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广得不到刘彻的重用,原因与其性格缺陷有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4 21:49:00 来源:戏说三国

飞将军李广在汉朝历史中非常有名,也被唐宋两朝列入了古今名将榜之中。然而他虽然战功卓著,但却一生未能封侯,留下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遗憾。之前的文章中曾分析过李广未能封侯的原因,是因为壮年时遇到了战略保守的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以至于一身本事未能发挥。可到了中老年时,李广却也是汉武帝刘彻手下有名的将领,一度被任命为卫尉的中药职务。但是李广依旧没能封侯,甚至没有被刘彻重用,成为征讨匈奴的主帅。这样的遭遇让后世学者感到唏嘘不已,后来者都为他感到遗憾。

李广得不到刘彻的重用,原因与其性格缺陷有关

千百年来分析李广不受刘彻重用的文章很多,不论是正规史书,还是文人笔记中都留下了各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李广年老,而刘彻喜欢年轻人,所以不重用李广。也有的说是李广运气很背,刘彻因此故意叮嘱卫青不可重用李广。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在史书中有对照的证据。但是这些并不是主要的原因,对比汉朝史书的记载,可以发现这些原因并不是主因。李广不受重用还是他自己的性格造成的,他的这种性格使他难以得到刘彻的信任,因此在各种重要的战役中都不作为军队的主要将领所使用。

李广得不到刘彻的重用,原因与其性格缺陷有关

李广有个极大的性格缺陷便是傲上而媚下,这种性格让他极易得罪人,而且与朝廷的权贵们格格不入。虽然他也因此得到了中下级的军官和士兵的支持,但这些军官和士兵并不能主导西汉朝廷的走向。在对匈奴的战争的问题上,李广将自己的性格缺陷发挥到了极致,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与朝廷的决策发生对立的行为,这也使他难受受到刘彻和朝廷方面的信任。反观刘彻时期讨伐匈奴的代表卫青和霍去病,则是能够事事以朝廷决策为先,又与刘彻有着亲密的外戚关系,自然能够得到重用,成就了一番功业。

李广得不到刘彻的重用,原因与其性格缺陷有关

实际上在刘彻即位初期还是非常重用李广的,将其委任为卫尉,负责宫廷的宿卫责任。要知道卫尉是西汉朝廷的九卿之一,在朝廷中也是位高权重的。从军事角度来看,卫尉的职位仅次于太尉,是皇帝身边重要的军队将领。刘彻刚即位时便听说了李广的名声,将其调到了这个职位。不但如此,当时刘彻身边有很多功勋家族的子弟作为随从,李广的儿子李当户便是其中之一。从历史记载来看,李当户能够当着刘彻的面和韩嫣发生冲突,可见他受到的宠信。从这个安排来看刘彻对李广是寄予厚望的,但李广的表现却并不能如刘彻满意。

李广得不到刘彻的重用,原因与其性格缺陷有关

刘彻第一次重用李广是在马邑之谋中,李广作为骁骑将军跟随御史大夫韩安国出战匈奴。由于边境小吏泄漏了西汉伏军的信息,使得军臣单于紧急撤退,三十万汉军因此无功而返。这次战争的策划者王恢因为没有积极追击匈奴而被下狱逼死,但与王恢平级的李广却没有任何表现。虽然刘彻没有处置李广,但李广的表现却是令他失望的。作为刘彻身边最重要的将领之一,居然也没有率军追击匈奴军队,这让刘彻力主的对匈奴作战更像是个笑话。李广作为主战派之一,在这方面的是很积极,但临阵的表现却不能让刘彻满意。

李广得不到刘彻的重用,原因与其性格缺陷有关

此后李广作为卫尉领军从雁门出发讨伐匈奴,但取得的战果非常有限。他一度战败被俘,在被送往匈奴单于大营的路上逃回西汉。也曾出现了勇战无功的场面,给西汉军队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和损失。虽然这样的表现有着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但从主观上看的确没有能够让刘彻信任的能力。实际上李广以勇略出名,但在战斗指挥上并不太出色,政治上更是显得幼稚低能。他可以以勇猛著称,博得了飞将军的名声,但在战斗指挥上不是和合格的将军。他多次在战争中遇伏,或者迷路,都表现出了这方面的问题。

