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4 15:1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中华历史五千年,起义造反的并不在少数,而造反的目的无非就两条,一是为了活下去,二是为了那个至尊之位。一般造反风险极高,可以说是九死无生,为了提高成功的几率,造反者自然要做万全的准备。不过,凡事总有例外,有的人就没那么“俗”,他们兴之所至,也不管有没有万全之策就开始扯旗造反了,比如下面的几位牛人: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第一位:谋反只为体验一下皇宫生活

这件事发生在唐敬宗李湛即位初期,世称“染工暴动”。

说起这次暴动的原因就不能不提唐敬宗这位荒唐皇帝,李湛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继位时只有十六岁,他爱好广泛,不仅喜欢打马球,还喜欢斗鸡遛狗、摔跤散打,其游乐无度较之其父穆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载,李湛继位后刚一个月就在皇宫的中和殿举办马球比赛,而且还规定赢得比赛的人不仅有丰厚的赏赐,还可以官升三级,真是把皇宫当成了游乐场,把祖宗江山当成了玩物。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马球运动

李湛对自己的这些爱好,可以说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他不仅白天打马球,而且晚上也不消停,据说,敬宗晚上有一项特殊爱好,叫做“打夜狐”(深夜捕狐狸),有了这些爱好,你说他还能正常理政吗?李湛给出的答案也很干脆,一切为了自己的爱好让路,就这样,李湛干脆罢了大臣的工,不仅不批阅奏章,就连早朝也不上了,大臣们更是成月看不到皇帝的身影,史称“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唐敬宗

于是,宦官当政,纲纪败坏,烽烟四起,京城暴动也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染工暴动”发生在长庆四年。造反的主要人物既不是王公大臣,也不是宦官藩将,而是两个老百姓,一个是染坊的役夫张韶,另一个是在长安街头卜卦的苏玄明。

张韶和苏玄明是极要好的朋友。有一天晚上,二人闲来无事便喝了点小酒,喝着喝着,二人就有点喝大了,这时苏玄明就说了,“哥们,兄弟给你算了一卦。卦象说,老兄你很快就会坐在皇帝的宝座上和我喝酒吃菜。你看咱们皇帝也是个玩货,白天打马球,晚上捉狐狸,皇宫里头也不怎么住,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张韶也是个二货,听这个狐朋狗友一说,竟然信以为真:“好嘞,信哥们你了,干他娘的”。

于是第二天,张韶就动员了一百多名的染房工人和地痞无赖,拼凑了一个临时武装,带上制作染料用的铲子、铁棒,甚至还有人头上顶着一口锅,浩浩荡荡的向皇宫进发。

刚到了皇城根底下,他们就被巡逻的士兵给发现了。张绍一瞅,这都来了,横竖是个死罪,便抽刀杀了这个士兵,然后带领大伙拿起家伙大喊着冲进了皇宫。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此时唐敬宗李湛正在清思殿打马球。张韶和苏玄明很快杀到了清思殿,唐敬宗李湛仓皇而逃,张韶一进清思殿就直奔御座而去,吃起了李湛尚未吃完的御膳,边吃边说:“老苏,您的卦真灵啊!”然后两人坐在御案两边,享用御膳。吃着吃着苏玄明突然醒悟过来,也许是吃饱了,大惊失色地说:“难道就到此为止了吗?”张韶一听,也恍然大悟。

就在两个人干瞪眼的时候,朝廷这边左军中尉马存亮已经调集兵马,对暴动的染工发起了总攻,这一百多人哪能抵得住,张韶苏玄明和一干追随者全都被当西瓜一样给咔嚓了!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不同于历史上绝大多数的造反起义者,张绍苏玄明二人造反的目的很单纯,仅仅是为了要体验一下皇家生活。我们在赞赏他们勇气的同时,也不免觉得滑稽可笑,可怜又可悲。

虽然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它却白纸黑字地被载入了史册。

第二位:谋反到最后竟然是造自己的反

南北朝时期的北齐虽然在历史上不怎么出名,但它却着实出了几位“恶名垂千古”的奇葩帝王,武成帝高湛就是其中一位。

高湛,北齐第四任皇帝,神武帝高欢第九子。他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为了更好地享乐,28岁就主动传位于太子高纬;他垂涎嫂子、原皇后李祖娥的美貌而将其强行霸占,并与其生有一女,后被李祖娥掐死,高湛暴怒之下又虐杀李祖娥之子;他对于给自己带了绿帽子的皇后胡氏和“奸夫”和士开不但不责怪,还有意成全他们。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高湛

高湛在位的四年,是北齐王朝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而他所在位时期的北齐也被称为“禽兽王朝”。

但这些可以“恶名垂青史”的轶事还不是高湛的全部,他还有一件更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事——造自己的反。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期,当时“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谋反事件层出不穷。仅享国27年的北齐就发生了三次政,变。

开国皇帝高洋就是造反起家,他的兄弟高演又造了侄子高殷(高洋之子)的反,高演登基以后,他的兄弟高湛自然眼热,也打算效仿一下自己的两个兄长。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乔任梁饰演的高演

