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红颜祸水,这种说法反映了男人的无能。将国家的覆灭归咎于女性,实际上是封建统治者为自己失去江山而寻找的最荒谬的借口。
失去天下的原因多是因为美貌女子的干扰。从妲己、褒姒,到西施,赵飞燕,杨玉环,再到陈圆圆,这些美丽的女性常常被用来替那些不称职的昏君承担责任。
这种说法自然是错误的,实际上,历史上确实存在这样一位女性。
她出身平凡,但容貌出众,凭借自己的力量摧毁了历史上最强大的民族所建立的元朝。而她的民族背景是朝鲜,当时称为高丽。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王朝。在这个朝代,后宫的女性和太监大多是高丽人。
根据不完全统计,高丽向大元贡献的女子超过1500人,其中大部分进入了宫廷。
自至正年间起,宫中负责事务的官员,大多数都是高丽女性。
除了宫女,元朝宫廷中还有许多高丽的宦官。元朝并没有实行宫刑,也不从民间招募阉童做太监,因此宦官大多是从朝鲜半岛引进的。
自从元朝占领高丽国后,高丽便与元朝建立了“甥舅之国”的关系。
高丽将元朝视为舅舅,而元朝则不在高丽派驻军队。
为维护与元朝的关系,高丽曾派遣使者前往大都,向忽必烈上书:“小国希望与大朝联姻,以求良好关系……若能成婚,则小国将世世代代供职。”
这意味着两国之间的联姻。忽必烈同意将他的女儿,齐国公主,嫁给高丽的世子。
这标志着元朝与高丽的通婚开始,之后七代高丽王后的身份均为元朝公主。作为一种对等关系,高丽每年都会向对方进贡女子。
“既然我们是一家人,自然应该通婚,否则何谈一家之义呢?
我太祖皇帝征伐了十三个国家,那些国王纷纷献上美女、良马和珍宝,这些你也听说过吧。”高丽国王立即领悟,立刻派遣使者前往元朝祝贺,并献上贡女。
女官和宦官身处内廷,表面上看来,他们只是皇帝的侍女或家奴,主要负责一些日常琐事,如端茶倒水。
因他们位于权力中心,靠近皇帝,许多人凭借聪明才智或出众的外貌,迅速赢得了皇帝的宠爱。
最终有些人甚至获得了高官显爵和生杀大权,像高丽的宦官,以及那些霸占后宫的女子。朝鲜女子奇氏以高丽贡女的身份进入了大元朝的后宫。
奇皇后出生于高丽的幸州(现今的韩国京畿道高阳市),她是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第三位正式皇后。
元朝的正式名称为“肃良合氏”。她的出身是高丽的散郎奇子敖之女,属于贵族家庭,因此奇氏必定是一位美人。否则就无法参加大元皇宫的海选。
奇氏原本以为自己进入宫廷后会成为贵妃,或者至少是女官。没想到她竟然沦落为小宫女,只能为主子端茶倒水。
从贵族小姐变成下人,这对心高气傲的奇氏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心中的落差极大,因此心中也滋生了仇恨与扭曲。
在元朝的后宫中,居住着许多外族人,除了蒙古人和汉人,还有金发碧眼的色目人。
奇氏作为高丽进贡的女子,来自一个小国,身份地位较低,因此常常受到老“员工”的欺负。
唯有一位名叫朴不花的小太监对她表现出关心,因他也是高丽人,出于同胞之情,对奇氏给予了不少照顾。
从那时起,奇氏与朴不花在宫中互相支持,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奇氏通过朴不花的引荐,结识了老乡。总管大太监高龙普发现这个小姑娘年轻美丽,聪慧灵动,因此便安排奇氏为元顺帝奉茶。
意想不到的是,元顺帝对奇氏一见倾心。这当然是因为奇氏故意的勾引。
一次目光便决定终生,二次眼神传递情意,三次便上了龙床,夜夜畅乐。
当时,元顺帝受到权臣燕帖木儿的控制。顺帝的父亲明宗之死正是燕帖木儿策划的,惹怒他再杀一个皇帝也不算难事。
顺帝在上朝时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放松,始终唯唯诺诺。在内政失控的情况下,皇太后掌握了权力。
她并非他的亲生母亲,而是他的婶婶,因此丝毫没有亲情可言。她只想着如何夺取权力,后宫的一切都由她一手操控。
在床上,皇后答纳失里掌控一切,凭借父亲燕帖木儿的权势在后宫称王称霸。
她不允许元顺帝宠幸其他女子,元顺帝只能在奇氏那里寻求作为皇帝和男人的尊严。
皇后答纳失里不允许元顺帝宠爱其他女子,因此她对奇氏的宠幸心生嫉妒,屡次对奇氏进行伤害。
奇氏受了重创,伤痕累累,但元顺帝对此无能为力,也不敢给予她任何名分。
直到燕帖木儿意外去世后,元顺帝终于开始掌握政权。
皇后答纳失里被废除并赐死。奇氏家族终于历尽艰辛,迎来了扬眉吐气的时刻。
元顺帝渴望立奇氏为继后,但新任丞相伯颜对此极力反对。他认为奇氏出身低微,绝不应当担任中宫之位。
