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罗隐的科举之路:十二年不第的悲愤与感慨
...)去世。在《唐才子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印证了罗隐科举考试不中的经历。故事中提到,罗隐当初以寒士身份赴举,结识了当地乐营中一个颇有才思的歌妓云英。十二年后他再度落第,又与云英不期而遇。见她仍隶名乐籍,...……更多
杜甫半生凄凉,悲愤之下挥笔成诗,诗中一成语更是人人皆知
...禄当中,当时年仅三十四岁的杜甫带着一颗浓烈的去参加科举考试,希望以自己好的成绩考上科举,可以走上仕途之路,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当时以杜甫真才实学完全可以考上进士的,不过事与愿违,给杜甫泼...……更多
...三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来到长安,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是,由于当时的科举制度存在很大的问题,陈子昂连续落榜。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吸引了众多的关注。他在长安的大街上,用高价买来...……更多
他为避父讳失去科举考试的机会,愤而作下一首诗流传千古
...“避讳”这个词,李贺的一生都被这个词毁掉了。唐代的科举考试中有这样的规定,如果在考试中遇到与长辈有关的名字,考生只能退考,以示对长辈的尊重。在考试中如果碰到了自己的长辈有关的名字,考试的人只有选择退考...……更多
...仕途、政治上有所作为。皇天不负有心人,虽然他的仕途之路不是很顺利,但经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得以进士及第而步入仕途,后来就做了右拾遗。所以他又有“陈拾遗”之称。右拾遗虽是小官,但却是负责向皇帝上奏政...……更多
唐朝最值得一提的诗人罗隐,一句诗成为千古第一
...他逐渐养成了恃才傲物的脾性,这样的性格也为他后来的科举之路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大中十三年,即公元859年,罗横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科举应试,遗憾的是,第一次便铩羽而归。落第之后的罗横并没有因此消沉,他索性在返程...……更多
云翘夫人与裴航的一段仙缘奇遇
...要认真。”并答诗一首:“一次琼浆百感生,玄霜揭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京。”裴航看完之后,又惭愧,又钦佩,又叹息,唏嘘不已,但也不能完全理解樊夫人那首诗的含意。等到了襄汉的时候,夫人叫侍...……更多
杜甫最著名的讽刺诗,文化不高会认为是夸赞
...启发,竟也成就了一段传奇的友谊。杜甫满怀抱负,想在科举中出人头地,李白性格恣肆,只想饮酒作乐,寻仙访道。然则交情如铁的两人,却能抛开门第见解,不问来路,携手踏上了一段流连忘返的旅程。起初,杜甫被李白的...……更多
盛唐落魄诗人孟浩然,因为一首诗而断送锦绣前程
...可能会认为,当官无非就是先寒窗苦读个十年,然后一朝科举天下知。事实上,初唐时期,“归隐求仕”才是王道。也就是说,一个有抱负、有才学的诗人往往倾向于归隐山林,归隐了以后就终日写诗、练剑,表现出一副出世者...……更多
“神童”骆宾王聪明绝顶却怀才不遇,讨武失败后下落不明
...年轻时的骆宾王对此很有信心,他才思敏捷,口出成章,科举考试还不是信手拈来吗?公元641年,22岁的骆宾王怀着志在必得的心情参加了科举考试。初唐时期虽然已经有了科举考试,但更加重视的是参加者的门弟关系。有经验...……更多
他是唐代命最好、最长寿的大诗人
...走仕途之路是必经之道,也是最有效的捷径。贺知章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恰好赶上武则天广开科举之门,录取人数达到顶峰。约695年,是武则天证圣元年,三十七岁的贺知章在刻苦考试中一举夺魁,高中状元,被授予国子四门...……更多
宋之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宋之问已经长成一位翩翩美男子,他自信满满地参加了科举考试。没想到宋之问竟然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前三名,并被授予“进士及第”的称号。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参加科举人数众多,考试难度也很大。很多人参加科举考试...……更多
崔护科举名落孙山,写下一首千古名篇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七绝成名作——《题都城南庄》。提到这首诗的名字,很多人可能还不太熟悉,但是说起“人面桃花”的故事,大家马上就会想到这...……更多
趣谈骆宾王:七岁能咏鹅的神童,耿直的天才少年,最终去向成谜
...的身上。而他想要改变人生,最快的办法自然是进京参加科举。2,名落孙山,意气用事 19岁的时候,他独自一人前往长安城去参加,谁知有着过人天资的他,却没有得到命运的眷顾,那一面挂在城墙上的放榜名单,竟然找不到...……更多
在古代考中进士就能做官吗?科举考试的利与弊是什么?
