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长达百年的羌乱是如何拖垮了东汉王朝
...,但长期的动乱严重消耗了东汉的实力,最终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这场战争,被称为“羌乱”。一,汉朝对西羌的开发以及羌汉矛盾的出现羌,泛指生活在青藏高原和河西的游牧民族。汉族、华夏民族的前身也是羌,被称为...……更多
导致东汉走向衰弱的主要原因
...汉唐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时代,这几个朝代之间和之后的王朝则是分裂的,尤其是东汉灭亡之后的近四百年间。汉朝包括西汉和东汉,西汉被外戚夺了,东汉依旧被外戚专权所困扰,这多少有些匪夷所思。两汉之后,中国历史陷...……更多
...资源丰富,是整个青藏高原最适合农耕的地方。古代中原王朝虽然难以征服青海,但征服河湟谷地却是比较容易的。长期以来,生活在河湟谷地的居民都是羌族,他们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汉朝前期,匈奴和西羌往往联合进攻汉...……更多
简介宋代青唐吐蕃首领唃厮啰
...作嘉勒斯赉,唃厮啰政权的创建者。原名欺南凌温。吐蕃王朝赞普后裔,宋代青唐吐蕃首领。12岁时被河州羌族首领迎至河州(今甘肃临夏)拥立为王,尊为地唃厮啰。随即又被宗哥僧李立遵与邈川大酋长温逋奇挟持到廓州(今青海...……更多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强大的匈奴政权又一次爆发内乱,并在公元48年永久分裂为南北两部,其南部臣服东汉,北匈奴对东汉边境的威胁于是大为削弱。公元91年,汉将窦宪大破北匈奴后,蒙古草原被鲜卑人占领。鲜...……更多
霍去病攻占河西走廊,汉武帝分别取4个霸气名字,使中国受益至今
...的河西走廊。在很多人印象当中,河西走廊一直都是中原王朝所有,其实并非如此,在秦汉之前,这里是游牧民族的天堂,曾经大月氏、乌孙等二十多个部族生活于此,直到匈奴的崛起。匈奴在冒顿单于的手上发展得极为强大,...……更多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中原王朝很少经营东北,却较为重视西域?
在中国古代史上,中原王朝曾多次在西域建立统治,而且态度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对东北的经营却较为粗放。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史上,中原王朝对东北和西域的态度截然不同?1、不一样的东北其实说到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更多
安史之乱后,河州地的命运何去何从?
唐后期随着唐王朝国势的衰弱,唐王朝逐渐失去了对西北地区的控制,唐蕃之间争夺河州地区的活动也日益频繁。唐王朝控制下的河州,在吐蕃军队的连续进攻下,唐王朝逐渐失去了优势,唐代宗宝应元年吐蕃占领河州。唐宣...……更多
匈奴人占据河西走廊后,为何瞬间就发达了
...山脉之间的一条适于生存的狭长地带。最早的时候,中原王朝和草原民族对河西走廊都不够重视,因此才让月氏人占了去。等到匈奴崛起后,才发现自己的前辈真是瞎了眼!这么一个既适合耕种,又适合放牧的风水宝地居然不去...……更多
汉羌大战的根本起因是什么
对于东汉王朝的败亡,历来史家都存在多种解释。无论是地方藩镇势力的坐大,还是东汉王朝统治者的苛政腐败,都是推动东汉帝国走向最后崩溃的重要原因。不过,上述病因对于汉帝国而言,更多是身染沉疴的慢性病,只会...……更多
推翻殷商的主要助力羌人,他们后来去哪里了
...数十次之多。它究竟是何方神圣?让这第三个大一统中原王朝在一百余年的时间里都没能将其收服?这个敌人不是匈奴,而是羌人。提起羌人,你可能会想到如今我们五十六个民族中的羌族,但羌人和羌族之间却绝不是简单的等...……更多
直插西域的陇右都护府是怎么设立的,之后怎么又没了呢
...打通河湟,拓地千里此时的青藏高原上,昔日强大的吐蕃王朝早已土崩瓦解,在青海地区的都是一些分裂的吐蕃部落政权,其中挨着北宋和西夏的是青唐吐蕃唃厮啰政权,占领着河湟间鄯、廓、洮、渭、岷、叠、宕等州,相当今...……更多
