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品读殷商文化 感受多彩安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6:14:00 来源:大河网

品读殷商文化 感受多彩安阳

情景剧演出让甲骨文“活”起来

安阳融媒记者 赵文静

​品读殷商文化 感受多彩安阳

悠扬神秘的乐声响起,殷墟考古现场,“考古学家”拿起刻满甲骨文的甲骨片仔细端详,突然地动山摇、时空逆转,穿越到了3000多年前,“甲骨片”化作精灵“活”了过来,在时而激昂时而澎湃的乐声中舞动身姿、不断变换,最后化作甲骨文字“雨”……10月8日下午,大型诗画情景剧《众里寻他》中的《等你千年》和《甲骨之魂》两段舞蹈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精彩亮相,引得参观者纷纷驻足观看,沉浸其中。

大型诗画情景剧《众里寻他》由中国煤矿文工团创作编排,将于11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考古学家”由男舞者扮演,被考证的“甲骨文”由女舞者扮演,他们通过优美的舞蹈语言,让陈列在博物馆里的一片片甲骨“活”了起来。

“甲骨文又称‘契文’或‘龟甲兽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中国煤矿文工团副团长、《众里寻他》总导演何利山聊起该剧的创作侃侃而谈,“《众里寻他》以甲骨文这一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为切入点,主人公通过探寻解密甲骨文,追溯华夏文化根脉,以诗为引,以歌舞、器乐生动再现了恢宏、浪漫的节日场景。多种艺术形式交融互动,真正做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我们通过‘考古学家’破解一个个甲骨文,引出相应的节日和诗词,从而构成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元宵5个篇章的舞蹈诗。在不同场景、不同氛围中,通过诗词之美,解读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众里寻‘他’,寻的是传统文化的活水之源、未尽之意,寻的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格局气韵。”中国煤矿文工团歌舞团副团长、项目统筹李娜介绍,“目前,我们仍在不断打磨细节,争取在首演时将这部情景剧完美呈现给观众,让大家通过情景剧认识甲骨文,认识安阳。”

近距离感受厚重历史

安阳融媒记者 高倩

10月6日下午,殷墟景区内鼓声咚咚,游人循声而去。这里正在上演短剧《甲骨文之父——王懿荣》。

在古朴悠扬的乐声中,百余年前小屯村村民生活的场景展现在游客面前。当时,村民将在村头发现的甲骨片当成老祖宗留下的宝藏,做成了治疗疑难杂症的药粉。画面一转,金石学家王懿荣请来医者诊病,在查看药材时发现了“龙骨”上的秘密,便请好友来家中探讨。“这‘龙骨’上有刀刻之纹,纹路排列整齐,错落有致,乃有意而为之”,几个人认真研究后,认为“这个是个重大的发现”。

短剧虽只有十多分钟,但通过演员的语言、动作、神态,形象演绎了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过程。最后,演员拿着“甲骨片”让围观的游客观赏,不少人举起手机想拍下这一重要道具。“真形象啊,原来只看过展板上的简短介绍,今天的短剧形象又生动。”人群中,不时有游客赞叹。“短剧很有意思,代入感很强。”来自四川的段雅玲告诉记者,“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看上去是意料之外的事,但又在情理之中,如果不是多年研究,可能他也会将‘龙骨’当作药材。”从西安自驾出游的宋培晨告诉记者,看过电影《封神》之后,她一直想一睹殷商文明的风采,这次来到安阳实现了心愿。在她看来,文史类景区多一些这样的演出,会更加生动活泼,增强了观展的趣味性。

​品读殷商文化 感受多彩安阳

记者采访了解到,9月29日至10月4日,殷墟景区一天有4场演出,9时在殷墟景区门前有群舞表演和情景剧《迎宾+祈福》,主要包括傅说拜相与武丁中兴等内容。10时30分、14时与15时30分,分别在景区内表演《甲骨文之父——王懿荣》。殷墟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他们一直在尝试编排一些短剧,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游客从不同维度了解殷墟、感受殷商文明。“这次本想带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历史,让他与课本结合起来,没想到在景区看到了短剧,还看到了古装展架与身着传统服饰的游人,沉浸式体验让人身临其境,感受更为深刻,仿佛看到了3000多年前的城市,也感受了先人的智慧与厚重的文明。”山东烟台的黄女士感慨道。

边游边学 领略古都风采

安阳融媒记者 高倩

“有谁知道中国八大古都是哪几个城市?”10月8日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游人如织,人群中,一支从河北衡水来的研学队伍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群孩子中,有的在咨询老师问题,有的正用手机查阅资料,还有的正翻阅之前准备的参观攻略。

