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历史上的“老好人”是谁,所有人都想让他当皇帝
前言:王莽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传奇与震撼的篇章。他是一个怀抱理想,想要拯救这个国家的明君,但最终却被历史抛弃,以失败告终。我们在审视王莽的过程中,会不禁追问:一个人的理想与抱负,是否就能改变一个时代的乾坤?改...……更多
朱熹的儒学主张,与孔子的正统儒家思想差别有多大?
就是了解过儒家学派的发展史,就会知道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造者,而朱熹可以说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因此,孔子和朱熹的思想就是内核都是差不多的,但是朱熹有更加多的延续和发展。孔子时期,他对于儒家学派可以说...……更多
...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儒家德育思想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一、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要义儒家德育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更多
王莽:从蟒蛇预言到短命皇帝的传奇人生
...,悬宛市,百姓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汉书·王莽传》中国的历史纪年中朝代迭起,帝王将相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台,但能够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不是每个皇帝的特权。如今电视上看到的更多的是记载较为...……更多
曹操统一了北方的发展生产,他后期僭越是权力膨胀
...也”。即使在古代,篡位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挨骂。比如王莽篡汉时,大部分士人可是欢呼雀跃的。原因无他:西汉末年多年的混乱政坛,让朝野兴起了“人心厌汉”的情绪;只不过随后王莽改制失败、让社会越发混乱,人们才...……更多
西汉时期的儒家思想教化:政治与道德的统一
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后,统治者便开始着手规划政治蓝图,统一思想。为此,西汉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构建思想教化体系,形成思想教化网络。通过对思想教化网络的营建,确保了教化的顺利实施。西汉...……更多
王莽当政的这15年里,到底折腾了些什么呢
王莽藏得可真深啊,要是他不篡位,很可能成为孔夫子那种万世师表的人物,这哥们的谦恭孝顺,可以说达到了人类所能想象到的巅峰范畴。所以王莽骗过了当时的所有人,从而夺取了大汉王朝的皇位。而且他可是足足做了15年...……更多
盘点历史上十位改革家,成就与成败原因剖析
...打败了,被赶进深山与野兽为伍,下台了。二,完全失败王莽他推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比我们现在早2000年!包括人人平等禁止奴隶买卖,建设公租房廉价租给老百姓,组建国营企业解决流民失业,所有商品国家制定最高限...……更多
儒家孝道对唐代吏治影响有多大
前言儒家孝道对唐代吏治的影响,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孝道的朝代,其吏治也最为清明;也有学者认为,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不重视孝道的朝代,其吏治也较为黑暗。但是,随着我...……更多
分封制为何能一直存在到成熟的封建社会
...有所不同的发展经久不衰,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这要怪儒家,大概是因为儒家给分封的发展带来了助力,使得分封有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而来自儒家的助力,是如何让一个从早期封建社会的产物,一直存在到成熟的封建社会...……更多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由于刘氏宗室的衰败,国家政权逐渐转移到外戚手中,王莽对宗室采取打压的政策,刘氏宗室被夺爵、夺官、夺姓,成为新莽统治下的二等臣民。公元9年,刘氏宗族玺绶的收缴和王室宗族蛮绶的授予,标志着刘氏宗族地位的...……更多
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何选择儒家思想治国,没有选择道家或者佛家?
...汉武帝经过仔细思考之后,最后采纳了董仲舒的谏言,将儒家学说采纳为真正的国家思想。自此之后,儒学就成了历代封建统治者手里,最好用的一样思想工具。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什么要选择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核心统治...……更多
儒家文化是如何通过他的周游传播并影响历史的
...圣人的形象仿佛跃然纸上。他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文化的种子,为后世留下无数值得探寻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的世界,看看儒家文化是如何通过他的周游传播并影响历史的。孔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更多
汉元帝废除陵邑制,加速西汉的衰落,是真的吗
...戚王家他都搞定不了,西汉末期汉儒和外戚合流更是造成王莽篡汉,却让关东豪强摘了果子。这本就是个过程,皇帝在强势也只是让矛盾提前爆发了而已,所以为什么要说这和元帝关系不大,因为社会发展到这,老刘家的霸王道...……更多
儒家、道家和法家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我们把儒家、道家和法家看作公司的话,三家的思想差异就一目了然了。儒家强调老板第一,员工间要相亲相爱,赚钱不重要,老板要996咱们就反对他;道家则认为人要清静无为,做好了自己本分后,赚不赚钱就顺其自然;而...……更多
孔子周游列国:儒家思想的早期传播与影响
...方略,各派代表人物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后世统治思想儒家也是如此。当时儒家和其它思想流派一样,只是一种普通思想,并未有任何特殊地位。孔子为让各国君主采纳儒家思想,更是周游列国十四年,但效果甚微。但孔子并...……更多
汉武帝真的推行儒家思想了?那些黄生不愿相信,估计那些儒生也不敢相信。等指导思想公之于众后,大家都恍然大悟,原来推行的儒术本质上就是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思想。皇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皇权是需要不断强化的,...……更多
西汉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面临怎样的形势?
