化解了民族歧视,达成了大一统的局面。其中最为关键的,莫过于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早在清初,顺治皇帝便...……更多
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从元代法律条文,看元代的刑事诉讼制度
...知,当时元朝人分为四个等级,首先就是蒙古人、其次是色目人,然后是汉族人,处在最后一个等级的便是南人。当时在元朝,蒙古人拥有超然的“特权”,以至于当时元朝统治者在律令之中有明文规定: “如果在社会上蒙古...……更多
没想到,元朝第一词人竟然是一位色目人,这让当时的汉人难堪了。当然,也有人认为元朝第一词人应该是元好问,但我认为元好问生活于金元之际,他的去世的时候忽必烈尚未称汗,因此很难算是元朝的词人。因此,萨都剌...……更多
燕云十六州的历史地位与战略价值
...的割据政权之后,便将目标放在了燕云地区。因为在宋朝统治者眼里,他们依然想要维持唐朝时期的那种霸主地位,但随着辽国国力的增强、地位的不断提升,并且渐渐有了压倒北宋王朝的趋势,这在北宋统治者看来,他们的尊...……更多
假如清朝和西方列强死磕到底,会怎么样
...集在他身边,这才延续了宋祚一百多年。如此看来,清朝统治者若下令勤王,是不是也会有此结果呢?以我之见,未必如此。清廷若下令勤王,估计死得更快。理由如下:第一,封建历史中,汉族占据主流,所谓“正统”往往指...……更多
元朝为什么不定都西安
...元朝的统一政策。其次,元朝的统治集团主要由蒙古人和色目人组成,对西夏的历史和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重视。最后,成吉思汗之死与西夏无关,因此元朝没有必要通过编纂西夏历史来纪念或评价成吉思汗的功绩。第三段:...……更多
为什么“土木堡之变”改变了明朝国运
...笼络了原来元朝广大领土上的各个民族,不论是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汉人、南方汉人统统还是明朝的子民。而老朱一生致力于战争,虽然建国后自己不再上前线战场,但也是躲在朝堂上进行战略规划,他分封了自己的各个儿子...……更多
金朝、南宋、元朝为何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元朝则实行蒙古族特色的统治策略,推行四等人制,重用色目人,这种统治策略在初期虽然有助于巩固其统治地位,但也加剧了民族矛盾和社会不稳定。这些政治体制和统治策略的差异使得三个政权在治理理念、政策实施等方面...……更多
为何元朝的历史剧很少,难道真的是因为历史资料不足
...时期人是分为三个等级的,这三个等级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很显然在元朝统治时期汉人的地位并不高,甚至都可以用极地来形容。如果真的有人敢拍元朝历史剧的话,他又能把汉人放在什么样的位置呢?毕竟...……更多
天下人无不怀念元朝,可见朱元璋有多么天怒人怨
...周知的“人分四等”(大司马按:其实是谣言),蒙古、色目人属于特权阶层,元朝灭亡,他们没了特权,还念故国,做遗民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元朝的遗民虽有不少蒙古、色目士大夫,著名的有伯颜子中、王翰、丁鹤年等...……更多
元成宗的铁血柔情:一位不识汉字的蒙古皇帝如何开启元朝‘文治’
...宰相阿合马。自从忽必烈感觉被重用的汉人官员背叛后,色目人阿合马趁机上位。阿合马擅于酷刑,经常打压汉人,搜刮汉人钱财,为忽必烈聚敛了巨量用于南征北战的财物。就在忽必烈怀疑儿子的时候,又有御史奏请他禅位给...……更多
...品”。僧尼可免一切差徭,而其它宗教则奉行祖制。当时色目人在朝廷上的政治势力被削弱,而钦察官僚集团则权势大增。燕铁木儿擅权恣纵,政事一决于他,故显现出了不少弊端,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一直很尖锐。元文...……更多
元朝对历史的贡献,为何没有人愿意承认?
...人把辖内人口分为四个等级,一等是蒙古人、二等是中亚色目人、三等是淮北的汉人、四等是淮南的南宋人。按照中国历史的写法,后朝要为前朝写史,以表示后朝吸取前朝治乱兴衰的教训,继承前朝的正统。既然如此,明朝人...……更多
明朝: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王朝,宁愿以身殉国也不迁都不赔款
...的汉人全部屠尽,连老幼病残孕都不放过。而清朝末期,统治者昏庸无能致使国力衰微,日本人和西方人争着抢着吃中国这块大肥肉,慈禧为了自己的安全就跟他们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致使一大块土地从此从中国版图...……更多
消灭元朝后,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十万蒙古女人的?方式很高明
...击当时中原人的自信心,那就是四色人种制度:蒙古人,色目人,南人,汉人。其中蒙古人自然是来自草原上的蒙古族人,这是最上等的人。色目人则是投奔元朝的色目人,这些色目人并不是来自某一个特定的民族,只是在蒙古...……更多
武悼天王冉闵的一生,从乞活军到冉魏皇帝
...赵宗室。这场政变让冉闵意识到无论是后赵宗室还是后赵统治者羯族,都不认同他冉魏和后赵、东晋等政权并立 即便冉闵是石虎养孙,但是他终究是个地地道道的汉族;而在后赵高层长大的冉闵在当时汉族的眼中就是个蛮族,...……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但是这一科举制度并非为了天下学士举办,而是蒙古人、色目人对自己特权的宣示而已。蒙古人和色目人的题目相较于汉人要容易一些,但是最后得到的官职却要高上不少。而且在元朝时,因为蒙古人和色目人很难满足一百五十...……更多
红颜祸水说法反映男人无能,将国亡归咎女性荒谬,奇皇后去向成谜
...居住着许多外族人,除了蒙古人和汉人,还有金发碧眼的色目人。奇氏作为高丽进贡的女子,来自一个小国,身份地位较低,因此常常受到老“员工”的欺负。唯有一位名叫朴不花的小太监对她表现出关心,因他也是高丽人,出...……更多
元朝只存在98年,对中国有什么重大贡献?