公元561年,高湛趁高演患重病的机会,与自己的两个侄子高元海及高归彦密议,打算造反篡位,古人都非常迷信,就算造反这样掉脑袋的大事都要占卜一番,结果巫师占卜说三个月内不利于造反。于是造反一事就耽搁了下来。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陈晓饰演的高湛

三个月后,万事俱备,高湛正式举兵谋反,当高湛率领叛军来到宫门前,守门的士兵见到高湛的叛军不但没有惊慌,反而大开城门让叛军入内,高湛一见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但没趁机进攻,反而在宫门前踌躇起来。直到有太监出来传旨,高湛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原来无巧不成书,就在高湛准备谋反的当口,孝昭帝高演已经殡天,而且临死前还下旨传位于自己的弟弟高湛。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高湛

高湛面对圣旨真不知是高兴还是失望,因为对于他来说,这也算是篡位失败。更可笑的是,自己的两个侄子以及跟随叛乱的将领还嚷嚷着杀进皇宫,把高湛扶上宝座。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自己失去了“拥立”之功,就算高湛登基,自己的功劳和赏赐也难免减少了许多。

后来,高湛为了安抚自己的一众小弟,封赏更盛以前自己所许。高湛谋反到最后竟然是造自己的反,这在历史上也是奇葩一件。

第三位:“人尽皆知”的谋反

对于谋反而言,自然是做得越隐秘越好,特别是那种自身力量不足又希望“擒贼先擒王”的谋反者而言,但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谋反谋得“人尽皆知”,这位牛人就是明英宗时期宦官曹吉祥。

曹吉祥是明英宗能够二次复辟的大功臣,就是他在夺门之变中率兵迎英宗复位,也是他冤杀北京保卫战的大忠臣于谦,不过恶有恶报,英宗复辟后开始有所悔悟,对于曹吉祥、石亨、徐有贞等发动政,变的“功臣”逐渐厌恶。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夺门之变中的明英宗与曹吉祥

天顺五年,明英宗接连将石亨、徐有贞二人处死,曹吉祥害怕轮到自己,于是决定先发制人,计划与义子曹钦里应外合发动兵变,趁机废掉明英宗。

此次造反并非曹吉祥深思熟虑后的谋反,而是他在头脑发热之下做出的铤而走险之策,相比于驻守在京师附近的明军主力还有皇城禁军,其力量完全不够看,他唯一的机会就是利用自己宦官的身份秘密进行,在明英宗反应过来之前一击致命,但他的愚蠢却将这次造反搞成了一幕“喜剧”。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曹吉祥在决定造反以后,为了提高成功的几率,竟然打算收买明军中的蒙古兵。而他收买的方式也很可笑,在政,变的当晚,他大摆筵席宴请蒙古将领吃饭,这真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可想而知结果是什么。

在宴会上,蒙古将领表现的非常豪爽,个个拍的胸脯震天响,表示愿效死。然而还没等到宴会结束,就有三个蒙古将领跑到朝房告发了曹吉祥。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曹吉祥

不过,曹吉祥的运气也实在是好。当时坐镇朝房的是三位第二天即将出征的武将,其中就有抵挡瓦剌的功臣孙镗,按理说既是武将,第二天又出征,完全可以直接带兵平叛,但明朝体制不允许武将有兵权,这三位只能干瞪眼,无法调集军马。

于是三人又想尽快通知皇帝,但这时又出现了困难,首先是三人都不会写字,接近文盲状态,别说是奏章,就连自己的名字都像狗刨一样;其次,当时已是深夜,皇城门已经关闭,就算有奏章也难以传递。最终三人在纸上画上了曹吉祥的肖像,歪歪扭扭的写了一个“反”字,然后通过门缝传入了皇宫。皇帝能不能得到,得到后又能不能看懂就不是三位能够左右的了。

三位做完这一切以后并没有闲着,他们联袂来到军营,然后大喊抓囚犯,抓住有赏,士兵们一看有赏金,纷纷出动,约有两千人被忽悠着跟随孙镗去“抓囚”。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而此时曹吉祥也已发现计划已泄露,他立刻组织人马开始了兵变。由于蒙古兵口号喊得震天响,但真正跟随他造反的人却极少,只有不到三百人,因此他无法攻克皇城的任何一道城门,而在这时,孙镗等人率领的“抓捕囚犯”军也赶了过来,于是双方混战在一起。

最终,曹吉祥一方人少,重围之中无法脱身,最后便跑回自己府中投井自尽了。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相比历史上其它兵变,曹吉祥谋反事件从开始到结束都充满了喜剧色彩,仓皇发动兵变的曹吉祥和东拼西凑的官军竟然成为此次兵变事件的主力,放眼古代也再不出第二个了。

