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朝言官陈愕:被活埋七天不改其志,被救出后怒怼皇帝
...陈愕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就比如之前的方孝孺,唐代的魏征等。方孝孺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使朱棣要诛他十族,方孝孺也宁死不从,而唐代的魏征,坚持给李世民上谏,李世民受不了了想偷偷走掉,结果魏征还抓着他的袖子不...……更多
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时,为何长孙皇后不劝阻
...方比德唐虞,奈何以辰嬴自累?”当此之举传出时,朝中大臣魏征冒死直谏,言辞激烈地反对李世民的作为有伤风化。魏征直言李世民此举不义,劝他三思。然而李世民置若罔闻,依然收杨氏为妃。当时人们议论纷纷,对此存在种种猜测...……更多
名垂青史:中国历史上十位传奇丞相盘点
...、管仲、吕不韦、李斯、萧何、曹操、诸葛亮、房玄龄、魏征、张居正。一、周公旦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辅佐周武王成功讨伐商纣王,周武王在灭掉商朝的后不久就去世了,周公旦作为周武王的弟弟,在周武王年幼的儿子周...……更多
晚年的李世民虚心纳谏不再,而是大兴土木与做长生不老之梦
...世民了。因为李世民不仅贤能勤政,还能虚心纳谏,就连魏征这样毒舌的大臣都成为了李世民得力的干将,但是,相对于早年的盛名和谦虚来说,李世民到了晚年之后却变得略有昏庸。当然了,在整个封建历史上,李世民相对来...……更多
李建成身边为何没有顶级的文臣武将
...道怎么回事的人。李建成身边还有很多有能力的人,比如魏征。魏征后来因多次拜见唐太宗而成为天下名臣。他从一开始就是李建成身边的人,但是宣武门事变之后,李建成就不听他的了。建议,最终失败。而魏征原本也没有打...……更多
明朝皇帝的定制课本教些啥?西南大学展出12部珍贵古籍
...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们要敢于说出来,直言相谏。”魏征是唐太宗时期有名的谏臣,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总是据理力争,而且经常在众大臣面前与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让唐太宗下不了台。有一次退朝回到后宫,唐太宗气愤地...……更多
他造就了唐朝最辉煌的时代,也是历史上唯一让后人盼他早死的皇帝
...早点驾崩,他也会像唐太宗那样名垂青史。唐太宗曾经与魏征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唐太宗问:“守天下难吗?”魏征说:“很难。”唐太宗说:“依我看,只要选用能人贤臣、乐意接受批评就可以了,这有何难?”魏征却说:“...……更多
明朝才子解缙的悲剧:才华与直率的代价
...作为一代直臣处处进谏惹怒了朱棣。我们从小就知道唐朝魏征直言不讳的形象,他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言献策,为唐朝的盛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解缙在明初就是这样一个直臣形象。朱棣虽然是后世所敬仰的明君,但是他也有崇...……更多
从道德角度看:唐太宗李世民,不如宋太宗赵光义
...否“好虚名”呢?晚年比较明显,李世民想征讨高句丽,魏征起初强烈反对,魏征死后,李世民推倒他的墓碑。东征高句丽失败,李世民后悔了,又给魏征修墓碑。成就李世民“虚心纳谏”美名的是魏征,让李世民晚节不保的也...……更多
为何说“宋太祖之仁慈”成就了李世民的千秋功业
...手。李渊无奈之下便让多年未上前线的建成出马,建成在魏征等人的辅佐下,以攻心为主,攻城为辅,很快平定了刘黑闼之乱。由此足以说明建成的军事才能很高。刘黑闼的事情着实是李世民的“锅”二、兄不知弟,反遭大祸1...……更多
《大唐狄公案》央视和海外同步,首播四集
...通武艺,打斗镜头也非常好看。张嘉益出演狄仁杰的老师魏征,尤勇智出演狄仁杰的家臣洪亮,一直跟随和照顾狄仁杰。李乃文、王劲松都加盟出演角色。小生张若昀特邀出演。女演员个个都是大美女,王丽坤出演让狄仁杰一见...……更多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文帝的偏听与袁充抖机灵侍建国近读魏征修撰《隋书》,史家对前朝开国皇帝杨坚毁誉参半,“无术学”和“惑邪臣之说”为其过失二因,《隋书》(卷2)“史臣曰”将文帝功过概述如下:于是躬节俭,平徭赋...……更多
她是贞观之治幕后功臣,助李世民成就大唐盛世
...之后,长孙皇后也没有只顾享乐。有一次李世民在前朝被魏征直愣愣的骂了一通,回到宫里后跟气呼呼的跟长孙皇后说总有一天要杀了魏征。长孙皇后听了之后,回去换了一身朝服出来为他贺喜,说只有贤德的君主才会拥有敢于...……更多
聊聊被李世民钟爱了一生的完美女人,\\\
...要能够以宽容的态度来接纳忠臣的良言。性情耿直的谏臣魏征时常在朝堂上冲撞唐太宗李世民,一次下朝后,李世民怒气滔天地回到寝宫,把桌子拍得震山响。长孙皇后赶忙询问原委,才得知原来魏征又一次直言进谏,彻底惹恼...……更多