“这是甲骨文的发掘过程。”“看,天花板上还装饰有‘甲骨片’。”……在一楼展厅,孩子们迅速被甲骨文及其背后的故事所吸引,看到感兴趣的内容,有的孩子拿出本子记录,有的举着手机拍照。“看,这个展厅是介绍文字的发展演变过程的。”“这组甲骨文真神奇,一个形象的图案还能代表两个字。”……在介绍现代打字技术的展柜前,很多孩子被屏幕上生动的短视频吸引。研学团队负责人东宁老师告诉记者,她是河北衡水人,之前来过安阳很多次,被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深深感染,也被展陈在这里的宝藏吸引,所以向身边的很多朋友推荐过这座城市。今年国庆节是疫情后第一次组织研学活动,她立刻就想到了安阳,正好安阳推出的几条精品旅游线路和她安排的行程不谋而合。

“我对书法文字很感兴趣,也很喜欢安阳这座城市。这次研学在发现甲骨文的地方看到了这种神奇的文字,对我的触动很深。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今后我会更加努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从河北衡水来研学的安昱昱告诉记者。来自河北的王智攀是一名历史文化爱好者,今年读初中一年级,听说河北有去安阳的历史文化研学游,他不假思索报了名。他说:“我七八岁时就来过安阳,这次来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很期待到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参观,想看看那里都出土了哪些宝贝,想听听文物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记者采访发现,不仅是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红旗渠、岳飞庙等景区也有很多研学团队参观学习。有的团队来自福建厦门,有的来自江苏南京,还有的来自周边省市。很多研学团队很早就制订了研学路线,多是品读千年古都历史文化的研学路线。一位研学团队的带队老师说:“今年推出的字都精品之旅、封神体验之旅、诗画山水之旅与古都文化之旅4条精品旅游线路非常好,为我们今后的研学活动提供了借鉴与方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阳殷墟:解开盘庚迁都之谜的关键
...存在争议。支持盘庚迁都到安阳殷墟的学者,主要是依据甲骨文的记载。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些与盘庚有关的记载。例如,“盘庚迁于虢”、“盘庚筑城于虢”等等。虢国是殷商时期的
2024-01-31 20:30:00
甲骨文是迄今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直系祖先”。甲骨文是殷商国王、贵族对当时战争、宗教、天文、气象、历法、田猎、农业生产、方国状况、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占卜记
2025-03-08 07:27:00
古朝文明的重要遗址——安阳殷墟
...。经过研究,这些符号被确认为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随后的考古发掘揭示了这些甲骨片的来源地——安阳殷墟,一个规模巨大、内涵丰富的商朝都城遗址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殷墟的发
2024-10-17 20:10:00
以“字”作“舟”,乘风破浪!安阳这场大会何以吸引世界目光?
...首站便触碰到了知识盲区。其旁教师张充解释道:“这是甲骨文字,3000多年前,这里的人们把它们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昨天一出高铁站,就发现安阳到处都是汉字和文化元素,感觉瞬间
2025-04-21 21:45:00
探源3000年前中华文明——访安阳市政协委员胜桂红
...诉记者,这次带来的是《传承弘扬殷商文明,深化培育以甲骨文为标记的文化品牌,加快把安阳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的提案》。胜桂红委员说:“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华文明乃至
2024-02-21 12:28:00
2025委员通道丨高红国:让学习传统文化成为校园新时尚
大河网讯 “以前的安阳因甲骨文闻名,现在的安阳以甲骨文出彩。让甲骨文进校园,让孩子们爱上甲骨文,安阳做好了“四个一”。如何让孩子们从小爱上优秀传统文化?1月17日,在河南省政协十
2025-01-17 08:49:00
百家党媒看安阳丨走进殷墟,对话三千年前商代文明
...展厅,开启商王朝的故事。一进门,展示的是五块放大的甲骨文,这是殷墟出土的十几万块甲骨文中的精品。据讲解员介绍,该展厅分为商朝起源、王朝兴亡、国家社会、经济生活、宗教祭祀五部分
2023-10-16 11:27:00
...12月23日,在河南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剧场内,第二季甲骨文识读大会复赛火热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位甲骨文爱好者齐聚安阳,开启一场激烈的甲骨文知识对战。为让晦涩艰深的甲骨文
2023-12-24 22:37:00
安阳殷墟博物馆:穿越千年,直击商朝文明的惊世辉煌!
...陶片、每一块甲骨都记录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甲骨文的故乡,文字的起源地!】📚提到安阳殷墟,怎能不提那震惊世界的甲骨文?这里,是甲骨文的故乡,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字发展史上的重
2024-08-29 14: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