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孔子眼中的管仲是怎么样的
...示出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中,他对春秋时期鲁国大夫管仲的评价,尤为引人注目。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他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才能上。他认为管仲是一位有道德、有智慧、有勇气的人,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首先,...……更多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齐相,但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单在《论语》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就或褒或贬,褒贬抵捂,着实令人费解,从而引发出了对管仲“仁”与“不仁”的争论。一些人认为管仲提出了尊王攘夷,辅...……更多
被孔子赞誉为“圣人之师”的人物究竟是谁呢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一位名叫管仲的政治家,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被誉为“圣人之师”。那么,这位被孔子赞誉为“圣人之师”的人物究竟是谁呢?他又是如何...……更多
司马迁为什么说管仲的格局不够,不推翻周王朝,止步于诸侯称霸?
管仲因丰功伟绩而名扬千古,他辅佐齐桓公内修政治,外举“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首霸。然而,对于管仲历来褒贬不一:赞誉方说春秋第一相,“管仲世所谓贤臣”;贬低方称千古第一小人,比如《论...……更多
...朱元璋赞赏。鲍叔牙是“五不如”。他主动向齐桓公推荐管仲为相,说自己有五个不如:“宽惠爱民,臣不如管仲;忠义以交好诸侯,臣不如管仲;治国不失权柄,臣不如管仲;制礼仪以示范于四方,臣不如管仲;披甲击鼓,立...……更多
揭秘管仲和孔子: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更大?
毫无疑问,孔子比管仲,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更大。孔子,不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被世人誉为“圣人”。孔子在世界上一百位文化名人里名列第一,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人民两千多...……更多
...,规范自身的消费行为,自觉实行等级消费。“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管事不摄,焉得俭?’然而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敦...……更多
孔子的偶像是哪四个人
...把邻居们都请了回来。 几个人的正直也都是出了名的,管仲当了宰相,坚持不任用自己的亲朋,唯贤是举;子产在郑国实行法治,就是为了保证公平。事实上,无论是管仲、晏子还是子产,都得到了各国的尊重。柳下惠的正直...……更多
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是什么意思?
...伐楚战争。遂伐楚。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楚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是以来...……更多
他位居相位四十多年,死后老百姓哭丧
说起春秋贤相,大多数人会异口同声——管仲。诸如管鲍之交、尊王攘夷、“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类似的小段子占据了大多数人的记忆里。然而,对于子产能够了解的人却屈指可数。管仲私德有亏,所以《...……更多
管仲:从屌丝到齐相的传奇人生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丞相,要论排名,管仲绝对名列前茅,他本人性格非常有趣。年轻的时候他风评极差。和好友合伙做生意,拿得多出的少,任职小官却被驱逐,上战场经常做逃兵。当别人的家臣,却在失败后转投政敌。战国...……更多
...,是齐桓公身边有个能人,而且是个不是一般的能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过早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管仲的本事有多...……更多