科举考试对于出身于寻常百姓家庭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是他们实现人生跨越的一次机会,同时也是走进官场的唯一正途渠道。他们在科举考试之路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寒窗苦读数十载,因此古代还有“一榜定终身”的说...……更多
无名乞丐冻死前写下了一首绝命诗,令无数士大夫羞愧
...别困难,除非有特别的机遇,不然寻常人家的子嗣,只有科举一途。因此刻苦读书,想要通过科举一鸣惊人的学子不在少数,而在这些学子当中,又以出身寒门的人数居多。常言道穷文富武,越是出身贫寒人家的文人,就越有苦...……更多
揭秘明朝四大才子:祝枝山、唐寅、徐祯卿、文徵明的传奇人生
...参加乡试,七次参加会试,他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虽然科举仕途不是很顺利,他是他在书法上的成就震古烁今,他的书法被明朝人称为“本朝第一手”,尤其是狂草,睥睨天下,无人能敌,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外祖父徐有贞和岳...……更多
“寒门贵子”考了四次才登科,作一首诗将狂喜展现得淋漓尽致
...的诗。唐朝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四十六岁的孟郊第科举考中进士,顿感扬眉吐气。于是,孟郊写下了一首名叫《登科后》的七言诗,这首诗中出现了两个“千古名句”。全诗真实地反映了一位寒门学子,历尽辛酸走过漫漫...……更多
潇洒的诗仙李白其实是个“官迷”,李白的求官之路有多难?
...中的抱负等等,其实古代的读书人多数都是为了能够通过科举入仕,不管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条件,还是为了心中远大的抱负,毕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年少得志,开始求仕可见功名对古人的影响之大,考取功名入...……更多
王谢家族与六朝时期的政治风貌
...时,朝中的官员有七成出自王谢两家。隋文帝时,创立了科举制,寒门学子通过苦读,走科举之路登上人生巅峰,而朝廷也籍此选拔人才,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从此,随着隋唐后各朝代实行科举制,从汉朝时兴盛起来的门阀世...……更多
身残志不残 坚守在田园
...繁育”为切入点,耕种土地,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的奋斗之路。从2013年起,他在新胜村流转水田511亩,投入超级杂交稻示范和紫云英种子繁育;2016年2月建成家庭农场。他的超级杂交稻示范田,田面水平如镜。为了搞好紫云英种...……更多
诗人写首诗,被一“杠精”诗人句句抬杠,却杠出另一首千古名作
...朝廷内部党争如漩涡般激烈,外部藩镇割据如乱麻难解。科举的殿堂,原本应是寒门学子跻身仕途的桥梁,此时却成了权贵的专享盛宴,名存实亡。高蟾,这位才华横溢的读书人,在科举的征途上历经坎坷。数十年苦读,十数次...……更多
陆游晚年一首词,写尽英雄迟暮的无奈,感动后人千年
...。他为了这个梦想,从小就付出了自己的行动,努力读书科举,争取走上仕途,再施展自己的满腔抱负。可南宋朝廷的偏安一隅和主和派的当道,却让陆游的理想那么的遥不可及。即便是才学出众,科举成绩名列前茅,可因为主...……更多
李白被妻子嫌弃,写下一首最爽的诗,最后14字被多人当成座右铭
...一桥梁,寻求心灵的释放与倾诉的。【一介布衣生,难登科举甲第】李白性格孤高,对从商之事并不感冒,他怀揣着远大的抱负,渴望在朝廷中大展拳脚,占据一席之地。但遗憾的是,他的家庭背景让他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在唐...……更多
唐代诗人三千个,一生蹉跎是张蠙
...名人,也没有得到名人的赞誉和名气。因此,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结果总是一样:失败,他只能满怀痛苦地留在长安城。 在此期间,张伟又写下了一部令千年惊叹的巨著。第二首诗《情怀》:“月路从何起?江边相逢何时...……更多
...陆游心中生根发芽了。陆游29岁那年,跑到临安城去参加科举考试。小有名气的他,怎么看怎么是状元的料子,但是万万没想到遇到了南宋首席反派——秦桧。陆游好死不死和秦桧的儿子一起参加科举,秦桧倒是希望自家孩子能...……更多
揭秘唐代文人求荐之路:李白杜甫的求荐诗比较
唐代文人想要出仕做官,一般有三个渠道,一是参加科举考试博取功名,一是求达官显贵推荐,一是直接给皇帝上书自荐期望赏识。大多数文人最喜欢走的是前两条路,因为上书皇帝自荐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而大唐时,很多...……更多
苏轼用哪首诗“讽刺”诸葛亮
...意见虽然一致,欧阳修其实也是存着自己的私心的,他在科举考试之前收了一名弟子叫作曾巩,曾巩这个人的才华也不一般,在文章上面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欧阳修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相信这篇文章一定是自己的地质针孔...……更多
卢肇:从贫困书生到状元之路的传奇人生
