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皇甫嵩:被忽视的东汉名将,最后郁郁而终
...民族瑟瑟发抖。但是到了世家多如狗,高官遍地走的首都洛阳城,凉州三明的名头一文不值。东汉13州,凉州是被辜负得最深的一个州。这里土地贫瘠,气候干旱,农业产出本来就不多。在过去,这个地区的繁荣一直都是依靠着...……更多
董卓火烧洛阳真相揭秘
...皇宫。与陈寿同时代的华峤所著的《汉后书》里说:“烧洛阳城外百里,卓自将兵烧南北宫及宗庙、府库、民家,无辜而死者不可胜计。”更晚的《后汉书》记载:“尽徒洛阳人口数百万于长安,积尸盈路。悉烧宫庙官府居家,...……更多
史上最悲壮农民起义是哪个,数年内百万义军被屠杀
...。大战在即,武将的地位自然提高了。凉州名将北地太守皇甫嵩率先站了出来,提出“发精兵、诛贪浊、赦党人、选将帅、出中藏钱(皇帝私房钱)”五大建议。中常侍吕强也谏言道:“党锢久积,若与黄巾合谋,悔之无救。”...……更多
揭秘平定黄巾起义的三大名将
...天下诸侯虽然不少,但是却不见平定黄巾起义的三大名将皇甫嵩、卢植和朱儁的身影,那么他们为何没有一人成为拥兵自重的一方诸侯?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原因。第一,三人出场太早、谢幕也太早184年黄巾起义之所以被扑灭,...……更多
...朋友,想必已经猜到了此人的名字。此人,便是汉末名将皇甫嵩。皇甫嵩是凉州安定人,其叔父是著名的平羌名将皇甫规,号称“凉州三明”之一。可以说,皇甫嵩的家族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武官世家。由于皇甫嵩自幼生长在凉州...……更多
东汉末年为何会出现天下大乱、分裂割据的局面?
...迁都长安。3.董卓之死迁都过程中,董卓大肆劫掠洛阳,洛阳城内民不聊生。数百万人的迁徙,路途遥远,饿死的人不计其数,一路上怨声载道,呼天抢地,董卓彻底失去了民心。董卓到长安后,许多之前汉室的大臣都想要除掉...……更多
2022-12-17 16:40局面,天下
谁是你心目中的“东汉十大名将”
...八是段颎,凉州三明之一,这个应该不少人听过。 因为皇甫规、张奂与段颎三人都是凉州人,又因为表字都有个“明”字,所以被称为“凉州三明”。相比较其他两位,提倡对差族应该安抚为主,段颎更多的是强调给我往死里...……更多
皇甫嵩与董卓的恩怨纠葛,揭开东汉末年乱世的序幕
...能力的官员前往镇压。在这场镇压过程当中,汉末三杰之皇甫嵩,无疑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一个人。正是因为这场战争建立的功勋,让他在汉末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即便是这样一个豪杰式的人物,明明有着好机会,却为何没能阻...……更多
东汉宦官有多嚣张?皇帝喊爹,中饱私囊,勒索功臣,没啥不敢干的
...替何进报仇的旗号,做着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一时间,洛阳城内喊杀声不断。据事后统计,当天袁绍等人入宫诛杀宦官2000多人。一时间,整个洛阳城内再也看不到一个面白无须的人。那么问题来了,袁绍为什么如此痛恨宦官...……更多
董卓的统治与士族的反抗:东汉末年的权力斗争
...卓最大的本事是能够得到军队的支持。同为凉州人的名将皇甫嵩,比董卓出身好、比董卓名望高,而且比董卓会打仗。但皇甫嵩接管不了董卓的军队,也不敢进攻董卓。因为凉州军队站在董卓一边。董卓特别慷慨。朝廷的钱、自...……更多
皇甫讨贼反被污,董卓封侯露骄容
...是社稷深忧么?”灵帝乃依了傅燮之言,诏令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回镇长安,相机讨贼。贼党边章、韩遂等,入掠三辅,皇甫嵩引兵出战,得将贼党击退。偏中常侍张让、赵忠,与皇甫嵩有嫌,反说他屡战无功,徒糜军饷;灵帝竟...……更多
