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皇帝撒钱,群臣哄抢,唯有谁岿然不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3 16:0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王朝,面对外族侵略,不割地,不求和,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将不屈的精神坚持到王朝覆灭的最后一刻,这就是明朝。

明朝朝堂之中也涌现了一大批勇于上谏之臣,李时勉就是其中一位。

皇帝撒钱,群臣哄抢,唯有谁岿然不动

宣宗朱瞻基在嘉赏群臣之时,直接将金钱撒在地上,群臣纷纷弯下腰去拾取,唯有一人屹立不动,那人就是李时勉。

拼死谏言

李时勉身为文臣,将“打不死”的文臣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辈子的仕途之中,他的第一位上谏对象,就是明成祖朱棣。

明朝前期的都城是在南京,直到明成祖时期,才决定迁都到北京。

当朝中大部分人都赞成这项迁都决定时,只有一人站了出来,发出了“反对”的声音,甚至详详细细地列出十五条理由说明自己观点。

朱棣听见这样的声音无疑是愤怒的,将李时勉呈上来的奏折一气之下直接摔在了地上,愤愤不平了半天。

皇帝撒钱,群臣哄抢,唯有谁岿然不动

朱棣虽然生气,但是作为一位帝王,还是将李时勉的一条条建议认真地看了下去,李时勉除了对于迁都一事惹得朱棣生气,但是其他的建议却也十分中肯。

李时勉对于当时朝中和人民存在的问题都给出了十分实用的解决思路,朱棣也就并没有因为迁都的事情责罚李时勉,反而给朱棣留下了一个“忠诚谏言”的印象。

无论再忠心的臣子,一旦阻挡了他人的利益,都会有小人在其仕途上使绊子,李时勉当然也没有逃过。

没过多久,李时勉遭到小人诬陷被捕入狱,在牢狱之中待了一年多才被释放。

重新回到官场后的李时勉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为官之道,耿直上谏,在明仁宗时期,再一次因为自己“不怕死”的精神,和皇帝在朝堂上硬刚,给自己惹了祸。

皇帝撒钱,群臣哄抢,唯有谁岿然不动

明仁宗遇上这个谏臣,可没有像朱棣一般手软,而是直接下令武士用“金瓜”之刑当庭仗责李时勉,当场打断了李时勉三根肋骨,惨烈程度不忍直视。

毕竟不是所有的谏臣都是魏征,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李世民,但魏征的“直言上谏,忧国忧民”的精神也在一直引领着李时勉在官场上前行,哪怕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李时勉的仕途只能用“坎坷”二字来形容,因为在他改任越南之后,因为自己的不断上奏,又再一次地把自己送进了大明的监狱之中。

历经两朝的臣子,两次因为直言上谏而遭受牢狱之灾,恐怕是苏轼也都会感叹“全是风雨也无晴”。

仁宗走后,宣宗朱瞻基即位,朱瞻基对于这位历经两次牢狱的臣子也是满满地看不顺眼。

皇帝撒钱,群臣哄抢,唯有谁岿然不动

因为在仁宗临终之前,夏元吉因为李时勉侮辱他的原因直接把状告到了仁宗面前,当时仁宗的身体就不好,听后又给气出了大病。

在朱瞻基看来就是李时勉气死了父亲,登基后直接派人将李时勉捆到自己面前问罪。

这一次,李时勉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威胁,对朱瞻基阐述了自己的谏言后,以为自己的仕途走到了结尾,却没有想到,这一番话会是自己人生命运的转折点。

仕途腾达

自古以来,每一个统治者都不爱听与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的言论,所以才会让魏征这样将直言上谏作为人生信条的臣子在史册上留下名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臣子。

也许是上天实在看不过去像李时勉这样的臣子一直遭遇不公的待遇,于是让他遇见了朱瞻基。

皇帝撒钱,群臣哄抢,唯有谁岿然不动

朱瞻基对于让皇子不应远离左右的谏言表示十分赞同,但是李时勉只说出了谏言中的几条就说不下去了,朱瞻基不解。

李时勉解释道自己是因为早就将笔记烧掉了现在所以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这一番诚实的举动着实打动了朱瞻基。

就这样,李时勉侥幸逃过一劫,重新回到了大明的朝堂之上,在朝堂上,他依旧直言上谏,将大明朝中的问题一一告诉宣宗。

宣宗也许是因为李时勉上一次的谏言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上,也会认认真真地翻看谏言,李时勉也在宣宗的任用下开始担任修订《成祖实录》的任务。

