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福建民居第一村”入选全国“爱卫网红打卡点”
...大会上揭晓的70个“爱卫网红打卡点”,有着“福建民居第一村”之称的连城县宣和镇培田村名列其中。这是此次龙岩市唯一入选的项目,福建与培田一起获此殊荣的还有南平市星村镇。2022年是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为弘扬爱国...……更多
连江坑口:“线面之乡”的新生力量
...地迎来开花期,宛若一幅金色画卷,吸引了不少村民来此打卡。连端妹告诉记者,她的油菜花基地正在开展“选美”——从全国各地引进早熟油菜花新品种,形成“早稻+晚稻+油菜花”的一年三茬新模式,让“冬闲田”变“农忙...……更多
(乡村行·看振兴)“沙县小吃第一村”香飘世界
...质廊桥“龙凤桥”,来到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浓郁的烟火味扑面而来,南来北往的游客纷纷在古樟树、小吃街、民俗馆前打卡留念。图为俞邦村全景。黄三定摄沙县小吃是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之一,...……更多
...承,文化产业不断蓬勃发展。培育慈善文化打造闽东慈善第一村明朝著名慈善家郑宗远诞生于柘荣县楮坪乡仙岭村,郑氏家族秉持祖训,积淀了深厚浓郁的“善”文化,楮坪乡紧紧抓住这一优势基础,打造闽东慈善第一村。深挖...……更多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八闽大地念好“山海经”
...方?答案就在山海之间。宁德蕉城区东北部的“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赤溪村,曾面对“地无三尺平”的窘境。在福鼎,习近平曾专门指出: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坚持十年、十五年、二十年,我们的山上就是“银行”了。...……更多
(乡村行·看振兴)“中国碳票第一村”“碳”新路
...号为“0000001”的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成为“中国碳票第一村”。图为常口村一角。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林业碳票是林地林木的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通过这一凭证,可以将林木的固碳功能作为资产,并进行交易。常口村的这...……更多
45家华媒代表湖南郴州行:山水美产业旺 有特色韵味浓
...显湘南建筑特色。3月24日,45家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湘南第一村”板梁古村。中新网记者杨华峰 摄为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板梁古村的村民们奉上源于周朝“三礼”之《礼仪》的高亭宴礼。宴席有请客、接客、宴客、送客等仪礼...……更多
...身仙境之中。樱花绚烂的日子,每天都有游客前来赏花“打卡”。2018年,原本在昆明从事软件开发的杨君周,从朋友推送的短视频得知家乡还有这么美的地方。2018年10月,他驾车从昆明来到和尚田,走进这里便深深爱上了这个...……更多
“Z世代”外国青年中国乡村行: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中国
...黄土旱垣农耕文明的经典村落,有“中国古村落抢救工程第一村”之称。这里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独特,物产丰富,保存了中国北方汉民族自给自足的传统生活方式。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曾多次到后沟村考察,称之为“农耕...……更多
探索乡村文旅的“共富密码”
...美回迁房”的东梓关版“杭派民居”,被称为“富春江畔第一村”。焕然一新的东梓关引来了国际和国内的目光,开启了乡村文旅的新篇章,寻找到了饱含乡村美学的新生活方式。 ……更多
保山“小粒咖啡”成为咖啡产业新名片
...图)围绕庄园让“精品”成为“名品”被称为“中国咖啡第一村”的新寨村,咖啡种植面积1.36万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95%。2023年,新寨村咖啡豆产量4000余吨,实现农业产值1.4亿元。除了不断攀升的精品咖啡产量,新寨村也在...……更多