...世,并迅速流传,诸子之学重新被人重视、讨论和引用,儒家和墨家学说也随之再一次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央,开始了多元化的发展。在西汉思想发展的浪潮之中,百家之学皆有所发展,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儒家思想。由孔子创...……更多
荀子的行政思想及其对儒家学派的贡献
...关心的。说起荀子,相信很多的人都知道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人物,也就是说荀子是儒家学派的,在那个时候也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不管在何时,所发表的任何言论,到了后世都成为了让人所学习的榜样。...……更多
刘秀推翻王莽建立新的王朝,为什么延用汉作为国号
...逸,导致外戚王氏势力一度膨胀起来,太皇太后王氏一族王莽逐渐霸占朝政权力,一步步吞噬了西汉王朝,最终王莽谋朝篡位,建立新朝,但15年后,刘秀推翻新朝建立东汉,此时的西汉已经灭亡了15年,刘秀为何还是沿用“汉...……更多
记者 褚思雨“‘儒家五圣’是儒家思想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言论构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体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孟子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毛景卫表示,这套丛书凝聚了众多儒家学者的智慧与心血...……更多
刘秀与新莽政权的斗争:从起义到建立东汉的历程
...耀整个房间,当年稻禾(嘉禾)一茎九穗,因此得名秀。王莽摄政时(居摄元年,公元6年)刘秀12岁,王莽称新朝皇帝时(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刘秀15岁。入世虽浅,但动荡的社会却给刘秀以深刻的印象。王莽利用西汉末年的危机...……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刘秀,史学家无从指摘
...美的皇帝当数光武帝刘秀。他生活在西汉末年,当时外戚王莽篡夺了西汉的政权又没有善加利用,导致当时的民不聊生。当时的刘秀虽然也有一部分的汉朝皇室血统,但是他和当时汉王朝统治者的亲缘关系已经非常远了。不过即...……更多
诸葛亮“隆中生活”的磨练与锻造
...化。诸葛亮所提出并实践的“淡泊明志”,其实正体现了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相互融合。“淡泊”一词最早见于《老子》第二十章“我独泊兮,其未兆”。意思是独我能恬淡宁静,不炫耀自己。其后 《庄子》中的“刻意第八...……更多
聊聊三国时最低调的诸侯——士燮
士燮,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祖籍本为山东,王莽篡汉时先祖为避祸举家搬迁至交州。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士家从初来乍到的外乡人一跃成为当地豪族,邻里无不敬重艳羡。比如士燮的父亲士赐,就被东汉朝廷重用,官至日...……更多
儒家文化是如何通过孔子的周游列国得以传播并产生深远影响的
...者,更是一个行者。他踏上了一段征途,周游列国,带着儒家的理念和智慧,走遍天下。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历史,看看儒家文化是如何通过孔子的周游列国得以传播并产生深远影响的。一、行走在列国之间孔子,一个温...……更多
...政策,并不只单独封某一个教派中的高人为国师。国师是王莽时期的官职名称在《汉书·刘歆传》中有记载:“及王莽篡位,歆为国师。”这段话描写的主人公刘歆,与王莽也算是贫困患难之交,后来王莽上台之后,特意让刘歆...……更多
儒家的“中庸之道”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诸多来自思想史方面的智慧启迪。“中庸”一语始见于《论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有“宋代孔子”之誉的朱熹曾对中庸之“中”的含义...……更多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妥妥的儒家“信徒”
所周知,儒家思想因为提倡民贵君轻、克己复礼,主张道德约束和“仁政”治国,彰显出了人性的夺目光彩,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文明长河中独得一席之地,并且成功击败了春秋战国时期萌发出的百态思想,居于治国思想之首位...……更多
荀子:被误解的儒家巨匠,提出\\\'性恶论\\\'与\\\'天行有常\\\'观念
