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甲骨文溯源中华早期文明(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河南博物院展出的甲骨。王城岗遗址陶器刻文拓本和摹本。□朱彦民文字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关于文明起源的研究与探索,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而文字的产生和使用在文明起源的进程中,始终都占据...……更多
Global Talk丨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突出表现在汉字的延续性上——专访多伦多大学教授、考古中心主任爱德华·斯文森
...网讯 “值得一提的是,汉字从公元前约1300年出现的殷商甲骨文开始,一直演变至今,从未间断,这确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6月16日下午,在郑州市高新区,出席“考古学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多伦多大学教授、考古...……更多
...展工程推进会在郑州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贺信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交流工作,研究部署重点任务,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河南实践走深走实。省委常委...……更多
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近3000件套文物首次亮相
...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得到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殷墟的发现和确定,是探索商文化、夏文化及上溯中华文明起源的原点和基石。气势...……更多
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
...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汉字由起源到成熟体系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篆、隶书等的绵延发展,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文字作为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起源发展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基本同步,...……更多
古朝文明的重要遗址——安阳殷墟
...。经过研究,这些符号被确认为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随后的考古发掘揭示了这些甲骨片的来源地——安阳殷墟,一个规模巨大、内涵丰富的商朝都城遗址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殷墟的发现,对于理解商朝的历史和文...……更多
【文化金家岭】穿越古今,探秘甲骨文
...网6月24日讯近日,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康城社区趣味甲骨文课开课。课堂以甲骨文为媒,架设起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引领居民穿越时空,探寻千年文化的无尽魅力。汉字,这方块间的艺术,每一笔皆是历史的低吟,每一划...……更多
“大家猜一猜,这块石头上的甲骨文是什么字?”殷墟宗庙宫殿遗址,导游指着一方大石上刻着的红色甲骨文问道。“我知道,是‘福’字!”一名来自湖北的游客自信地说。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安阳殷墟考察时,也...……更多
【奋斗者笔记】跟着“甲骨文团队”,探索唤醒千年文字的数智力量
...华文明,有了更生动的落脚。而在殷墟诸多考古发现中,甲骨文是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有这么一群人,甘坐“冷板凳”,跨越三代青春接力深耕甲骨文研究,让沉睡了千年的文字搭载现代科技,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他们,就...……更多
焦点访谈: 根脉 伟大文明 绵延不断
...国宝是8000年前的龟甲刻符,在上面有一个小小的刻画和甲骨文中的“目”字非常像,这也是国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刻画符号。龟甲出土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当时遗址内发现17例刻在龟甲、骨器上的符号,内容都与占...……更多
...潮。河南安阳殷墟是商王朝都城所在地,更是闻名世界的甲骨文的发祥地。“95后”女孩李右溪,从职场人转型成为一名甲骨文科普视频博主,因为发起了“挑战全网最冷门专业”的话题而走红网络。“鼎字为何这么萌?”“龙...……更多
勾勒中华文明绚烂图景
...的残碎古甲骨部位鉴定方法,吸引了不少参会者的聆听。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虽然当前对于甲骨学的研究日趋深入,但从动物考古学视野对残碎古...……更多
​品读殷商文化 感受多彩安阳
品读殷商文化 感受多彩安阳情景剧演出让甲骨文“活”起来安阳融媒记者 赵文静悠扬神秘的乐声响起,殷墟考古现场,“考古学家”拿起刻满甲骨文的甲骨片仔细端详,突然地动山摇、时空逆转,穿越到了3000多年前,“甲骨...……更多
瑞雪皑皑兆福地 名人故里迎嘉宾 王懿荣文化传承交流会在烟台举办
...邀出席的专家学者来自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在王懿荣文化研究领域具有顶尖水平。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姚爱兴,山东省政协党组成员、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唐洲雁,山东省原副省长、省政协九届副主...……更多
山东发现远古文字,比甲骨文早千年
...谓的远古文字陶片上的字有象形字,也有会意字。文字与甲骨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从结构上可以说这是甲骨文的早期文字。值得一提的是,这11个古文字基本上已经被解读出来了。如第一行第1字是“鸟形”;第一行第2字是“...……更多
