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科学家解析猴面包树属植物演化历史
来源:极目新闻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科学家通过对遗传、生态、地理数据综合分析,系统阐明了濒危植物类群——猴面包树属植物的多样性演化历史,并揭示了其动态演化的驱动因素,对更有效加强对猴面包树属植物...……更多
“科技女生赋能计划”走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赋能营首次活动,来自北京13所中学的25名女生与植物所科学家共同探索科研世界,传承科学精神。植物所是我国植物科学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引领和推动着我国现代植物科学的持续发展,力求建成世界一流的...……更多
了解植物的演变、水果的生长,北京大兴四校师生与科学家面对面
...四所学校的师生迎来了一堂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他们和科学家们面对面,畅游科学海洋。这是院士专家讲科学——2023年科学教育特别行动活动现场。当天,北京食品学会田维娜老师走进五一小学大兴二分校,北京大学生命科...……更多
数十米厚的煤层,究竟需要多少植物?神奇化石真相揭秘!
...以推断,形成几十米厚的煤层,必然需要大量的植物。据科学家的研究,每一厘米厚的煤层大约需要堆积约5至10厘米高的植物层。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形成10米厚的煤层,可能需要堆积约100至200米高的植物层。当然,这只是一个...……更多
1.5万科学家反对转移邱园标本
...行改造,以安全地容纳不断增长的藏品。而另一封由170名科学家联合署名的信件则认为,将植物标本馆及其分类学家与邱园的其他部门分开会阻碍研究。例如,生物学家有时必须对干燥的标本进行评估,以寻找他们在图像上看不...……更多
基因编辑小麦致癌物含量低
...品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被大量消费。在欧盟,尽管多数科学家表示它是安全的,仍有一些人担心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害的,这对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果转基因食品在欧盟国家出售,则必须贴上转基因食品标签。但在英国,...……更多
用植物养植物 这群科学家在修复“中华水塔”
本文转自:封面新闻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2月15日,由四川省科协联合省发改委、经信厅、教育厅、科技厅等22家省直部门举行的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在成都开幕。在15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重点推介了四川10...……更多
机器鱼如何以假乱真,花的生境极限在哪里?科学家黄埔开讲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晓丹 雷锦萍10月16日,黄埔科普讲坛第11期暨万象校园科学公开课第6期在广州黄埔举办。本次科学公开课邀请了仿生机器鱼、高原珍稀植物考察领域的两位嘉宾作为主讲人,分享了关于自然的故事和...……更多
...因打架面部受伤,而它做的一件事引发了对其进行观察的科学家的注意。这只野生猩猩咀嚼了藤蔓的叶子——猿类通常不会吃的一种植物。数日来,这只猩猩会小心翼翼地将汁液涂在伤口上,然后用嚼碎的藤蔓糊敷在伤口上。最...……更多
传递生态知识 讲好自然故事
...种,约占所有摆放书籍的40%。“图书印刷很精美,配有动植物的图片,非常有趣,文字也通俗易懂,十分受青少年欢迎。”任钢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儿子对大自然越来越好奇。我们也比较关注人类健康以及地球健康相关...……更多
在这里认识“中国脊梁”
...展活动30日开启在这里认识“中国脊梁”——走进​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本报记者 王硕《&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5月29日 &nbsp第&nbsp09&nbsp版)▲标本墙◀1986年,邓稼先和于敏联合起草呈报中央的关于加快核试...……更多
吃货的植物指南手册
本文转自:湄洲日报吃货的植物指南手册——读《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赵鲁璐民以食为天。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只要有生命存在,必然少不了吃这件事。为了吃,人类制造了各种工具,学会了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更多
地球上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第六次正在进行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五次生物大灭绝曾肆虐,改变了地球的面貌。而如今,科学家们警告,我们正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威胁。何为生物大灭绝?简言之,就是在短时间内,一个或多个地理区域内大量物种消失的现象。当灭绝的物种数量超过50%...……更多
焦点访谈:“小薇”的太空之旅
...,我们看看一株名叫“小薇”的水稻,以及它背后的几位科学家,也许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半年时间,很多人牵挂着航天员在轨的状态,也有人关注着太空中的植物。12月5日凌晨三点,随神舟十四返回的第三...……更多
百米厚的煤层是如何形成的?地球在远古时期,能有这么多原料嘛?
