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拉萨5月23日电(记者陈尚才、田金文)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这是我国珠峰科考继2022年之后,...……更多
...旋。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获悉,在这次考察中,考察队员在我国南极昆仑站成功安装并运行一台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冰盖之巅”,这台“不怕酷寒、不怕霜冻、不怕吹雪”的近红外望远镜正仰望苍穹,探索宇宙奥秘。海...……更多
“我在南极之巅看星星”
...进南极最高点——昆仑站,三次登顶南极冰穹A开展天文科学考察,是该学科方向执行南极现场任务次数最多的两人之一。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南京青年主题活动暨“谱写极地青春华章 勇攀科技创新高峰”科技之光青年讲...……更多
焦点访谈:极地考察 探索无极
...过实质性科学研究活动。形势紧迫,时不我待。一份南极科学考察总体规划和一封王富葆、孙鸿烈等32位中国科学家的联名信,同时报送中央,信的题目是《向南极进军》。地质学家刘小汉已近古稀之年,通过各种媒体关注南极...……更多
...样本(5月10日摄)。 记者5月22日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获悉,2023年珠穆朗玛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正在西藏珠峰地区开展,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将继续聚焦水、生态、人类...……更多
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我国在南极都有哪些考察站?
...我国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五个科学考察站。据悉,南极秦岭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 。1985年2月,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在南极洲乔治王岛建设完成;随后,中山站、昆仑...……更多
我国首次在青藏高原北部开展无人驾驶垂直探测平台野外试验
...藏科考队员在检查、测试微波辐射计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一项目办公室供图本报讯 记者 吴鹏 通讯员 张胜军 报道5月13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下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无人驾驶垂直探测...……更多
二〇二三,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新华社发 我国科考队首次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开展综合科学考察。新华社发走过不平凡的2023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取得了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他们上天、入地、探海,不断探...……更多
天文重器为何扎堆稻城?选址队长来揭秘
...过系统选址研究,刘煜首次提出了大香格里拉地区是适合我国发展下一代大型天文观测集群的理想址点,这一成果引起天文界重视。位于这个区域内核心地带的四川稻城,更被刘煜称为是天文选址途上的“明珠”。如今,高海拔...……更多
喜马拉雅山区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支撑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发展
...自20世纪中期开始,克服重重困难对珠峰地区开展了多次科学考察。然而,科学考察的方式观测持续时间短,不能全面了解该地区不同季节和长期的大气及环境变化过程,研究目标也存在片面性。因此,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大气...……更多
“雪龙”归来!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各项气象任务顺利执行!
...雪龙”号、“雪龙2”号和“天惠”轮3艘船共同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除了开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研究以及相关国际合作等工作以外,建设中国南极秦岭站是本次南极科考的亮点之一。气象部门共有4名队员...……更多
极地科考未来如何继续“破冰”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雷淼今年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上月考察归来,目前科研人员正在对这次考察成果进行后续研究。自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科考开始,一批批考察队员远赴极地,考察站陆续落成,...……更多
南极科考归来,几位队长讲述最难忘的那些事
...日,秦岭站宣布开站。秦岭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五个科学考察站,也是我国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南极考察站。作为秦岭站驻场建筑师,我与100多名建设队员共同迎接这片冰封大陆上的挑战,为科考队员们营造一个温暖的家...……更多
你好,中国南极秦岭站(探访)
...支持中心、数据中心等,是空间集约、功能完备的新一代科学考察平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新站项目设计总指导刘燕辉说,与之前的南极考察站相比,秦岭站的整体设计与建造的数字化、装配化技术应用程度更...……更多
...1日,中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在上海启程,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正式启动。本次南极科学考察气象部门共有4名队员参与,除完成南极地区常规气象观测业务站的观测任务外,还将通过释放探空或无人机、布设自动气象站、安...……更多
...所表示,卧龙岗新建的气象站点是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气候变化与西风-季风协同作用”科学考察任务的框架下进行建设,采用一体化的国产气象探测设备,将为研究高海拔天气过程及青藏高原北坡昆仑山地区独特...……更多
“雪龙”号凯旋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有何收获?
