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王恢之死,为什么却成了他最后的催命符?
提到王恢,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提到“马邑之谋”,很多人就会恍然大悟,而大行令王恢就是“马邑之谋”的谋主。这是汉武帝第一次主动对匈奴人用兵,并且是一次策划周密的歼灭战,如果获得成功的话,甚至可以不用...……更多
马邑之谋:汉武帝围剿匈奴,注定有始无终
...丞相,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史记·韩长孺列传》大行令王恢是燕国人,多次担任...……更多
历史上著名的马邑之谋,最后以失败告终
...然宣布同匈奴作战。这个决定立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以王恢为首的主张派和以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对此展开了激烈争论。第一:迫于束手无措和匈奴和亲,有两点难言之隐1:汉武帝刘彻20岁出头,还年轻,战争稍有不慎会动摇...……更多
这场战争让匈奴和汉朝之间,彻底撕破了脸
...求和亲,汉武帝召集众大臣开了个会,商量对策。大行令王恢建议汉武帝拒绝和亲,打一仗让匈奴知道汉朝得厉害,就再也不敢轻视汉朝了。然而御史大夫韩安国则建议汉武帝接受和亲,毕竟匈奴兵强马壮,汉朝和匈奴打仗的时...……更多
汉武帝三十万精兵伏击匈奴单于,为何没有成功?
...,他的主张并且得到了大多数官员的赞同;另一派以大行王恢为首,他力主对匈奴开战,“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最终,汉武帝还是选择与匈奴和亲,没有贸然用兵,毕竟大多数人不支持...……更多
汉武帝出动30万大军,为何无功而返
...使者向汉武帝请求和亲,汉武帝命群臣商议对策。大行令王恢建议汉武帝拒绝和亲,而御史大夫韩安国则以匈奴兵强马壮为由,劝汉武帝接受和亲,群臣大多赞同韩安国的观点。汉武帝最终采纳韩安国的建议,与匈奴和亲。公元...……更多
...何在马邑伏击战中临阵退缩呢?此人,便是时任大行令的王恢。王恢是燕国人,以熟知边境事务著称。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王恢听从雁门马邑豪绅聂壹的建议,正式向汉武帝提出了马邑之谋,即《汉书·韩安国传》所记载...……更多
因为一场战争,西汉停止与匈奴和亲
...于现状,不断的对边境进行骚扰,所以当时的汉朝大将军王恢主张不和亲,而是出兵讨伐,结果这一提议遭到了和亲派的坚决反对,汉武帝最初采取了和亲的建议,到后来王恢跟汉武帝献计围剿匈奴,并且计策看起来是完美无瑕...……更多
田蚡卖官圈地,汉武帝说了一句话吓得他背后发凉
...壹被士兵拉下去的时候,聂壹才说到这你要去问到大行令王恢,自己是受到大行令王恢的指示才去走私物品的。得知聂壹背后的指示者是当今的大行令王恢,张汤才知道这件事情不是自己可以单独处理的了的。于是,张汤派人前...……更多
为何汉武帝在马邑之围后,要逼王恢自杀
...的战争,也是汉匈战争策略的重要转折点。而汉武帝杀掉王恢(逼迫王恢自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攻打匈奴的汉军)事实上,汉武帝之前,汉朝对匈奴,一直采用的是和亲的政策。能够安抚匈奴,...……更多
马邑之围:汉匈之战中的奇谋与反转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马邑有个叫聂壹的富户,通过大行令王恢给武帝献了一策:匈奴人不是贪图财物吗,可以以此为诱饵在马邑设伏,彻底打败匈奴。武帝通过廷议后,认为此计可行。匈奴以骑兵见长,如果设伏围而歼之,便可...……更多
他是西汉一个小人物,却差点改写汉朝历史,后代是三国大将张辽
...击一下匈奴,为汉朝解除这一大患。他主动找到汉朝边将王恢,向王恢献上一计:由他前往塞外面见匈奴单于,谎称要把马邑城献给匈奴,让单于亲自带领大军入塞。汉朝大军事先利用有利地形埋伏好,等匈奴人进入伏击圈后四...……更多
汉武帝后来何以举全国之力和匈奴交战
...匈奴和战的大讨论。没想到会议伊始,主管外交的大行令王恢就率先站了出来,对和亲表示坚决反对,说:“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背约;似此反复无信,不如勿许,兴兵击之。”王恢本身就是燕国人士,再加上多年...……更多
汉武帝时期丞相公孙贺有着怎样的经历
...更加为武帝所宠。 拜将封侯元光元年(前134年),大行令王恢受马邑城商人聂壹之言建议汉武帝伏兵马邑城诱击匈奴。一番部署之后,武帝拜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将军,领四将军。发伏兵二十余万于马邑城旁山谷中诱击匈奴单于...……更多
不破楼兰终不还,赵破奴是如何破楼兰的?
