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安全顺利出舱。此次任务中,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网通院)研制的卫星通信系统和北斗态势系统发挥“通”与“定”的技术...……更多
“舱落机临”、追踪“千里眼”……他们充分训练,最佳状态守护航天员安全回家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返回东风着陆场,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空中分队,将会使用5架直升机开展搜救回收任务。任务前夕,人员、装备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训练,做好航天员返回的准备。搜救回...……更多
以航天级标准引领安全平权时代:极狐携手与辉同行,共赴登月盛宴
...感受星空的魅力。而车辆底盘搭载的“玄武护甲”则源于航天器制造工艺,强度高达1500Mpa,相当于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超15吨以上的压力;而为了保证电芯内部的稳定性,极光电池的密封技术来源于太空舱,不仅可以隔绝水珠等...……更多
...盲盒、足量果蔬、定制化物资……“太空快递小哥”将为航天员带去春节大礼包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是我国载人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工程发射的第二艘货运飞船,也是今年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发射任务,携带了空间站设备的备品备...……更多
回望中国载人航天首飞20年,火箭安全性0.99996是如何“炼”成的?
...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汤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林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距离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20年前,杨利伟代表中国人飞天圆梦;20年后,“神箭”“...……更多
...动力之源,其可靠性、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飞行任务成败和航天员的安全。其最小推力为25N(牛顿),最大推力为2500N(牛顿),从不同方向提供不同推力,保障飞船在太空中俯仰有度、动静自如,确保在对接时举重若轻、分毫不...……更多
航天员顺利出舱!额济纳公安守护“星星”回家
...球,成功着陆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大地上。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安全顺利出舱,他的第四次太空之旅圆满结束。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朱杨柱安全顺利出舱。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安全顺利出舱。这一刻,举国欢庆,万众瞩...……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4月30日,在航天员唐胜杰的家乡甘肃省定西市,唐胜杰的母亲、姐姐还有家中亲友围坐一起,观看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地球的直播。看到儿子平安归来,唐胜杰母亲不禁落泪。唐胜杰的姐姐唐海燕...……更多
航天员是怎样练成的?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顺利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经常会有人问,航天员的“超能力”从何而来?他们是怎样练成...……更多
戈壁守望,只为“飞天英雄”平安归来
...:健康报□通讯员 刘殿如 高川 张兰成 本报记者 王潇雨航天员桂海潮安全顺利出舱。汪江波摄10月31日8时11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随着“嘭”的一声巨响,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神舟医疗救护队迅速...……更多
目标是星辰大海!驻青高校护航航天事业,探“空”步履不停
...将飞船的运行轨道、姿态以及位置信息等实时呈现,实现航天器整个飞行过程的三维实时可视化,为地面控制人员的精准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青岛理工大学依托赵正旭教授领衔的复杂网络与可视化创新团队,致力培育航天测控...……更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表示,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林西强在会上介绍了神舟十八号乘组的在轨工作。他指出,空间站任务进入常态化值守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驻留期间...……更多
“天宫”是怎么炼成的?航天铁路 空间站任务的幕后功臣
...地图上搜索不到的航天铁路,它建造于64年前,是我国的航天器通过铁路运输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唯一通道,这条铁路也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今天(1月8日)的 《“天宫”是怎么炼成的?》系列报...……更多
85岁黄春平仍致力航天航空科普
...天航空研学基地落成庆典上致辞。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安全返回地球;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20年间,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七号,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更多
惊喜不断!黑科技吸管能过滤尿液,脏水瞬间变饮用水?