汉武帝去世以后,国家政权在汉昭帝时代就被大将军霍光彻底操控了
...的敦煌和鄯善。后将军赵充国敏感到这可能引发战争。汉王朝使者义渠安国出使西羌。前61年,汉宣帝神爵元年四月,由于汉使者义渠安国粗暴诛杀西羌头人,激变西羌人反汉。年已七十六岁高龄的后将军赵充国挂帅出征西羌。...……更多
中国历史上四大帝王的疆域扩张传奇
...版图;窝阔台次子阔端第一次把青藏高原和东北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而清朝乾隆皇帝时再次把西域纳入版图,奠定了现代版图的雏形。虽然说几乎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有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但是毕竟在这四位帝王执政时期完成...……更多
前凉是如何经营西域的
...州从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以来,历代王朝都对西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管辖。到西晋末年时,张轨“以时方多难,阴图据河西”,出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前凉由此肇基。张轨死后,儿子张寔继任凉州刺史,...……更多
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河西之战是怎么回事
...地区,控制西域各国,并南与羌人联合,从西面威胁西汉王朝。西汉王朝深为忧虑。早在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为了消灭匈奴在这里的势力,斩断其右臂,打通西域,汉武帝派张骞(?~公元前114年)出使西域,欲联络大月...……更多
...展出农业的部落。在1万年前,古羌人的一支向东进入了河湟、渭河一带,发展出来了农耕文化。传说神农氏是中国发明农业的始祖,而神农氏正好是姜姓,《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西羌本姜姓之别,《春秋》所谓姜戎,亦其...……更多
...牧羊人,被称为“西羌”。早在先秦时期,羌人就和中原王朝发生了联系。这里我们就要提一下戎,《说文解字》说戎为:“兵也,从戈从甲”。不过在民族学上,戎是华夏民族对西方民族的泛称,《礼记·王制》:“西方曰戎...……更多
羌族与商朝的血海深仇,揭秘古老民族的恩怨纠葛
...说的就是羌人镇守这遥远的玉门关边境地区。羌族还是商王朝“四邦方”之一,羌族部落之强大由此可见。通过甲骨文的发现,我们还得知羌族因为和商朝关系不好,甚至还加入过周武王推翻商王朝的联军。但羌人部落在其他历...……更多
汉宣帝刘询文治武功,奠定大汉辉煌
... 一、搞定匈奴,开辟西域都护府从汉武帝到汉宣帝,汉王朝与匈奴历经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血战,这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第一次全面交锋。汉王朝赌上了国运,最终赢得了胜利,这场始于武帝,终于宣帝的战争,从公元前1...……更多
...,致使徽、钦嗣之,陨丧厥基。”纵观中华数千年历史,王朝更迭,皇位承继,白手起家有之、子承父业有之;少年继位或是中年立业更是老生常谈。有宋一朝,天子如数,英勇谋略不少,无能懦弱亦是有之。而观其中最为特殊...……更多
汉唐明:三大王朝的异同与影响
汉、唐、明三大王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统治的鼎盛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拥有其他王朝不可比拟的繁荣和声誉。在汉朝统治时期,国家政治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文化出现了《史书》、造纸术等伟大文明创造。而唐朝也出现...……更多
兵力国力都占优的唐朝,为何对吐蕃屡战屡败,还被迫和亲?
