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清朝最后一位状元享受怎样的待遇呢
自科举制度创立后,就成为了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而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的人,日后基本都会成为国之栋梁。其中科举考试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也是最受朝野瞩目的人。通常情况下,状元在历朝历代都...……更多
科举背后的权力与利益:状元是如何产生的?
...发生好几起。如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开国后第一次科举考试,本拟郭冲为状元,可是朱元璋觉得此人貌不惊人,不足以显示大明帝国的新兴气象,于是换成气宇轩昂、相貌堂堂的吴伯宗,“以壮国威”。又永乐二十二年(14...……更多
盘一盘扬州古代『高考』那些事
...。它们背后有什么故事?记者昨天进行了探访。清代扬州科举上榜多少人?361名进士和1469名举人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实行长达1300多年之久。距离我们最近的,是清朝科举。清朝初期的江南省经济上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一到二...……更多
古代科举竞争激烈,高中后的人有什么待遇?
...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范进,他的大半辈子都在准备科举考试,直到双鬓花白时才中了举人。然而,他得知自己高中的消息,竟直接高兴得疯了。当然,在小说当中是存在一些夸张成分的,但从这个故事中也不难看出,在古...……更多
...指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释褐状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举状元,而是太学上舍考试双优中的第一名。南宋史学家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释褐状元恩例》载:“旧制:太学上舍生积校已优,而舍试又入优等者,就化原堂...……更多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字迹工整美观,像印刷的一样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一项非常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但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这项制度渐渐脱离了本性,成为了限制人们思想的枷锁。因此在1905年的时候,清政府宣布取消了科举制,这也意味着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完全隐...……更多
说说古代科举考试的步骤过程
科举制度是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之一,它由隋文帝创建,完善于唐朝。作为我国古代版的\"高考\"制度,科举制度也颇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从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科举制度大约走过了一千三百年的历程,而历次科举考试选拔...……更多
他本是状元之才,却因为容貌不佳最后变成了“探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句诗生动形象描绘出登科及第后,科举士子的内心喜悦之情。同时,古人认为人生有四大喜,即为“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但凡想通过科举走向仕途的人,无一不想夺得头...……更多
梁灏:历经五代战乱,82岁终圆状元梦
科举在中国存在了上千年,据史书记载,曾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以及10多万进士。然而,中文状元的只有600多人,中状元有多难可想而知。不仅是中状元难,就连中举人都很难。小说《范进中举》中,54岁的范进还是一个...……更多
历史上有17人科举连中三元,在历史上却籍籍无名
...、榜眼、探花的词眼,这是指皇帝在殿试钦点的前三名。科举考试中最牛的其实是“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指的是“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冠为同一人所摘取。古代科举考分为乡试、会试、殿试。考秀才是初级考试...……更多
顺治年间的状元李真:才华与勇气的传奇故事
...清朝顺治年间,状元衙门的状元榜公布了。虽然这个时候科举制度已经日益式微,但依旧梦想成为一代才子的年轻人们舍不得放弃这个梦想。而这一年的状元竟然只考第十名,这让皇帝十分惊讶。皇帝起初认为状元榜上的第一名...……更多
在古代考中进士就能做官吗?科举考试的利与弊是什么?
科举考试对于出身于寻常百姓家庭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是他们实现人生跨越的一次机会,同时也是走进官场的唯一正途渠道。他们在科举考试之路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寒窗苦读数十载,因此古代还有“一榜定终身”的说...……更多
明朝最冤状元陈安,高中状元二十几天后就被处死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在宋朝被发扬光大,到了明朝,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终明朝276年,一共诞生过90位状元,很多状元都在历史上留下独特的故事。例如,洪武十七年新科状元名叫丁显,本来自考中二甲,但在宣布殿试结果...……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进士”,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所能获得“功名”的最高等级。从“童试”、“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然后再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更多
李郃:以德报怨的古代状元,自我牺牲的典范
...代,读书人在“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下,莫不以参加科举考试为人生大事,因而又有金榜题名为人生三大喜事之一的说法。不过古代的科举,从隋朝实行以来,录取比例极低,一届数百万考生往往只有数百人可以被选中,“...……更多
真实历史上有没有女驸马的故事?