...多米的煤层,它们的形成过程和所需的植物量更是引发了科学家们的好奇心。地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45亿年前,而煤炭的形成主要集中在石炭纪,大约在3亿年前。这一时期,地球的气候条件适宜,植被茂盛,为煤层的形成提供...……更多
假如恐龙没有被小行星灭绝,世界将会怎样?可能出现10种结果
...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没有这颗小行星,世界将会怎样?科学家们认为,大概率会出现以下10种情况。1.恐龙依然会自然灭绝。有科学家认为,在白垩纪,恐龙走向衰落、哺乳动物进入黄金时期,已经是物种演化的必然趋势。在...……更多
...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晓江,国家植物园(北园)首席科学家马金双,中国林科院木材所所长、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傅峰,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黄加文,江西师范大学校长陈芬儿院士,江西师范大学老领导熊大成、傅修延、...……更多
2.3亿年前,一场绵延200万年的大雨,把恐龙送上地球霸主的宝座
...干旱,并大量形成了一种红色砂石。 从上个世纪开始,科学家就陆陆续续地发现,在现代地球各大洲沿海区域的三叠纪地层中,广泛存在着包含这种红色砂石的沉积岩,科学家据此推测,这些现象应该是一次大规模、长时间的...……更多
国内知名植物学家齐聚海口 聚焦“植物·粮食·生态”话题
...端、南海网10月27日消息(记者 易帆)10月27日上午,中国植物学会90周年暨第二届植物科学前沿学术大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主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承办,大会主题是“植物·粮食·生态”。当天,...……更多
最早的种子植物出现在3.6亿年前的泥盆纪,然而直到数千万年之后的石炭纪末期,种子植物才开始崛起,并逐渐在二叠纪末期取代蕨类植物成为地球的霸主,地球也因此进入中生代,也就是传说中的“恐龙时代”。然而,种子...……更多
...编译如下:“就连小学生和老农民都能掌握基因编辑。”科学家朱健康说。他帮助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可以大大简化编辑植物基因这一困难且耗时的过程。朱健康是位于中国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的一名科学家,他是助力研发这项...……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黄晓慧10月27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晁代印研究组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大卫·索尔特(David Salt)研究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阐明了引...……更多
...日,国际刊物《有害生物管理科学》封面文章刊发了我国科学家此新发现。论文总责任作者、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吴伟坚表示,这是在植物与植食性昆虫相互作用的研究史中,首次发现活体植物的直接杀卵作用。果实...……更多
白屈菜又名断肠草,可用于治疗百日咳、胃痛、咳嗽气喘,有毒!
...菜的药用价值和潜在风险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对白屈菜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揭示了其背后的治疗机制。研究表明,白屈菜含有多种生物碱,这些成分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更多
1.32亿年前的神秘化石的真实身份终于揭晓
解读过去可能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但是,科学家会依靠数百万年前的岩石碎片,试图找出是什么特殊的、未知的、可能早就灭绝的生物使它变成了某种样子。科学家们把古代化石搞混或混淆并不是闻所未闻的(回想起来,结果...……更多
新物种+6!我国科学家发现6个兰科植物新种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科研人员在对云南贡山、香格里拉、丽江和西藏墨脱多次的野外调查中,发现李恒对叶兰、纤细盆距兰等6种兰科植物新种。墨脱凤蝶兰科研人员通过查阅相...……更多
...编撰《江西树木志》,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遂愿。江西农大植物学专业团队怀着对先生的敬仰、对事业的传承,在江西省林业局的支持下,牵头其他11家单位从2010年8月开始,克服重重困难,于2024年5月完成编撰,交付中国林业出版...……更多
...所模型”。木材科技工作者表示,要学习胡先骕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传承老一辈科学家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明确木材研究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勇于创新,把个人奋斗融入中华民族伟大...……更多
...站3月12日报道,准确了解特定植物的物种保护状况有助于科学家们利用现有资源保护最脆弱的植物。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的研究人员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逾5万种植物的评估,利用人工智能模型为所有开花植物生成了一份灭...……更多
