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盘点历史上有能力谋反,却忠心守护君王的臣子
5、拯救大唐的让他延续的——郭子仪他就是唐朝大厦倾覆之际、危急存亡之时的慷慨歌者——郭子仪。大唐郭子仪:为何功高盖世而主不疑?而且自己还不想当皇帝?像历代的名将一样,郭子仪也遭到来自朝廷权臣的猜忌和谗言...……更多
赵匡胤被认为是最讲义气的开国皇帝,称帝后没杀一个功臣
...诱惑,足以让一个人疯狂。而历代君王最担心的无非就是臣子夺权。所谓功高盖主,当臣子手中掌握了一定的权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引起君主的猜忌。哪怕这位臣子再怎么忠心耿耿,都不如把手中的权力上交来的忠心。可是权力...……更多
历史上帝皇的猜忌游戏与臣子的完美应对
...有人来抢自己的江山,然后就怀疑这怀疑那的,所以这当臣子的可不比皇上轻松。不仅要拼尽全力辅佐君王,还要时刻注意自己不要越矩,甚到还要有快速的反应能力。有时候帝皇疑心一起,就会问东问西的,就像一个恋爱中的...……更多
在古代,“九锡”之礼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礼遇?
...九锡”是我国古代皇帝赐予有功之臣的一种礼遇,而且是臣子所能享受到的最高礼遇,《公羊传》中记载“诸侯有德,当益其地,不过百里,后有功加以九赐”,这里的“赐”就是“锡”,这是一个通假字,所以这里就产生一个...……更多
战国时期蒙氏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
...一生相信的人不多,但蒙恬绝对算得上是始皇帝最信任的臣子。史书有记载:“蒙恬威震匈奴,始皇甚宠蒙氏,信任贤之。”可见,始皇不仅信任蒙恬,也信任蒙氏,蒙恬的弟弟蒙毅也是始皇身边的宠臣。其实按理说,蒙氏兄弟...……更多
《封神演义》中纣王敢杀叔叔比干,却为何不敢这个人
...下兵力很多有关。自古以来,君王和有权势,有号召力的臣子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比较微妙的。君王依赖于臣子在战场上厮杀,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抵御外侵,开辟疆土。但又害怕他们和外部势力勾结,危害国家安全。毕竟...……更多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孝静帝一听,立刻就抓住了话柄:“自古以来,只听说臣子反叛君王,没听说君王反叛臣子。你自己要谋反,又何必指责我呢?”高澄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话有误,于是便杀了几个挖地道的,然后悻悻地给孝静帝摆宴道歉。后...……更多
赵匡胤的用人策略:任用‘伪命官’与笼络贤才
...没有文官。虽然后来得到了禅让,但是后周朝廷中的那些臣子,他仍然不敢重用。因为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会对自己有些不满。万一再来个另立新君,岂不是非常难堪。首先,自己缺乏治世之臣;其次,又要...……更多
尉缭受到秦始皇的礼遇,为什么还要逃走?
...恢弘,他目光长远,调兵遣将能力不俗,再加上众多能人臣子为他所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天下尽数入他囊中。攻打其他六国时,嬴政为能留住人才,为有能力的臣子提供了非常优渥的条件,还多次不拘礼节,亲自请教。但在...……更多
盘点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五大功臣
...我们也可以看出,唐朝的衰落是必然的。没有忠于国家的臣子,没有置生死于一身的将士,更没有清明公正的君王。那么这样的王朝能不衰落吗?这样的王朝能不退出历史舞台吗?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在唐朝的这场乱局中,尽...……更多
胡惟庸之死:明朝\\\
...。然而皇权日渐加强,专制机器逐步完善之时,显赫过甚的臣子势力势必成为心腹大患。此时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冲突已成定局。再次,若论罪证确凿,则胡惟庸谋逆之说仍有疑点。然其横行霸道,引发民愤已是铁证如山。因此招来杀身...……更多
英雄为何难过美人关?周幽王、吕布,他们真的如历史所说那般吗?