...航天任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航天器能够自动调整轨道和计算最佳飞行路径,以提高航天任务的成功率。此外,航天器上搭载的智能摄像头还可以自动识别并拍摄目标物体,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更多
全球货运飞船进化史,七分钟读懂天舟飞船运载能力登顶
...为了备受瞩目的存在。天舟飞船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货运航天器,不仅在运载能力上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更在世界航天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将带您穿越时间的长河,揭开天舟飞船背后的故事,让您领略到这...……更多
神十八“80后三人组”是如何选拔的?揭秘→
昨天,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见面。那么这一次的“太空出差三人组”是如何选拔出来的呢?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神舟十八号...……更多
...组合体状态和各项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稳定,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林自10月26日进驻以来,陆续开展了舱内状态设置、载荷出舱、实验机柜调试等相关工作。后续,神舟十七号乘组将实施出舱活动,首次进行...……更多
九院771所配套的多种计算机及集成电路产品 为神十七顺利返回提供有力保证
...证飞船舱内具有合适的氧气浓度、温度和湿度等环境,为航天员创造飞行时基本的生活条件和适宜的工作环境。舱载人体医学生理监测计算机是航天员在轨生理信息测量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相当于航天员的临床护士,负责实时...……更多
新疆发现比稀土更珍贵的奇特金属,可用于火箭制造?!
...金属相比,该奇特金属的导电性能优越,可以更好地满足航天器对电子设备传输信号的要求。高温耐受性是航天器进入大气层再入阶段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而该奇特金属的高温耐受性能将为航天器在高速再入过程中提供更好...……更多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确定,三名“80后”出征!飞船兼顾货物运输
...程办公室4月24日发布的消息,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名单已经揭晓,由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三名优秀的“80后”航天员组成,其中叶光富担任指令长。此次乘组构成独特,包括一名第二批航天员和两名第三批航...……更多
编织搜救密网,守护航天员回家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编织搜救密网,守护航天员回家——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载人航天搜救回收技术团队◎本报记者 付毅飞宋磊心中藏着一个愿望。“什么时候能亲手摸一摸刚从太空返回的神舟飞船,感受...……更多
神十六“博士乘组”出差归来 他们的移送座椅是“重庆造”
航天员出舱后坐在专用移送座椅上挥手打招呼。央视直播截图10月31日上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博士乘组”3名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出舱后坐在椅子上接受采访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更多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成功返回,专家:满足我国战略需求,意义重大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是航天领域创新高地和竞争热点,已成为世界航天强国航天发展战略中的重点。根据新华社5月8日消息,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于5月8日成功返回预...……更多
奇迹再现?故障卫星离奇“复活”,独自运行22万公里后登月?
...那段时间里,它实际上成为了一块太空垃圾,威胁着其他航天器的安全。这提醒我们,在大力发展航天事业的同时,也要关注太空环境的保护,避免太空垃圾对航天活动造成威胁。此外,DRO-A/B卫星的“复活”还让我们看到了自...……更多
1990年,航天界遭国际规则巨变,带来了哪些重大转变?
...学家们投入更多资源和努力,研发出了更先进、更高效的航天器和探测器。同时,太空探索的领域也得到了拓展,人类首次探测到了更遥远的星系和行星,为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信息。国际规则的巨变还推动了...……更多
...航天产业专项扶持政策,从商业航天企业初期融资支持、航天器研制补贴、规模化发展支持、空间要素支持、航天器发射奖励、保险贴费、频率资源申请、产业联动、专业化能力支持等9个方面提出政策措施,覆盖商业航天企业...……更多
神舟十八号将出征!3名航天员确定,状态良好,神十七4.30回
...看,一切都准备就绪了,火箭、飞船完成加电性能测试,航天员及发射场各系统进行全流程发射演练,均状态良好。所以,就等待下一步点火发射了,那下面就详细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神舟十八号状态良好!将点火发射...……更多
航天员李广苏: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
...京时间2024年4月24日11时,叶光富、李聪、李广苏3名乘组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问:首先,祝贺您!03航天员李广苏。首次圆梦太空,请问您在本次任务中承担什么工作?李...……更多
揭秘空间站航天基础试验机柜
...报海外版航天基础试验机柜近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空间站里的航天基础试验机柜受到广泛关注。航天基础试验机柜主要用于哪些试验?又具备哪些先进功能?我国空间站工程航天技术试...……更多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本文转自:中国民航报马旭辉今年入夏以来,极端高温天气几乎席卷了北半球。我国北方地区大范围高温天气,华北、黄淮、苏皖北部和陕西等地日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39摄氏度
2024-06-24 17:45:00
否认遭袭受损 美国“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打击群已撤离红海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帕特里克·赖德22日在一份声明中说,“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打击群当天已离开红海任务区域
2024-06-24 17:49:00
巴以冲突出现拐点,以色列被逼入死胡同,美特使给了最后一条忠告
来源:七号观察室近日,以色列军方突然声称将会战术性暂停军事行动,虽然给出的解释是为了方便救援物资运入加沙,但这样的理由并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
2024-06-24 19:13:00
美军吹响反击号角,胡塞武装损失巨大?定睛一看原来雷声大雨点小
来源:七号观察室也门胡塞武装与美国海军,在红海上的交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美方这次是被胡塞武装搞得丢尽了颜面,据说美国所组建的护航舰队
2024-06-24 19:16:00
为什么站在美国一方的冲突者,总是不愿意停火?不见棺材不落泪?