...来的社会制度中推崇“男尊女卑”,女性是没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的,何况考生要通过乡试、会试、殿试层层选拔,所以说,考状元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实际上,黄梅戏《女驸马》中女主角的人物原型是唐末五代十国时的才女黄...……更多
清朝考生扛着一麻袋参加殿试,被拦了下来,皇帝却说:状元就你了
在古代的中国,科举考试是无数士子追求的梦想,它不仅代表着学识的认可,更是改变命运的关键。而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考生因为一麻袋馒头而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位考生,不仅因为他的才华,更因为他的特立独...……更多
古代科举第一榜,一场考试诞生了8位文坛大家,9位宰相
科举取士自隋朝设立以来,历代以来为朝廷选拔人才的最直接方法,也是寒门读书人进阶的唯一途径。虽然到清朝经历过“八股取士”的框架,比较死板,但仍不失为最好的办法。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佑二年,北宋初中期建国...……更多
浅谈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导读: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中国古代的官吏制度三位一体,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而科举制度作为人才选拔的中心环节,因为它的独特性而对古代官吏制度具有着深远的影响。01.选...……更多
毕沅的人生机遇:因值夜班看奏折意外中状元
科举考试众所周知,古代社会的等级是士农工商,无论这人家里有多少财富,终究是比不过做官的官爷,即使这官爷的品阶不高。所以,为了光耀门楣,许许多多的子弟都选择读书参加科考,赢得功名。历史上,痴迷于科考的...……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如何实行的
...题目一定都不容易,不然怎么能刷下一批又一批的人呢?科举制度是隋炀帝杨广首创的,隋朝只有38年的历史,但是隋文帝杨坚却开了一个好头,开创了开皇之治,实现了国富民强,到了杨广做皇帝时,他穷兵黩武,百姓也跟着...……更多
宋代科举“抑势家,拔寒士”是为什么?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久远,科举制的出现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是改变命运的存在。在隋朝以前寒门子弟根本没有跨越阶级的机会,直到隋朝建立以后,出现了科举制度才有了平民子弟改变命运的机会。至少不像西周时期,...……更多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郑颢与万寿公主的婚姻奇缘
...五义》中的负心汉陈世美,但在中国历史上,从隋朝开设科举到清末废除科举的一千多年间,有据可查的状元有700多人,其中成为驸马的仅有一人,他就是唐朝的郑颢。郑颢,字奉正(一说养正),祖籍河南荥阳,后迁居河清,出...……更多
他是明朝状元,只当了不到20天,一身傲骨的他就被冤枉致死
高考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而在古代叫科举制度,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通过层层考试,最后第一名则是为状元。在古代...……更多
于科举考试时,此人得了第一名。可以说家庭得了头奖,是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不但光宗耀祖,前途也是一片光明,道路也很平坦。但生活总是变幻莫测,总要在那一个重要的时刻改变。有这样一位学者郎,在升学的过程中...……更多
他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三元及第的人,下场却如此悲惨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科举制度的建立不仅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朝堂的垄断,还吸收了大量出身于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科举制度在中国前后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在这期间,有...……更多
中国最后一位武状元,能舞重达180斤的大刀
古时候有科举制选吧人才,但是一般只适合文人参加,而习武之人就无从任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将科举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文,一部分是武,就这样朝堂之上就有“文武百官”,而后来的武官也是很受重视的...……更多
邓钟岳的状元之路:机遇、书法与为人之道的完美结合
科举制度一出来就深受皇家喜爱,一方面通过科举制度选拨出来的人才大部分都是寒门子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官权垄断的现象,从另一方面来说,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都要过皇帝这一关,这样一来天地君师亲,皇帝...……更多
古代的状元能授予多高品级的官职?
