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何墨家在战国后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落。这个历史的反转提醒我们,时代背景对于一种思想的兴衰至关重要 ……更多
春秋战国封君制:楚国特例及其社会影响
...制应运而生。封君制主要对象是宗亲和功臣。春秋早期,楚国就已经出现了封君制,但是在吴起变法之后封君逐渐发生变化。而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在封君制度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封君关系。春秋时期诸侯...……更多
西晋覆灭三大原因:腐化统治、民族内迁与“八王之乱”
...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这种风气间接的促进了西晋灭亡;其次,游牧民族的内迁,为西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西晋一大特色是...……更多
樗里疾:秦国一代名相与风水大师的传奇人生
...城大梁。逼得魏王不得不卑躬屈膝,向秦国称臣纳贡。在楚国境内,樗里疾用兵如神,连破楚国数座重镇,夺得通往关中咽喉的要冲漯阴,使秦国军队得以轻松出入楚地。 在樗里疾的率领下,秦国国力蒸蒸日上。作为国家栋梁,他功勋赫...……更多
春秋四大美人:文姜、西施、夏姬与息夫人的传奇故事
...个当时权贵为她神魂颠倒,不知她有多大的魅力。相传,楚国大夫屈巫为了年过四旬的夏姬,竟然背弃了楚国,和夏姬一起私奔到了晋国,这还间接连累了自己的族人,这次的夏姬可能觉得找到了真爱,从那以后,她就和屈巫在...……更多
聊聊从草根逆袭成首辅,见证明朝50年兴衰的杨士奇
...稳的少年阶段。大约十几岁的时候,继父罗性因为得罪了权贵,而被贬到了陕西,杨士奇也跟随继父来到了陕西,不久后继父卒于任上,杨士奇和母亲在为继父办理了后事后,回到了德安老家,此后杨士奇为了生活,一边在各地...……更多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成功,却未能延续辉煌
...深感绝望,但他仍然选择赌一把,发动疯狂征伐。结果引来楚国铁骑,越国就此灭亡。无疆死后,越国皇室内斗再起。重演父兄争位的悲剧,最终无人能救越国于水火。公元前306年,越国被楚国吞并,彻底灭亡。春秋五霸之一的越国,就此...……更多
‘出恭’的由来:明朝科考与如厕的含蓄表达
...含蓄的说法替代如厕,以此显示自己的高雅。其二,古代权贵如厕时确实经常需要更衣。用含蓄的说法代替如厕,其实是上层阶级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平民阶层虽然偶尔也会用其他说法替代,不过多数是使用“出恭”这种更为...……更多
孙膑对话齐威王:揭示兵家智慧与齐国兴衰之谜
...,齐国一度达到了鼎盛状态。战国七雄当中,除了秦国和楚国这两个超级大国之外,其他各国都来朝拜齐国。所以说齐威王在位期间,齐国的国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齐威王也不是昏君。所以他问孙膑的问题其实都是很严肃的,...……更多
他一手缔造了秦国的强大,却落得诛灭全族的下场
...革,把秦国变成了强国。然后变法之事,最大的阻拦就是权贵,商鞅的变法,是实行法家的思想,对权贵造成了很大约束,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因此变法十年,商鞅遭到绝大部分权贵的压迫。甚至是当时的太子,根据《资治通鉴...……更多
苏秦合纵之术:刚柔并济的智慧
...给六国合纵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见到楚王的内侍官,心想楚国加入合纵的时机,到了。把这楚国其实就是靠着祖上的打拼和荫福享受的二世祖,诺大个楚国,就像生了一副藤的性格,就算有祖宗打下的基础,也不想自己长筋骨爬...……更多
管仲的商业头脑:经济策略破解楚国难题
...桓公进言献策,攻打收服了春秋众多小国。而其中在征服楚国的时候,管仲的一条计谋,经过千百年来依然是教科书上的经典案例。他到底献了一条什么计谋呢?管子管仲就是后世熟知的学者管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而他其实...……更多
汉朝酷吏义纵的争议与政治矛盾
...曾经有一颗政治流星——义纵。我们今天来剖析一下他的兴衰,看看当酷吏有哪些注意事项。为什么要说他呢?可别以为今天酷吏就不存在,放眼职场上到处都是。只要权力还在,这些人就不会消失,只不过马甲不同。酷吏的土...……更多
聊聊巴山夜雨之巴蜀争端
