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探索“三聚三同”共建模式 合力打造毕节乡村振兴新典范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17 23:0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贵州毕节4月17日电 题:探索“三聚三同”共建模式 合力打造毕节乡村振兴新典范

中新网记者 张伟

探索“三聚三同”共建模式 合力打造毕节乡村振兴新典范

资料图:梨树镇上小河村。郑德松摄

“蓝天等你来,白云等你来,蓝天白云在等待,花开等你来,叶绿等你,迎接贵客你到来。”一首白族的《迎客歌》让人瞬间就记住了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梨树镇上小河村的秀丽风景。

记者日前走进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梨树镇上小河村,清风拂面,满目青翠,层峦叠翠、溪流潺潺的秀美风景,与“山水画墙壁”的民居相得益彰,让人在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探索“三聚三同”共建模式 合力打造毕节乡村振兴新典范

资料图:上小河村一隅。彭资竣摄

上小河村位于七星关区梨树镇西北部,距主城区16公里。受诸多因素影响,昔日的上小河村属于二类贫困村。彼时的上小河村里,通村路是一条泥巴路,村民的房屋简陋而破败,外出务工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数据显示,2004年,上小河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为865元。

上小河村村支书龙进回忆说,那时的上小河村什么都难,行路难、住房难、看病难、就业难、致富难……“小时候我去上学,单边要走一个半小时左右。那时候想都想不到现在的幸福。”

在民盟中央的对口帮扶和干部群众等的共同努力下,上小河村村民昔日不敢想的幸福一步步变成现实。

探索“三聚三同”共建模式 合力打造毕节乡村振兴新典范

图为上小河村一隅。张伟摄

近20年来民盟中央及民盟各级组织协调整合各类资金,通过“同心智力支持”“同心民生改善”“同心示范带动”三大工程对上小河村进行全面帮扶,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白族民居改造、生态环境整治、产业试点示范等,上小河村从二类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2023年,上小河村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12576元。

“我们村森林覆盖率达80%,山水自然风光优美。村户籍人口近1300人,80%是白族,有‘贵州白族第一村’的美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龙进说,曾经冷清的乡村不断热闹起来,上小河村现在是旧貌换新颜,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普遍增强,还先后荣获“贵州省最具魅力民族村寨”“省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探索“三聚三同”共建模式 合力打造毕节乡村振兴新典范

图为上小河村的同心广场。张伟摄

为助力乡村振兴,民盟中央和广州市天河区坚持优势互补、协同联动,以上小河村为试点,大力推广“统一战线+东西部协作”“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模式,通过“聚智共商发展大计,同绘乡村振兴蓝图”“聚力推动乡村建设,同创美丽宜居环境”“聚能发展特色产业,同筑共同富裕基石”,携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新典范,共同缔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和美家园。

在上小河村开展驻点帮扶的民盟贵州省委会宣传处三级调研员潘芳告诉记者,民盟中央及民盟各级组织、广州天河区帮扶干部等深入上小河村考察调研多次,为上小河村发展把脉定向、对症开方。民盟中央积还极协调清华大学建筑研究设计院专家帮助上小河村丰富完善村庄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还积极推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学生实践基地”落地上小河村。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学生实践基地”先后组织二期寒暑假实践,共计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鲁迅美术学院、新疆大学等13所高校、32名学子到上小河村开展乡村振兴实践,帮助上小河村从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白族文化挖掘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指导,为上小河村发展提供了强劲助力。

对于高校师生们的到来,潘芳最为开心,“这或许是很多地方请都请不来的人才,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走访、调研、设计,为上小河村的未来发展注入‘无限可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民盟及广州天河区聚能发展梅花鹿养殖、艾草种植加工等产业,同筑上小河村的共同富裕基石。

探索“三聚三同”共建模式 合力打造毕节乡村振兴新典范

图为梅花鹿养殖项目。张伟摄

民盟及广州天河区帮助协调引进梅花鹿养殖项目落地上小河村,打造集梅花鹿养殖、鹿产品加工、梅花鹿观光、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目前,已养殖梅花鹿200余头,年产值可240余万元,三年内养殖规模可600余头。

梅花鹿养殖项目的负责人张伟,曾长期在福建等地工作的他为回馈桑梓,毅然选择回乡创业。“梅花鹿全身是宝,未来将深耕产业,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梦想。”

探索“三聚三同”共建模式 合力打造毕节乡村振兴新典范

图为梅花鹿养殖项目中的梅花鹿。张伟摄

张伟告诉记者,他曾去北京通州免费打工学习梅花鹿养殖技术,通过与专家合作实现了在中国南方养殖梅花鹿,期望以梅花鹿养殖为核心,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宋代王安石的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用来形容现在的上小河村可谓最适合不过。