来源:强国视角前段时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向乌克兰开出停火条件,但是遭到了乌克兰的拒绝。近日,俄罗斯情报局长表示,如果之后俄乌之间再想停火
2024-06-24 19:16:00
一觉醒来,普京又迎来两个坏消息,让人格外感慨
来源:军机图乌克兰马上就要遭遇进入2024年以来俄罗斯最大军事规模的报复了,因为乌克兰使用美国的ATACMS战术导弹袭击了塞瓦斯托波尔的航天设施——叶夫帕托里亚跟踪站即NIP-16
2024-06-24 19:30:00
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发动机系 “蚌埠造”
大皖新闻讯 6月23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成功,大皖新闻记者6月24日获悉
2024-06-24 20:34:00
6月24日,由厦门骐翔海运有限公司出资、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台州市建兴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良翔85”轮顺利下水,“良翔85”搭载中国船舶汾西重工赛思亿1100千瓦大功率“穿轴式”轴带发电系统
2024-06-24 21:39:00
科技向新|我们在科技方面应该有非对称性“杀手锏”
没羽箭之飞石绝技,黑旋风之板斧绝招,小李广之称神箭道……《水浒传》一百零八将,大多拥有自己的撒手锏。撒是战法、技法,锏是古代的一种手持兵器
2024-06-24 15:46:00
俄对乌能源设施发动集群打击 给欧洲援乌带来更大压力
近来,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能源设施成为俄军打击的重点目标。俄罗斯国防部22日称,俄军使用远程高精度武器和无人机对乌能源基础设施发动集群打击
2024-06-24 16:12:00
乐陵: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少先队员过足“军事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晴 通讯员 孙善龙 孙伟桐 张梓琪官兵们演练的口号声震耳欲聋,一招一式刚劲有力,彰显着军人本色
2024-06-24 17:03:00
乌仍不满意美国限制武器射程 美方:这是常识问题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6月21日报道,两名乌克兰官员说,美国的新政策允许乌克兰向俄罗斯领土发射某些美国武器
2024-06-24 14:15:00
俄国防部:“西部”集群“图尔潘”迫击炮摧毁乌军阵地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罗斯国防部告诉记者,俄“西部”集群2S4“图尔潘”自行迫击炮班组摧毁了阻碍俄作战队员在特别行动区推进的一个乌军据点和观察哨
2024-06-24 13:23:00
来云密城近距离感受低空飞行器的魅力
近日,位于中国(南京)软件谷云密城的亿维特(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城市展台建成投用。展厅内展示着电动垂直起降飞机、氢能无人机
2024-06-24 08:31:00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运载火箭实现可重复使用需要在火箭完成使命后,使其安全返回地面才能在检修后再次投入使用。因此,回收方式对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设计至关重要
2024-06-24 0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