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张廷玉被连降三级之后是什么表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6 17:2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伴君如伴虎”,在古代封建王朝,为人臣者最怕触碰“逆鳞”,轻者被贬谪,重者脑袋搬家。不管是哪种情形,他们的仕途将变得黯淡无光,而内心深处多半是伴随着绝望。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在封建社会,皇帝是万人之上的尊者,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天子”,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掌握生杀大权,言出而法随,帝王拥有天下最好的资源。相对于帝王而言,还有很多文臣武将为百姓排忧解难。

张廷玉被连降三级之后是什么表现

在古代,很多读书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入朝为官,只有做大官才能出人头地,扬眉吐气,为百姓谋取福利。而他们的最高荣誉不是封侯拜相,而是死后可以配享太庙。太庙就是帝王家的庙,这种庙不是用来祭拜神佛菩萨的,而是用来供奉自己的祖先的。配享太庙的人,皇帝也要祭拜的。

既然很多大臣都奢望死后可以配享太庙,那么当自己被贬谪时,总归是高兴不起来吧?然而在康熙年间,却有这样一位官员,被皇帝连贬三级后,不但不伤心,反而很高兴,回到家后还偷偷跟儿子说了8个字,最后果然应验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此人名叫张廷玉,其父是官至宰相的张英。张廷玉参加科考时,一举高中进士,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月,入值南书房。康熙帝召他至畅春园,询问其父张英致仕居家近况。命他赋诗,张廷玉作七言律诗二首,颇得康熙帝称许。当日奉旨侍值南书房,特旨带数珠,著四品官服色,最后一步一步爬上了刑部右侍郎的位置。

张廷玉是一位汉臣,他从小的愿望就是像父亲一样,当一个为百姓做事的好官。在仕途上,由于良好的口碑,深得康熙皇帝的恩宠,加上他的父亲也曾是朝中重臣,自然也得到了额外的照顾。

康熙在位时期,诸位皇子上演了清朝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驾崩于畅春园,一向低调的皇四子胤禛,在夺嫡事件中脱颖而出,继承大统。

雍正曾说:“为政以得人为要,不得其人,虽食法美意,徒美观听,于民无济也。”每位新君继承皇位之后,肯定会培植自己的亲信,而对于老臣,大都不会予以重用。但张廷玉则不同,可以说雍正厚遇张廷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康熙为张廷玉量身打造了一个“迂回”策略。

康熙临死前,除了对储君有所希冀之外,还做了一件让很多人不解的事情,那就是突然下旨将张廷玉等几位大臣连贬三级。上面也说了,如果遇到贬官的事情,任何人都会感到绝望,甚至难以接受。但张廷玉可不这样想。

从朝廷大员一下子被开到五品之外,正当大家云里雾里,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得罪了皇帝之时,张廷玉却已经看出了此中玄机,他连忙磕头谢恩,接着心情愉悦地返回家中。

张廷玉回家后不久,康熙皇帝就驾崩了。胤禛继位,是为雍正皇帝。回到家中的张廷玉并没有表现出一点不开心,家人本想好好安慰一下张廷玉,可看到他的样子,一点没有悲伤情绪,家里人充满了疑惑。

张廷玉被连降三级之后是什么表现

家里人误以为张廷玉是不是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而表现得不正常。正当大家准备为张廷玉请郎中的时候,张廷玉笑着对儿子说了8个字“为父须待新君赐恩。”家里人这才知道康熙帝的良苦用心。那么,这八个字究竟代表着什么呢?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不管你以前多么荣耀,做过什么巨大贡献,但那都是上一任皇帝跟前的臣子,新君继位根本不看重这些,只会培养自己的领导班子和团队,所以老臣肯定会受到打压,有些重臣甚至会没有出头之日,与其那样,还不如现在就退居二线等待时机。

另外,康熙的做法很有深意,他是在为雍正留下可用之人,为他打造坚实的班底。在康熙看来,张廷玉是不可多得的忠良,为江山社稷,张廷玉功不可没,并且此人有勇有谋,口碑和人缘都很优秀,所以康熙想要张廷玉继续为雍正所用,所以他运用了皇帝们最常用的“驭下之术”。按照康熙的设计,张廷玉先被贬谪,然后再由雍正将其提拔,这样一来,张廷玉就会效忠于雍正,岂不是两全其美。这么看来,康熙的心理战术不可谓不高!

事实上,这种事情在唐朝的时候也发生过,李世民临死前就贬了自己最信任的官员,等到儿子李治登基再给他们升官。而张廷玉看穿康熙的心思,后来也被记录在自己的日记《自订年谱》里了。

果不其然,康熙一去世,雍正一上位,就立马重用张廷玉,而且张廷玉的父亲还是雍正的汉人帝师,有这层关系在,张廷玉迅速从五品晋升为一品大员。而张廷玉兢兢业业帮助雍正排忧解难、实现强国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清朝鼎盛时期不可或缺的肱股之臣。张廷玉虽然身居高位,但却勤勤恳恳办事,从不抱怨,也因此获得好评无数。

正因此,雍正皇帝驾崩前,特颁诏书,特许张廷玉“配享太庙”,由此,张廷玉成为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可见其受宠程度。