...”在中国刀剪之乡、闽东小城柘荣,力争打造“中国剪纸第一村”的城郊乡靴岭尾村,瞄准文创产业这一新兴市场,让更多村民通过剪纸实现家门口就业,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双增收;彭鼓(竹钉鼓)制鼓技艺流传上百年...……更多
一台全国示范展示点的“村晚”,让这个“宝藏村”彻底火了
...文化旅游节越来越多,很多游客知道了焉家村,纷纷前来打卡旅游。如今,集合了传统民居、沙滩风景、山水风光的焉家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油画家们来这里写生,焉家村也激发了定居银滩的摄影家、书法家、画家、歌唱家等艺...……更多
福建持续推进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蔡茂楷)记者从1月15日召开的福建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获悉,近年来,福建立足资源优势,深入实施“3212”工程(30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100个农业产业强镇、2000个...……更多
福建将乐:乡村“五美”复苏田园资源
...营。村中闲置的老屋、老田甚至空地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打卡点”,留守的村民既是“房东”,也是基地的助教、“管家”、园丁,在改造一新的村里有了新工作。据了解,此前,由于村民陆续外出务工,村民房屋闲置,这里一...……更多
三百年古厝 打造福建非遗展示窗口
福州新闻网3月2日讯(记者 李琪 文/摄) 3月1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2023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福建赛区)获奖情况,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一举拿下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奖、百佳公共文...……更多
单身爸爸回福建老家:租3400亩山林,让孩子野蛮生长
...和安稳优渥的城市生活,带着两个孩子,从深圳回到老家福建培田村。重蹈父辈的轨迹,传承做老中医的祖父的手艺,种稻、酿酒、晒药,两个孩子在乡村“野蛮生长”。▲ 项惠斌一家这座800年的客家古村落,几乎只剩下老一...……更多
国际森林日丨漫说“林改四问”的“新回答”
...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林晓丽 焦艳20多年前,以“全国林改第一村”捷文村为起点,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改四问”关系到林改顶层制度的设计,指的是“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更多
...,前往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古田会议会址、“红军长征第一村”长汀县中复村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见学。 党建共建“交流学”中信银行福州分行充分发挥党建馆平台纽带作用,广泛联学共建,交流互促提升学习效果。2023年以...……更多
凝心聚“绿” 以绿兴区
...花园万株樱花绽放“火出圈”,5万多名游客慕名而来“打卡”晒图;紧接着刷屏朋友圈的是政企群团共发力、男女老少齐上阵的植树热潮,绿意翻滚整个朋友圈。一组数据则更加直观:今年梅县区县镇村绿化计划种植树苗14.8万...……更多
小橄榄带来幸福生活
...实挂满枝头,在阳光照射下闪着金灿灿的光,“中国橄榄第一村”福建省闽清县梅溪镇梅埔村洋溢着丰收气息,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着2800多人口的梅埔村,耕地面积不到1000亩。“靠山吃山唱山歌”,早在100多...……更多
“三美乡村”美美与共
...,南漳县城关镇南背村柳树林的“共享乐园”里,大人们打卡合影,孩童则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有水有林,空气也好,把过去的荒地改造一下,变成了周边村民散步休闲的好地方,还有不少县城居民来这儿露营呢。”村民...……更多
探索“三聚三同”共建模式 合力打造毕节乡村振兴新典范
...光优美。村户籍人口近1300人,80%是白族,有‘贵州白族第一村’的美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龙进说,曾经冷清的乡村不断热闹起来,上小河村现在是旧貌换新颜,村民...……更多
吸引大批画友来打卡 这个小山村有什么独特魅力?