冯道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国之上,先国而后君!以孔子为例,当时子张问孔子:「管仲谋助公子纠夺其兄齐桓公,那是否『未仁』?」。但孔子则认为桓公能够九合诸侯,不用兵戎相见,那都是管仲的力量。如今冯道向契丹王耶律德光说:「此时即有一...……更多
中国历史四大名相,排在第一原来是管仲
...的四大名相,其中诸葛亮排第四,第一原来是他。第一、管仲,或许大家就会想了,第一原来是他啊,是的,第一就是管仲,可以说管仲的一生是历经坎坷的,少年时丧父,生活十分的穷困,但是管仲人穷志不穷,他努力奋进,...……更多
...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这是管仲的名言,有人说管仲并不是只讲利益,他是要在经济发展后,才去开启精神、道德上的追求。但其实在管仲心中,只要“仓禀实”“衣食足”就够了,“礼节”“荣辱...……更多
管仲:春秋第一相与青楼文化千丝万缕的关系
管仲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创立霸业的著名政治家。后人评价,齐国成就霸业,齐桓公只是躯壳,管仲才是灵魂。孔子曾称赞管仲:“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个“春秋第一相”在得到人们的尊重的同时,也被娼妓奉为...……更多
管鲍之交:共同创造春秋霸业的传奇故事
管仲(?-公元前645年),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出生贫苦,丧父早,但凭借着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成为了后来齐国的上卿(丞相),被尊称为\"春秋第一相\"。管仲注重经济发展,他主张以富国强兵为目标...……更多
范雎的智慧与手段:从魏国逃亡到秦国宰相的逆袭之路
成大功者不拘小节,古之通理。当年,管仲一箭没射死齐桓公,公子纠被杀,他不陪着死,死皮赖脸的活着,最终辅佐齐桓公称霸天下,那个死了的召忽,虽然尽了“人臣之道”,可后世没人称赞他,人们只记得管仲。孔子对...……更多
春秋名相管仲:谋略之道与华夷之辨
春秋时代的名相莫过于管仲管夷吾,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使得齐国一时独霸春秋。当时犬戎攻破了镐京,诸侯人心惶惶,担忧被发左袵之祸,而管仲则联合诸侯尊王攘夷,维系衣冠之地,因此重视华夷之辨的孔子说“微管...……更多
齐桓公能成为五霸之首靠的是他,堪称春秋第一操盘手
...么奠定了齐国的绝对霸主地位呢?答案是一个人,他就是管仲,春秋第一操盘手。与其他霸主不同的是,齐国的称霸是全方位的,无论是经济、军事、人口,还是道德制高点,齐国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而管仲的操作,简直牛到...……更多
布料背后的霸权:揭秘管仲如何征服七国
...上霸主,齐桓公一心想征服旁边的鲁国和梁国,一代名臣管仲建议说:主上不用急,按照我说的做,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灭了这两个国家。怎么做呢?首先,自齐桓公开始,穿一种叫做“锑”(古代的一种可以做成布料的农作物...……更多
齐桓公与管仲:尊王攘夷,天下安定
齐桓公用贤不避仇,不计射钩之恨,拜管仲为相。管仲相齐,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小白即位。齐襄公诸儿在位期间,内不修明政事、外不结好诸侯,到处惹是生非,眼看祸乱将至。智者料事于未发之前,管仲、召...……更多
晏婴嫉妒孔子的才德,不容孔子在齐国大展身手
...国的两大名相,其一就是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管仲,再则就是襄助齐景公再度称霸诸侯的晏婴。或许很多人了解晏婴其人,还是从小学课本中矮个子晏子使楚,不辱使命的故事,才有所印象。晏婴在被齐景公任命为相...……更多
周天子任命的国氏、高氏为“天子之二守”
...各诸侯国派遣有上卿,代表周天子对各诸侯国进行监控。管仲深受齐桓公宠信,位高权重,但面对周天子任命的国氏、高氏两位周朝上卿还必须礼让,只能受下卿之礼,不能僭越。国氏、高氏为“天子之二守”,是周天子任命的...……更多
齐桓公的霸业:改革与创新引领的春秋盛世
...就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主要得益于匡扶社稷的旷世奇才管仲,而管仲能够效忠齐桓公,在于齐桓公能够捐弃前嫌,礼遇贤士。齐襄公当政时,荒淫无道,政治腐败,贪图享乐,不理国政,赏罚不明,滥杀无辜,人人自危。他的...……更多
管仲改革:奠定春秋霸业的基石
管仲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早年时辅佐于公子纠,后来在鲍叔牙的力荐之下,担任齐国国相一职。管仲同时还是中国改革史上的一位大改革家,他执政期间大兴改革之风,齐国在他的治理之下国富兵强,一举成为春秋...……更多
齐桓公暴尸六十七天没人管,因为皇子们都在忙着争帝位