经常有以下三个好习惯,那么不用怀疑,他的思想境界高于常人
...能够及时反省一下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唐太宗给魏征这样的评价: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就是他的一面镜子,帮助他时刻反省自己的得失。而有的人即使在镜子...……更多
李治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这背后究竟是怎样一段“乱”事呢
...李世民为公主谋划起婚事。他特意带着公主拜访心腹大臣魏征,将公主许配给魏家嫡长子魏叔玉。这原本是一桩完美的姻缘,奈何好景不长,魏征很快便病故。更让李世民震怒的是,此时太子李承乾发动政变谋反。平定叛乱后,...……更多
揭秘长孙皇后:美貌与智慧并存,男人心中的完美女神
...以求的。重要的是,凭借这些道理能规劝丈夫少犯错误。魏征是李世民的著名诤臣,还几次在朝堂上顶撞李世民,让李世民下不来台。李世民回到后宫就骂魏征,长孙皇后听后换上朝服(正式场合穿的最隆重的衣服),然后出来...……更多
当你被算计了,最聪明的做法是不要马上转身,而是做下面三件事
...琊榜》中,夏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故意把烈焰军的老人魏征关进监狱,让荆王进去,因为他知道,有了荆王和烈焰军的友谊,他不会抛弃魏征而置之不理,而此时,给荆王安上一顶叛乱的帽子,他就没有反击的力量了。如果不...……更多
明初著名才子卓敬宁死不屈,朱棣惋惜:唯他不负君
...大狱。卓敬被关押期间,朱棣曾派人劝卓敬要效仿唐朝的魏征。唐朝初年,魏征本属于太子李建成阵营,后来李建成被杀,魏征被李世民所欣赏,成为李世民身边的良臣。卓敬对此十分不屑,卓敬认为:“李建成本来就是昏聩之...……更多
隋唐的嫡庶之分有多严
...世民,他哪怕再宠爱庶子李泰,也不能越过嫡子李承乾。魏征在病重之际,李世民前去探病,魏征在病床之上,请李世民不要轻易废太子。李世民对魏征许诺:我儿虽患脚。犹是长嫡。岂可舍嫡立庶乎。意思是,李世民说,李承...……更多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智慧
...现人才的“伯乐”其次知人善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魏征经常对唐太宗的缺点和不足犯颜直谏,多次让唐太宗威严扫地。但是唐太宗非但没有怪罪魏征甚至对其重用,正因为有这样的雅量,才会有大唐基业的稳固和贞观盛世...……更多
李靖在凌烟阁的排名之谜:官职与功绩的权衡
...进,所以李靖排第八。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大名鼎鼎的秦琼秦叔宝,只能排在最后一名。因为秦琼当时已经死了,而秦琼死后,李世民给他追赠的官职,是徐州都督。相比榜上其他人的官职,徐州都督最小,所以秦琼只能敬佩...……更多
一个人经常有这三个好习惯,毫无疑问,他的思想境界比一般人要高
...时反省自己,有问题就改变,没有问题就鼓励。唐太宗给魏征这样的评价:以铜为镜,丈夫能衣冠端正;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人就像一面镜子,能看到得失。魏征是他的一面镜子,帮助他反思自己的得失。即使有些人在镜子里看到...……更多
...必我们心中已经有些计较了,他就是程咬金。作为当年和秦琼一起投奔李世民的将领,程咬金同样为唐代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程咬金这个人想必我们大家都清楚其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程咬金就是一个大错不犯,小错不...……更多
余靖:宋朝的铁骨谏臣与外交家
...生命危险挑战皇帝的权威。然而,在唐朝时期,唐太宗和魏征成为了一对特例。唐太宗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而魏征则以忠肝义胆为民上谏。而在宋朝,文功武治的宋仁宗也经历过谏官的斥责,包拯和余靖分别在...……更多
武则天一生不能超过的女人是谁
...曾经多次就国家大事征求长孙的意见。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魏征进谏,惹怒了李世民,长孙皇后求情,李世民最后转怒为喜,饶恕了魏征。实际上长孙一直关心着李世民的一言一行,但她始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意见。她的哥哥...……更多
李建成能成太子绝只是因为嫡长子的身份吗
...献,以及其优秀的军事才能。像大家熟知的名将尉迟恭和秦琼等人,心中的主人是李世民,而不是最高领导人李渊,而太子李建成则在各类小说或电视剧中,被塑造成是一位奸诈、愚蠢、心胸狭窄和没有能力的小人,但是真实的...……更多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女皇帝武则天有哪些贡献?
