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是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但是却晚景凄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7 21:45:00 来源:戏说三国

张廷玉简介:

(1672~1755)清代大臣。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康熙时历官内阁学士、吏部侍郎。办事聪明练达,慎密周详,文思敏捷,才干出众,后为雍正所倚任。军国大事,多与参决,鸿典巨文,也多出其手。雍正四年(1726),晋大学士。七年,参赞军务。时为西北用兵,特设军机处,经制规划,多为其手定。雍正死时,与鄂尔泰同受顾命,遗诏命其日后配享太庙。

他是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但是却晚景凄凉

在清朝张廷玉是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对于一个臣子而言,这本是无上的荣耀,按照常规推论,张廷玉的晚年本来应该是十分幸福的,但是,意外的是张廷玉的晚景却甚是凄凉。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一下张廷玉的故事吧。

1:福泽深厚之人-张廷玉

张廷玉是安徽桐城人,出身书香门第,二十九岁高中进士,并同时被点为翰林。

康熙看中张廷玉为人稳重得体,奉旨侍值南书房,也就是成为了皇帝的贴身秘书。因为工作能力强,四十五岁荣升为礼部侍郎,相当于副部级。

康熙死后,雍正登基,张廷玉得遇“知己”,雍正喜欢张廷玉的应对明晰气质沉稳,迅速提升他为礼部尚书。

雍正是一个性格比较复杂的皇帝,他的性格有猜忌多疑,冷酷暴躁的一面,但是也有极具人情味的一面,而张廷玉的性格始终沉稳不变,谦和内敛,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的反差,恰好就与雍正的性格形成互补,所以雍正对张廷玉的感情颇为深厚,甚至到了一天没有见到张廷玉都难受的地步。

有一次张廷玉生病了,过了一段时间才进宫,雍正见到张廷玉后,竟然说:

我前两天对近侍们说,我连日臂痛,你们知道吗?他们惊问其故,我说张廷玉患病,此人如朕手臂,这不就是我臂痛吗?

身为一个个性威严冷酷的九五之尊,说出这样一番极其煽情的话来,作为臣子的张廷玉应该也是感动至极了。

《张廷玉年谱》记载张廷玉回家省亲,雍正给他写信说:

朕即位十一年来,朝廷之上近亲大臣中,只和你一天也没有分离过,我和你义固君臣,情同密友,如今相隔月余,未免每每思念。

雍正在位期间,张廷玉累官至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兼官吏户部,权倾朝野。而且更为殊荣的是,雍正特别立下遗嘱,他死之后鄂尔泰和张廷玉陪他一起共享太庙。在整个清朝,张廷玉是唯一一个受到这种特殊礼遇的汉臣。

他是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但是却晚景凄凉

2:飞太高的人生,难以“平安着陆”。

如果故事就此终止,张廷玉的一生堪称完美。

不仅与历史上有名的难侍候的雍正皇帝君臣相得,最后更是得到了两百余年汉臣中间,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至高无上的殊荣。

但是,可惜月全满必缺,花全开必谢,即使谨小慎微,聪明练达如同张廷玉者,也难以逃脱这个规律。

雍正死后,乾隆即位。一开始乾隆还是相当礼遇这位三朝的老臣的,奉他为汉臣之首。

但是,乾隆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更是一位异常精明吹毛求疵的皇帝。

他即位之后为了维护君权,打击朋党,“擒贼先擒王”地先拿鄂尔泰开刀,处处打击鄂尔泰。

而张廷玉因为谨小慎微,得以暂时安然无恙。但是在鄂尔泰去世之后,原本躲在个性傲慢的鄂尔泰背后谨小慎微的张廷玉,顿时成了朝廷上最显眼的一棵大树。即使是再小心,他也越来越被乾隆所警惕和挑剔。

并且,随着乾隆的政治经验越来越丰富,手腕越来越成熟后,张廷玉也越来越觉得自己不那么被倚重了。

深谙政治黑暗的张廷玉,深深地明白,自己不管怎样谨小慎微,不管自己如何位高权重,但是依然不过是乾隆掌控全局的一颗棋子,任何时候都有因为政治的需要,而被蓄意牺牲的可能。

