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司马炎有十几个儿子,为何却要立一个痴呆儿为太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1 15:4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历史的卷轴缓慢地展开,我们渐渐会发现,历史总是会有一些共同点。就比如说皇帝对于太子的选择,大多数皇帝选择继承人的着重点,并不仅仅只是他的个人品行,更看重的则是他的个人能力。

但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本来有26位儿子,除去早逝夭折的,他还有十几位正常的儿子。为何最终却偏偏选择一个傻儿子为皇帝呢?

这位皇帝就是建立晋朝的晋武帝司马炎。晋武帝作为晋朝的开国皇帝,可谓能力出众,眼光长远。而他所选择的继承人司马衷,则刚好背道而驰,为人痴呆愚钝。

司马炎有十几个儿子,为何却要立一个痴呆儿为太子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这句话源于《晋书·惠帝纪》,也是出自司马衷之口。

大致意思就是说,当时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传到宫中司马衷的耳朵里,他大为不解,便说: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王夫之评价司马衷:""惠帝之愚,古今无匹,国因以亡。”既然司马衷如此痴呆愚钝,那么为何晋武帝司马炎偏偏要立这个傻儿子为储君呢?

以下笔者将从三点详细分析,晋武帝立司马衷为太子的原因。

司马炎有十几个儿子,为何却要立一个痴呆儿为太子

首先第一点,司马衷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嫡长子,而皇后母亲分外偏爱他。

从周朝开始,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沿袭着立长为先的传承制度,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也就是说,正妻所生的儿子们拥有君位的优先继承权,并且以年龄长幼为序,而无论他们的才能如何,只有在正妻没有生育或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才能在庶子当中,选择合适的继承人。

所以到了晋朝这里,自然也是如此。武元皇后杨艳与晋武帝司马炎伉俪情深,二人共生下了三子三女,长子毗陵悼王司马轨在两岁的时候便不幸夭折了。

《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三十四》有记载:毗陵悼王轨,字正则,初拜骑都尉,年二岁而夭。

而次子便是司马衷,这时候的司马衷已是嫡长子。按照立嫡以长的制度,晋武帝于是将后来九岁的司马衷立为太子。

其次第二点,晋武帝从未细心了解过司马衷的痴傻程度,认为他只是反应迟钝。晋武帝也曾犹豫是否要立司马衷为太子,他特意出了一些考题,想要考察一下司马衷,但却给了司马衷三天时间。

司马衷有一位狡诈的妻子贾南风,她费尽心思,寻了几位学识渊博的人帮助司马衷。晋武帝对司马衷的答卷十分满意,认为司马衷其实不傻,相反学识渊博,有治国之才,于是才想要理他为太子。

《晋书》中有详细记载,武帝多次对司马衷的能力表示怀疑,并多次对他的能力进行考验,而司马衷则在太子妃贾南风及谋臣的献策下,逐一通过了这些考验。

司马炎有十几个儿子,为何却要立一个痴呆儿为太子

最后第三点,是晋武帝本身的原因,他到了晚年,贪图享乐,并没有去仔细考察司马衷是否堪当重任,成为一位合格的储君。

除此之外,武元皇后杨艳在临终前,知道晋武帝宠幸胡夫人,恐怕以后会立她为皇后,担心太子司马衷的地位不稳。于是临终时,头枕晋武帝膝说:“叔父杨骏的女儿杨芷才貌兼备,愿陛下选她来备六宫。”

并悲伤地哭泣,晋武帝流着眼泪答应了她。

《晋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一》:及后有疾,见帝素幸胡夫人,恐后立之,虑太子不安。临终,枕帝膝曰:“叔父骏女男胤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宫。”因悲泣,帝流涕许之。

晋武帝驾崩后,司马衷顺利地成为了皇帝,而太子妃贾南风被封为了皇后。司马衷着实愚钝,对贾南风言听计从,贾后趁机专权,甚至假造司马衷的诏书,大肆打压迫害政敌和皇族中人,西晋开始逐渐变得动荡,波折。

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司马家的子弟被迫走上了反抗道路,开始起兵夺权,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便由此开始。十六年狼烟四起,百姓居无定所。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司马炎有十几个儿子,为何却要立一个痴呆儿为太子

晋武帝从265年建立西晋,到316年被北方蛮族灭亡,仅仅只存活了51年,真可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更是导致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

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真可谓是“昙花一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她先后服侍父子两代皇帝,她还生下太子,最后却被拷打致死
...为公家叫,还是为私家叫?”其实,司马衷的愚蠢,父亲晋武帝司马炎早就看出来了,只是因为司马衷是嫡长子,皇后杨艳又不同意废黜太子,这才勉强将就。司马炎对儿子担忧到什么程度?就算是
2023-03-07 18:45:00
晋武帝司马衷的一生
司马衷,晋武帝的嫡次子,母亲是杨艳皇后。267年,晋武帝想册立太子,但没有考虑司马衷,便询问杨艳的意见。司马衷当太子时,晋武帝为他选择妃子,又担心司马衷“不懂事”,便将自己的妃子
2023-08-20 17:57:00
司马遹跟司马炎是什么关系
司马遹(yù),晋武帝司马炎之孙,晋惠帝司马衷长子,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后就立司马遹司为皇太子。关于司马遹的出生,《晋书》及一些史料上的记载如下:司马遹的母亲谢玖原是晋武帝后宫的才人
2022-12-27 15:22:00
为什么杨皇后能让司马炎唯命是从?
...看似柔弱的女子,却能让曾经叱咤风云、武功不可一世的晋武帝,对她言听计从。在中国古代,皇后与皇帝并尊。皇后是后宫之主,母仪天下,地位仅次于皇上。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皇后,对历史进程
2023-03-08 12:40:00
这位皇太后只因写了6个字,结果就被活活饿死
...著称,可惜这样一个美丽贤惠的女子,最终却死于非命。晋武帝司马炎有过两任皇后,而且这两任皇后还是一对姊妹花。第一任皇后是杨芷的堂姐杨艳,杨艳也以贤良美貌闻名,深得晋武帝欢心。可
2023-05-14 05:51:00
西晋“八王之乱”是怎么一回事?八王指的是哪八王?
...司马亮是司马懿的第四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弟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在八王之乱中,他的辈份最高。《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九》:及武帝寝疾,为杨骏所排,乃以亮为侍中、大司
2024-12-26 08:57:00
她是一代皇后,为什么却对儿媳妇自称为臣妾
...下跪自称为妾,最后竟被活生生的饿死了。这位皇后就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任皇后,杨芷。杨家虽然说是晋朝时期的名门望族,晋武帝司马炎在建立晋朝之后,立刻将他的结发妻子杨艳封为了皇后
2023-08-03 20:38:00
司马炎为何要选贾南风为太子妃?
...娶了十五岁的贾南风为妻。这场婚姻是由司马衷的父亲、晋武帝司马炎确定的,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因为人们都知道贾南风不仅相貌丑陋,而且妒忌凶狠,并非太子妃的最佳人选!那么问题来了,
2023-08-28 15:20:00
中国皇帝的惧内之谜:晋惠帝与贾南风的故事
...郭淮。▲贾逵剧照贾充很会搞政治联姻,一个女儿嫁给了晋武帝的弟弟司马攸,另一个女儿就是贾南风。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贾充早早就为女儿打算起来,希望嫁入皇室,但有个问题,贾南风
2023-09-23 16: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