...氏度,而历史平均值为每世纪增温0.25摄氏度。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副领队王金辉介绍,这套潜标的主要生态传感器依托重点研发项目自主研发,通过光学和声学方式对上层海洋磷虾进行长周期探测。该套潜标布放水深约3000米,...……更多
9图速览!2023中国重大科技成就
...九章三号”再度刷新“神机”世界纪录……回顾2023年,我国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科技成果令人振奋。点赞中国科技,致敬科技工作者!“拉索”完整记录“宇宙烟花”爆发全过程精确测量迄今最亮伽马暴的高能辐射能谱【编...……更多
...龙2”号4月2日电题:“一切都大变样”——中国南极考察队员话变迁新华社记者周圆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从科研设备、气象保障到考察途中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细节无不令“雪龙2”号上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们切...……更多
...。这期间,武汉大学师生参与了我国39次南极和17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他们手绘了我国南极第一幅地形图,命名了第一个中国南极地名,搭建了我国第一个互联网极地管理信息化平台,是参加极地考察最早、次数最多、派出科...……更多
...,本次考察于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展,460余名考察队员或奋战在冰原建设秦岭站,或奔波于“5海5站”探索新知,他们以智慧和勇气书写着南极考察新篇章。冰原之上起“秦岭”2月7日,南极大陆,再度点亮新的坐标——中...……更多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国际合作“环”计划航空调查
...究所研究员崔祥斌介绍,在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中,考察队员依托我国极地考察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在比利时伊丽莎白公主站、澳大利亚莫森站和日本昭和站的协助下,成功获取了我国中山站至比利时伊丽莎白公主站冰盖边...……更多
...——记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武汉大学南北极科学考察团队【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青稞力量】◎本报记者 都 芃绘制我国第一幅南极地形图、命名第一个中国南极地名、搭建我国第一个极地考察管理信息系统……...……更多
“雪龙”号如何破冰远航?
...——对话极地科考人员“雪龙”号是我国专门从事南北极科学考察的破冰船。“雪龙”号尾部的直升机停机坪和机库上方的圆形卫星天线罩十分抢眼。 “雪龙”号海图室。“我们昨天出发,今天一大早赶到福州,开启了科考船...……更多
...辐射效应;自主设计了气溶胶特性观测设备并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试验中实现观测应用,为我国气溶胶遥感精密装备研发提供新途径,为各行业部门开展气溶胶观测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突破了气溶胶组分柱浓度定量遥感反...……更多
一艘“雪龙”号:中国极地科考40年
...盐深仪(CTD)都需要自行带上船。”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史久新表示,我国极地考察虽然起步较晚,但不断加快追赶的步伐。如今,“雪龙”号上软硬件保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科考船舶不断更新极地地区是影响全球气候...……更多
为啥说江源打个喷嚏,长江就会感冒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长江科学院的科考队员在长江源区进行科考。资料图雪山遍布、河湖波涌、草甸延绵。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长江源区,风景绮丽壮观。其背后,则是十分复杂、脆弱的生态系统。这里植被和土壤的“表层...……更多
在南极科考中展现更大作为
...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出发,主要执行科学考察、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天惠”轮货船从江苏张家港出发,主要承担新科考站建设物资运送任务。考察队由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460多人组成。考察队将围绕...……更多
...台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利用该望远镜开展了近红外天文观测以及近地空间环境全时段监测实验。研究人员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近红外天文望远镜,成功测定了昆仑站全天空的近红外天...……更多
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采访日志:跟着“雪龙”探南极
...,我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雪龙”号是我国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是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你知道怎么区分‘雪龙’号和‘雪龙2’号吗?”我的队友、随船卫星保障人员封翠萍问道,...……更多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本报讯(记者 陈智慧)为切实提升基层指挥员科学高效、专业精准的指挥本领,持续强化消防救援站安全管控能力
2024-06-01 01:13:00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上接1版)“向海而兴、向海图强”。据张钊介绍,芜湖造船厂拥有百年造船经验和厚重的技术底蕴,位居国内造船企业第一梯队
2024-06-01 01:29:00
高空索降,徒手攀登,来看武警特战队员硬核瞬间!