而且更致命的是,年青意气风发的皇帝乾隆,他需要的是跟他一样活力十足,敢闯敢干的臣子。老臣张廷玉的谨小慎微稳如磐石,在乾隆眼里都不是忠心耿耿,而是老谋深算,精纯于臣术而已。

他是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但是却晚景凄凉

张廷玉深知伴君如伴虎,他身仕三朝,两个儿子也分别进入南书房和军机处。两个弟弟也分别官至礼部侍郎和内阁学士,可以说荣华已经到了极致,作为人臣,他深知富贵已极,又恐过犹不及,所以逐渐萌生了告老还乡之意,想落得个圆满落幕的人生。

正常来讲,张廷玉这一点期盼其实一点都不算过分。

古代宋太祖就有杯酒释兵权的美谈,让功臣权臣们平安降落。

他主动要求功臣们退休,还权于君王,但自己会给予他们一个安乐的晚年,这也可以堪称是君臣之间的一种道义。

但是,可惜到了张廷玉所在的乾隆时期,已经没有了所谓的君臣之义了,而只有所谓的主子和不知疲倦效命于皇帝的奴才了。

他是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但是却晚景凄凉

而且,更不幸的是张廷玉,遇上的还是异常挑剔精明的乾隆。

在一次皇帝为近臣们举行的新年宴会里,张廷玉抓住了一次与乾隆私下交谈的机会,祈求乾隆允许他告老还乡荣归故里。

乾隆拒绝张廷玉说:

卿受两朝厚恩,并且奉了皇考的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礼?

乾隆这段话,其实非常犀利,意思是你张廷玉既然拥有了配享太庙的资格,就应该做个人臣的表率,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干到死为止,你有什么资格奢望告老还乡的安逸?

可是张廷玉明显低估了乾隆对于臣子的苛刻,更低估了乾隆性格里面的霸道程度,甚至说他低估了君权的威严容不得一丝一毫的违拗。

谨小慎微了一生的张廷玉竟然与乾隆相争,执意请求退休,又引用了老子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而且还引用了同样配享太庙的明朝名臣刘伯温告老还乡的事例。正是这一点引用的不慎,让追求完美自视甚高的乾隆炸毛了。

朱元璋毒杀功臣是个不仁义君王的典范,张廷玉以刘伯温的故事来比喻自身可以退休,明显是泄露了自己对于乾隆的君王气度,以及仁慈,没有信心的表现。

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且又自视甚高的君王,乾隆岂能容忍自己的臣子对自己,做出如此的比喻和猜想?

于是乾隆说道:

刘基并非主动求退,而是被明太祖罢斥回乡。

后又训斥张廷玉,为人臣者应该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实当皇帝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作为臣子的张廷玉也应该闭嘴了,但是一生谨慎的张廷玉,不知哪根筋不对,竟然又接上乾隆的话茬,说诸葛亮是处于局势不稳定的战争时期,有不能告老还乡的苦衷,而自己则是处在太平年代,又遇着明主,应该允许他告老还乡的请求。

他是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但是却晚景凄凉

这位谨慎了一生的老臣,竟然生生地跟辩才出众,性格强势的乾隆皇帝硬杠上了。

乾隆非常不悦道:

真正忠君的大臣,不论遇到什么环境,都会一心不变,比如皋夔,稷契得遇贤君,龙逄,比干则遭逢乱世暴君处境不同,然忠诚之心相同。

乾隆话里指责张廷玉不够忠心的意思,吓坏了张廷玉,张廷玉不敢再答言,唯有叩首流泪而已。

第二天乾隆将这段君臣之间的辩论公布于天下,并且指责张廷玉是巧宦行为。

张廷玉勤勤恳恳为清朝卖命了一生,到后来却落得如此评价,内心所受的打击可想而知。

乾隆对他的排斥,以及乾隆极度强硬霸权的个性,都使得张廷玉,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作为一个臣子,到底需要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来应对这样一个精明异常,也苛刻异常的皇帝。

