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7 15:43:00 来源:戏说三国

两汉之际,随着西汉统治江河日下,人们怀念昔日的辉煌,从而产生了一种对于“中兴”的向往,是当时社会普遍的希望振衰起敝、重现圣君盛世的政治理想。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成帝时扬雄作《赵充国颂》,以周宣王中兴周室誉美汉宣帝的中兴汉室:在汉中兴,充国作武,赳赳桓桓,亦绍厥后。

杨雄以赵充国事迹与周宣王平夷狄方叔、召虎相比,以宣王中兴周室赞誉汉宣帝中兴汉室,此时,“中兴”或者“宣王中兴”的说法似已经出现。

汉宣帝被称为西汉的中兴之主。汉武帝统治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皇室内部自相残杀,并最终演变为一场“巫蛊之祸”,直接影响了帝国的继承人选择。

此外,武帝在位期间一系列开拓政策,旷日持久的战争,造成严重的财政危机,消耗了大量社会资源,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痛苦,整个社会处于崩溃的边缘。

公元前86年,汉昭帝即位,年仅八岁,朝政实际掌握在受遗照辅佐幼主的霍光手里。昭帝在位仅14年,22岁病死。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公元前73年,汉宣帝即位。宣帝自小生长与民间,熟知民情,了解百姓疾苦,“至孝宣,由厌陋而登至尊,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所以他比其他帝王更了解社会的动荡,更关注百姓的生活。

鉴于武帝后期“民用凋敝,奸轨不禁,时少能以化治称者”的状况,宣帝在亲政后展开了以“刷新吏治”为核心的一系列措施。

选拔并任用了一批如相、黄霸等干练有为的官吏。宣帝重视对官吏的考核,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宣帝本身非常勤政,“自霍光薨后始躬万机,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而进。”史称“吏称其职,民安其业。”

由于宣帝重视官吏的素质,被任用的官员,大多习晓文法、廉明有才,他们在中央和地方政绩显著,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百姓生活的安定。此外,宣帝时期的法令、刑狱也比武帝时期清明许多。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总之,宣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几乎是岌岌可危的西汉王朝,又重新兴盛起来,因而汉宣帝也被称为西汉中兴之主。

此外,汉宣帝还继承了武帝的政治精神,延续了“霸王道杂之”的“汉家制度”,强化了西汉政治文化,而这对东汉光武政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光武中兴

宣帝之后,西汉的历史失去了光辉,不可同日而语,“中兴”的气息也不复存在。西汉江河日下之际,人们希望能够恢复以往的盛世,对于中兴的追求成为世人普遍的理想。

而之后最让世人称道的莫过于“光武中兴”。西汉末年,刘秀利用“人心思汉”的社会舆论,迅速恢复天下安定秩序,完成了汉室的重建。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谥法云:能续前业曰光,克定祸乱曰武。祖有功而宗有德,光武中兴,故朝称世祖。世祖在位期间,“务悦民心”,改革弊政;“务从节约,发展生产”;泛容爱众,尊贤纳士,重现西汉繁荣,中兴汉业,功绩卓著,历代受到赞赏。“自古中兴之盛,无过于光武”。“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允冠百王矣”。

“光武中兴”成为在当时广泛使用的政治术语。“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光武中兴,未遑外事”。“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

裴注引《魏书》明帝戊子诏曰:“昔汉高祖创业,光武中兴,谋除残暴,公昭四海”。《后汉书·左雄传》:“汉世良吏,於兹为盛,故能降来仪之瑞,建中兴之功。”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宗室是皇族的近支,以刘秀为首汉宗室的中兴是“光武中兴”的开始和前提,也是人的复兴。

汉代宗室的确立与衰败

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西汉王朝建立。与此同时,以刘邦之父刘太公为始祖的刘氏家族取得了宗室地位。高祖末年,高祖子弟同姓为王者九国。

分封宗室为诸侯,这是刘氏家族贵族化的开始。高帝六年后先后分封九国同姓国。刘邦废除因功封王,变为因亲封王,且限定于皇姓刘姓,为的是确立家族世袭王权。

西汉建立后,从高帝到武帝,宗室制度逐步完善,宗室唯天子之子,则裂土地而王之;其王之子,则嫡者一人继王,庶子皆封诸侯。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诸侯王在各自王国内具有很大的权利自不必多说,宗室子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也拥有诸多特权。