李时勉就像一头勤勤恳恳在田间耕作的老牛,在关系百姓生活的政事之上毫不懈怠,即使遭受鞭笞责罚还是义无反顾地前进着,直到在大明江山这块田地上耕种出“香甜的果实”。

皇帝撒钱,群臣哄抢,唯有谁岿然不动

在李时勉和大臣的共同努力《成祖实录》修订之时,朱瞻基特意驾临史馆,一个高兴,将作为赏赐的金钱直接撒在了众臣面前,臣子们纷纷弯下腰去捡拾,只有李时勉一人站在众人之中岿然不动。

于是,李时勉成功引起了朱瞻基的注意,也许是李时勉特意为之,也许李时勉的眼里也完全不在意这些金钱,仕途上多次的遭难,帝王的多变,都让李时勉变得多生了几分谨慎,在《成祖实录》没有完全修订成功之前,一直保持着“无功不受禄”的原则。

朱瞻基成功地被李时勉的这一份真诚打动了,随后将剩下的金钱全部赏赐给了李时勉。

李时勉兢兢业业地将《成祖实录》修订完后的三年,准备告老还乡,可是朱瞻基却因为他在位期间的优秀表现没有批准,继续担任祭酒(相当于大学校长的职位)。

文人出身的李时勉不仅在朝堂忠臣谏言之事作为自己为官的准则,对于大明的教育事业也奉献了极大的精力与才学。

皇帝撒钱,群臣哄抢,唯有谁岿然不动

担任国子监祭酒之时,为了改建国子学,得罪了当时英宗身边的贴身太监王振,王振诬陷李时勉,再次逮捕李时勉,在孙太后父亲孙宗的禀告下,英宗才及时收回了命令,不久便释放了李时勉。

经历了三次被捕入狱的李时勉,看惯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国子监的身上,希望凭借自己的微薄才学为大明培养出一批明理忠心的臣子。