走进上小河村,在欣赏山水田园风光之时,还能聆听民盟盟员帮助上小河村村民创作的白族三首歌——《迎客歌》《三道茶》《留客歌》,品尝“白家林下烧烤”“白家围炉煮茶”“白家长桌宴”,吃“一碗面”等。

有个“小愿望”的龙进说,期盼在多方的助力和帮扶下,上小河村产业旺起来,旅游火起来,让城里人都羡慕村里的生活。(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2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合力谱新篇实干启新程——市两会精神在与会人员中引发热烈反响2023年1月1日,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市政协三届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七星关胜利闭幕。连日来
2023-01-02 01:52:00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孙信进入新时代,毕节建设重点聚焦到“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的新三大主题,从衔接乡村振兴到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统一战线参与毕节发展的新
2023-07-05 03:55:00
树典范 美丽乡村 建设样板“有型”
...均收入从2012年的2450元增加至2021年的19304元。去年夏天,毕节大方县木寨社区因避暑游真真正正地火了一把,不少游客表示要提前一个星期才能订到这里的房间。“这个地方
2023-03-08 05:35:00
...力推动,形成了中央层面高位推动、省级层面协调推进、毕节市创新举措主动对接抓落实的三级联动统筹推动落实新格局。2023年7月,中央统战部印发《关于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
2024-09-28 06:09:00
“数字+”模式为乡村振兴添智赋能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七星关区朱昌镇双堰社区“数字+”模式为乡村振兴添智赋能陈立鼎查看智慧养殖基地检测系统本报讯(刘 娟 报道)近年来,致公党中央做深做实“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
2024-01-10 10:46:00
《农民日报》头版头条聚焦贵州毕节:打造“示范区” 引领新发展
6月6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贵州毕节:打造“示范区” 引领新发展》,聚焦贵州毕节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了人民群众从苦甲天下到同步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
2024-06-06 13:39:00
吴胜华:以示范区建设的实际成效为展现贵州新风采作出毕节贡献|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步伐,为展现贵州新风采作出毕节贡献。第一,坚持以“一个优化三个含量”为工作导向,推动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区迈出新步伐。紧扣“绿色发展”主题,践行“四个统揽
2025-05-21 12:25:00
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 毕节取得四方面成效
...,记者从“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毕节市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作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重要指示,毕节市多措并举推动落实,
2023-10-12 18:21:00
省委常委、毕节市委书记吴胜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奋力谱写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毕节篇章
...总部署,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毕节高新区第一产业园航拍图。万飘阳 摄毕节试验区因改革而生、靠改革而兴,试验区建立36年来每一次大的发展进步,都伴随着改革开
2024-07-27 12:0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深秋时节,世界目光再次投向黄浦江畔。11月5日,秉承“新时代,共享未来”主题,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启幕
2025-11-05 07:59:00
今年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全面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与自防自救能力
2025-11-05 08:00:00
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举措,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025-11-05 08:05:00
河北省属国企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前列国企创新动能持续迸发——大数据里“读”河北(九)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2025-11-05 08:06:00
河北省交易团参加第八届进博会带上“购物车” 寻求新机遇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黄浦江畔,万商云集,再赴进博之约。11月5日至10日
2025-11-05 08:07:00
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成立达成全省首笔公共数据交易、首笔社会数据交易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1月4日,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举行
2025-11-05 08:07:00
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2025年12月底前,全国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地区至少将50种重点监测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纳入智能监管覆盖范围
2025-11-05 07:57:00
央媒看太原近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等多家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了“万古一脉——晋祠博物馆基本陈列”在太原面向公众开放
2025-11-05 07:5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崔帆)“路灯被树木遮得严严实实,影响夜间出行。”近日,会昌县网友通过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反映,县城财富广场靠近206国道的小区出入口机动车辅道旁的香樟树枝叶茂盛
2025-11-05 06:42:00
江西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范围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孙沐雨)10月30日,江西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云平台公布江西省及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
2025-11-05 06:42:00
索道成梅岭景区创业风口?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唐代王勃曾在《滕王阁诗》中提到的西山,即现在的梅岭。梅岭,南昌人的后花园。坐落于南昌市西郊30公里处
2025-11-05 06:42: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邬强)11月3日,记者从2025南昌马拉松组委会获悉,11月6日至9日,所有参赛选手凭参赛号码布、工作人员凭工作证件
2025-11-05 06:42:00
大皖新闻讯 11月4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颁发了安徽省首本轨道交通地下空间不动产权证,标志着合肥市在立体空间权属界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23:27:00
远离“雾霾天”,烟台“十四五”凭啥让蓝天成为日常?
胶东在线11月4日讯(记者 王竞男 摄影 李刚 )一年中超过320天可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9
2025-11-05 00:02:00
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郭健 实习编辑 单煜媛)10月30日上午,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现场调研重点民生项目
2025-11-05 0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