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历史上那些兄终弟及的皇帝
...六国”、北朝、“五代十国”中的“十国”等非正统王朝皇帝;蒙元政权的统治者多称大汗而非皇帝,清朝皇位传承则无“兄终弟及”现象。一、兄终弟及制度与嫡长子继承制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周人在改朝换代问题上对...……更多
商榷一下商纣王的来历和历史
引言商纣王是殷人的最后一任皇帝,根据历史,纣王虽然聪明,但他并没有走上正确的道路,嗜好美色,残害忠良,以及平民,最终被周武王处死。商、周的变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王国维在其《殷周制度论》...……更多
从嫡长子继承制,看古人的政治智慧
...给生育时间最早的孩子?为何不选最贤能之人?要知道,皇帝可是要在九五之尊的宝座上撑起一方天地,责任重大得不可言喻。假使当权者执意传位于不够资格的儿子,岂不坠入万丈深渊?揭开真相核心要旨然而,谈及此事我们...……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傻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的统治悲剧
导读:西晋时期,有一位皇帝,情商和智商如同孩子一般,但是人家有一个有权的皇帝父亲,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也不是能够轻易动摇的,所以他非常轻松就接任了皇帝宝座。而他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愚蠢的皇帝,他就是晋...……更多
司马炎有十几个儿子,为何却要立一个痴呆儿为太子
...,我们渐渐会发现,历史总是会有一些共同点。就比如说皇帝对于太子的选择,大多数皇帝选择继承人的着重点,并不仅仅只是他的个人品行,更看重的则是他的个人能力。但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本来有26位儿子,除...……更多
聊聊连续四代皇帝都是嫡长子继位的历史
...统帝溥仪退位,中国2132年封建帝制,共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由于各种统计不一,没有太准确的数字),在帝位传承中,尽管有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但在这数百位皇帝中,真正以嫡长子继位的皇帝却非常少。据有关专家统计,在...……更多
西晋二世而亡,是司马炎“画虎不成反类犬“导致的
...家,管理政务,所以后世明朝,虽然遇上了不少不靠谱的皇帝,但是大明的社会风气还是可以的,海瑞的青天之名流传千古,就说明了一定的道理!可是司马炎呢?他给西晋带来了什么?在西晋刚刚建立没多久的时候,他就开始...……更多
开国皇帝才能称“祖”,清朝为什么有三个皇帝称“祖”?
...对于中国历史之中的朝代而言,只有开创国家历史朝代的皇帝才能被称呼为“祖”,祖是有着祖先的含义的,对于一个人而言,最早的祖先是开创了这个家族的鼻祖,对于一个朝代而言,最早的皇帝是开创了这个王朝的太祖。所...……更多
中国历史上开国皇帝的长子,竟然无一人善终
作为皇帝的儿子,特别是在嫡长子继承制的中国,皇帝的长子这样一个含着银勺出生的人命运似乎是注定一帆风顺的。然而当我们翻开历史书,回顾中国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几乎所有中国开国之君或...……更多
曹操庙号太祖,为何司马懿的庙号却是高祖
...或宗的称号,一般来说太祖和高祖只有王朝奠基人或开国皇帝才有资格享有(一开始高祖是用于追尊,比如历史上第一个庙号高祖的是商太祖的七世祖商高祖王亥,不过后面逐渐淡化)。曹操去世之后,曹丕称帝为父亲上庙号太...……更多
司马懿子孙建立的晋朝昙花一现,是用人、制度、思想都出了问题
...于魏国朝堂的控制,已经极为深入。所以当时在位的曹家皇帝曹髦,才会感慨出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在位期间,除了继续抓权以外,还灭掉了蜀国,为后来的三分一统打下了基础。司马昭掌权十年后,同样病...……更多
西晋兴亡录:从高平陵事变到永嘉之乱的历史变迁
...扈。为避其锐气,司马懿选择装病骗过了曹爽。曹爽随着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拜先帝,司马懿发动政变(高平陵之变),曹爽投降,旋即被杀,曹魏宗室的势力被大大削弱,司马懿成功掌握了朝中大权。两年后司马懿去世,大...……更多
东汉中期,当朝司空忽然想要废了皇帝和太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高权力。等到这些做完之后,周章打算直接废黜太后和皇帝,然后改为拥立先帝的长子刘胜,做新皇帝。这场政变,在后来的史书上,被称作‘周章立帝案’。不过遗憾的是,这场政变还没发生,就走漏了消息。此后,当朝太...……更多
曹魏有六位君主,著名的只有曹操和曹丕,其他四位是谁?