...灭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失了一面真实的镜子。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杜如晦,这两个人都是风光时期著名...……更多
唐太子李承乾,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却为何走上谋反之路
...连曾经出任过李承乾老师,举荐过侯君集,已去世多年的魏征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牵连(据称魏征去世后墓碑被毁、其子和太宗女儿的婚约被废与此有关)。 至于李承乾本人,虽然免于一死,却也被发配流放至偏远的黔州,并...……更多
从权力巅峰到客死他乡:褚遂良的政治生涯与三大错事
...,而说到贞观之治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李世民和魏征这对君臣间的故事。不过除此之外,贞观之治的背后还有很多其他臣子的贡献,褚遂良便是其中之一。说到褚遂良,相信很多的人都很熟悉,毕竟他在书法上有着很高...……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自成进攻北京前,曾提出三个条件,崇祯为何宁愿亡国也不答应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代是亡在满清铁骑手中。但事实上,明代是亡于内忧,而并非外患。如果不是李自成推翻明代的统治,满清也无法捡个大便宜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大概是因为自己根基不深,或是为了报答拥立之恩,所以一直在权相史弥远的挟制之下,他对政务完全不过问,只顾自身尊崇理学
2024-06-24 20:37:00
刘伯温死前吃一口烧饼,这是为何
刘伯温,似乎与烧饼很有缘,先是有预测未来的《烧饼歌》,后又在临死前吃了一口烧饼破了大明王朝的寿命,这烧饼在刘伯温手里,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执政后期,蜕变成厌倦朝政、追逐声色的昏君,他先是听任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等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奸臣贾似道。他完全没有了端平更化时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后期祸国殃民的行径,引起了朝廷内外的民怨与反抗。如针对奸臣当道祸乱朝纲的乱象,有人就在朝门上大书八字:“阎马丁当
2024-06-24 20:37:00
《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是笔糊涂账。最典型的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一个人几乎就能抵挡住吕布,按理说加上关羽和刘备
2024-06-24 20:38:00
庞德本来是马超手下,随着马超兵败曹操,他也跟着马超逃到了汉中。哪料马超却又投降了刘备,把庞德扔给了张鲁。曹操在平定汉中时
2024-06-24 20:38:00
朱元璋为什么对他外甥李文忠两次改姓
由李文忠到朱文忠稍通明史的人都知道,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的父亲是李贞,子随父姓,他姓李实属正常。李文忠十二岁的时候
2024-06-24 20:38:00
当人们把目光都聚焦在主角身上时,便会忽略“导演”的存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曹操才是这一幕的导演。出征前曹操突然脑子犯抽
2024-06-24 20:39:00
这些猛将各个勇武过人,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在当时都是各方的英雄。不过有个地方非常得值得思考,那就是战败后武将底下的士兵
2024-06-24 20:39:00
就这样庞德抬棺大战关羽而来。打了两次,百余回合,竟然被庞德一箭射中左臂。这是为什么?其一:英雄迟暮站在关羽角度来言,你再不喜欢他
2024-06-24 20:39:00
甲申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世称之为“甲申之变”
2024-06-24 20:40:00
皇帝和普通人吃的真的不一样吗
很多皇帝吃的东西,百姓很有可能吃不到,甚至如果吃到也不会吃饱,皇帝作为一个国家之主,想吃什么,都会为他送到,下面的人,也会尽心竭力的巴结皇帝
2024-06-24 20:40:00
简介明朝工部尚书曾鉴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
简介明初将领郭英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