...口只有50人左右的“空心村”,变成了每年30多万人次“打卡”的热闹村庄。究竟这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有什么样的独特魅力?一起跟随总台记者,去寻找答案。当我在搜索引擎里输入龙潭村,我的眼前,出现了许多人创作的不...……更多
【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国民小吃”出山又出海,推动两岸融合高质量发展
...穿过绿树掩映的木质廊桥“龙凤桥”,就到了“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这里的古樟树群、小吃民俗馆、生态旅游慢道等景点,不时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前来打卡拍照。俞邦村是革命老区村。中新网记者雷朝良摄“我们做的...……更多
乡村振兴看福建|南平市溪后村:“一枝花”撬动大产业
...科技特派员制度起源地,溪后村被誉为“中国科技特派员第一村”。近年来,当地通过科技助力,推动产业高效发展,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起源地优势,发力“科特派+”,通过“科特派+产业链”“科特派+金融”“科特派+扶贫...……更多
《我的家乡我的年·重庆涪陵》在cctv-15音乐频道播出
...渡村,它不仅是涪陵榨菜的原产地,更是世界榨菜之乡的第一村。 ……更多
砂涌过后的金田村 记者探访板房里的特殊家庭
...覆盖26000多户房屋,其中金田村就有405户。金田村大多数民居都是沿袭土族传统建筑风格,砖木结构的平房庭院既相对独立又有足够的空间,目前被划定在地质相对安全区域的村民,大部分都像这样以分散安置为主,而在金田村...……更多
柘荣楮坪:以慈善文化蹚出兴村之路
...”仙岭村村民郑富全说。楮坪乡仙岭村是宁德市慈善扶贫第一村,也是明朝著名慈善家郑宗远的故里。多年来,郑氏家族秉持“积才先积德、为人先为善”“传与子孙家业,不如传与善举”的祖训,积淀了深厚浓郁的“善”文化...……更多
美在青山绿水间
...自行车道等设施齐全,吸引了众多自驾、骑行爱好者前来打卡。该区把生态保护、全域旅游、文化传承、乡村建设等元素融入公路建设,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插园公路不仅串联起了美景,还为当地民宿产...……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本报讯(记者 金秋时)7月5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根据《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同意筹建贵州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复函》要求
2024-07-08 06:18:00
本报讯(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黄太富)在普安县南山坡至下厂河农村道路工程,挖掘机轰鸣,运输车辆繁忙。近期,项目施工方加快实施进程
2024-07-08 06:18:00
清镇市融媒体中心 张江隆俯瞰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旅居民宿、右二“蒙安”花海、民乐精品水稻、骆家桥有机蔬菜、芦荻生态好茶……多元化
2024-07-08 06:18:00
本报讯(刘春梅 记者 张齐)今年以来,为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余庆县大乌江镇多方探索,通过开展“一批理论业务学堂”“一批感悟分享讲堂”“一批户外拓展讲堂”的“三个一批”系列活动
2024-07-08 06:18: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盛夏荔波,满目苍翠。穿过车水马龙的县城,沿X920公路蜿蜒向前,越来越多的沉睡资源被唤醒。两声土枪鸣响
2024-07-08 06:18:00
黄浩山行贵州,夏日清朗。黔北有河谷,云起云舒,茅台小镇一如既往酒香醉人。传承于悠悠时光,惊世于积弱岁月,涅槃于天地更迭
2024-07-08 06:18:00
“饮用天然矿泉水主要包括了锂、锶、硒、偏硅酸等7大类型,其中偏硅酸和锶型最为常见,占到了约80%。当硒和锶共同赋存,形成了独特的硒锶复合型饮用天然矿泉水
2024-07-08 06:18: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为抢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机遇,带动文体康旅装备产业发展,今年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07-08 06:18:00
本报讯(记者 欧阳章杰)近日,“天眼问政”栏目收到网友反映,剑河县仰阿莎东大道部分路段因工程施工,多个路口一直处于封闭状态
2024-07-08 06:18:00
保一方净土 守一方粮安——探索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及整治的湘潭经验全媒体记者 廖艳霞 通讯员 李雨青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
2024-07-08 06:30:00
集约节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湘潭市资规局开展全国土地日系列宣传活动湘潭在线7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阳)7月5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白石公园开展以“节约集约用地
2024-07-08 06:30:00
“未来湘潭新模样”系列报道③打造高质量发展主引擎——湘潭市积极构建“两大平台,三园多点”的产业空间格局全媒体记者 杨阳产业是经济之本
2024-07-08 06:30:00
天目叠翠,吴越千年。7月4日,杭州市文史研究馆组织馆员(特约研究员)赴临安区开展“走临安 访吴越”活动,围绕吴越文化挖掘保护
2024-07-08 06:3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08日 第 11 版)本报武汉7月7日电 (记者陈世涵、朱金宜)7日
2024-07-08 06:36:00
社区夜市激发消费活力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08日 第 08 版)近年来,江苏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丰富夜间经济消费业态
2024-07-08 0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