...进京赶考,出人意料地一举夺得了当年的状元。成为自有科举制度以来,江西地区的第一个状元。要知道唐朝的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非常少,卢肇同期的同榜进士仅有22人。高中状元后,25岁的卢肇意气风发,挥毫泼墨地作了一...……更多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做过诗吗
...乱,各路势力混战不堪,因此赵匡胤决定结束自己的游侠之路,南下开始正儿八经地谋一份职业,最终,他在后周政权中谋到了一份工作,并受到了后周世宗柴荣的重用,逐渐成为柴荣的亲信。然而没过几年,柴荣就重病驾崩,...……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浅山之韵】丝绸之路专题 · 人物篇(第34期)
《浅山之韵》第34期2025.05.22丝绸之路专题(人物篇)绝句◇◇◇◇◇◇◇◇◇◇◇◇◇◇◇◇◇◇◇王 义(宁夏)题马可波罗(通韵)万里驼铃入汉关
2025-05-23 07:49:00
“顺道炸弹”诞生记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抗战时期军民埋地雷(资料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娄烦军民在艰苦卓绝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中
2025-05-23 08:14:00
溥仪晚年参观故宫,在龙椅底下,找到童年藏的“宝贝”,让人唏嘘
末代皇帝溥仪,很多人对他并不陌生。这位曾是紫禁城的最后一位主人,经历的风风雨雨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与他的祖先们不同
2025-05-22 20:53:00
不为人知的日本人种改造计划,看倭人摆脱身高困扰,实现华丽蜕变
众所周知,早期日本民族因身材矮小而广为人知,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日本人身高开始明显增加。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呢
2025-05-22 20:59:00
日本“最恶心”的职业:臀部清洁师还算正常,这2种才是“王炸”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对职业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奇特职业。近年来,像酒店试睡员、成人影片鉴定师甚至网络乞丐和艺术雕塑扮演者等职业已经变得司空见惯
2025-05-22 21:02:00
女乒教练施之皓,开除世界冠军郭跃引争议,娶小22岁弟子重回上海
乒乓球不仅是我国的国民运动,也是我国体育领域的一项强势项目。作为国家女子乒乓球队的教练,施之皓在女乒的贡献可谓显著,广受认可
2025-05-22 21:08:00
73年相守,加拿大夫妻执手共赴黄泉,“安乐死”案例首次面向大众
“你准备好了吗?” “你准备好了,我就好了!” 这句简短的对话,是加拿大一对老夫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彼此的鼓励与慰藉。 在那短暂的时光里
2025-05-22 21:09:00
日均花销40万,一条腰带20万,蔡国华三年吞上百亿,下场罪有应得
五十多岁的银行董事长蔡国华,在目睹了繁华世界的一切后,他曾经秉持的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逐渐被无法言喻的不甘心和内心深处的郁结所取代
2025-05-22 21:15:00
古代大侠的“真实画像”:蛮横礼像混混,欺瞒罢市让百姓苦不堪言
在后人眼中,古代大侠常被视为为贫苦百姓发声、手持利剑的英雄救世主,然而,若从历史的真实角度来看,许多“大侠”的形象可能会让人大跌眼镜
2025-05-22 21:28:00
日军尿床将军:带十万日军种地,主动向3000澳军投降还自盖战俘营
提到抗争时期的日军,我们脑海中往往浮现的是冷酷无情、杀人如麻的形象。然而,在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中,有一位特别的将军,他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2025-05-22 21:59:00
张大千用500两黄金换了一份“情报图”,如今成为国宝,禁止出境
这幅传世名画不仅仅是艺术的象征,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更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2025-05-22 22:01:00
许世友到广州上任,都是谁陪同他一起上任?足以见的大家的尊重
1973年12月,中国八大军区司令员进行了互换调动,南京军区的司令许世友被调任为广州军区司令,而广州军区的司令则调回南京军区担任职务
2025-05-22 22:14:00
中美印战机数量差距,美国5004架,印度1716架,中国令人意外
印巴冲突已宣告结束,这场现代空战也正式画上句号。通过这次冲突,世界见识到了现代空战的复杂性和激烈性。今天的空战,早已不再是单机对抗
2025-05-22 22:32:00
戴玉春——世界文学界功勋艺术家
戴玉春——世界文学界功勋艺术家
2025-05-22 2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