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973年12月,中国八大军区司令员进行了互换调动,南京军区的司令许世友被调任为广州军区司令,而广州军区的司令则调回南京军区担任职务。在许世友离开南京之前,他还兼任江苏省革命委员会主任以及省委第一书记的职务。
此次大军区司令员的调动,事前上级也曾有过指示,要求送别和迎接的场面应尽量热闹一些,毕竟许世友在南京工作了整整21年,韩先楚则在福州任职16年,杨得志在济南的工作时光也达到了16年(名义上则是18年),而陈锡联在沈阳则任职了13年。这些都是在军队中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将,调往新单位工作时,他们内心到底有什么样的想法,很难得知。因此,在迎接和送别的过程中,气氛绝不能显得冷淡,显得像是不被重视一样。
在这次调动中,许世友搭乘飞机前往广州。根据肖永银的回忆录记载,作为军区第一副司令、同时也是江苏省第二书记的吴大圣一起负责护送他。实际上,参与送别的人还不止他们两位。在《父亲杜平》这本书中,军区的政委杜平也参与了送行,甚至是在接呼时为新任命的司令员到南京的工作。在时任南京军区空军司令的刘懋功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到许司令特意邀请他一同乘飞机前往广州。
可以说,许世友前往广州就任的那一刻,是相当热烈的,这不仅体现了军区上下对许司令的尊敬,更是同级干部、副手和部下对老司令的敬重与送别的应有礼仪。杜平自1963年开始担任南京军区的政委,排名在第七位。自1965年以后,杜平逐渐承担起军区的日常工作,以协助许司令的领导。虽然两人职位相同,但杜平一直将许世友视为上级,毫不掩饰自己的敬意。至于肖永银,作为四方面军的成员,他与许世友之间的关系更是源远流长,解放后他在南京军区担任装甲兵司令以来,也一直在许世友的指挥下工作。
在肖永银的回忆中,当他们一行人抵达广州后,许司令提议大家停下来稍作休息,计划改天到海南游玩。然而,好景不长,上级却打电话催促护送人员尽快返回,因为新的南京军区司令员已经到任,不能再拖延。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2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