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2023)广州专场活动启动
...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建设科普工作国家队,弘扬科学家精神,普惠千万公众。广州分院作为中国科学院机关派出机构,坚决落实党中央和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科学普及工作的决策部署,多措并举支持系统单位开展科学普...……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游客潜水被留海中!三无潜水店何以普遍存在?记者调查
海南万宁绵长的海岸线周边分布着大洲岛、加井岛、洲仔岛等多个无人海岛,本月初,浙江游客金先生在万宁洲仔岛附近潜水时遭遇惊魂一幕
2024-06-25 11:13:00
25岁女网红被男友杀害并抛尸山上,友人:男方离异无业,她超爱男友
近日,浙江女网红“桐岛爱”高羽(化名)被传惨遭男友李某杀害并抛尸,其男友照常更新社交账号直至案发。6月24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知情者处了解到
2024-06-25 11:17:00
他们掏空积蓄投资的古镇,黄了
来自湖南常德桃花源镇的刘昆今年55岁了,为讨生活,他又一次出门,到千里之外的福建省一家造船厂打工。刘昆自二十几岁就在广东沿海一带打工
2024-06-25 11:18:00
“暴力梅”致西湖九闸大开全力泄洪,“鱼跃龙门”又成一景
据潮新闻客户端6月24日报道:“暴力梅”持续发威,使得杭州西湖的水位不断升高。西湖水满,超过警戒水位,九大出水口闸门全开忙着泄洪
2024-06-25 11:49:00
黄山北站列车临时停运一天,有旅客乘汽车绕行220多公里到芜湖换乘
极目新闻记者 丁鹏6月24日,黄山北站发布列车停运公告称,受持续暴雨天气影响,6月25日零时起至6月25日24时止,黄山北站所有列车停运
2024-06-25 11:49:00
一批批奥运产品从义乌运抵巴黎,小手环背后的大生意
中国义乌和法国巴黎,相隔上万公里,跨越两个洲。“义新欧”班列开足马力全速前进,要多日才能抵达,但巴黎的需求抵达义乌,只要一封邮件
2024-06-25 11:49:00
航天员上太空为什么要带枪?不是防外星人,苏联的教训不能忘
自从近现代以来,航天事业已经成为了每个国家最重视的领域之一,我国航天技术也在飞速发展。苏联作为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国家,留下了许多相关经验供他国参考
2024-06-25 11:50:00
近期高发!上海有医院一天看诊500人次……医生提醒
“那只柴犬是我们家金毛的玩伴,以前我也摸过它,没想到这次竟然被它咬了。”6月23日市民沈女士刚刚打完狂犬疫苗第5针看着手指上结的很大一个疤她依然想不通熟悉的狗竟然会咬人沈女士被咬
2024-06-25 11:50:00
出车祸三个孩子命没了?上海警方公布三起打击谣言典型案例
为维护良好网络舆论秩序、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谣言,根据公安部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统一部署,上海市公安局依法严厉打击造谣传谣扰乱公共秩序等犯罪行为
2024-06-25 11:51:00
用微信收取贩毒资金,主犯因贩卖毒品罪、洗钱罪被判十五年
6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高质效办理毒品犯罪案件 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十大典型案事例,其中“陈某南等人贩卖毒品
2024-06-25 11:52:00
男子使用麻精药品迷奸多名女性,被判无期徒刑!
男子王某走私贩卖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咪达唑仑,并从某医院麻醉医师处购买麻醉药品,其后伙同他人利用这些药品迷奸多名女性……经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2024-06-25 11:52:00
女儿高考619分,爸爸太激动半夜把儿子喊醒!
6月25日,河南省一位父亲因为女儿高考取得了619分的好成绩,激动得在半夜把儿子从睡梦中喊起来分享这个喜讯。这一幕被拍下后迅速走红网络
2024-06-25 11:55:00
河南一本上线155883人,600分及以上共有25623人,理科23638人!
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相信很多考生也通过相关系统查询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绩,其成绩的高低不仅决定着能被哪个学校录取,同时也关系着将来的就业和发展
2024-06-25 11:57:00
积水倒灌地下停车场 长沙司机弃车逃生 当事人:保命要紧
6月24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湖南长沙雨花区一小区,因路面积水倒灌进地下车库,不少司机无奈弃车逃生。视频中,数十辆轿车停滞在地下车库的出口上坡处
2024-06-25 11:58:00
55岁妇女再就业比年轻人还卷,引发社会关注和热议
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就业市场的日益开放,越来越多的中老年女性选择重新踏入职场,她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再就业的新篇章。这些五十多岁的妈妈们
2024-06-25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