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9-12 21:35:00 来源:老来乐·乐言乐娱

《徐显卿宦迹图》,故宫博物院藏,余士、吴钺绘制。该图为册页,现存26开,含徐显卿所作《纪遇诗》与诗序,概括了他从十二岁到五十一岁、从童蒙初启到金榜题名,之后宦途得意、光宗耀祖的人生历程。

《徐显卿宦迹图》所绘人物众多,上至皇帝下到僮仆,画中人物衣着和场景建筑非常真实细致,是研究明代服饰与社会风俗的重要资料,民国陶镕曾评价此图册:“汉官威仪,恍如重现。”

孺慕闻声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嘉靖二十七年(1548),母亲林氏不幸去世,12岁的徐显卿晚上与父亲同睡。一天夜半,他听到隔壁有人走动并穿过门隙入房,父亲在睡梦中大吼,徐显卿询问得知母亲亡魂归来。画中徐显卿头发除顶部之外全部剃去,顶发扎成小发鬏,反映了古代儿童剃发的习俗。

神占启户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嘉靖三十三年(1554),18岁的徐显卿将参加童子试,二月十四日半夜,和兄长往江东庙求签,此时殿内无人,灯烛将尽,正在焦急时,殿门却自动打开,仿佛有神明暗中相助。徐显卿和兄长皆头戴唐巾,身穿道袍,足蹑云履。

郡尊折节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嘉靖四十年(1561),25岁的徐显卿准备参加应天府乡试,受到苏州知府王道行与同知徐公的器重。这年闰五月七日,父亲徐骐突然病逝。次日天明,王徐二公前来吊唁,拜祭于灵前。画中徐显卿身穿衰服,跪伏在地,王徐二公皆着吊服。

鹿鸣彻歌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隆庆元年(1567),31岁的徐显卿在父亲去世六年之后才参加应天府(南京)的乡试,考中举人。明代乡试在南北直隶及各布政使司举行,每三年一次,考中者称举人,乡试放榜后,各地官员还要为中式者举办宴会,称为“鹿鸣宴”,徐显卿因故未能参加。

琼林登第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隆庆二年(1568),32岁的徐显卿考中进士。乡试第二年,各省举人到京师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考中者称贡士,贡士可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录取分三甲,考中者通称进士,其中第一甲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皆赐进士及第。

中秘读书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隆庆二年(1568)六月,选进士三十人为翰林院庶吉士,命管詹事府事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殷士儋、赵贞吉管教习,徐显卿因受到明穆宗赏识,被钦点为馆选第一。画中是馆选后第二年,33岁的徐显卿在文渊阁阅读内府藏书。

皇极侍班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隆庆四年(1570),34岁的徐显卿被授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后升修撰(从六品),万历五年(1577)八月升为侍读(正六品)。在此期间,每遇皇极殿(清代改称太和殿)举行大朝,徐显卿便侍列于东班。

危舟免难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隆庆六年(1572),36岁的徐显卿以编修假回故里长洲,二月十一日送友人丧,行船至胥盘二门之间,突然遭遇雷电飓风,不少船倾覆沉没,溺水者达数百人。徐显卿的船“如箭东下”,幸遇一艘新修大粮船,船中军夫将徐显卿主仆救上粮船,徐船随后飘离沉没。

司礼授书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隆庆六年(1572)到万历二年(1574)、四年,徐显卿与成监吾、王忠铭、王对南、陈玉垒共五人轮流在内书堂为司礼监宦官授书。徐显卿戴乌纱帽,穿大红圆领,胸前缀鹭鸶方补,可知此时身份是翰林院修撰。听课的宦官身上都穿青素直身,腰间悬挂牙牌。

承明应制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自隆庆四年(1570)徐显卿被授为翰林院编修,即参与纂修《明穆宗实录》与《明世宗实录》,随后又编纂起居馆奏章和管理文官诰敕,“凡应制文字,无一不与闻”。画中徐显卿身着常服(乌纱帽、绿圆领),正在皇极门东庑的史馆内工作。

棘院秉衡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万历二年(1574),38岁的徐显卿参与会试校阅试卷,在易一房。万历十一年(1583),47岁的徐显卿再次参与会试阅卷,在易二房。同年秋九月,徐显卿和王对南(王家屏)主持武举会试。画中表现了明代贡院举行考试的情景。