孔子、孟子、荀子被称为儒家三大巨头,由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虽然我们现在知道这三位先人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的大人物,但在当时,儒家圣贤的名单上却始终没有记录荀子的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谈及这个话题,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下后周政权及后周先后三任皇帝的基本资料。后周始建于公元951年,开国皇帝是后周太祖郭威。后周统治范围包括今中国河南
2024-06-11 19:26:00
史学家章太炎,为何说关羽是诸葛亮害死的
引言:巴山汉水本兴刘,诸葛才华备赞留。但得关髯师广武,北州韩信在南州。——陈普《咏史下·关羽四首》关羽的死亡是三国时代的一件大事
2024-06-11 19:31:00
曹操和谁有杀子之仇,为何对他封侯拜将还结为亲家
董卓之乱,对于东汉王朝本已风雨飘摇的政治局面而言,无异于一场雪上加霜的灾难,是东汉末年政治动荡、陷于分裂的直接原因。宦官和外戚专权
2024-06-11 19:35:00
刘备曾两次得到徐州,为何每次都没守住
前言刘备,这位三国时代的英雄,曾两次掌握徐州这块重要的战略要地,却每次都未能守住。作为一代枭雄,刘备为何屡次在徐州失利
2024-06-11 19:40:00
秦朝吃牛肉可判刑,王翦为何让士兵尽情吃
前言中国古代,牛被视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吃牛肉甚至可能招致严厉的刑罚。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位将军,王翦,在秦始皇的禁令下,敢让士兵们尽情享用牛肉
2024-06-11 19:40:00
众多军阀都曾想迎接汉献帝,为何只有曹操成功了
前言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汉献帝成了众多军阀争夺的对象。许多枭雄都曾试图迎接汉献帝以稳固自己的权势,但最终成功的却只有曹操
2024-06-11 19:50:00
诸葛亮为何不学习技术,再组建一支藤甲兵呢
藤甲兵这个兵种,我们基本都是从《三国演义》中获悉的。当时孟获请乌戈国当帮手,乌戈国派出了三万藤甲兵,刀枪不入,还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2024-06-11 19:54:00
刘据起兵避免了扶苏式结局,为何没像李世民那样成功
前言西汉时期的巫蛊之乱中,太子刘据在生死存亡之际,毅然起兵抗争,避免了扶苏那样悲惨的结局。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刘据为何未能像李世民那样成功夺权
2024-06-11 19:52:00
吕布杀义父虽然无耻,但丁原与董卓也是一丘之貉
前言权力的交替,家族的倾覆,政治的阴谋,无一不让人惊心动魄。但谁又能真正看清当时人物内心的博弈与抉择呢?又有谁能洞悉其中的惊天玄机
2024-06-11 19:52:00
哪三位隋唐顶尖猛将,都不在李世民麾下
在《水浒传》中草莽英雄一百零八位,而隋唐演义同样猛将如云。我们常聚焦于李世民身边的英雄,但还有许多猛将未曾为其所用。有人断言
2024-06-11 20:08:00
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描绘了什么春景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当时,白居易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闲暇中结伴漫游庐山,在登上大林寺游览时,竟然意外地遇到了山下芳菲已尽
2024-06-11 20:08:00
曹操的后代在唐朝穷困潦倒,杜甫送他一首诗成了千古名篇
三国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沦为他手中的傀儡。公元220年,曹丕公然篡夺皇位,把汉献帝赶下台自己取而代之。然而曹操和曹丕恐怕做梦也没想到
2024-06-11 20:03:00
李渊面对玄武门事变为何束手无策
回顾历史,看到唐朝发生的玄武门之变,我们不禁会有一个疑问:作为唐朝最高统治者的李渊,为何对玄武门之变束手无策?直到尉迟敬德杀到眼前
2024-06-11 20:01:00
开局即巅峰的西晋王朝为何快速衰败
在华夏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有的王朝国祚长久,传承十数位皇帝,对华夏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有的王朝虽然享国很短,却也能为后世留下丰厚的遗产
2024-06-11 20:07:00
杨广玄孙杨慎矜,为何会被唐玄宗赐死
杨慎矜门荫入仕,起家汝阳县令,他本身很有才华,又有“任侠”的好爽,所以朋友特别多,尤以治理地方闻名。他也是被李隆基看重
2024-06-11 2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