...公元前108年,武帝拜赵破奴为匈河将军(军职三品),拜王恢为中郎将(军职四品),骑都尉(军职四品)李广利为监军,出征楼兰与姑师。王恢是汉使,楼兰和姑师都去过,熟悉道路。 四年前赵破奴从骠侯爵位被削,他是在...……更多
2022-12-18 11:34楼兰,不破
大汉王朝与匈奴之间较量了几十年,让汉武帝成了历史最著名的帝王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大幕徐徐拉开,六月,汉武帝听取了王恢的建议,命雁门商人聂壹以走私犯的身份“亡入”匈奴(间谍呀)。此时的匈奴首领是军臣单于,聂壹对军臣单于说:“吾能斩马邑令丞,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同...……更多
车师国处于汉通西域的要道上,那么车师与汉朝的关系怎么样
...:“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当孔道,攻掠汉使王恢等尤甚,而匈奴奇兵时时遮击使西国者”,“于是天子以故遣从骠侯赵破奴将属国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其中“当孔道”最为重要,也就是说车师处...……更多
汉武帝发动的四场战争,一步步击垮匈奴帝国
...小试牛刀的战役。当时,匈奴骑兵再度侵犯汉朝的边郡,王恢建议刘彻将匈奴主力引诱至马邑,再以30万骑兵精锐进行围歼。可惜的是,匈奴单于在行军途中抓到了一名汉将,并且得知了这一个计划。 随后匈奴单于立刻撤军马...……更多
汉武帝把匈奴打得闭声闭气,为什么晚年却突然停手
...有三次: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公元前133年,王恢向汉武帝建议,利用匈奴贪财的本性,诱其深入马邑县城,聚而歼之。因御史叛变,计谋败露,马邑之谋由此失败。公元前127年,匈奴左贤王以两万骑兵进犯上谷、渔...……更多
卫青是靠国力碾压才能打败匈奴的?他的军事能力是不是一般?
...,汉军不敢大举追击,纵敌退去,而受命截击匈奴辎重的王恢、李息见单于势大,也不敢截击。马邑之谋,失败了。随即,匈奴愤怒,袭击大汉多地,掳掠人口。此战,说明大汉急需新一代将领。1、需要新的战法。汉军过去的...……更多
李广得不到刘彻的重用,原因与其性格缺陷有关
...紧急撤退,三十万汉军因此无功而返。这次战争的策划者王恢因为没有积极追击匈奴而被下狱逼死,但与王恢平级的李广却没有任何表现。虽然刘彻没有处置李广,但李广的表现却是令他失望的。作为刘彻身边最重要的将领之一...……更多
...端以“马邑之谋”为标志,元光二年,汉武帝采纳大行令王恢的建议,通过爱国商人聂壹实施诱兵之计,将军臣单于诱骗至马邑,准备在那里以30万大军围剿匈奴10万骑兵。然而,由于细节上的疏忽,导致匈奴人起了疑心,军臣...……更多
...李恢主战,韩安国主和,第二天,边境上富豪聂翁壹通过王恢向皇上献计,诱骗匈奴到马邑,重兵埋伏,一举歼灭。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马邑之计,被匈奴提前得知,汉军几十万大军无功而返,皇上恼怒王恢没有攻击匈奴的后...……更多
赵过与‘代田法’:农业技术的创新与西汉社会的繁荣
...奉行的“武力扩张”的政策。公元前133年武帝采纳大行令王恢力主对匈奴采取主动进攻的建议,派遣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韩安国五位将军率30万汉军在马邑附近埋伏匈奴,但因被匈奴军臣单于觉察到有埋伏,此次行动无...……更多
定襄北之战:张骞终封侯,霍去病一鸣惊人
...将军卫青率领10万骑兵、6个将军,从定襄出塞,迎战匈奴单于的大军,史称定襄北之战。在卫青的征战史中,这是战果相对不算理想的一战。但在史书的记载里,有两个对开拓丝绸之路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在此第一次产生命运的...……更多
谈汉朝和匈奴的宿怨
...和亲政策,实际上是抓住发展机遇期到了吕后时期,冒顿单于曾经写信侮辱过吕后,但是吕后却隐忍了下来,因为吕后深知还没到对匈奴开战的时候。匈奴对吕后的直接侮辱,对汉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耻辱,吕后虽然不是皇帝,...……更多
太史公司马迁的人生转折点,被汉武帝处以宫刑
...本原因。三、李陵之祸公元前100年,新即位的匈奴且鞮侯单于唯恐大汉突袭,不但将之前扣留的汉使都归还了大汉,还特意遣使来汉朝贡。为表诚意,汉武帝派苏武带着大汉使节团带着厚礼去匈奴馈赠且鞮侯单于,结果却发生了...……更多
还原李广难封的真相
...经非常大,不仅汉朝的王公大臣都知道李广,就连匈奴的单于都很佩服李广。李广能够有较大的名气,主要是因为李广的箭法高强,每一次作战都能够冲锋在前,亲手射杀匈奴的勇士。慢慢的匈奴人开始害怕李广,李广驻守的边...……更多
揭秘汉宣帝:为何他能彻底打败匈奴?