...东兵去控制凉州兵的时候,就有人建议王允,应该派名将皇甫嵩去担任凉州兵的统帅。皇甫嵩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将领,他在军队中有威望,而且其本人也是刚正不阿,如果他能够统领凉州军,是能震慑住凉州军的。可惜王允并没...……更多
司马颖辞让九锡,司马家内部矛盾激化
...冏辞别,司马冏大惊,跳上电单车去追赶,直到七里涧(洛阳城东),才追上司马颖。司马颖急忙停车,与司马冏话别,泪如雨下,不谈时事,只说老娘受病痛折磨,作儿子的心如刀绞,恨不能立即回到老娘身边。哥儿俩身边儿...……更多
为何说历史上相对正宗的张姓皇帝,竟在五胡十六国
...到了洛阳,定居在离洛阳不远的宜阳,跟随晋初著名高士皇甫谧隐居于宜阳女儿山。这个皇甫谧可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针灸鼻祖”,厉害的很。一般学医的,文学也都挺厉害,皇甫谧在文学史上也享有盛名,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更多
袁绍联军为什么要共同讨伐董卓
...证迁居长安后的安全,召京兆尹盖勋做议郎。此时左将军皇甫嵩领3万人马屯于扶风,盖勋便秘密与皇甫嵩商议讨伐董卓之事。刚好此时皇甫嵩也应召入京作城门校尉。但忠厚的皇甫嵩并未采纳盖勋等人共讨董卓的意见,而回到...……更多
皇甫嵩:东汉末年的璀璨将星
...第一名将就曾经是举孝廉上位的,他就是名字听着耳熟的皇甫嵩。说到皇甫嵩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睁着眼睛问他是谁。事实上,这个人非常厉害,但是已经被历史尘埃覆住了。当然,可能是花期短暂,亦或者是他懂得明哲保身...……更多
探寻汉末名将卢植身上的历史烙印
...此也很恼火,再次将大将军革职,董卓也无功而返。三、皇甫嵩用计夺广宗,终结张角兄弟此时此刻,灵帝的急切心情可想而知。张角军不战而退守已久,自己却换了两个将领都无法痛快报复。朝中上下议论纷纷,灵帝威望受损...……更多
张角三兄弟领导的黄巾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到战场之上。比如在颍川战场,起初黄巾军势大,朱儁、皇甫嵩领导的东汉政府军败退,但在东汉朝廷的支持下,骑都尉曹操支援战场,得到补充的朱儁、皇甫嵩趁势反击,终占上风。相反,黄巾军没有后备支援,没有兵力补充...……更多
东汉末年发生的凉州之乱有何影响
...的结果是出兵平叛,于是朝廷派了当年镇压黄巾起义名将皇甫嵩出征,后来大名鼎鼎的董卓就在其中,不过这一次他却没有成功镇压,打得反而非常吃力,结果因为宦官的诽谤丢了官。司空张温随后取而代之,但是他打仗是不行...……更多
...兵马交给他。但丁原不傻,他知道只要交出自己的兵马,洛阳城就是董卓的天下,从此董卓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汉朝廷等于散架了。所以,丁原拒绝了。董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起了杀心,并策反了吕布。从道义上讲,...……更多
皇甫嵩为何让群臣敬佩,皇帝出迎,董卓也忌惮不已
...。我国自古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复姓的人家族都不简单,皇甫嵩也不例外,他出身于一个武将世家,他的父亲是当时的雁门郡太守,战功卓绝,威慑边疆,而他的叔叔同样也是东汉名将,有着凉州三明称呼的黄埔规,可以说在凉...……更多
傅燮:被遗忘的唐代名将,敌军为他跪地磕头
...讨伐黄巾,傅燮被选为出征的一员,加官一级,跟随名将皇甫嵩出大破黄巾军,单独带领部队,傅燮作战勇敢,位居首功,返京后加官进爵,迁议郎。中平三年,授汉阳太守。傅燮也具有长远的政治目光。一直以来,傅燮和同伴...……更多