...个与巴国同源的充国,与他们共同存在着。因为有秦国和楚国的抵挡,这些南方国家没有办法逐鹿中原,只能在四川盆地内部每天不断重复着战争与和平。春秋战国时期的蜀国为自强,做出了不少努力。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蜀国...……更多
探究汉朝衰弱的节点与原因
汉朝,这个绵延四百余年的大一统王朝,其兴衰变迁如同一幅长卷,在历史的画布上缓缓展开。从西汉的开国之兴,到东汉的终结之隐,汉朝的衰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多重因素的叠加与长期的发酵。本文试图从专业的...……更多
中国古代科举制的起源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君主专制时期、资产阶级权贵时期和政党政治时期。在君主专制时期也被称为恩赐制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官完全由君主凭自己的喜好任命,因此该时期的官员很难找到有真才实干的。 资产阶级权...……更多
是商鞅选择了秦国?还是秦国造就了商鞅
...家都会有远大目光的人发动变法,比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而秦国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也需要变法,改善土地问题,并且快速发展经济。这样才不会被其他诸侯国吞并。二:商鞅遭到魏国冷落 商鞅是卫国的...……更多
北宋名臣包拯是被荼毒还是病死
...封府断案,他执法严明,明朝秋毫,严刑峻法,他不害怕权贵,也不被私情所困扰,清正廉洁,铁面无私。平反了民间很多冤假错案,深受百姓喜爱,当时的男女老少都知道包拯,并且亲切的称呼他“包待制”。包拯在六十四岁...……更多
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千古冤案
...之死地而后快。这是东西方观念的差异。再者,千年大树盘根错节,既得利益者各据要津,要把他们挪动挪动,无异于要他们的命。改革者与既得利益者最终是鱼死网破。 ……更多
变法成功后的商鞅,有哪3条路可走
...。其次,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收留他。和秦国相邻的大国有楚国、魏国,楚国不会收留他,一方面秦楚是姻亲关系,另一方面楚国贵族不欢迎他——他们不希望迎来第二个吴起;魏国也不会收留他,河西之战时,商鞅暗算了公子卬...……更多
晏婴以智慧捍卫齐国尊严
...不得不亲自迎接,为齐国赢得了一份尊严。 在晏婴出使楚国时,同样遭遇不公平对待。楚国君王嘲笑他的身材矮小,但晏婴以高尚的态度回应,认为好的人会去好的国家。橘生淮南的典故改变了人们对晏婴和齐国的看法,他通...……更多
明王朝覆灭的根源:经济问题与政治弊端
...。第二:土地兼并 明朝后期土地兼并的现象非常严重,权贵阶层仗着自己的权势,从底层农民手中巧取豪夺,强占土地。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可怕的后果。首先是权贵阶层可以通过各种特权,免于向国家缴税,而农民失地之后又...……更多
...经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人。公元前279年,秦军攻克楚国郢都,逼迫楚国将政治中心西移淮河下游地区。至此六国中唯有赵能与秦相对抗。范雎远交近攻策略随着秦昭襄王的亲政,魏冉等权贵被逐,张仪继任秦国丞相,提出...……更多
...一则例子中,《左传》记载吴国夫差陈兵陈国时,令邻国楚国深感威胁,在楚国大臣们为此惊惧不安之时,大臣子西冷静剖析,认为夫差贪图享乐,“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夫差想要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更多
杜预被封为当阳县侯,回到襄阳
...长,司马炎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枝叶蔓延,盘根错节,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在和平的环境下,司马炎也日益骄奢淫逸起来,西晋皇室逐步腐朽。世家大族也跟着贪暴恣肆,奢侈成风。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处...……更多
张仪的外交策略:秦国十五年不出函谷关,势力强劲上升
...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秦国闷声强大,赵国吞并中山,楚国由大成小,魏国自强而弱,燕齐内乱不止。这一切的源头就在于张仪奉行的\"苏秦私约\"和\"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引起的结果。多少爱恨情仇发生在函谷关,雄关漫道历...……更多
