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会说:嫡子,意思是正室生的儿子。杨广的母亲是独孤皇后,李世民的母亲是太穆皇后,李治的母亲是长孙皇后,都是他们父亲的原配。他们怎么可能是庶子呢?
这是因为,在隋唐时期,对嫡庶的定义,和现代不同。
我这可不是空口无凭,有史料为证。
隋文帝杨坚登基之后,立独孤皇后的长子杨勇为太子。可是次子杨广,却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通过精湛的演技,成功让隋文帝废了杨勇,改立自己为太子。
当时年轻的房玄龄,在目睹了这一切之后,悄悄地对父亲说:隋帝本无功德,但诳惑黔黎,不为后嗣长计,混诸嫡庶……不足保全家国。
这段话,出自《旧唐书》的房玄龄列传。房玄龄的意思是,隋文帝废杨勇而立杨广,属于废嫡子而立庶子,是混淆嫡庶的行为。
即便杨广是独孤皇后的儿子,他依然是庶子。
而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立长孙皇后的长子为太子,却又偏爱长孙皇后的次子李泰,一度有废李承乾而改立李泰为太子的心思。
对此,大臣多次劝谏,说李泰是庶子,李承乾是嫡子,请唐太宗不要混淆嫡庶。
褚遂良苦口婆心地对李世民说:知有国家者,必有嫡庶,庶子虽爱,不得过嫡子。
这是在劝李世民,他哪怕再宠爱庶子李泰,也不能越过嫡子李承乾。
魏征在病重之际,李世民前去探病,魏征在病床之上,请李世民不要轻易废太子。李世民对魏征许诺:我儿虽患脚。犹是长嫡。岂可舍嫡立庶乎。
意思是,李世民说,李承乾虽然脚有残疾,却是实打实的嫡长子,他绝对不会废嫡立庶,废李承乾而立李泰。
褚遂良在事后总结经验的时候,也对李世民说:陛下昔立承乾为太子,而复宠爱魏王,礼数或有逾于承乾者,良由嫡庶不分,所以至此。
这里同样把李泰称为庶子。
上面引用的文言文,全都出自《旧唐书》或者《唐会要》。
这是怎么回事呢?杨广明明是独孤皇后的儿子,李泰明明是长孙皇后的儿子,他们怎么能被称为庶子?
这总不能是隋唐时期的人,集体弄错了杨广和李泰的生母了吧?
想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要回到“嫡子”这个词的含义来了。
嫡子,在现代人的眼里,指的是正妻所生的儿子。可是在宗法上,指的是继承家业的那个儿子。
根据嫡长子继承制,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自然是继承家业的那个人,所以,理所当然是嫡子。
可是,正妻生的其他儿子,和妾生的儿子一样,并无继承权,所以,一律被称为庶子。
这里的“嫡”,和继承家业有关,不容混淆。
这也是为什么,唐玄宗的孙子,广平王李俶,明明他的父亲李亨不是唐玄宗皇后的儿子,他本人也不是李亨的太子妃的儿子,却被称为唐玄宗的嫡长孙。
因为李亨是太子,而李俶是李亨的长子,当时李亨的太子妃无子,将来继承皇位的,自然是李俶。所以,李俶自然是“嫡”。
关于这个问题,清朝的《皇朝经世文编》里,也曾经探讨过:夫古人之子嫡庶也,谨而严,即嫡母之次子,概同于庶孽。
意思是,古人论起嫡庶来,非常严谨,即便是嫡母生的次子,也不是嫡子,而是庶子。
回到我们的标题,杨广是独孤皇后的次子,李世民是太穆皇后的次子,李治是长孙皇后的第三子。在隋唐人的眼里,他们自然是庶子,不是嫡子。
那么,现代人对嫡子的理解:只要是正妻所生的儿子,都是嫡子。这是不是错误的呢?
严格来说,这也不算是错的。因为不同的朝代,对嫡子和庶子的理解不同。
虽然在隋唐时期,哪怕是正妻生的次子,都是庶子,但是到了明朝,朱元璋写《皇明祖训》的时候,嫡子和庶子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皇明祖训》的原文,多次出现“次嫡子”“次嫡子及庶子”的字样,这足以说明,在明朝,已经把正妻所生的所有儿子,都称为嫡子。
所以,前文引用过的清朝《皇朝经世文编》,也是在感慨,古代嫡庶之分严谨,嫡母生的次子,都是庶子。作者之所以这么感慨,就是因为在清朝的时候,嫡庶已经不是这种划分方式了,而是改为只要是正妻生的儿子,都是嫡子。
因此,当我们说杨广、李世民、李治是嫡子的时候,隋唐的人必然会说我们嫡庶不分,但是按照明朝之后对嫡庶的理解,又是说得通的。
只不过,隋唐时期的影视剧和小说,千万别犯把杨广、李世民、李治说成嫡子的低级错误。我们在日常的分享中,可以不用那么严谨,但是在历史影视剧和小说里,还是需要认真考据的。
你说是不是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7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