首先,宗室可以直接参与中央朝政。文帝即位时,曾言:“宗室将相王列侯以为莫宣天子,寡人不敢辞。”遂继天子位。

在天子即位这样的大事,宗室是会参加的。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请求削诸侯地,“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此外,宗室拥有入仕的权利,可以通过察举、征召等途径入仕。

武帝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经济方面,诸侯王享受复除权,免收徭役和赋税。

宗室凭借爵位和封号享有相应的食邑,收取租税,再加上朝廷的赏赐,生活大体是衣食无忧的。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秦汉以来,皇帝制度的建立从而使得刘氏宗族取得了特权地位。然而,从根本上来说,专制主义皇权天然具有排他性。

而宗室因其血统关系,具有取代皇权的可能性而首当其冲,某种程度上被皇帝视为最危险的群体。

其次,宗室具有天生的政治和经济特权,内部滋生了腐败与荒乱。加之因为汉初实行黄老之学而对其管教有限,宗室更是选择荒乱以示无为,其行更为不堪。

家族宗法制造就了一大批横行霸道的纨绔子弟。“小者淫乱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汉诸王率多骄淫失道,盖沉溺放姿之中,居势使然也。”

皇族子弟的腐败是王朝衰败的一个重要标志。新莽以来,由于刘氏宗室的衰败,国家政权逐渐转移到外戚手中,王莽对宗室采取打压的政策,刘氏宗室被夺爵、夺官、夺姓,成为新莽统治下的二等臣民。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公元9年,刘氏宗族玺绶的收缴和王室宗族蛮绶的授予,标志着刘氏宗族地位的丧失。

汉代宗室的“中兴”

王莽依靠裙带关系,利用特殊的历史机遇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如果能够切实解决社会遗留问题,他将青史留名,万古流芳,如果不能,他卑劣的夺权手段和所作所为,将会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标靶和泄愤的对象。

显然,新政结果不尽人意,王田奴婢政策是脱离实际的复古主义空想,不仅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

而且损害了豪强地主的利益,五均六篼成为官僚富豪渔利的手段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工具,币制改革造成了经济生活的混乱和人民的反抗。

新政不仅没有缓解旧有的社会矛盾,反而加速了矛盾的激化。沉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吏治腐败再加上灾荒和疾病,百姓日益困苦,公元14年,已经是“缘边大饥,人相食”。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即使是帝国核心关中地区,也是“民庶涂炭,百不在一”。而王莽面对此情此景,却依然在建造奢豪的九庙,三年而后成,耗费数百巨万,卒徒死者万数。山雨欲来风满楼,面对压迫,被排挤的刘氏宗室势力与农民奋起反击,举行了大大小小的起义。

在王莽篡汉前后,以西汉宗室为主体的反抗就不断出现。居摄元年(公元6年),四月,安众侯刘崇与其子张绍谋曰:

“安汉公专制朝政,必危刘氏。天下非之者,乃莫敢先举,此宗室耻也,吾帅宗室为先,海内必和”。绍等从者百佘人,遂进攻宛,不得入而败。

居摄二年(公元7年),东郡太守翟义立严乡侯刘信为天子,移缴郡国,言“莽毒杀平帝,摄天子位,欲绝汉室,今共行天罚诛莽”。

建国元年(公元九年)四月,徐乡侯刘快结党数千人起兵于其国,举兵攻即墨。真定刘都等谋举兵,发觉,皆诛。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刘氏宗室贵族和拥刘官僚地主的起兵,自然是因为刘氏江山被王莽篡夺,要与其争夺最高政治权利。

但由于这一时期,王莽牢固地掌握着国家政权,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宗室的举事并没有取得成功。然而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在等待机会。

天凤元年,琅挪海曲有吕母者,子为吏杀,犯小罪,宰论杀之。吕母怨宰,密聚客,规以报仇。招合亡命,众至数千。吕自称将军,引兵还攻破海曲,执县宰,斩之,以其首祭。

吕母起义引发了农民起义的浪潮。后数岁,琅琊人樊崇起兵于莒,众百余人,后合数万人,号曰赤眉军。

新市人王匡、王凤、马武、王常、成丹等号下江兵;王匡、王凤、马武及其支党朱鮪、张卯等北入南阳,号新市兵。平林人陈牧、廖湛复聚众千余人,号平林兵。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出现具有重大意义,他们摆脱了沉重得无法忍受的负担,挣脱了套在他们身上的枷锁,给了统治者当头棒喝,他们表现出来的勇敢与无畏,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动力。

