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逼功臣自杀的事例,事到临头都能领会到君王的意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0 08:41:00 来源:戏说三国

自古以来,凡成就帝王大业者都离不开名臣良将的倾力辅助,君王是个很特殊的职业,它处在古代政治金字塔的顶端,身处这个位置,猜忌、果决和心狠是必备的要素,因此注定了和大多数君王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

历史上逼功臣自杀的事例,事到临头都能领会到君王的意图

特别是在君王成功以后,和臣子或因为对国家发展方向的不同见解,或因为卷入到继承权的残酷政治斗争中,更多的是君王对有能耐的臣子的不放心,很多生前叱咤风云的一代名臣不得不面临被诛杀的威胁。

不过君王杀人也是有讲究的,对于功臣,能公开诛杀的一定要有明确的犯罪证据,如果没有,必须伟光正的君王就只能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即用隐晦的暗示逼迫对方自杀。这样的话,君王就不会背上滥杀功臣的坏名声。而且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本文就选出其中的几个典型事例来供读者参考。

历史上逼功臣自杀的事例,事到临头都能领会到君王的意图

卷入秦国宫闱丑闻的吕不韦,流放途中被逼自杀

秦始皇能成为千古一帝,吕不韦功不可没,是他扶持秦始皇的父亲赢异人回国继任秦王之位,秦始皇的生母也和吕不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秦始皇少年继位,又是吕不韦鼎力辅佐,为秦始皇后来一统六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吕不韦就没有后来的秦始皇。

有盛就有衰,权力的最上头只能有一个人,渐渐长大亲政的秦始皇不待见吕不韦是肯定的,不过要是正常情况下,吕不韦最多也就是隐退,这在战国时期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在秦国隐居或去他国隐居都有先例可循。可惜吕不韦参合进了宫闱之事太深,给秦始皇的母亲送去一个假太监嫪毐,还生了儿子,或许吕不韦是因为不愿意放下权力才做如此的准备,这就让秦始皇实在无法忍受。

只不过秦始皇这一生似乎还没有杀功臣的例子,吕不韦再怎么说也是秦国的功臣,秦始皇都曾叫他“仲父”,直接杀他名誉上说不过去,嫪毐淫乱宫廷且准备谋反的案子爆发后,吕不韦当然要负责任,秦始皇在将吕不韦一家发配到蜀中后,给吕不韦去了一封信: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秦始皇不好公开的或者在史书上否定吕不韦的功劳,只能私下否定,吕不韦从信中也能知道秦始皇因为母亲的事情对他有多恨,为了不牵连旁人或将来死的很难看,只好顺着秦始皇的心意自杀。

历史上逼功臣自杀的事例,事到临头都能领会到君王的意图

三国时曹操麾下首席谋臣荀彧,因反对曹操进九锡被逼自杀

汉献帝建安十七年,曹操麾下的首席谋臣荀彧“以忧薨”,后来有史书给补充了死法是“饮药而卒”。此前曹操刚准备称“魏公”并加“九锡”被荀彧强烈反对:

“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荀彧的劝谏让曹操很是不满,因此荀彧的自杀和这件事有关,是否为曹操所逼?裴松之注三国志时给出的说法是:

“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

因此荀彧被曹操逼迫自杀的可能性相当大。曹操已经在为曹氏江山做准备了,在这个事情上基本上是谁反对谁死。但荀彧功劳太大,又是顶级世家的代表,曹操不能直接杀他,只能采取暗示的方式让其自杀。

荀彧也聪明,他知道如果自己不死,就必须站在曹操的对立面,那么自己的家族也要跟着站在曹操的对立面,把曹操给逼急了,如果拉下脸不顾及名声,荀彧家族的结果不堪设想。

荀彧如果自杀,反对曹操的声音没了,他的家族也不用绑在一起反对曹操,就能得到保全。果然,荀彧自杀后,荀彧的家族继续得到曹氏的重用。

历史上逼功臣自杀的事例,事到临头都能领会到君王的意图

唐朝长孙无忌在和唐高宗李治的权力之争中失败,流放途中被逼自杀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信任的臣子和亲戚,在凌烟阁功臣榜上高居第一位。李世民生前为继承人操碎了心,但不论怎么操心,都是在长孙无忌的三个亲外甥中间挑选,李世民知道,只有长孙无忌支持的继承人才能当得稳继承人。

李世民驾崩时,让长孙无忌做首席辅政大臣,算是把儿子唐高宗李治交给了他,长孙无忌也没辜负李世民临终前的厚望,在李治继位初期就发动大案,把包括李世民三子李恪在内的几个对李治有威胁的皇族中人给清理掉。不过李治毕竟不是少年天子,并不希望在继位后和长孙无忌维持二元权力结构,想做真皇帝。于是两人的矛盾就突显了。

在“废王立武”的皇后之争后,长孙无忌失势并被牵连进谋反案,可他毕竟是“贞观之治”的首席功臣,李世民指定的辅政大臣,还是李治的亲舅舅,李治不好明着杀他。但长孙无忌长期掌握朝政,是关陇贵族的领袖人物,不杀又对李治独掌大权不利。