...甚至经常亲自出宫察看民间疾苦。这样的作为让老一辈的臣子们看在眼里,纷纷赞赏这位英主当得起祖宗的衣钵。然而晚年他身边出现了一位国色天香的美人——褒姒。这美艳动人的妃子生得若惊鸿一瞥,明艳照人。传闻她初进...……更多
如果刘备最终完成统一,谁会最先被诛杀
...夺得天下,俗话说得好,“敌国破,谋臣亡”,帮扶他的臣子也不一定能够顺利地活下去,很有可能被他杀掉,那若真到了那个地步,有哪些将领最有可能被他杀掉呢?为什么会出现皇帝杀臣子的事情呢?皇帝杀臣子,主要是担...……更多
他是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但是却晚景凄凉
...庙。在清朝张廷玉是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对于一个臣子而言,这本是无上的荣耀,按照常规推论,张廷玉的晚年本来应该是十分幸福的,但是,意外的是张廷玉的晚景却甚是凄凉。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一下张廷玉的故事吧...……更多
历史上这七大忠臣为国家忠心耿耿,却死得一个比一个惨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君分忧、为国尽忠不知是多少臣子们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可帝王心向来难以揣摩,逆耳的忠言有时未必能听得进去,反而会给谏言者招来杀身之祸。力劝秦孝公变法,奠定秦朝横扫六合基础的商鞅惨...……更多
盘点\\\
...高手却并不止他一个。而且根据史书的记载,那些绝顶的君王们似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并且项羽在其中还只能算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那么除了项羽以外,还有哪些有“举鼎之力”的君王呢?他们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一、西楚...……更多
他是明朝最差劲的皇帝,一生碌碌无为且忘恩负义
...祁镇究竟做了一些什么坏事1、明朝的君臣以气节著称,臣子“文死谏,武死战”,君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这位明英宗却恰恰相反。土木堡事变惨败之后,明英宗在瓦剌被俘期间日子过得非常滋润,并且还与敌方...……更多
名垂青史:中国历史上十位传奇丞相盘点
...副手,这个时候的丞相与秦汉时期的丞相不同,战国时期君王以下最高官职是相或相邦,秦汉时期皇帝以下最高官职才是丞相。虽然官职的叫法不同,但此处所说的丞相是指皇帝以下的百官之长,在一个国家的地位是处于一下之...……更多
盘点历史上有名的五个预言
...,很多帝王出生的时候,都会有一些特殊的征兆。古代的君王也喜欢通过预测的形式,来了解到自己的命运,整个国家的命运等等,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些非常准的预言,也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在后期这些预言都纷纷实现。今天...……更多
楚庄王通过包容和忍耐增强领导力
...地质问楚庄王:“为何不为她出头,以至那个对她无礼的臣子可以置身事外?”楚庄王醉眼朦胧道:“爱妃,今日让你们出席助兴,本是我的旨意,我为了让众臣开怀尽兴,众人都是敞开地喝,痛快地吃,从而更好的融洽君臣关...……更多
侯益:五代十国时期的传奇将军,效命过14位君王
...的将军们推翻的。所以五代的将军非常不好做,经常受到君王的猜忌,将军们但凡有点谋反的苗头,都会被帝王扑杀在摇篮之中,但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武将篡权的浪潮。五代十国的将军就像悬在君王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既...……更多
历史上悲情帝王:众叛亲离最终自焚,还被后世抹黑几千年
...:“作为人臣,如果国君有过错劫不劝谏,那还算是什么臣子,那是不忠的表现;如果因为怕死而不敢直言,那是没有勇气的怯懦表现。君王有了过错,必须给指出来,就算君主不采纳,我就算死了,那才是真正的忠心。”于是...……更多
金熙宗全面汉化改革:女真贵族势力的衰落与金朝的新气象
...面前,无论是女真贵族还是其他民族官员都不过是皇帝的臣子。2其二官员选拔任命依照汉族制度 除去仪制的各方面汉化改革,金熙宗更是废除了女真旧时统治使用的勃极烈制度,改使用辽、宋的汉官制度,设立三师与三省作为...……更多
皇帝撒钱,群臣哄抢,唯有谁岿然不动
...而给朱棣留下了一个“忠诚谏言”的印象。无论再忠心的臣子,一旦阻挡了他人的利益,都会有小人在其仕途上使绊子,李时勉当然也没有逃过。没过多久,李时勉遭到小人诬陷被捕入狱,在牢狱之中待了一年多才被释放。重新...……更多
狄仁杰为何获得了君王赏识,武则天对他十分尊敬
...,我一定会虚心改正。如果陛下知道我没有错误,那就是臣子的幸运。至于有没有人在说坏话,那与我无关。”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后,武则天把狄仁杰当做了一个心胸开阔、值得信赖的臣子。好几次狄仁杰请示皇帝,想回到乡下...……更多
长平之战大胜,为何“杀神”白起还是被赐死了
...而且在古代封建社会的制度之下,君王可以放低姿态来对臣子客气,但臣子却决不能以下犯上对君王不敬,秦国在这一点的体现上则更加强烈。而从白起的行为来看,他的行为毫无疑问地可以说是触犯了君臣之间相交的大忌讳,...……更多
朱元璋批准了 大臣请假,为何休假上朝时要杀了他
...则是无数的暗箭。在明朝便有一根暗箭射中了一位忠心的臣子。明朝的危机每一个朝代的朝堂布满鲜血。明朝太祖朱元璋,被誉为一代明君,是一位体恤百姓的君王,可是这样的一位君王却手染鲜血,收割了不少人的性命。他可...……更多
乐毅:燕昭王的得力助手与忠心臣子
用最简单的话,讲述最真实的历史。公元前311年,赵武灵王将燕哙庶出的儿子从韩国护送回燕国,继承了王位,史称燕昭王。燕昭王幼时被作为人质送往韩国,在动荡中长大的燕昭王恨透了齐国,他的人生如果用两个字概括的...……更多
历史上逼功臣自杀的事例,事到临头都能领会到君王的意图
...王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特别是在君王成功以后,和臣子或因为对国家发展方向的不同见解,或因为卷入到继承权的残酷政治斗争中,更多的是君王对有能耐的臣子的不放心,很多生前叱咤风云的一代名臣不得不面临被诛杀...……更多
盘点历史上那些不爱江山也不爱美女的君王
中华上下五千年,共诞生了400多位封建帝王,皇帝既是九五至尊又是真龙天子,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既有万里江山,又有六宫粉黛,享尽世间富贵。但历史上总有一些特别的皇帝,竟然既不爱如画江山,也不爱绝色佳...……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