第四位:皇帝造大臣的反

这件事也与高家有关,讲的就是东魏开国皇帝孝静帝元善见与权臣高澄的故事。

大家可能会说,元善见既然是开国皇帝,怎么会诞生出权臣这种怪胎出来,这就不得不提到高澄的父亲高欢了。

高欢,就是上面提到的高湛的父亲,他本是西魏的大丞相,公元534年,高欢逼走孝武帝,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建立东魏。自此,高欢控制东魏朝政,专权十六年之久。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高欢去世后,高澄承袭父职,继续把持东魏朝政。在高澄看来,东魏是高家打下来的,皇帝也应该姓高,所以对皇帝一直很不礼貌!据载,有一次君臣二人喝酒,孝静帝就因说错了一句话,高澄二话不说,上去就给了孝静帝三拳,然后扬长而去。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自然引起了孝静帝的极大愤怒,虽然自己是由你们高家所立,但毕竟自己是名义上的皇帝,况且你的父亲高欢对自己都很恭敬,你算老几?于是孝静帝便对高澄起了杀心。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但考虑到高澄掌握兵权,所以孝静帝采取的办法就是挖地道,搞刺杀。可是,当挖到高澄家附近时,就被侍卫发觉,高澄一听侍卫的回报就炸毛了,直接带着兵进宫逼问孝静帝:“我们高家忠心耿耿,皇帝为何要谋反呢?”

孝静帝一听,立刻就抓住了话柄:“自古以来,只听说臣子反叛君王,没听说君王反叛臣子。你自己要谋反,又何必指责我呢?”

高澄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话有误,于是便杀了几个挖地道的,然后悻悻地给孝静帝摆宴道歉。

盘点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闹剧

后来的事情也很有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等这件事情淡了,高澄就如孝静帝说的那样,“臣子造了皇帝的反”,他把孝静帝囚禁起来,然后又杀了不少皇帝的近臣。在准备要杀死孝静帝时,高澄却被自己的厨师兰京刺死。

当得知高澄被杀,孝静帝高兴地对左右说:“高澄之死真是天意,是该朕掌权的时候了。”然而,孝静帝高兴得早了点,高澄的弟弟高洋出来继承了高澄的权势。比起高澄,高洋更加凶残,551年,高洋直接鸩杀孝静帝及其三子,然后自己称帝,建立北齐。

元善见,一个皇帝,做到要谋反大臣的地步,也算是极其可怜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哪位皇帝被大臣随意打骂不敢还手
...时他就离世了,他的儿子高湛继续把持朝政,他对当时的孝静帝更加不恭,这对君臣还给后世留下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因为孝静帝常年受到高湛的压制,他心情很憋闷,平时他不敢当着高湛
2023-07-27 17:18:00
盘点历史上用的次数最多的三个国号
...愿当傀儡逃到关陇军阀宇文泰之处,高欢又立元善见为魏孝静帝,称东魏孝静帝。公元550年,东魏孝静帝禅位给高欢之子高洋,高洋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东魏灭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魏(
2023-06-08 16:07:00
皇权争夺战:历代造反皇帝盘点
...十一岁。由于年幼,由权臣高欢辅政。高欢权倾朝野,令孝静帝如坐针毡。高欢死后,其子高澄承继父职,权势更大。对年幼的皇帝更是动不动就打骂,魏静帝受不了这种侮辱,就和一批大臣商量,
2024-03-24 11:39:00
盘点中国历史上国号为“魏”的王朝和政权
...儡皇帝,甚至被高欢掌握生死,公元550年,高欢逼迫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位给其子高洋,历时16年的东魏灭亡,北齐建立。大魏开国皇帝李密像九、大魏大魏(613年—619年),隋朝末
2023-10-25 08:42:00
盘点南北朝时期的9位亡国之君
...宇文泰毒杀了元修,时年二十五岁,葬于云陵。六、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元善见是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母为清河王妃胡智。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逃离洛阳,西奔
2024-07-05 13:21:00
东魏孝静帝被权臣泼酒,当众殴打的窝囊皇帝
今天给大家讲的皇帝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经历过尔朱荣叛乱后,北魏的国力一天天衰败下去了。这个时候,尔朱荣手下的小弟高欢闪亮登场了。他趁着北魏乱成了一锅粥的时候,打着平定叛乱的旗号,
2023-06-10 11:51:00
中国历史上两个可有可无的朝代,对历史没有多大实际性的影响
...常特别的朝代,由始至终只有元善见一位皇帝,史称东魏孝静帝。历史上经常是一位权臣对应多位傀儡皇帝,但是东魏却是一位皇帝对应多位权臣。东魏国祚16年,换言之东魏孝静帝在位也16年
2023-02-24 21:31:00
一起盘点南北朝时期庙号为太祖的皇帝
...。]永熙三年(534年)十月,高欢逼走孝武帝元修,拥立孝静帝元善见即位,迁都于邺城,史称东魏。武定元年(543年),高欢发动河桥之战、邙山之战,一波三折,最终取胜。武定四年(
2023-10-13 15:23:00
史上最屈辱的帝王,身为正牌皇帝,竟被大臣指责谋反
...人当众指责“谋反”者,恐怕也只有他了。他就是东魏的孝静帝元善见光说元善见大家可能想不起来,他的爷爷在中国历史上可是鼎鼎大名,那就是主持了北魏汉化改革的孝文帝。孝静帝元善见,是
2023-04-25 15: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