...半岛,击垮企图东进的日本,其疆域开拓几乎达到了汉家王朝的巅峰。但雄踞西南的吐蕃帝国却始终窥伺着唐王朝,不仅时常染指并最后吞并西域,甚至曾多次攻破都城长安,极大削弱了唐朝国力。按理说,无论是兵力还是国力...……更多
两汉魏晋王朝采取的治“胡”方略,延续了汉朝的政策
两汉时期,中央王朝总体上采取的是“以夷制夷”方略,目的是“弥补汉军的兵源不足和某些缺陷,改变汉军中的兵员结构和兵役制度”。西汉前期国力尚弱,而北方匈奴以“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给...……更多
中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西域都护班超,为何他无可取代?
...,皆人走茶凉、人亡政息,便足可鉴。再数十年后,东汉王朝在农民起义与凉州羌化武人集团侵入的浪潮中覆灭。大乱世又来了!中兴之路,英雄寂寞,步履艰辛泪深沉;光荣去处,功名尘土,转瞬流云万里,凛然发震,梦醒时...……更多
段韶:段韶北齐王朝开国功臣,“北齐三杰”之首,他少年时善长骑射,有将帅之才;他曾参与广阿之战、韩陵之战、邺城之战,随军消灭尔朱兆,征讨玉璧,抵御宇文泰,高欢临终时选为托孤大臣,后奉命镇守晋阳,攻打南...……更多
聊聊宋代西北吐蕃的民风习俗
...羌人,数百年以来,“其俗无复华夏之风”。熙宁初,宋王朝收复熙河湟鄯地区后,临川人黄毅曾赴熙河地区游历,因“羌俗不食鱼”,目睹“鱼大如椽柱臂股,河中甚多。人浴波间,鱼驯驯不惊避”。王韶在熙河时,“始命为...……更多
充满传奇色彩的北宋青唐路,是如何发展至衰落的?
...方式对待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只要归顺朝廷,定期向北宋王朝纳贡,北宋统治者就会给予丰厚的物质回报。宋朝统治者对西域各国的朝贡,其回赐相当丰厚,其价值远远超过朝贡品。西域的朝贡产品多为当地的特产和畜牧产品,...……更多
五胡十六国中有5大凉国,为何前凉和西凉与众不同?
...到了南方,此后在这里依附于琅琊王司马睿,建立了东晋王朝。其实相对于南方,北方豪族们更方便逃亡到西北地区。所以也有相当多的汉人豪族,其实是拖家带口到甘肃来避难了!等到张轨在当地镇压鲜卑叛乱以后,这帮汉人...……更多
司马相如是否参与了宾服西南夷的行动?
...和平交通、商业贸易和文化传播,那也是一种战争。西汉王朝宾服西南夷所持续的时间,比汉匈战争所持续的97年时间,都还要长,但是,历史效果也奇好。汉武帝执政时期,分别进行过六场边疆宾服行动,即,匈奴战争、开西...……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之前人们國家的封建社会時期里,朱元璋那位草根皇上但是很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時期,因为國家太过腐烂了,因此就引来老百姓有许多的埋怨
2024-06-26 16:52:00
“名嘴”海瑞,一骂成名。好一派洋洋洒洒之言,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看罢此疏,暴跳如雷———他这是儿子在骂老子,还是老子在骂儿子?一派强词夺理
2024-06-26 16:53:00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遍及全国。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战功不断,曾经设计伏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只率领十八个部下骑马逃走
2024-06-26 16:56: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2024-06-26 16:57:00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了三藩的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康熙又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
2024-06-26 16:57:0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
2024-06-26 16:57:00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
2024-06-26 16:58:00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
2024-06-26 17:01:00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2024-06-26 17:01:00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
2024-06-26 17:02:00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
2024-06-26 17:02:00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
2024-06-26 17:03:00
名人语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06-26 17:04:00
【传略】戚继光(1528~1587)是我国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改革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今蓬莱)人
2024-06-26 17:04:00
明朝到嘉靖皇帝的时候,东南沿海一带经常遭受倭寇的侵扰。为什么叫“倭寇”呢?因为唐朝之前日本被叫做“倭奴国”,“倭”就是矮个子的意思
2024-06-26 17: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