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宋朝的长翅帽是怎么发展演变的
...样式的服饰,因此没有采用广袖圆领袍和长翅帽。不过,明朝取代了元朝统治以后,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宋朝的服饰样式。明朝官员们的服饰分为:朝服、常服、公服、吉服和丧服等等。其中,穿着公服的时候,明朝官员也佩戴了...……更多
崇祯皇帝在松锦之战后为何没有选择南迁
明朝崇祯十五年,关外辽东的松锦之战以明军大败特败而结束,明朝中央直辖的洪承畴及其直属军团全部阵亡或被俘,除少数辽东军队在吴三桂等人的带领下逃脱出来,借山海关关城暂时档住清军外,明朝在急需平乱的关内已...……更多
明朝皇帝的定制课本教些啥?西南大学展出12部珍贵古籍
4月20日,西南大学图书馆首次展出了明万历刻本《牡丹亭还魂记》、清乾隆间翻刻明万历本《帝鉴图说》、清光绪二十年袖海山房书局石印本《峡江图考》、清道光刻本《铁模图说》《演炮图说》等插图本珍贵古籍12部。《帝鉴...……更多
清朝六部长官和各地总督谁的官更大
...六部和尚书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六部,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是中国古代数个官署的统称。尚书,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之一。尚书最初是指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更多
他扶持朱棣上位,事后还能全身而退,却被称为妖僧是为何?
1382年的一天,天降暴雨,明朝马皇后的葬礼正在进行中,众僧正在诵经,就见有一僧人蹑手蹑脚走到燕王朱棣身边,说送你一顶白帽子,朱棣大惊失色。马皇后是明太祖朱元璋宠爱的女人,她的病逝让朱元璋十分悲痛,因此挑...……更多
努尔哈赤43年来战无不胜,为何败在宁远城?
...之间,短短十几年便完成吞辽灭宋的壮举。而努尔哈赤从明朝小兵开始做起,逐渐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国,同当时还是大一统王朝的明朝和西边的蒙古作战,几乎是百战百胜。为何到了最后攻打小小的辽西宁远城,几天没打下...……更多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徐显卿宦迹图》,故宫博物院藏,余士、吴钺绘制。该图为册页,现存26开,含徐显卿所作《纪遇诗》与诗序,概括了他从十二岁到五十一岁、从童蒙初启到金榜题名,之后宦途得意、光宗耀祖的人生历程。《徐显卿宦迹图》...……更多
从唐代至清朝,关羽先后14 次被朝廷追封
...人圈均有强大的影响力。关公传说是从唐朝开始的,从唐至清,封建统治者完成了对关公的14次追封;尊武帝与文王、孔子并列,享关庙与孔庙并祀;佛、道等宗教团体借用关公,结合自己的教义完成宗教落地。在这个过程中,关...……更多
姚广孝:辅佐朱棣登上帝位,开辟永乐盛世的传奇和尚
黑衣宰相姚广孝可以说是明朝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明朝有两位和尚改变了中国历史,一位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少时入皇觉寺为僧,建立了大明王朝,而另一位则是黑衣宰相姚广孝,辅佐朱棣登上帝位,开辟了永乐盛世,姚广孝...……更多
...暗指英宗并非英主的观点有失偏颇。二、中主:明中后期至清初史书对英宗形象的重塑除官修史书《明英宗实录》外,明代前期私修史书也对英宗极尽赞美之能事,其用词甚至较官修史书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与此同时某些间接...……更多
盘点古代历史各朝的官服,你最喜欢哪一朝的?