金台捧敕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万历五年(1577)到七年,徐显卿担任常朝时的捧敕官。图中黄幄内是明神宗,戴乌纱翼善冠,穿黄色龙纹云肩通袖膝襕袍。御座之西为锦衣卫堂上官,穿大红狮子补直身;御座之东是三位内阁官;金台栏杆旁是锦衣卫大汉将军;御幄周围为司礼监官。

楚藩持节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万历七年(1579)四月,明神宗遣永康侯徐乔松等为正使、侍读徐显卿等为副使,持节册封荆府世子朱常泴等为荆王等王。徐显卿时年43岁,抱病领命前往湖北。画中徐显卿随册宝亭出午门,他与随行官员都身穿朝服,能看到朝服侧面的玉佩和背面的大绶。

荆岳卧病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完成使命后,徐显卿因病请长假来到宜兴。万历八年,嫁长女于昆山朱氏。万历九年,遇医士陈汝滨,遂避客于芙蓉山养病,到年底仍未痊愈。万历十年(1582)六月,他又得了一场大病,仍想避居芙蓉山,但京中书到,说假期已满不能稽滞,于是匆匆北上。画中徐显卿头戴唐巾身穿红色道袍,倚着凭几,身旁有古琴及和炉瓶三事,对面戴东坡巾穿氅衣者为陈汝滨,二人在亭中席地而坐。亭外有两个二侍童,一个头梳总角手捧书册走过石桥,另一个脑后绾髻,左手持盏右手挥扇正在煎药,炉边摆着药碾。

圣佑已疾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万历九年,徐显卿病情日益严重。一天徐显卿梦到自己赤身来到孔陵大殿,遇衍圣公来拜,徐辞而不见,等衍圣公走后他来到殿外休息,有老少二妇人持食盒过来,少妇强令他吃下熟茄,顿觉满口馨香,醒来后香味犹在。天明徐显卿到书房,患处脓水溃出,一二日而疾愈。

冲雪还朝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万历十年(1582)徐显卿假满,从陆路回京,画中描绘的是京师城外馆驿前的场景。山中白雪皑皑,徐显卿戴着暖耳风领坐在轿内,前方有从人骑马开道,驿舍墙外有鼓吹奏乐,驿中官吏身穿青素圆领候立道旁。山间有茅屋酒肆,远处可见京师城墙与楼台宫阙。

经筵进讲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此为文华殿举行经筵的情景。徐显卿从神宗登极初开经筵便充任展书官,历经十年才升任经筵讲官。经筵时皇帝与官员皆穿吉服,画中明神宗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黄色龙纹云肩通袖膝襕袍,腰束玉带(大红带鞓);徐显卿和其他官员都是乌纱帽、大红补子圆领。

储宷绾章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万历十二年(1584),48岁的徐显卿由翰林院侍读升兼詹事府左春坊左谕德(从五品),成为本坊掌印官。画中徐显卿着纱帽圆领,端坐在大堂之上,本坊属吏等正在文书上盖印,反映出徐显卿此时的身份。

寿宫扈跸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万历十二、十三年,明神宗两次到天寿山视察寿宫,徐显卿皆扈驾随行,第二次返回时,神宗驻跸西山功德寺,徐显卿宿于吕公洞,听隔岸有中官吩咐僧人打扫,说万岁爷天明即至,徐显卿连夜从间道入西直门而回,同宿者在其走后遇“中官拥塞”,行李都出不来。

国师正席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万历十二年(1584)十一月,吏部推48岁的徐显卿补国子监祭酒(从四品),十二月初二日到任。画中徐显卿身穿常服,坐在国子监彝伦堂祭酒公座上,面向南,左手为司业座位,面向西,其他官员分别站立两旁,均穿着常服。

步祷道行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万历十三年(1585)四月十六日,明神宗步行至天坛祈雨,徐显卿与百官导驾前驱。神宗身着青服,深青色圆领,素而无纹;文武官员皆穿素服,青黑色圆领,不缀补。此类服饰用于帝后忌辰、丧礼、谒陵、祭祀以及灾异修省等场合。