于是长孙无忌在被流放的途中被逼自杀,理由是要深挖谋反案的缘由。史书上都说是许敬宗派人去逼迫的,这个小编是不信的,长孙无忌这样的人物没有李治暗示,许敬宗估计是没那么大胆子的。不过史书为皇帝遮掩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历史上逼功臣自杀的事例,事到临头都能领会到君王的意图

以上文中的吕不韦、荀彧和长孙无忌都是比较典型的君王自己对功臣不方便下手,却用迂回暗示的方式达到心中所想的事例。中国历史上还有如伍子胥、文种、白起、周亚夫、陆逊等名臣名将也都是因君王的猜忌和逼迫,或直接自杀,或忧愤而亡。

如何避免上述所发生的情况是门很深的学问,辅佐君王共创大业还不是为了名、利或家族?为理想奋斗的事在中国古代是很少见的,青史留名并和君王携手开创一代盛世才是名臣良将的追求。不是所与人都有范蠡和张良那样的洒脱,就比如被越王勾践逼杀的文种,即使有了范蠡的劝告,依然不甘心隐退,结果勾践几乎就是明着劝他自杀。

历史上逼功臣自杀的事例,事到临头都能领会到君王的意图

和共过患难的君王相处是一门艺术,很显然,在相处的过程中能准确判断出自身的险恶才是更高明的政治智慧,本文中举例的三位历史名人在临自杀前都是聪明的,也都有了领悟君王意图的政治智慧,只不过身在其中时却因为各自的立场忘记了,除非他也能做到君王的位置上去,否则不可避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始皇为何不诛杀功臣?
...封侯了。可以说至少在始皇帝时代都是善始善终了。哪怕吕不韦祸乱宫闱,按律当诛,秦始皇也仅仅是让他举家搬迁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不想去蜀地过苦日子,自己服毒自尽。这笔帐,算不到秦始
2023-10-09 21:58:00
秦国哪位君王五十二岁登基为王,三天后就死了
...姬不受安国君宠爱,而作为秦国公子在赵国作人质。后在吕不韦的活动下,华阳夫人成功说服安国君立异人作为继承人。为此安国君为华阳夫人刻下玉符作为证物。二人随后命吕不韦担任异人的老师
2024-06-02 16:44:00
揭秘历史疑团:顿弱究竟是不是劝秦王迎回赵太后的功臣?
...以说绝无仅有。当时,秦王刚刚亲政,因嫪毐之乱,秦相吕不韦被罢免,太后赵姬被幽闭于雍城萯阳宫,嬴政头上的两座大山终于被搬走。然而,太后毕竟是嬴政的生母,许多朝臣认为嬴政此举有违
2024-04-06 11:34:00
...,灭齐弱楚赵,为大秦一统天下奠定基础;亲庄襄王重用吕不韦,击败六国合纵,为大秦一统天下再次打下基础;到秦始皇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完成了统一之功业。然而在历代秦王之中,有一个人
2024-05-25 18:41:00
嬴政统一华夏的最大功臣是谁?
...下,一个主攻国都,一个横扫残部,关于王翦我们还得从吕不韦当政秦国时说起。庞煖合纵攻秦,王翦声名鹊起。秦王嬴政亲政之前,秦国度过了一段吕不韦当政的时期,此时的秦国并没有衰弱,相
2023-07-08 15:16:00
秦始皇的爷爷秦孝文王苦熬54年,在位3天做了4大贡献
...病逝。有人说,他是因为太过兴奋致死,更有人说他是被吕不韦害死的,因为吕不韦想尽快让嬴子楚(秦庄襄王)继位。不管怎么说,秦孝文王继位3日而亡,成为秦国历史上在位时最短的国君。秦
2023-01-04 21:29:00
名将王翦是秦王扫六合的最大功臣,他还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
...能是。一个是秦昭襄王的儿子异人,一个就是后来的丞相吕不韦。关于这段历史,笔者不在此过多的赘述。秦始皇后来作为国君,就是以异人的儿子的身份。秦始皇十三岁继承了国君位。在当时来说
2023-01-18 22:52:00
春申君黄歇与吕不韦都将老婆送给君王,但结局却大相径庭
公元前263年,楚国的楚顷襄王熊横去世,因为黄歇得以说服秦昭襄王让在秦国作为人质的熊完归国继位有功,被继位的熊完也就是后来的楚考烈王封为令尹执掌楚国的军政大权,黄歇也就是春申君,
2024-01-21 12:43:00
名垂青史:中国历史上十位传奇丞相盘点
...按历史时间先后顺序来做一个排名就是:周公旦、管仲、吕不韦、李斯、萧何、曹操、诸葛亮、房玄龄、魏征、张居正。一、周公旦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辅佐周武王成功讨伐商纣王,周武王在灭
2024-04-09 15: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