...悄然提上了日程。六、攻心为上 匈奴内乱开始后,五大单于谁也不服谁,相互进攻,草原乱作一团。汉宣帝一边冷眼旁观,一边对他们进行政治打击。在单于内乱之际,汉宣帝并没有趁机发动偷袭。当然,此时的汉朝绝对有能...……更多
历史上的御史大夫韩安国是个怎样的人?
...都尉不久后又升迁为大司农。 闽越东越相攻安国及大行王恢将。未至越越杀其王降汉兵亦罢。建元六年武安侯为丞相安国为御史大夫。——《史记·韩长孺列传》闽越、东越争端汉武帝派韩安国和王恢出兵平复两个人的行军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戴明贤:侗族大歌是大地之歌,生命之歌
编者按: 6月8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来临,今年的主题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
2024-06-07 16:01:00
为何说冯太后和孝文帝真是配合的天衣无缝
从最根本的源头来说,汉人的各方势力无法整合,以致让北方蛮族主导了中原局面,东西魏时代无鲜卑中原冲突了早就。主要冲突是六镇被动成胡人或者说是相对中原来说的边疆穷困军人代表
2024-06-07 16:02:00
考古挖开吕洞宾墓时,出现什么怪事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口头禅。在中国民间,吕洞宾是跟关羽、观世音菩萨一样被人熟知的人物。吕洞宾与铁拐李
2024-06-07 16:02:00
末代皇后婉容为何睡觉时从不关门
郭布罗·婉容,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清朝逊帝溥仪的妻子,清朝与中国的末代皇后,后为伪满洲国皇后。“婉容”二字及她的字“慕鸿”来自《洛神赋》
2024-06-07 16:03:00
清朝最挣钱的职业是什么,做一次能赚500两白银
在清朝的时候中国开始了闭关锁国,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中国也落后于了世界的潮流。但是清朝的大小官员却都不思进取,大肆的捞钱
2024-06-07 16:05:00
为何说读懂年羹尧手中的佛珠,才能读懂年羹尧死前的无奈
雍正初,隆科多以贵戚,年羹尧以战多,内外夹辅为重臣。这是《清史稿》中对于年羹尧的评价。年羹尧在四阿哥胤禛去往江南赈灾的时候
2024-06-07 16:06:00
白起和韩信这两个英雄人物,哪个会更强一些呢
白起和韩信,大约是历史上最能搅动时代风云的人物之一了。而且这二人的人生经验还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白起号称杀神,一生未尝败绩
2024-06-07 16:08:00
皇宫中真实的妃嫔,她们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一直以来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清宫剧里面的后宫生活那是相当的精彩,勾心斗角的女人们,把皇帝的后宫搞得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看着这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剧情津津有味
2024-06-07 16:09:00
刘备当汉中王需要让马超上表朝廷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既然是要上表朝廷,那么自然不能按照蜀汉内部的官职来排序,而应该以在朝廷担任的官职为主,这样一来蜀汉集团中官职最高的马超自然就排在了第一
2024-06-07 16:10:00
刘备妻子落入好色的吕布曹操之手,为何却能安全回归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中刘备多次抛弃妻子逃亡,为何她们最终能安全回归?难道是颜值不高?肯定不是,史料中,虽然对刘备妻子的容颜没有具体的描述
2024-06-07 16:10:00
曾国藩劝告后人遇到哪3类人,一定要避开
作为一个草根出身,曾国藩从小就发奋学习,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功名利禄。他在咸丰年间所创立的湘军,有力的打击太平天国。之后又成为了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
2024-06-07 16:11:00
夏商周是同时存在的部落吗
按照史记夏本纪记载,夏部族的先首领大禹,商部族得先首领契以及周部族的先首领后稷这三个人同在唐尧和虞舜时期为官,而且他们还是认识的
2024-06-07 16:13:00
聊聊嘉靖陕西边患严重,在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及原因
面对嘉靖朝越来越严重的陕西边患危机,明世宗屡降谕旨以边情为忧,对陕西的各方面进行关心。同时嘉靖朝官员也发挥着官员功用,集思广益制定着适合陕西地区的防御策略来有效处理陕西的边患
2024-06-07 16:15:00
四世三公是啥?能拥有多少权力
汝南袁绍,名震朝野,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而袁绍最爱自我标榜的就是“四世三公”这四个字,四字虽短,却字字千钧。众人闻之,莫不拜服
2024-06-07 16:16:00
为什么古人都不敢喝井里的水呢
紫禁城是明朝时期建造的。它从建造到结束经历了24代皇帝。当时故宫为了方便用水,挖了70多口井,为什么后来没有人敢喝井里的水
2024-06-07 16: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