然而在封建社会,农民并不代表新的生产方式,他们因为生存受限而起义,起义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饥馑,争夺生存的权利。

绿林军起义主要是:“南方饥馑,人庶群人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赤眉军起义的主要原因是“时青、徐大饥,寇贼峰起。”

当自身衣食温饱解决后,便失去了新的目标,徘徊不前。赤眉军“虐暴吏民,百姓保壁。入掠酒肉,互相杀伤。”此时他们已经无法领导起义走向新的胜利,而能够担任这一角色的,就是刘氏宗室。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西汉末年在社会上传播的“人心思汉”思潮,使得刘氏宗室天然具有号召领导的优势。

“天下同苦新室,思汉久矣。”“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吏民歌吟思汉久矣。”

所以在刘秀、刘縯兄弟和刘玄等刘氏宗室参与到农民起义后,很快获得了起义军的支持,起义队伍提高了组织性与纪律性。

此前,绿林军攻离乡聚,藏于绿林中;大疫,乃各自分散引去;匡进攻随,未下。起义军的战斗意志并不坚决,缺乏战略部署,是一支游离涣散的军队。

在王莽君臣看来,只是饥寒群盗,犬羊相聚,不知为之耳。刘秀等宗室加入后,起义军便不断攻城掠地,更始元年,汉军与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战于沘江西,大破之,斩阜、赐。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从前被王莽视为“饥饿盗贼”不足为虑的农民军,招致了王莽的恐惧。之后起义军建立了更始政权,斗争形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仅半年就消灭了王莽主力,推翻了新莽政权。

绿林军拥立的更始集团,在建立政权之后迅速腐化,另一支刘氏宗室刘秀兄弟则继续复兴汉室的功业。

刘秀以宗族名义起兵名,他的世系清楚地标明他是刘邦的后裔,这也是他引以为傲的地方。以刘秀、刘縯为代表的刘氏宗族一开始就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即“复高祖之业,定万事之秋”。

《后汉书》记载:

刘縯性刚毅,慷慨有大节。自王莽篡汉,常愤愤,怀复社稷之虑,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莽末,盗贼群起,南方尤甚。伯升召诸豪杰计议曰:“王莽暴虐,百姓分崩。今枯旱连年,兵革并起。此亦天亡之时,复高祖之业,定万事之秋也。”

所以刘秀即位之后,一边扫平叛乱,一边颁布法令减轻百姓负担。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刘秀的所作所为,诸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尊贤下士,士多归之”,“所过不掠夺”,不仅符合复兴汉业的宗旨,也符合广大百姓的利益诉求。

在反莽战争的关键一战昆阳之战中,以刘秀为代表的刘氏宗室发挥了关键作用。对于这次战争,王莽是相当重视的,莽闻阜、赐死,汉帝立,大惧,谴大司马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兵百万,甲士四十二万人,至颍川复与严尤、陈茂合。

他把最精锐的官军派赴前线,“征天下能为兵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士,招募猛士,旌旗辅重,千里不绝。时有长人巨无霸,长一丈,大十围,以为垒蔚;又驱诸野兽虎豹犀象之属,以祝威武。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也。”诸将见此情此景,皆惶怖,忧念妻孥,欲散归诸城。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刘秀为了稳住军心,说道:

“今兵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埶无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阳即破,一日之闲,诸部亦灭矣。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后为诸将图画成败。

莽军到城下时,刘秀使王凤、王常留守,与李轶等轻骑出城求援。光武与营部俱进,自将步骑千余,前去大军四五里而陈,斩首数十级。复进,诸将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

在昆阳之战中,刘秀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积极的态度,不惧敌,不畏敌,并且主动安抚诸将的情绪。

其次刘秀有着较高的指挥与战略水平,在诸将面面相觑的时候为起义军谋划,制定突围的方略,在战斗中能够制作伪书瓦解敌人的战斗意志。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力挽狂澜完成汉室重建

最后,刘秀本人能够带头冲锋,也体现了其勇敢大无畏的精神。“昆阳之战,光武威震天下,王业之兴肇此矣。

刘氏宗室从王莽统治下的“二等臣民”变成了推翻新莽政权的领导力量。团结农民起义,迈出了重振刘氏皇权的第一步,将“刘氏复兴”的梦想第一次变成现实,为天下宗族反莽势力注入了活力。