...职级别而变化,六品以下没有内衬衣、佩剑以及锦绶。 明朝官服;明代官府主要是赤罗衣,内衬白纱单衣,“青饰领缘,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赤白二色大带,革带,佩绶,白袜黑履”。明代官府主要是赤罗衣,内衬白纱单...……更多
看服章之美 赏礼乐华章
...物馆还收藏了一件朝服上衣和一件白纱中单。 历史上,明朝以恢复华夏衣冠为己任,在服饰建制之初既参考和吸纳了周、汉、唐、宋的部分服饰制度内容,又产生了改革和创新,最终形成了完整的服饰体系。而朝服是明代服饰...……更多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都干了些啥呢
...北京城。那么李自成进入北京城都干了些啥呢?李自成把明朝官员搜刮了个底朝天,吓得南方官员瑟瑟发抖李自成不跟老百姓要钱,所以他才能一天天做大。可问题是做大做强以后必须要大量资金,这个钱从哪儿来呢?起初是打...……更多
河北籍收藏家梁清标与《千里江山图》 的题签之缘
...准的变化以及北方收藏中心兴起等,时间大致发生在明末至清乾隆期间。明朝中后期,书画收藏主要集中在南方江浙一带,严嵩、项元汴、王世贞、李日华等都是当时的收藏大家。明亡以后,名人书画精品成了商人们争相猎逐的...……更多
...步步高升,于谦的死正式印证了那个千古不变的道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难道好人的下场就该这样吗? ……更多
如何评价宋朝“重文轻武”的局
...在这个借鉴过程中,一般来说前朝对于本朝影响最大。以明朝来说,明朝为什么有刚明之称呢,很大原因在于明朝开国以后,主要借鉴了唐宋的得失,虽然前面是元朝,但主要借鉴了宋朝的利弊之处,因为宋朝对外太过软弱,所...……更多
她是少数被正史高度评价的女政治家,却在明朝被抹黑
...宗的报答。那《狸猫换太子》一说是怎么回事?这其实是明朝的事情,其实是指明朝宠妃万贵妃和明孝宗,当时明朝人不满意万贵妃乱政,但又不能直接说,于是借古讽今,借用了宋代这么一个故事,而刘娥呢?也无故被讽刺成...……更多
大明盛世背后的英明君主:朱瞻基的文治武功与短暂传奇
...此所谓的“仁宣之治”主要还是朱瞻基的功绩。朱瞻基在明朝16位皇帝中,可说是一位独特的存在,他是永乐大帝朱棣钦点的“好圣孙”。朱瞻基聪颖异常,少年英才,能文能武,被誉为大明六边形战士,兼具太祖朱元璋和爷爷...……更多
...的突破。梁启超说:“我国科学最昌明者,惟天文算法,至清而尤盛,凡治经者多兼通之”。 在天文学方面,明朝初期采取了打击政策,所谓“国初学天文有严禁,习历者遭戍,造历者殊死”,因而明朝天文学陷入停滞,主要...……更多
包拯居然敢穿龙袍,难道他有异心不成
...,褚黄、明黄等光亮色彩开始成为龙袍的主要色彩基调。明朝时期,龙袍以明黄为底,上绣五爪金龙为装饰,龙袍也正式的成为了帝王的专属。截止到这个时候,龙袍也基本上完成了属于它的演变,这样一种制度也被入关的满清...……更多
朱棣与景清曾是至交好友,为何最后却被凌迟
...出名,但他的故事仍然很悲壮,当然他的乡亲也很倒霉。明朝人对景清的评价很高,将其与“士为知己者死”的豫让并称。 ……更多
清朝武官官服的补子,“豹”高于“虎”是为什么?
...颜色来区分官员等级高低的。接下来要介绍的则是一个从明朝开始的官服上的新设计—补子,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官员等级高低的判断不再是依靠官服的颜色而是要依靠这补子上的图案,清朝官服等级的判断也是和明朝如出一辙。...……更多
揭秘朱厚照:明朝的叛逆皇帝,还是英明领袖?
...比他好不到哪里去,就在朱厚照借打击朱宸濠南巡后,游至清江浦时,误入水中,结果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回到北京的朱厚照就病入膏肓了。临终前,31岁的朱厚照幡然醒悟,与大臣们一一告别,直言道:“前事皆由朕误,非...……更多
...名无实。朱之琏卒于雍正八年。此后其后代世袭延恩侯,至清末。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朱之琏任亳州知州。当时有人劝他说亳州地区民风彪悍,重武轻文,不好治理,还是不去为妙。朱之琏回答说为政之要在于因地制宜,不能...……更多
战国一国君明察秋毫,被司马光吐槽“管得宽”,你觉得谁有道理?