这一次求退不成之后,张廷玉不得不重新打起精神来面对公务,好好尽一个皇帝的高级奴才的职责。

但是张廷玉实在是太老了,经不起折腾了。仅仅一年以后,张廷玉开始老年斑遍布全脸,说话也开始颠三倒四,乾隆知道这位曾经精明异常的老臣,终究是残灯将尽了。

在一次询问张廷玉的身体健康状况之后,乾隆动了恻隐之心,允许张廷玉退休。

如果此时张廷玉就此无话,他一生也还依旧可谓是完美落幕了,但是人之不幸,往往来自于一念之差,而使得他飞得太高的人生,更加难以平安着陆。

他是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但是却晚景凄凉

3:沉默终日,是一个三朝老臣凄凉的晚景。

张廷玉的一生,若能从此离去,不再提出任何索求,或许能得以荣归故里,安享几年林下之乐。

但是,可惜一生谨慎,以淡泊自居的他,还是有人的缺点,即贪爱配享太庙之殊荣。

正是因为这么一点贪爱和执着,险些使他前半生的努力,全部化为流水,并且在人生的暮年,遭受到了乾隆无情的打击和凌辱。

张廷玉配享太庙的殊荣,一直被大臣史贻直所嫉妒。

平日里史贻直就对张廷玉多有诋毁,多次鼓动乾隆取消张廷玉配享太庙的殊荣。而张廷玉一生行事低调,不贪不求,但唯独却对配享太庙这一殊荣看得很重。

他生怕在他离开之后,乾隆会真的听信史贻直的谗言取消他配享太庙的资格。所以他临去之前,竟然跑到乾隆面前去呜咽恳求,表明心迹,这一举动令性格异常强势的乾隆非常不悦。

强势的皇帝觉得张廷玉信不过自己,所以才会在临去之前,来讨一个保障。也许是出于对父亲雍正的尊敬,也出于对张廷玉的同情吧,乾隆答应了张廷玉的请求,但是内心已经积攒了很多的不满了。

张廷玉在得到这一格外的加恩允诺之后,竟然第二天没有进宫去谢恩,这个礼仪上的疏忽,彻底引爆了乾隆的不满。

更不幸的张廷玉的门生汪由敦,把这个消息私下里传递给了张廷玉,年迈智慧消退的张廷玉,竟然第二天早上就进宫去请罪,正是这一举动触犯了乾隆的大忌。

很明显是有人泄露了消息给张廷玉,张廷玉才得知自己生气了,这种朋党积习正是乾隆一生痛恨,并且要严厉打击的大忌。

于是乾隆当即大骂张廷玉,并列出了张廷玉四条大罪。尤其最后一条结党营私尤为严重,张廷玉此时无可奈何,吓得神魂失所,只奏求皇帝处罚。

乾隆对张廷玉极尽责骂之事,还强词夺理说张廷玉对自己无情,无忠君之意,但是自己不能对他无义,所以只是对他削爵,但是依旧尊重老皇帝的遗命,让张廷玉配享太庙。

他是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但是却晚景凄凉

可怜张廷玉一生脸面难保,在战战兢兢中,只一心等待回乡的日子,偏偏这时皇长子永璜去世,张廷玉等待永璜丧期一过,立即请求回乡。

因为张廷玉曾经做过永璜的师傅,与永璜有师生之谊,永璜去世不久,张廷玉竟然毫不心痛,而是赶紧急着告老还乡,顿时让乾隆觉得张廷玉对皇室毫无忠心可言,直问张廷玉,你这样的人哪里有资格配享太庙?