旋魂再起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徐显卿任国子监祭酒后,因不需要朝参,遂倾力治疗顽疾。四月底敷药,六月二日患处大溃,两天后“身如冰冷”,盖着棉被貂裘也不管用,室内围上芦席遮光,四天不饮不食。初八日,徐显卿感到“魂出复还”,浑身轻快。次日食粥,月余身体康复,回太学视事。徐显卿一直被㿗疝困扰(右疝“自弱冠至此已三十年矣”),这次敷药後的反应较为严重,但最终还是让病情有了好转。文字里提到“貂裘”,从画中看是一件皮毛衬里的大衣,形制应为披风或氅衣,是明代常见的御寒外套款式。

轮注起居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明代皇极门外两庑共48间,除旷8间外,剩40间,其中东20间设实录馆、玉牒馆、起居馆等。皇帝起居注因“其事甚秘”,非日讲官不得参与记注。万历十三年(1585)十月,徐显卿由国子监祭酒迁少詹事,充日讲官,遂在皇极门外起居馆参与轮注起居。

日直讲读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万历十三年(1585),徐显卿担任明神宗日讲官。日讲在文华殿后穿堂,本开《纪遇诗》序说:“御座不甚高,书案亦不甚大。”画中明神宗坐在屏风前御座上,徐显卿正为皇帝讲读,屏风后有司礼监官,阁臣与讲官分立案前,皇帝官员皆穿常服。

玉堂视篆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万历十四年(1586)六月二十四日,徐显卿被升为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二十六日是其五十诞辰,堪称荣福双至。画中徐显卿坐在翰林院堂上,看着属吏在文书上盖印,宋代之后翰林院被称为“玉堂”,翰林院印的印文用篆体,故本图称“玉堂视篆”。

幽陇沾恩

《徐显卿宦迹图》来自明朝的写真集

万历十五年(1587)二月,《大明会典》编纂完成,时任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徐显卿以会典副总裁官加恩升俸一级,得以追赠祖父、父亲和祖母、母亲。祖父徐庭兰和父亲徐骐俱赠通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祖母和母亲都赠为太淑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简介明朝著名政治家吕调阳
...苦攻读。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廷试高中一甲榜眼,初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次辅,加封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太子少保、
2024-06-24 21:39:00
聊聊一代首辅张居正的故事
...业,民苦于兼并”。看到民生疾苦,你于心不忍,又返回翰林院任职,为百姓发声。 光在翰林院任职不够,你一个人的势力不足以完成改革的大事。于是你去兼任国子监司业,当了老师之后,你
2023-03-13 16:25:00
“公安三袁”的沙市情缘
...礼部会试第一,殿试中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次年任翰林院编修,授庶吉士,官至太子右庶子。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八月,以翰林院修撰充东宫讲官,“鸡鸣而入,寒暑不辍”。明万历
2024-05-17 10:18:00
...名进士,授庶吉士。 庶吉士是一种见习官员,按例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期满后可赐编修。张居正入选庶吉士,教习中有内阁重臣徐阶。徐阶重视经邦济世的学问,在其引导下,张居正努力钻研
2024-06-26 17:05:00
明朝时期官员的任用与考核上,藩王都有何特权?
...和泾王,先后之国,孝宗为这四位皇弟选任的辅导官皆为翰林院官。弘治三年,以兴王和岐王将之国,升翰林院检讨马政为兴府左长史,刘良为右长史,中书舍人刘儆为审理正,冯经为审理副,检讨
2023-06-01 11:29:00
简介明朝榜眼周洪谟
...宁县人。明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及第,殿试榜眼,并授翰林院编修一职,后修《环宇通志》。景泰元年(1450年),周洪谟上疏劝皇帝亲临经筵(经筵是指中国古代皇帝研读经史而举
2024-06-24 21:40:00
明朝状元名录,明朝一个出过多少状元?
...1367),卒年不详。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任亨泰湖广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古雍。生卒年不详。洪武二十一年(1388)戊辰科状元,官至礼部尚书
2023-06-25 16:19:00
聊聊历仕四朝,二朝首辅的明朝权臣杨廷和
...,杨廷和登进士第,时年仅十九岁。及第后,他被选任为翰林院庶吉士。黄明善时任云南督学,杨廷和告假前往云南娶妻。当时,云南镇守太监钱能及黔国公沐琮都以厚礼馈赠杨廷和,杨廷和均不受
2024-06-26 10:17:00
...榜眼王锡爵与同科状元申时行、探花余有丁被分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修撰,从此他步入政坛,开始了三十余年的仕宦生涯。此后二十年间,王锡爵先后担任过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詹事府
2023-02-19 21:41: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