...》里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就是康熙的用臣之道,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全用奸佞小人当然不可取,但是全用海瑞一样的清官也不可行。正人君子各奸邪小人各有用武之地,国君要灵活地用好这两类人,而不是一...……更多
为什么包拯可以穿“龙袍”
...清时候的,起源根据史料记载是在明代开始,清朝延续了明朝的服饰制度。一家之言电视剧中的包拯服饰是有点错误,可能是服装组误会了吧。蟒是装饰性极强的服装,华美的装饰图案给予了衣服象征意义。宋朝的官员服饰制度...……更多
兵败的建文帝朱允炆,何以说出“悔不听辉祖言”
...导致他们做出不轨的行为。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故事,就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的接班人朱允炆和臣子的故事。一代豪杰朱元璋我们这里说的臣子,不是别人,正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亲皇叔燕王朱棣。话说当年朱元璋最看重的儿子是长子...……更多
鬼谷子:预见未来的战国奇才
...看。在这部长达290句的预言诗中,袁天罡准确预测了从唐至清各朝的兴衰存亡,以及关键历史事件。其中最惊人的是明末清初的预言,将闯王起事等事如实描绘,连名字都写明,令后人叹为观止。可以说,袁天罡开创了卜卦推演...……更多
...科取士(制科,古代朝廷设置的临时考试科目,始于汉代,沿至清末。较重要的制科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有博学宏词科;有孝廉方正科;有经济特科;晚清还有翻译科,各朝代制科科目时有改动,制科录取者一...……更多
浅谈明朝初期和中后期经济结构的变化
明朝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阶段,郑和七次下西洋和西班牙发现美洲新大陆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中国和欧洲各国在对世界探索、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结构变化的态度上表现截然不同,这导致两个文明不同的社会发展结局。研究明代...……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事实上,在李元吉的军事生涯中,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跟随李世民四处作战,他深知李世民的本事就多大,因此当他得知自己中了李世民的埋伏
2024-06-23 14:01:00
也许是铲除魏忠贤这件事太漂亮了,崇祯后面用人表现充满盲目性。内阁大学士是朝廷重臣,有“崇祯50相”之说,也就是说崇祯在位17年
2024-06-23 14:01:00
崇祯因为后金使的反间计,就杀了抗击后金立下赫赫战功的袁崇焕。他对袁崇焕从极度信任到极度生疑,仅仅两年时间。此后,崇祯似乎还不从中吸取教训
2024-06-23 14:02:00
一个人的悲剧,常常就是他性格的悲剧。他总是希望在短时间内改变长期以来的陋习,他对大臣的态度,其严峻和刻薄已经超出想象。比如
2024-06-23 14:03:00
汉武帝的嫡长子是著名的戾太子刘据,汉武帝接近而立之年才有此一子,自然是对他格外宠爱,而刘据也不负众望,深的朝野的拥戴。刘据可以说是汉武帝六个儿子中最出色
2024-06-23 14:04:00
赵姬,秦始皇嬴政的生母,她的一生从无名无份、无权无势到母仪天下的皇太后,颇为传奇。然而赵姬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她糜烂的私生活
2024-06-23 14:05:00
正因为嬴政年少无法掌权,说是旧情复燃也好,说是笼络权臣也罢,赵姬对吕不韦极尽笼络之能事,许以高官厚禄,许以以身相许。随着嬴政年纪见长
2024-06-23 14:06:00
姜维行至广汉郪县,将自己的符节送给胡烈,又从东道向钟会投降。钟会下令禁止将士抢掠,礼贤下士,用以安抚蜀地官吏。又结交蒋斌和蒋显
2024-06-23 14:07:00
司马昭担心邓艾不服命令,命令钟会进军成都,监军卫瓘打前阵,拿着司马昭手书押邓艾进囚车。对此,在笔者看来,钟会有谋反的意图
2024-06-23 14:07:00
姜维作为蜀汉大将军,在蜀汉将士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因此,钟会想要获得原先蜀国将士的支持,必然要和姜维进行合作,也即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2024-06-23 14:07:00
究其原因,显然是钟会不够杀伐果断,或者说钟会的行动不够缜密。蜀汉灭亡之后,钟会于公元264年正月十五到成都,先送走邓艾
2024-06-23 14:08:00
明宣宗朱瞻基好歹贵为一代明君,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朱高煦最初被朱元璋封为高阳郡王
2024-06-23 14:09:00
再加上杨荣等老臣的一再建议,最终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谁成想,朱高煦一听说大侄子亲自领兵来平叛,走到半道儿,宣布投降不打了
2024-06-23 14:09:00
为了保护她,她的丈夫甚至废除了活人殉葬制度,她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钱皇后。1442年,钱氏被张太皇太后选中,成为明英宗朱祁镇的准皇后
2024-06-23 14:10:00
康熙是后人心目中的著名君主,但他虽然创造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却存在着诸多隐患。其实,最严重的问题是官员1腐败,国库空虚
2024-06-23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