近日,武警贵阳支队严密组织特战队员在实战练兵中开展高空索降、楼房攀登、极限体能等课目训练,全面强化特战队员心理素质,锤炼官兵血性虎气
2024-05-31 22:45:00
一枚导弹冲向日本海,震慑日本?朝鲜这回干得漂亮,就是不能惯着
来源:七号观察室近段时间,日本真可谓相当嚣张,不断加强与美国的勾连,也让亚太局势得到了升级。很显然,日本这么做,就是想让自己彻底实现军事松绑
2024-05-31 18:43:00
普京添了把火,乌克兰总统一锤定音,北约迈出危险一步
来源:前沿分析局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依旧处于胶着状态,说实话,俄罗斯凭借一己之力对抗整个西方阵营国家,确实有两把刷子。那么
2024-05-31 18:51:00
以色列的疯狂,由美国买单?胡塞武装又出手了,中东恐怕已经变天
来源:前沿分析局拉法难民营遭遇空袭,以色列的疯狂,由美国买单?胡塞武装又出手了,这次遭殃的是美国驱逐舰,中东恐怕已经变天
2024-05-31 18:52:00
俄罗斯硬核警告,不打算跟西方谈了!德国自救失败,还惹美不高兴
来源:前沿分析局“求饶”已经没有用,俄罗斯硬核警告,不打算跟西方谈了?德国自救失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还惹得美国不高兴
2024-05-31 18:53:00
这是一场更大的战争,匈牙利嗅到危险,提醒西方:你不跑,我跑
来源:前沿分析局欧洲正在准备与俄罗斯开战?一旦成真,这将是一场更大的战争。在生与死面前,匈牙利当然选择前者。眼看拦不住西方
2024-05-31 18:54:00
又摔一架F35“内鬼”齐心协力搞垮美国空军,美国意识到已经晚
来源:前沿分析局最近,美军的飞机又摔了。28号上午,一架F35在飞往美军空军基地的途中遭遇了故障,飞行员只能提前弹射,放任飞机坠毁
2024-05-31 18:55:00
5月最后一天,世界又发生四件大事
来源:军机图普京时隔7年之后将访问越南○特朗普封口费案审判继续○乌克兰空袭克里米亚全军覆没周五的消息,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表示丹麦将允许乌克兰使用其提供的F-16战斗机空袭俄罗斯境内目标
2024-05-31 18:57:00
俄罗斯没赢,乌克兰没输,谁也别小看谁,再打三年还是这样
来源:军机图俄乌冲突已经打了两年多,目前的局势,依然是俄军占据主导,但是始终无法再发起大规模全面进攻,至于乌军,乌克兰看着傻
2024-05-31 18:59:00
瑞典搞了个世界大新闻,援助乌克兰预警机
来源:军机图在即将结束的5月,俄军通过开辟哈尔科夫战线在整体僵持的俄乌战局中取得了突破。在哈尔科夫北部利普齐至沃尔昌斯克战线大幅前压的牵制下
2024-05-31 18:59:00
瑞典提供新一批军援,乌军空军获得全新能力,俄空天军碰上硬茬了
来源:三分亮剑在欧洲地区,人们印象中的军事强国应该是法国、德国和俄罗斯。其实,除了这三国以外,还有一个存在感较低的军事强国
2024-05-31 19:02:00
乌军1条命换俄军8条!普京释放和谈信号后变脸,法国明确无视
25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披露哈尔科夫前线的战损情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泽连斯基表示,自5月10日俄军进攻哈尔科夫以来
2024-05-31 19:03:00
澄星股份科协举行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观影活动
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工作者锐意进取、争做时代先锋的热情
2024-05-31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