在这种情况下,元顺帝只能选择另一位蒙古贵族女子伯颜忽都作为皇后。
虽然奇氏被封为贵妃,但奇氏非常能干,为顺帝生下了两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渣脱古思帖木儿和次子爱猷识理答腊。对于后宫的女性而言,生下儿子是她们最大的成就。
在至正六年二月,宰相伯颜被罢免。四月时,元顺帝采纳沙剌班的建议,立奇氏为第二皇后。
元朝的皇帝可以拥有多位皇后,但正宫只有一位,其他的皇后仍然被视为妾。
奇氏咸鱼翻身,富贵之后仍不忘昔日的朋友。她立刻想起曾经帮助过她的微贱太监朴不花,于是将他调至元顺帝身边,担任贴身太监。
人们一旦掌握了些许权力,就会渴望更大的权力。特别是像奇皇后和朴不花这样曾经身份卑微的人,得势后往往会表现出小人得志的状态。
奇氏是一位具有政治智慧的女性。她邀请儒生为她讲解历史书籍,特别是历代皇后的作为。
那时,京城正遭遇饥荒,奇氏则出资进行赈灾,成功赢得了民众的心。
朝廷内形成了一个以奇氏为首、宦官朴不花为心腹、大臣搠思监为核心的政治团体。
奇氏记恨伯颜曾阻止她成为皇后,因此诬陷他专权。元顺帝对权臣的专横也感到厌恶,于是决定罢免伯颜。
此时,元顺帝对政务变得懈怠,沉迷于酒色。奇氏乘机迫使元顺帝“内禅”,将皇位让给太子爱猷识理答腊。
奇氏通过朴不花邀请丞相贺惟一入后宫饮酒,希望贺惟一能与他们合作策划政变。
贺惟一最终拒绝了这个提议。于是,奇皇后一行人诬陷贺惟一结党营私。
在贺惟一被流放的途中,他们又派遣杀手将其杀害。通过这一行动,她打击了反对派,清除了大量异己分子。
奇皇后在发达之后,自然要提升自己家族在高丽的地位。她心中对高丽王将她送入元朝宫中的怨恨越来越深。
她不仅让自己的家族享有特权,还公开侮辱高丽王,甚至要废除他,企图自己登上高丽王位。高丽王因受到如此侮辱,怒火中烧,决定将奇家全家处死。
奇皇后则煽动儿子爱猷识理达腊对高丽发起攻击。结果,军队指挥失当,战斗中损失惨重,最终大大削弱了大元的国力。
至今,这件事仍被韩国人津津乐道,他们称之为高丽人民勇敢抵抗侵略者,成功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蒙古军。
公元1365年,伯颜忽都皇后去世。她为人节俭,去世时的衣冠非常简单。奇皇后对此竟然大笑:“正宫皇后,怎么会穿这样的衣服呢!”
至正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二,奇氏成为了大皇后,彼时她51岁。奇氏成为皇后后,过度奢华,频繁用兵,四处兴建宫殿,导致整个大元财政陷入困境。
作为一位高丽贡女,奇氏一路高升,最终成为拥有大权的元朝皇后。
如今,她在韩国人心中被视为“民族英雄”,甚至专门为她制作了部长篇电视剧,剧中充满了对她的赞美之词。
此时,奇皇后已经年迈,容颜不复当年。元顺帝对她的宠爱也渐淡了。
他开始考虑立一位汉族女子为新的皇后。大臣们以汉族女子不可立后的理由劝阻了他。
奇皇后的行动引起了元顺帝的警觉。顺帝意识到她的阴谋,奇皇后见事情败露,便打算依靠军阀的力量进行逼宫。让儿子提前继位。
当时,元末两位军阀孛罗帖木儿与王保保之间的关系紧张。奇后积极支持王保保,以压制孛罗帖木儿,试图借助王保保的军队来夺取政权。
在她的鼓动下,统治集团内部爆发了激烈的内战。结果却与预想截然相反。
孛罗帖木儿打败了太子和王保保,攻入大都,杀死了朴不花和搠思监等后党成员,并囚禁了奇皇后。元顺帝和太子也彻底失和。
后来,元顺帝因不满勃罗帖木儿的专横与霸道,最终将其斩杀,并将其人头送往太子那里。
由此,太子与父亲的关系得以恢复。王保保护送太子回到京城时,得知了奇氏母子利用他的阴谋篡位。
王保保意识到奇氏母子是想引他成为乱臣贼子,因此决定与他们彻底划清界限。
奇皇后的夺权阴谋彻底失败。尽管风波最终平息,然而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原本就动荡不安的元王朝也因此走向了终结。
大元王朝瞬间崩溃。朱元璋的大军迅速来袭,元顺帝与奇皇后逃往蒙古,标志着大元朝的终结。
在逃亡途中,奇皇后劝说爱猷识理达腊再度发起对高丽的攻击,以报家仇,但遭到拒绝。
从此,无论是元、明还是高丽的史书中,都没有关于她去向的任何记录,可能是被暗杀了。
《元史》并没有关于奇皇后的最终记载,而《新元史》提到她在顺帝去世的前一年已去世。野史则称她被明军俘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1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