从黄帝故里到汉魏政治中心的千年变迁
...。前576年,许国君主许灵公不堪郑国压力,被迫向东面的楚国称臣并请求迁徙国都。此后数十年间,许国先后5次被迫迁都他乡,最终在战国时期灭亡于楚国之手。在许国多次迁徙后,其故地也成为周边列国觊觎的目标。郑国、...……更多
范仲淹:命运跌宕起伏,后人称他为“完人”
...,他流连病榻却仍然坚持上任,最终病逝,宋仁宗封其为楚国公,并谥号“文正”。各个方面颇有建树,人品道德具优,为国为民的一个人,又怎么不能称得上“千古完人”呢?纵观范仲淹一生,他真正做到了圣贤必备的三点:...……更多
秦汉时期的神秘预言:亡秦者胡也与代汉者,当涂高也
...说这则预言在中国古代史最为出名,这是当年秦始皇灭掉楚国之后,一个名叫楚南公的老人说的。他认为当年楚国虽然被秦国灭掉,即使最后楚国只剩下三户,但是最后灭掉秦国的一定是楚人。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这...……更多
包拯:铁面无私的清官形象与遗嘱之谜
...旦有人仗着皇权办事,仗着皇亲国戚聚集于此,加上身后盘根错节的关系,要真有王公贵族犯罪,审问起来相当困难。不提别的,在北宋政权的一百多年间,出任开封知府的多达一百八十多人,每个知府的任期不足一年,可见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东汉末年,三足鼎立。司马炎小时候有个至交好友,名叫羊琇。在司马昭当权的时候,羊琇多次帮助司马炎,为司马炎谋取储位立过大功
2024-06-17 06:24:00
到了朱瞻基,大明朝已经风风雨雨的到了第三代。他亲爷爷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打进了南京的金銮殿,坐上了龙椅。朱棣一生戎马
2024-06-17 06:25:00
胡善祥能成为皇家钦点的太孙妃,一方面是占卜结果,另一方面足见她的品貌举止都是很出众的。而胡氏入宫后,从太孙妃做到太子妃
2024-06-17 06:25:00
朱棣崩逝后,仁宗当了10个月的皇帝也随着自己的爹去了。朱瞻基登基为帝,然后就得册封皇后。现成的胡氏是太子妃,理所当然的皇后
2024-06-17 06:25:00
后宫绯闻起,失宠复得宠凭资历、年龄、家世,阿巴亥可以说都不占优势,因此她后来居上成为大妃,自然有的是人不服气。于是后宫前朝开始有了大妃与二皇子代善之间的暧昧传闻
2024-06-17 06:29:00
即使后宫佳丽如云,他们只会宠爱怜惜这一个人。比如说皇太极与海兰珠,顺治帝与董鄂妃,而他们这些专情可能都是遗传于自己的祖辈
2024-06-17 06:28:00
公元234年,诸葛亮从汉中出发,发动了第五次北伐,当时魏国将领魏延被任命为前锋。不过此次北伐并取得很大的进展,虽然诸葛亮实行屯田
2024-06-17 06:26:00
不仅事迹广为流传,之后的历代王朝都还表彰他的贡献,将其塑造为武圣人。直到现在,很多地方还有祭拜关二爷的传统,更有一些帮派团体入会集会都要祭拜
2024-06-17 06:26:00
更重要的是,于谦的少时偶像,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他非常佩服文丞相的人品与气节,一直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指引和模板。他一方面用功学习
2024-06-17 06:30:00
因为类似的原因,在打下成都后,王建想约束自己的小弟时,有人竟然口放狂言:你当初说过,打下成都后,节度使大家轮着坐,现在我们在你面前只是稍微缺乏点礼数
2024-06-17 06:30:00
魏征的劝谏,来的非常及时,李世民果断拒绝了庞相寿的要求。但看到庞相寿委屈,李世民给了庞相寿很多赏赐,庞相寿没有得偿所愿
2024-06-17 06:26:00
李世民回到太极殿,等待尉迟恭的到来。不一会,有内侍引着尉迟恭到来,尉迟恭立即下跪给李世民行了大礼,李世民连忙让尉迟恭平身
2024-06-17 06:25:00
公元220年,曹丕接汉献帝禅让,登基称帝,改国号魏。有趣的是,曹丕称帝后仅一年,益州刘备便称汉献帝已死,然后自立为帝,定国号为汉
2024-06-17 06:26:00
首先,刘备的终身理想是扶汉,这从他一贯的政治行为就能看出,刘备自从出道以来,就一直打的是兴复汉室的旗号,无论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还是出师表
2024-06-17 06:27:00
自古以来,权臣如果在是否篡位称帝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基本上是死路一条。可是这个问题非常棘手,好多权臣左右摇摆,无法下定决心
2024-06-17 06: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