...人、阿拉伯人,不断被签发到中国来。元朝把这些人称为色目人。色目人散布在全国各地,成为形成回族的主体人群。回族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元代被称为“啰哩回回”、“绿睛回回”。“回回”人对元朝的开国及其军事...……更多
元朝这么宽松,士大夫为啥还要造反
...了征税。但蒙古人手下有一帮专门给他们搞钱的家奴——色目人,所以他们对汉人士大夫的依赖并不高。江南士大夫也就没有了那种非我不可的议价权!这就像后来清朝有了八旗这个基本盘之后,就可以摆脱对汉族士大夫的绝对...……更多
...分布来感知族群,他们将东亚的人群总体分为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其中汉人的写法为“Qitad”,是契丹的意思,这里的汉人包括黄河流域的汉人、女真人,是金国统治范围内的民族。南人,写法为“Nanggiyas”,意思...……更多
...把全国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叫色目人,也就是西域各族和西夏人;第三等叫汉人,就是原来在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契丹、女真等族人;第四等叫南人,就是原来在南宋地区的各族人民。四个等级的人政...……更多
朱元璋对南北风俗的改革与影响
...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是却把天下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这里的汉人指的是北方汉人,南人是南方汉人。由此可见,在元朝,南北方的汉人是被视为两个民族的。如果历史就这么一直发展下去,汉族彻底分...……更多
驰骋欧亚所向无敌的蒙元朝,兴盛局面为何没有保持多久?
...任命主要看出身。人分四等,重要的官职只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在蒙古人和色目人中,又要看门第,贵族和高级军事将领的子孙处处优先。科举制度是行之有效的选拔人才制度,但在元朝长期未能实行。后来恢复了,但录...……更多
为何说清朝八旗用一生的自由,置换可怜的一日三餐
...说旗人是统治阶级的一员,那他们也是带着枷锁和镣铐的统治者。一、代价沉重的荣耀自1584年努尔哈赤起兵,就以旗为号管理部族,经过三十年发展壮大,到1615年正式将部族按照不同颜色分为八个旗进行管理,八旗制度正式形...……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晋绥八分区军民抗战纪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晋绥八分区根据地抗战“殉国烈士纪念碑”。(资料图片) 1937年开始,八路军120师先后创立晋西北
2025-07-22 07:04:00
160岁一得阁 绵延千年的墨史文脉
一得阁创始人谢崧岱在京城琉璃厂古雅的街巷间,一得阁的墨香悠悠飘散了百余年。如今,这家诞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的老字号
2025-07-21 12:10:00
范明公《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出版 解读《诗经》智慧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潜心编著的《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由广东新兴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新作以古老的《毛诗》(即《诗经》)为基础
2025-07-21 14:11:00
范明公新作《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出版 解码千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的新著《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由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聚焦中国古代治国智慧的力作,通过创新性的现代解读
2025-07-21 14:11:00
路洪明:我书即我思——李思峰的艺术人生与创作境界探析
当代书坛,因中国高校书法教育与国家、省、市各级书协组织的展览赛事推动,当代从事书法事业的专业人员不断增加,可谓规模空前
2025-07-21 14:36:00
首都图书馆举办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
7月19日,由首都图书馆、中国书店主办的“重读经典的意义——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在首都图书馆(华威桥馆)举办
2025-07-21 15:54:00
海报|西夏陵×海龙屯 在世界遗产中寻迹中华文明
2015年7月,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在德国波恩荣列《世界遗产名录》的盛景犹在眼前;十年后,宁夏西夏陵于法国巴黎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再续华章——中国世界遗产名录至此镌刻下第60个名字
2025-07-21 16:04:00
AI|当西夏陵遇见海龙屯
贺兰山的黄土陵台——西夏陵,古播州的军事城堡——海龙屯, 相隔千百年的时光,始终跳动着中华文明多元融合脉搏,如今,它们以世界遗产之名
2025-07-21 16:04:00
合肥大蜀山密林里“藏”着日本侵华罪证
大皖新闻讯 大蜀山位于合肥西郊,夏日这里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放眼望去都是绿色。殊不知,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山上乱砍滥伐
2025-07-21 20:50:00
血色丰碑丨十二岁的永恒呐喊
十二岁本该是在阳光下追逐嬉戏的年纪可在东北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有个女孩却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国大义她就是被称为战地“小百灵”的金锦女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守口如瓶最终以生命为代价谱
2025-07-21 10:47:00
青年作家景步航南京签售新作 携《汴京客》《临安客》对话两宋文脉
7月19日下午,南京锦创书城洋溢着浓厚的文学气息——青年作家景步航携最新散文集《汴京客》《临安客》在此举办新书分享与签售会
2025-07-20 18:0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早已“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深刻形塑着彼此的面貌
2025-07-20 09:56:00
金石永寿 艺魂长存杭州日报讯 7月12日,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著名书法篆刻家吕国璋先生在杭州逝世,享年99岁。这位与西泠印社相守半个多世纪的艺坛名家
2025-07-20 06:43:00
情系古刹笔墨香杭州日报讯 7月13日,“情系史山——阮振亚捐赠绘画作品展”在海宁市史山禅寺启幕,《情系史山——阮振亚捐赠绘画作品集》亦同步首发
2025-07-20 06:44:00
齐白石黄永玉等艺术家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和平颂”美术作品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和平颂”美术作品展
2025-07-19 23: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