忠臣之士

为官几十载的李时勉在众多国子监学生的依依不舍下退下了朝堂,历经四代帝王的他光荣地结束了自己充满了波折与坎坷的仕途之路。

也许换一个人,遭遇两度入狱,多次被贬以后早就对官场毫无眷恋,或者会与那些小人同流合污,但李时勉没有。

皇帝撒钱,群臣哄抢,唯有谁岿然不动

李时勉依旧“屡教不改”,直言进谏,在史书上堂堂正正地留下了“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一段言语,让后代的谏臣们为国为民大胆地直言上谏之时多了一份勇气与毅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明皇帝朱瞻基,在回京登基路上凭空消失?
...部无休无止的党争。当朱高炽驾崩,本已稳坐南京的世子朱瞻基,也险些被叔父朱高煦置于死地。一个精心设计的阴谋,一个神秘莫测的消失,成就了这场跨越600年的历史疑案。究竟是何人运筹
2023-08-30 20:47:00
土木堡之役后,于谦为何选择朱祁钰继位,而不选择太子朱见深?
...3个人:朱祁镇长子朱见深、朱祁镇同父异母弟朱祁钰和朱瞻基的同母弟朱瞻墡。在这3个人选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孙太后孙太后的想法孙太后最希望的皇帝人选肯定是朱见深,因为朱见深
2023-02-24 22:09:00
朱瞻基和朱祁镇,明朝真正的虎父犬子,儿子有多对不起他爹
洪武三十一年,燕王朱棣的嫡长孙朱瞻基出生了。就在朱瞻基出生当晚,朱棣梦见父亲朱元璋,赐了一个象征权力的大圭给他,并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正因如此,朱棣将朱瞻基的降世,当成是
2024-12-13 10:02:00
李时勉涉嫌气死明仁宗,为何能善终
...堂上侮辱我!当天晚上,朱高炽就去世了。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登基之后,听说了这件事,勃然大怒,要砍了李时勉。危急万分之际,李时勉说了一句话,不仅打消了朱瞻基的怒意,还让朱瞻基转怒
2024-04-26 21:27:00
叛逆篡国都能网开一面,小皇帝朱瞻基为何下死手火烤二叔朱高煦
...1424),朱高炽继位为明仁宗,一年后病逝。仁宗之后是朱瞻基,就是古装美食剧《尚食》中许凯扮演的那位帅哥皇孙。实际上,朱高煦在仁宗朱高炽时代,就在京城安插眼线,窥视哥哥一举一
2024-02-27 23:22:00
杨荣谏言平叛乱,明智决策定乾坤
...中都是举足轻重的重臣。尤其是在宣德朝,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杨荣的个人威望在朝中达到顶峰。在朱瞻基刚刚继位之初,对于杨荣这样一位前朝忠臣,给予很大的尊重,将其提拔为太常
2024-02-12 10:12:00
明代宗朱祁钰,偶然登上大位,却用一生来还
...荣在乐安发动叛乱。消息传到北京,刚即位不久的明宣宗朱瞻基并不慌乱,而是有条不紊地向大臣征求意见一一一派谁去剿灭二叔更合适?僵持之际,工部尚书杨荣说:彼谓陛下新立,必不自行。今
2024-07-07 21:34:00
主动退位还是被逼下台?明朝第一位废后胡善祥的坎坷人生
...慎。今天笔者就想谈一谈大明王朝的第一位废后,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胡皇后。这位以“贤”著称的皇后,一路上千辛万苦地从太孙妃、太子妃再成为皇后,最后又是怎么一步步被贵妃孙氏给取而代
2023-05-21 12:14:00
朱祁镇被俘,到朱祁钰登基,这21天里发生了什么
...钰。他就在京城,正在监国,可以无缝对接。其三,先帝朱瞻基唯一在世的同母弟弟襄王。他曾在朱高炽去世之后及朱瞻基御驾亲征之时两次监国,经历过大风大浪,为人可以信赖。对于孙太后而言
2024-04-26 21: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斗日伪虎口脱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小泉沟村。(资料图片) 阳曲县是太原的北大门,也是太原周边的重要产粮区,其附近山区还蕴藏着煤炭等丰富的资源
2025-08-19 07:24:00
光耀太行 | 狮脑山上的“破圈”之战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八月的山风掠过海拔1160米的狮脑山巅,刺刀造型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八十五年前那个夜晚
2025-08-19 07:50:00
光耀太行 | 那年“双十一” 17岁的他投出一百多枚手榴弹……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当“双十一”成为消费符号,历史的指针回拨至1941年同一天。太行山腹地,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黄崖洞
2025-08-18 08:40:00
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
2025-08-18 13:46:00
横跨大洋再相聚,80年后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后代再回潍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8月17日下午,10位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后代来到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在和平广场的东侧种下了一棵棵“和平树”
2025-08-18 22:14:00
梅汝璈后人义务讲解“东京审判”十二载
“当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堪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梅汝璈顶住各方压力,最终不辱使命,将7名日本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为死难同胞讨回了血债
2025-08-18 06:09:00
“小英雄”雕塑背后的故事
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周雪莉报道:2025年8月,一段两名小学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为“小英雄”雕塑系红领巾的视频引发全网关注
2025-08-18 06:09: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李铁飞,1921年出生,又名涤非。1938年7月参加新四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受苏皖区党委派遣
2025-08-18 07:41:00
光耀太行 | 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
山西武乡,太行腹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一墙斑驳步枪,直面日军山炮。炮口如瞳,无声诘问:“‘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答案
2025-08-17 09:22:00
我们的抗战|捷耀齐鲁:从台儿庄到梁山的不屈壮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冯沛然 王开智 白雪岩 曾现金 刘臣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内,一面布满弹孔的墙体静静矗立
2025-08-17 10:13:00
民间视角书写家国情怀:南阳籍作家秦俊360万字著作《大汉王朝》即将出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16日上午,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友兰中楼至善书院内掌声如潮,全国劳动模范、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秦俊作为特邀嘉宾
2025-08-17 14:57:00
侵华日军罪行又添新的铁证 固安发现侵华日军日记和相册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刘英、刘杰)记者从固安县委办公室获悉,该县近日发现侵华日军士兵井谷惇一郎的日记和上原春信的相册
2025-08-17 15:40:00
缅怀先烈志,薪火永相传——传播宣讲抗战英雄精神
8月15日,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华夏忠魂宣讲”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泰安市徂徕镇抗日英雄纪念基地,组织村民开展走访学习
2025-08-17 17:43:00
光耀太行|山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英雄故事说不完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团一早出发,从山西长治市武乡赶赴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
2025-08-17 17:59:00
光耀太行 | 山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馆藏珍贵地形图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下午,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一行走进山西省晋中市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麻田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
2025-08-17 22: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