在古代科举考中状元和其他名次的进士最后被授予的官职品级其实相差并不大,当然,这里指的是文科举,如果是武科举的话,那么武状元和武进士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且考中状元只代表仕途的起点,并不代表能成为人生...……更多
宋朝重文轻武到什么程度?婚姻不讲究门当户对,只看学问成就
...人的才华要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呢。在当时莫过于是去参加科举考试,很多寒门弟子为了改变自己的出身寒窗苦读十几年就为了榜上有名。那时候虽然不再看出身家境而选择看才华,说白了也都万变不离其宗。因为当时的宋朝重文...……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香港7月29日电 (记者陈然)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近日宣布,香港梦蝶轩再向馆方捐赠第二批417件中国古代金银饰物
2024-07-30 10:00:00
了解中华文化 提升思想境界
本文转自:人民网了解中华文化 提升思想境界——《中华文化经典课》简评《中华文化经典课》一书通过对《尚书》《易经》《论语》《史记》等20余部文化经典的解读
2024-07-30 11:51:00
“敕勒长歌——北朝的融合之路”展亮相河博350余件(组)文物再现北朝风华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7月24日,“敕勒长歌——北朝的融合之路”展在河北博物院对外开放
2024-07-30 08:2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电 (博文)日前,由恭王府博物馆主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央民族大学支持,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07-30 09:59: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台城烟柳、曲栈薰荷、长堤霞蔚……玄武湖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经半年多的网络征集
2024-07-30 07:32:00
日前,“印信勤廉——金石与书画廉洁文化主题展”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开幕。本次展览由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馆主办,中国印学博物馆承办
2024-07-30 07:41:00
统一天下的晋武帝,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
我们常说年关年关,今年以来,我们国家真的结结实实地过了一道关,疫情造成的影响乃至损失是巨大的,不过我们付出了巨大的防疫代价却也收获了抗疫的决定性胜利
2024-07-29 21:03:00
1937年1月5日,《申报》上登了则消息——《血魂除奸团 秘书王子祥判罪 判处罚金三百元》,称,杭州人王子祥,因参与张子廉等所组织之血魂除奸团……该案由巡捕房破获后
2024-07-29 15:45:00
大唐时代聊城风华知多少
2019年以来,在配合聊城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董桥、大胡、绳张、付大门、郭屯、孟闫—李庙和东阿县王凤轩等处先后发掘了100余座唐代墓葬
2024-07-29 16:54:00
透过古人日常生活了解华夏文明变迁史
本文转自:人民网日用行藏的诸多物品之中,蕴藏着中国人的智慧。李志生著作的《华夏日常生活史》一书,对中国古代社会衣食住行等生活事项进行了清晰梳理和生动呈现
2024-07-29 10:58:00
专访周重林:苏轼留给当代一个清晰完整的茶人形象
《和苏东坡吃茶》近期由浦睿文化出版,该书详细梳理了苏东坡与茶相关的50余篇诗、词、文章,配以权威注释与白话翻译,精心勾勒出一个精细
2024-07-29 13:59:00
“玉出大江——长江流域史前玉器特展”在重庆亮相
7月27日,“玉出大江——长江流域史前玉器特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并持续至10月27日。凌家滩文化玉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作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2024年度推出的代表性原创展览
2024-07-29 14:53:00
清朝历代皇帝中,被人拿出来说的最多的恐怕还是皇太极和顺治帝了,他们因“痴情”而出名。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2024-07-29 15:14:00
欧洲历史有这么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一个国家没有王位继承权的王室成员,有可能因为血缘关系导致拥有另一个国家的王位继承权,从而变成另一个国家的国王
2024-07-29 15:14:00
火热进行中!他们以笔传情对话三国赤壁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白云 实习生王书豪)课本是一把钥匙,为我们轻轻叩开通往三国的时空穿梭的大门,漫步在赤壁古战场
2024-07-29 07: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