殷墟博物馆新馆:穿越三千年,寻根“大邑商”
...配偶中,妇好身上聚集着所有的荣宠和光耀。妇好之名在甲骨文中出现近400次,涉及征战、祭祀、分娩等多个方面。这些文字,有着商王武丁对妇好的牵挂和心焦:“妇好弗疾齿?”——妇好的牙痛好了吗?还有,她生孩子不会...……更多
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AI赋能文物保护 让中华传统文化“活起来”|我说中国式现代化(59)
...堆项目,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还以AI算法助力河南殷墟甲骨文破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此过程中打造了全球最大的甲骨文多模态数据库,吸引全球更多的甲骨文藏家、博物馆和相关高校共同参与甲骨文试读和破译。舒展说...……更多
2024“传承·创新中华文化”交流会在广东召开
...领域代表对各文化领域的看法与发展方向作了积极讨论。甲骨文研究学者卢彬老师从甲骨文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文字起源与中华文明的密切联系,通过图片、文字徐徐展开甲骨文历史文化与中华文明相生相发的历史长卷。中...……更多
海南一88岁老者 想办公益培训弘扬传统文化
...年88岁的老先生陈贻莘时常会在宣纸上一笔一画地书写着甲骨文中的“猪”“龙”“马”“豹”等字。他的身影和字迹,成为书院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张芝书院”也成了海口网红打卡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感受这份传...……更多
考古专家发现甲骨文,殷墟藏有什么秘密
...有了近4100年的历史。而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如今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在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1928年考古专家在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更多
深入发掘古文字思想文化内涵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举办
...与保护中心、古文字工程秘书处承办,论坛旨在深入发掘甲骨文等古文字的思想文化内涵,发扬和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推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围绕此宗旨共设立“中国早期国家与社会”“清华简专题研究”“...……更多
甲骨文艺术惊艳德国观众
...现场在德国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艺术空间,由70多个甲骨文衍生出来的88件/组艺术作品在这里闪亮登场,让前来观展的德国观众驻足欣赏,为中国先民的文字和智慧惊叹不已。图:展览现场 德国当地时间4月22日,“龟甲牛...……更多
甲骨文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甲骨文的历史意义:对中国文化史的完善,对汉字形成和演变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商文化史的最好实特佐证。商朝甲骨文的历史作用-商朝的甲骨文章2、甲骨文发现的意义是:甲骨文的出土证明了商代的确存在...……更多
在汉字中感知中国
...部分。在“你好·汉字”的“汉字之美”部分,展示了从甲骨文“家”字到宋体“家”字的演变。在展览策划者看来,“家”在中国文化中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其意义和文化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通过观看展览,参观者除...……更多
数千件珍贵文物首次亮相!殷墟博物馆新馆今天正式对公众开放
...成果,对夏商都邑的深入研究,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商文化研究提供了对比标尺。众多首次亮相的各类珍贵文物再现了商朝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发达的青铜文明、灿烂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科技文明。全面系统...……更多
...文字可以获奖10万元。当然,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文化研究、赓续文脉的角度来“认字”。目前我们常用的汉字有七千多个,而汉字总共有九万多个。像“龘”这样的生僻字,很多现代人不熟悉也正常。不过,这两则新闻...……更多
考古没发现夏朝,会影响到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吗
...五皇五帝”和“夏商”等中国传统的上古史学系统。不过甲骨文的发现,狠狠地打了他们一巴掌,让他们怀疑的商朝,确实铁证如山地存在着。但是他们的后继者还有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继续鼓吹“夏朝不存在”。夏朝如果不...……更多
“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香港展出
...式布局”,可以看出二里头遗址考古取得的巨大成绩,夏文化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的发现表明了二里头遗址的都邑性质,“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则暗示了二里头都邑有成熟发达的规划思想...……更多
“源”来如此丨3000多年前的“新闻”长啥样
...版卜辞记载了一场中国最早的“翻车现场”,其中完整的甲骨文书写恰巧满足新闻的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事。“甲午,王往逐兕,小臣甾车,马硪,迫王车,子央亦坠。”甲午日,王(商王武丁)追逐捕获犀牛,小臣...……更多
了不起的甲骨文·解锁破译谜团丨走进“触手可及”的甲骨文 让“冷门绝学”不再冷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墟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历经千年传承流变从未间断,现在却被誉为“冷门绝学”,1字10万的高额奖金在社会上引发热议。不仅因为高额奖金,甲骨文的破译过程堪比“探案”,寻觅过程层层解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