现在可以理解当时张廷玉被贬谪时为何会“不悲反喜”,因为张廷玉早已明了康熙皇帝的用意了。

只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作为三朝元老,雍正皇帝死后,张廷玉并没有受到乾隆的器重,对于雍正给予张廷玉的特殊照顾,也给张廷玉埋下了隐患。更为关键的是,作为老臣的张廷玉,经常看乾隆不顺眼,甚至挤兑皇帝,还是那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况伴君如伴虎,所以乾隆心里很不爽,君臣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

张廷玉被连降三级之后是什么表现

以至于到最后,乾隆不但废除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特权,削去他的伯爵,还让他归还生平所受的皇家赏赐。经此打击,这位83岁的老臣晚景坎坷,最后郁郁而终,着实可惜。从位极人臣到被削去官职,无疑,乾隆的做法,也着实让这位三代老臣蒙受极大羞辱,让人慨叹不已。

回头想想,康熙皇帝的用人之术确实高超,他的智慧和权谋确实是很多帝王难以企及的。我们知道,明清时期,庙堂统治者们高傲自大,自恃天朝上国,又有着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束缚,很少有皇帝能够全身心地接受一些西方科学,但康熙就是一个例外,他不但善于学习,而且善于研究,甚至还学会了多国语言。想想大清王朝,如果此后的皇帝,特别是乾隆皇帝,能有康熙一半的智慧和眼界,大清国的结局也许会是另外一幅景象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6 19: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廷玉:清朝三朝老臣的荣辱人生
...心耿耿、言听计从。清朝时有这么一位汉臣,他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老臣,三位皇帝对其都恩宠有加,论官职他曾位居宰辅,论爵位他是乾隆亲封的三等伯,论身后之荣他更是配享太庙,他就是
2023-12-11 14:59:00
“三朝老臣”张廷玉谨慎一生,乾隆为啥要抄他的家
...较高的位置。三朝老臣的功劳之后,康熙与畅春园驾崩,雍正继承了皇位。雍正在自己即位之前几乎很少培养自己的势力,而且在这之前康熙皇帝属意的继承人也不是自己的四儿子。所以雍正在上位
2023-06-15 17:27:00
雍正忽然驾崩,一老臣靠记忆找到遗旨助乾隆登基
据历史记载,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公元1735年),雍正在圆明园病倒,随后不到三天就早早离世,享年五十八岁,这位清朝最勤政的皇帝,就在前几天还能接见大臣,没想到这么快就仓促而亡
2023-02-04 15:36:00
他是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但是却晚景凄凉
...。办事聪明练达,慎密周详,文思敏捷,才干出众,后为雍正所倚任。军国大事,多与参决,鸿典巨文,也多出其手。雍正四年(1726),晋大学士。七年,参赞军务。时为西北用兵,特设军机
2023-01-17 21:45:00
张廷玉为什么被称为顾命大臣?
看过《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两部电视剧的朋友对张廷玉这个角色一定不陌生,其实和电视剧一样,历史上的张廷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实实在在的三朝重臣。而且,在雍正朝时,张廷玉
2023-08-29 14:05:00
乾隆帝为何对张廷玉先重用后打压呢
...朝著名的汉人大臣,三朝老臣,发迹于康熙时期,受宠于雍正时期。到了乾隆时期可谓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身为雍正驾崩之际留下的顾命大臣之一,张廷玉在乾隆帝登基以后,不说一人之下万人之
2022-12-30 11:27:00
乾隆皇帝到底清算了多少雍正朝老臣?
雍正十三年八月,真正为大清江山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雍正皇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鉴于康熙朝末期“九子夺嫡”的惨痛教训,鉴于在位期间始终被“继位合法性”的质疑声音包围,雍正皇帝
2023-05-02 19:42:00
一手好牌即将打完的张廷玉,怎么就在小阴沟里翻船了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张廷玉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礼遇,而且是大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文臣,可见其在天子心目中的地位。但晚年的张廷玉却因为自己的小小“瑕疵”而酿成大错。正所
2023-06-10 13:22:00
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深受雍正器重
...巷。张廷玉是整个大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人,深受雍正器重,晚年却被乾隆帝抄家,其地位之高可见一般。起初太庙中供奉的都是历代的皇帝,后来皇后和有功之臣也可以配享太庙。张廷玉是
2023-07-29 13: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
感受先辈足迹 红25军将士后代在郧西重温长征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郧西融媒记者 胡颖妮 周潞)缅怀先辈丰功伟绩,汲取奋勇前行力量。9月9日,70余名红25军将士后代及党史军史专家学者来到郧西县
2025-09-11 19:17:00
晋版图书版本馆
9月11日,市民正在晋版图书版本馆参观。该馆位于太原市并州南路80号,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利用原山西美术印刷厂厂房一层改建而成
2025-09-11 21:46:00
山东万诚拍卖丨“琅琊典藏”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
2025年9月28日上午10:00,山东万诚拍卖行将在新闻大厦四楼举行拍卖会,公开拍卖书法、绘画及钱币共计204项拍品
2025-09-11 10:51:00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