他是东汉的最后一位杀神,战功赫赫的他最后却服毒自尽
...时解决。当时,有三人在治羌一事上都颇有建树,分别是皇甫规、张奂和段颎,由于三人均为凉州人,表字中又都有“明”字,故而在当时被称为“凉州三明”。不过,尽管三人在对羌人的战争中都有过很杰出的战绩,在羌人中...……更多
刘裕崛起:从北府兵到东晋权臣的传奇之路
...,桓谦屯兵覆舟山东北,又派顿丘太守吴甫之、右卫将军皇甫敷率兵东向应敌。刘裕军在江乘(今江苏龙潭)与吴甫之、皇甫敷遭遇。刘裕在阵前斩杀吴甫之,率军推进至罗落桥,又大败皇甫敷军,皇甫敷兵败身亡。吴甫之和皇...……更多
为何说董卓是最不得人心的王霸
...有亮,董卓的兵马还在路上。当他走近洛阳时,远远望见洛阳城里火光连天,知道已经发生了事变,于是引兵急行。在黎明的时候抵达了洛阳西郊。听闻少帝在北芒(今河南洛阳市北),于是立即率兵前往,裹挟少帝回到洛阳。...……更多
八品县丞阻止李世民干的什么事,却造福了唐朝百姓
...好了一部分。此时,一个小人物突然站了出来,此人名叫皇甫德参,官职是中牟(今属郑州)县丞。在唐朝,县丞属于正八品下,和明清时期的县丞不太一样,唐朝的县丞大多有职无权,形同虚设。例如,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更多
黄巾起义:张角领导下的农民起义与东汉帝国的崩溃
...洛阳的正东方,一路向西推进,意图从突破虎牢关,打进洛阳城。主要的领导者是波才、彭脱,以及位处更东方的东郡卜己,中线也是整个黄巾起义中,对东汉朝廷威胁最大的一条战线。南线:在宛城、南阳一带活动,由“神上...……更多
皇甫无逸(?~627年),字仁俭,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人,洛阳七子之一。隋唐时期大臣,并州司马皇甫诞之子。初以门荫,起家员外郎。仁寿末年,其父反对汉王杨谅谋反,惨遭杀害。隋炀帝即位,念及其父忠诚殉国...……更多
司马昭灭蜀汉后是怎么处理善后的?
...董荣在任时,军士王富自称诸葛瞻起兵临邛。后来,安定皇甫家族的皇甫晏接任。汶山牙将张弘起兵造反,并杀了皇甫晏。这位当年在洮西躲过了姜维率领的益州人杀戮,终究还是要还的。另外,由于平蜀后政策不当,表面的税...……更多
隋炀帝下令开凿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通济渠起于洛阳城,西引榖(即涧水)、洛水入黄河;又从极清(今河南荥阳县把水镇东北周黄河水向东到洋州(今河南开封),再顺汴水经商丘,折向东南,接通蕲水,经皖北至淮阴入淮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
被保洁耽误的画家!南大46岁保洁吴立娣:被央视、人民日报皆报道
“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对于美的事物,都不乏精鉴的能力;对于天赋的才能,都不乏淋漓的表现。”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巧匠。在现在推崇全面发展的社会教育下
2025-02-16 17:07:00
她是“日本版的女济公”,吃肉喝酒算什么,沉溺男色都毫不避讳
我们知道一旦一个人出家做和尚或者说做尼姑,至少能说明这个人已经是四大皆空了,对什么都是无欲无求了,至少在我们古代中国是这样的
2025-02-16 17:29:00
2011年,湘西男子声称会“招蛇术”让毒蛇救人,专家前去一探究竟
“只要我念了咒语,蛇就不敢接近我。”说这话的人是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外表朴实无华。但是他说的话可并不普通
2025-02-16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