...仍旧视曹魏为正统。如果算上曹操,曹魏一共经历了六位皇帝,分笔别是: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曹操嫡长子魏明帝曹叡,曹操嫡长孙,曹丕嫡长子曹芳(被废,无谥号),据推测有可能是曹操的曾孙,他是第一代任城威王曹...……更多
在探索中国的皇帝世系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历史上许多被封为“太宗”的皇帝似乎都是通过非正常途径继位的。一说起“太宗”这俩字,大家脑子里头可能首先蹦出来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他们俩的故事...……更多
这个朝代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但15个皇帝14个没能耐
我国历史上有个令人唏嘘的朝代,它享国155年,历经15位皇帝,其中却有14位皇帝都是吃闲饭的昏庸之君。如此无能的朝代,要说它没有存在的必要,它又是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朝代,因为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是个不可...……更多
司马炎追封伯父司马师为帝,为何孙权只追封孙策为王?
...·孙破虏讨逆传》,孙权称帝时,追尊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却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从功绩上来讲,孙坚是东吴创业的开山鼻祖,但在历史上江东的基业可是孙策奠定的。为什么孙策没有被追尊为帝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更多
很多皇后也凭借个人魅力获得皇帝宠爱,这是比较幸运的。这位皇后就是一位幸运儿,她的皇帝老公十分宠爱她,但她却凭借恩宠干政,为王朝的发展埋下祸根。这位皇后就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杨艳。杨艳字琼芝,弘农华阴(...……更多
聊聊晋朝曾有的四次“兄终弟及”
...,三次在东晋!一、司马衷、司马炽司马衷是西晋第二位皇帝(290年—307年在位),晋武帝司马炎嫡次子,母为武元皇后杨艳。泰始三年(267年),司马衷册为皇太子。太熙元年(290年),司马衷正式即位,是为晋惠帝。公元307...……更多
2022-12-20 16:30
历史奇葩事:太子给皇帝戴绿帽子还生下孩子,这是怎么回事?
...现代,没有人能够忍受自己的女人给自己戴绿帽子。对于皇帝更是如此,假如自己的妃子给自己戴了绿帽子,那简直就是奇耻大辱,这个妃子铁定是要掉脑袋的。然而在古代的时候却有这样一个皇帝,她的妃子去指导太子,结果...……更多
为何说历史上最绝的阳谋是汉武帝的推恩令
...集大成者。要说推恩令,得先从秦朝一统天下开始时。始皇帝嬴政席卷八荒,横扫六合,结束了列国的时代,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度国家。那为什么说秦朝是一个封建制度国家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秦朝采用的是郡...……更多
聊聊司马炎统一三国后的生活
...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265-290年在位,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司马炎为司马昭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更多
东晋门阀政治:王、马共天下的权力博弈
...阀政治。东晋建立l王、马共天下 王导和司马睿是受西晋皇帝的旨意南下迁徙的,大量的北方士族来到南方,不可避免的会侵占南方本土居民的资源,受到南方人的反抗。于是,北方士族通过各种方式联合起来,包括政治联姻。...……更多
司马衷到底是不是真的痴傻愚钝呢
西晋有这样一位皇帝,被人们称为“白痴皇帝”,他就是晋惠帝司马衷。他是西晋的第二位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世人常说司马炎一生聪慧最后却将好不容易得来的江山交到了最为痴傻的儿子司马衷的手上。司马衷不善...……更多
历史上有五位“好圣孙”,那么哪一位最名副其实呢?
...古代雄父庸儿而导致国家由盛转衰的情况多了去了。所以皇帝传位,除了看儿子还得看孙子,一个好圣孙至少可保大明三代兴旺。不过历史上这话不是杨士奇说的,而是内阁首辅兼大学士兼太子一党的冲锋队队长的解缙所说。朱...……更多
盘点历史上靠儿子得皇位的帝王,李渊上榜
...儿子得皇位的4位帝王,李渊上榜,最后一个让人意外!皇帝是古代竞争最为激烈的职业,这个职位待遇高,权力大,而且还是终身制,可以世袭。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前仆后继的去竞争,哪怕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但胜利者...……更多
古代皇位的禅让制和世袭制,哪个更好?