刘氏宗族在刘秀的领导下完成了汉室的重建,并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完成了自身的蜕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7 19: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刘秀起兵很多刘氏宗室支持他,而刘备起兵几乎没有宗室支持?
公元前25年,历史步入了一个充满动荡的时期,光武帝刘秀在群雄逐鹿的大乱世中逐渐崭露头角。同样是汉室后裔,刘秀在短短几年内得到大量刘氏宗室的支持,继而成功建立东汉。而在数十年之后,
2024-12-10 09:20:00
两汉之交是指什么阶段?
...汉朝,但玄汉应该算入汉朝的编年史,因为刘玄是光武帝刘秀的族兄,都是刘邦子孙,所建的政权也称汉,而且领土也与西汉相仿,可以算是东汉的第一帝。刘玄的玄汉在长安建都 如果再广义点
2023-01-31 16:30:00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复国成功者:刘秀的王朝复兴之路
...一次复国成功。那就是“东汉”,执掌操作者是汉光武帝刘秀。刘秀,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属于今湖北省枣阳市,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出自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刘秀早年入太学读书
2023-12-02 08:15:00
隗嚣一辈子都在纠结一个问题:俺该姓“隗”呢,还是姓“刘”呢
...按住隗嚣:找死啊?“汉室复兴”是天道,没有刘玄还有刘秀嘛,咱还是老老实实给刘秀磕头。这是一群什么人呢?关中遗老,一群西汉的残留豪族精英。他们因为战乱避祸于陇西,而他们的利益之
2024-04-23 10:01:00
兄弟阋墙:刘縯、刘秀与汉室复兴
...好的吗?新朝灭亡前夕,舂陵侯刘病已的两个儿子刘縯和刘秀,以“兴复汉室”的旗号发起了义兵起义,一时间声势浩大。然而好景不长,刘縯很快就死在了新帝刘玄的算计之下。看似顺利的局面瞬
2024-02-23 05:29:00
刘秀建立东汉后,西汉皇族近支得到了什么样的待遇?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了东汉,定都洛阳。惟宗室列侯为王莽所废,先灵无所依归,朕甚愍之,其并复故国。若侯身已殁,属所上其子孙见名尚书,封拜。并且封了一大批的异性万户侯,比如贾复
2022-12-30 16:59:00
东汉风云:刘秀的五虎上将与无敌猛将耿弇的传奇
...一天下的进程岌岌可危,面临着无数敌人的侵扰。然而,刘秀手下的大将们却从未退缩。他们一个个都是过硬的战将,在刘秀的指挥下,如虎添翼,如入无人之境。那么,在这群猛将中,又有谁是最
2024-02-28 04:55:00
光武帝刘秀的一生到底有多秀?堪称“最强人形外挂”
...尺(国家一级文物)如果说王莽是“穿越者”的话,那么刘秀这个活成“网络爽文”的男人就是“时空矫正者”,王莽超时代的政策改变了历史进程,于是“时空管理机构”派出了刘秀,让其将跑偏
2023-02-10 14:15:00
刘秀推翻王莽建立新的王朝,为什么延用汉作为国号
...了西汉王朝,最终王莽谋朝篡位,建立新朝,但15年后,刘秀推翻新朝建立东汉,此时的西汉已经灭亡了15年,刘秀为何还是沿用“汉”做国号?其中有什么奥秘?01躬耕南阳韬光养晦中国古
2024-05-17 20: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闽侯廷坪乡各村村干部为“宝藏山货”代言,你认识这些山货吗?
2025-11-20 11:25:00
鲁网11月2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邹城峄山。峄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拥有多处著名楹联,既有源自秦代《峄山碑》的篆书集联
2025-11-20 13:55:00
鲁网11月20日讯靖海卫故城位于威海荣成市人和镇,是明代海防体系的重要遗存,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见证了抗倭历史与卫所文化的融合
2025-11-20 15:10:00
河南首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发布,有你家乡吗?
大河网讯 地名,是地理位置的标识,是乡愁的情感载体,更是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哪些地名能承载一方的千年记忆?近日,河南省民政厅正式发布《河南省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5-11-20 16:33:00
大河网讯(记者 王怡潇)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这支两千多人的“娃娃军”,怎样鏖战独树镇冲出险境
2025-11-20 12:5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纪念邹韬奋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韬奋好书”暨“好书评”揭晓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省两种出版物获评2025年“韬奋好书”
2025-11-19 08:36:00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