再一次弄得灰头土脸的张廷玉只好回奏,说自己不配享太庙。最后的处理结果是,张廷玉灰头土脸的回归故里。

到此际,乾隆还是不想放过张廷玉,几年后,又因为他的亲家朱荃“匿丧赶考”被御史所参,再次连累张廷玉。

乾隆欲对张廷玉大肆惩处,派大臣德保来抄了张廷玉的家。乾隆本来是想抄得一点什么来,加大力度再次惩处张廷玉的。但是,张廷玉一生确实操守甚严,书信往来并无一字不妥之处,就连负责抄家的德保来都佩服张廷玉的操守。所以乾隆不得不无奈地放过了,这位已经耄耋之年的老臣张廷玉。

经此抄家一劫之后,张廷玉的精神意志彻底被摧毁了。

他一生谨小慎微,为清王朝勤恳卖命一生,却落得如此结局,在张廷玉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终日兀自坐在家中,不发一语,直到生命走到尽头的凄凉晚景。

人道沉默是一个人最大的哭声,而我想张廷玉的沉默,其实已经不是最大的哭声了,而是一片白茫茫的空白。

张廷玉死后,乾隆才觉得自己对张廷玉未免太苛刻了些,所以又发布宽恕张廷玉所有过失,并且又下旨令他配享太庙的殊荣。

只是因为这份殊荣,而险些遭受灭顶之灾,而且在有生之年脸面已经丧尽的张廷玉,真的还咽得下太庙里的那块冷猪肉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廷玉为何被除去配享太庙的殊荣
提起清代的汉臣,就不得不提张廷玉。这位雍正的得力助手不仅为人处世堪称一流,更以杰出的能力官拜保和殿大学士,加封伯爵,成为一众汉臣的精神领袖。然而,雍正朝红得发紫的张廷玉却在乾隆时
2024-04-25 15:25:00
清朝军机大臣的权力与责任:以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为例
...亲贵,也有部分汉族大臣。但是在整个180余年间仅有8位汉臣担任过领班军机大臣,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1、张廷玉张廷玉是雍正最为倚重的汉臣之一,他也是军机处各项制度的制定者及
2023-11-15 08:16:00
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深受雍正器重
...廷玉凭借自己的努力逐渐高升,很受皇帝赏识,于是很多汉臣开始依附于他,朝中的满臣则依附于鄂尔泰。两人早年不和,同朝数年未曾说过一句话,形成了党争。羽翼渐丰的乾隆也逐渐意识到了威
2023-07-29 13:55:00
乾隆时期两大汉臣,一个配享太庙一个获文正谥号
...人远不如他们高贵。尽管皇帝为了政治稳定适当的抬高了汉臣的待遇,但满人骨子里轻视汉人的想法一直到清朝灭亡都没有改变。所以说汉臣在清朝为官可谓是如履薄冰,更别提能够几十年在宦海屹
2023-06-03 12:24:00
张廷玉被连降三级之后是什么表现
...,最后一步一步爬上了刑部右侍郎的位置。张廷玉是一位汉臣,他从小的愿望就是像父亲一样,当一个为百姓做事的好官。在仕途上,由于良好的口碑,深得康熙皇帝的恩宠,加上他的父亲也曾是朝
2023-06-16 17:24:00
乾隆抄了张廷玉的家抄了多少银子?虽然数额巨大,来路却很正常
...进太庙的恩典,更是满清开国以来,唯一一位得此殊荣的汉臣。三朝老臣,又是雍正的贴心人,乾隆登基,按理来说他的为官之路该更加光明灿烂才是,可乾隆对这位先皇近臣,并没有什么好眼色,
2024-02-28 21:08:00
三朝元老张廷玉的沉浮:从荣耀到抄家的历程
...玉靠着自己谨小慎微的处事风格,依旧位列乾隆朝初期的汉臣之首,乾隆对其十分尊敬,在乾隆初期长达13年的时间里,乾隆一直都比较尊敬张廷玉,不过张廷玉内心倒是发生了很多变化。一开始
2023-10-25 05:42:00
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为何差点被乾隆皇帝给剥夺了
...于宰相,相比而言,张廷玉比其父更加优秀。张廷玉作为汉臣,深受重用,协助康熙和雍正皇帝整顿吏治,完善了军机处制度,雍正死前,有感于张廷玉的功劳和贡献,特别立下遗诏,令日后张廷玉
2024-01-31 13:49:00
在清朝的历史中,张廷玉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汉臣。他担任大学士,作为朝廷的重要官员,几乎影响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政治走向。然而,张廷玉的生活充满了波折和挑战。尽管他一直受到皇帝的青
2023-05-04 10: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