作为春秋第一霸主的齐桓公,在管仲等人的辅佐下开创了一代伟业,但是在齐桓公去世后,他的皇子们带着各自的阵营为了争夺皇帝的宝座同室操戈,导致齐桓公的尸首六十七天没人管,尸体臭了烂了,蛆虫都爬到了屋子外边...……更多
...文化对孔子影响之大之深。孔子在《论语》中四次提到了管仲,其中三次大加赞扬。管仲是齐文化的代表人物。齐文化对孔子的影响、对孔子学说的形成,显然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孟子和荀子都曾在齐国的稷下学宫著述、讲学数...……更多
《管子》为何称得上治世宝典
在梁启超等人编著的《中国六大政治家》中,管仲位列首位在诸子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一部汇集众家思想精华的著作——《管子》。《管子》是治世宝典,它的特色不仅在于一书含多家之说,还在于保存了政经一体的...……更多
盘点古代6大怪才
...领域,依然借鉴这本书中的东西。 第四:华夏第一相,管仲管仲约出生在公元前723年,管仲出生很不错,父亲还是齐国的大夫,年轻时候和鲍叔牙一起做过些小生意,结识了不少人,当兵的时候几次都想跑,但是都失败了,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先睹为快!走进“运河一帝”隋炀帝陵遗址公园
本文转自:国际在线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任丽君):6月23日,“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采访团一行走进隋炀帝陵遗址公园
2024-06-25 17:29:00
但性格豪迈,血气方刚。朱元璋问廖永忠:“你跟着哥哥投奔我,是想要富贵吗?”廖永忠回答:“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
2024-06-25 11:55:00
朱元璋渡江之后,全力攻打集庆(南京),随后靠着巢湖众将攻下镇江、常州、池州等地。在这些战役中,廖永忠都立下大功。好景不长
2024-06-25 11:55:00
1363年,朱元璋通过鄱阳湖之战灭掉了陈友谅,从此傲视群雄。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水上战争,而廖永忠又是朱元璋麾下最著名的水军将领
2024-06-25 11:56:00
1873年,同治皇帝18岁,但1874年,同治皇帝突然得天花去世了,慈禧又重新掌权,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历来说不清楚,有人甚至为人是慈禧太后下的手
2024-06-25 12:06:00
举报信一路无阻递上了武则天的案台,女皇看完后便唤亲信带来来俊臣亲自接见。来俊臣被押送上前,武则天也不禁感叹他的俊秀面孔
2024-06-25 12:00:00
西番酋长大将军阿史那斛瑟罗府中有一位知名的能歌善舞的小婢被来俊臣看上,为了能够将此女子占为己有,他让同党一起诬告大将军意欲率众谋反
2024-06-25 12:01:00
薛涛生于是中唐时期,其父亲薛郧学识颇深,薛涛受父亲影响,八岁时就吟诗作赋,通晓音律,生性聪颖,据《名媛诗归》记载,有天其父亲在院内说了一句
2024-06-25 12:07:00
三年后(1366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等猛将攻打张士诚,张士诚被围困在平江(苏州),朱元璋觉得大局已定,便交给廖永忠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2024-06-25 11:57:00
公元1367年,由于张士诚死守平江,徐达、常遇春久攻不下,朱元璋派廖永忠从淮东率领水军协助徐达,朱元璋最终诛灭张士诚,也有廖永忠之功
2024-06-25 11:57:00
正因为是一名女性坐上了从来只有男性才能拥有的龙位,妄称天子,所以在她得位初期,天下人心惶惶,朝中一片唱衰。为了让异己噤声
2024-06-25 11:59:00
几乎参与了朱元璋所有的大型战斗。朱元璋渡江时,廖永忠雪中送炭;朱元璋灭陈友谅时,廖永忠舍生忘死;朱元璋攻张士诚时,廖永忠锦上添花
2024-06-25 11:59:00
慈禧太后是清朝著名人物,她是咸丰皇帝的嫔妃,因为咸丰皇帝身体不行,而当时的清朝又有外地来袭,又有太平天国运动,真是内忧外患
2024-06-25 12:05:00
李冶生于中唐时期,浙江吴兴人,从小善读诗书,生性聪慧,六七岁时就能吟诗作词,出口成章,少年时曾作诗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2024-06-25 12:08:00
具有强烈变革维新的光绪会让大清迎来曙光吗?慈禧死后,光绪肯定会重新掌权,他虽然痛恨慈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慈禧终究是大清皇太后
2024-06-25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