...位的手段了。之后的曹丕、司马炎、李渊等都是要求前朝皇帝禅让。这样做的话,显得名正言顺。而大多数情况下,古代君王的传承还是由世袭制完成。抛开篡位不讲,正常的禅让制也是有利有弊的。尧舜禹这些都是比较贤明的...……更多
被后世耻笑一千七百多年的司马衷真的是个白痴皇帝吗
...,出生于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作为西晋第二位皇帝,司马炎的次子,母亲是武元皇后杨艳。在八岁时,司马衷被立为皇太子,并于太熙元年(290年)即位,改元永熙。然而,历史对司马衷的评价多以“白痴皇帝”、“...……更多
曹魏四帝曹睿、曹芳、曹髦、曹奂之间的关系
这四位曹魏皇帝都是曹操之后,但是他们的关系略显复杂。魏明帝曹睿:魏文帝曹丕长子(魏明帝曹睿)魏明帝曹睿,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魏黄初七年(226年)五月,病重中的曹丕立长子曹睿为皇太子,同年即...……更多
司马懿的子孙中,有多少得到善终?
...下名字。司马炎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历史上有名的憨傻皇帝。秦王司马柬,英年早逝只有39岁,司马景早死‬,司马‬轨二岁‬夭折‬,司马宪十几岁‬早死‬,楚王‬司马‬玮参与‬八王‬之乱兵败‬被杀‬,东海冲王司马...……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齐桓公在政治、军事与经济方面,有哪些举措与成就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在位共42年,他是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母为卫姬
2024-06-28 16:48:00
所谓白马义从,是公孙瓒手下第一精锐,一共大约3000人,沮授曾对袁绍说过:“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
2024-06-28 16:51:00
明末的形式很复杂,松锦之战大败后,崇祯帝想过与满洲密谋议和。当时派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完成这个高度绝密的任务。原本一切顺利
2024-06-28 18:32:00
当时的北1京城有10万兵马,尽管战斗力可能比不上八旗,但是对付农民军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崇祯帝非常看好的十万精兵,并没有像他所料那样打退李自成
2024-06-28 18:31:00
崇祯帝消灭了以魏忠贤一党后,朝堂上没有势力可以限制东林党,东林一家独大。当时朝中也有一些大臣建议崇祯帝南迁,但是东林党却极力反对
2024-06-28 18:33:00
整个明代,北1京城不是一次被围,而是被围多次,但是之前几乎没有失守的情况出现。嘉靖帝在位时,就有“庚戌之变”,鞑靼土默特部直逼北1京城下
2024-06-28 18:30:00
分析孟尝君的性格特点,了解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说起孟尝君,相信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朋友们绝对不会陌生了,他是战时期著名四君子之一,原名叫做田文,其父亲是田婴,齐国的贵族
2024-06-28 18:33:00
战国时期魏国是什么地位
众所周知,在战国中后期,秦国和赵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其中,就秦国来说,自商鞅变法后走向强盛。商鞅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
2024-06-28 18:34:00
宋朝经济是如何发展的
封建社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该政策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自实行商鞅变法之后,君王将农业生产以及战争提高到了同等地位,不仅鼓励老百姓参与战争
2024-06-28 18:34:00
史记记载董仲舒是广川人,现在的河北枣强人。在汉景帝的时候就已经是博士,这个博士跟现代博士的概念完全不一样,汉代博士相当于皇帝身边的高级顾问
2024-06-28 18:34:00
汉武帝跟秦始皇有很多类似之处,有一点两人的做法不一样。秦始皇选择焚书坑儒来抵制儒家学派,汉武帝则让你读书,可只允许读儒家学派的书
2024-06-28 18:34:00
为了解决钱的问题,崇祯开征三饷,辽东打仗需要钱,就征收辽饷,内部剿匪需要钱,就征收剿饷,练兵也需要钱,就征收练饷。加之崇祯那几年年景不好
2024-06-28 18:35:00
田忌赛马讲的是什么故事?背后有什么含义
我想大家都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经常与齐国的众多公子赛马,但田忌的马自然不如他们。这时孙膑便向田忌献上一计,还说到
2024-06-28 18:35:00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被封为了什么爵位呢,赵国重用李牧了没有?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将军,曾在赵国北部抗击过匈奴,也打败过秦军的入侵
2024-06-28 18:35:00
史料记载:“承畴、传庭合击于潼关原,大破之。自成尽亡其卒,独与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溃围,窜伏商、洛山中。其年,献忠降
2024-06-28 1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