李广得不到刘彻的重用,原因与其性格缺陷有关

然而李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问题,反而以自己的勇略和资历为傲,继续任性地发挥着傲上媚下的性格。与李广齐名的名将程不识就对比过两人的不同,也从侧面说明了李广的缺陷。程不识用兵非常严谨,条条框框很多,军队令行禁止。李广用兵就比程不识粗糙很多,他全靠自己的威信带兵,并没有太多约束军队士兵纪律的行为。虽然两人打仗都很厉害,但程不识发挥的是士兵集体作战的能力,而李广则更依托于士兵个人的勇力。从军事角度看,支撑李广傲慢性格的不是军事指挥技能,而是个人的武勇。

李广得不到刘彻的重用,原因与其性格缺陷有关

这种个人的武勇虽然在单兵作战时非常有用,也从侧面证明了李广能够指挥的军队数量非常有限。刘彻派军队出塞与匈奴人作战,动辄是几十万大军,而以李广这种粗糙的指挥方式,显然是难以胜任的。从他几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看,他指挥的军队不是中伏,就是迷路,真的只是运气原因么?为什么卫青、霍去病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深思这个问题,可以发觉李广所引以为豪的勇力,在大兵团作战中发挥的余地非常有限,这也是他难以独挡一面的地方。可他没有自知之明,还坚持如此作战,也就难以得到刘彻的重用了。

李广得不到刘彻的重用,原因与其性格缺陷有关

李广的傲上媚下的性格除了在战争中表现为刚愎自用和迷信勇力外,在政治上也使他变得非常幼稚。他兵败被贬为庶民后隐居在蓝田,与前颖阴侯的孙子灌强打猎回家时遇到了霸陵尉的吓阻。因为醉酒的原因,霸陵尉没能让李广夜间通过。李广便在被重新启用后,借机将霸陵尉调入自己军中处死。

他看不起霸陵尉这样的官员,草菅他们的生命,但同样也违反了军纪。他上书给刘彻请罪,刘彻虽然没有怪罪他,但从回信中可以透露出失望。刘彻回信提到,“是以名声暴于夷貉,威棱憺乎邻国。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这说明刘彻希望李广干的是抵御匈奴侵略,而不是自相残杀。

李广得不到刘彻的重用,原因与其性格缺陷有关

由于当时在北边抵御匈奴入侵不力,刘彻必须依靠李广这样的老将,所以才重新的启用他,包含了他滥权杀人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刘彻同意他这么做,实际上刘彻是把这种事情看得很重的皇帝。霸陵尉之死对国家没什么影响,但如果这事进入到了朝廷高层,那情况就不一样的。李广的任性而为实际上让刘彻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自然难以重用。而李广并没有觉察,在很多地方当官时都任性为之。他最出名的便是在陇西当郡守时诱杀了八百羌人,这种违反当时汉朝国策的行为,也彻底断送了李广的前途。

李广得不到刘彻的重用,原因与其性格缺陷有关

刘彻虽然是汉武帝,但其实是对政治看得非常重的皇帝,深刻理解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这个铁律。李广在当官和作战中多次违背这个铁律,自然无法得到刘彻的信任。他杀霸陵尉为自己出气,实际上破坏了军队的军纪,让军队内部的政治团结出现波动,也违背的朝廷的命令。他诱杀羌人,与西汉朝廷吸纳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国策相抵触,加深了北方边境的矛盾,使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仇怨更深,这也不利于西汉对边境的治理。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李广傲上媚下的性格使他在行为上不讲政治,不讲大方略,只会任性地肆意妄为。

李广得不到刘彻的重用,原因与其性格缺陷有关

因为军事上迷信个人勇力,政治上不守规则,常常违反刘彻定下的战略方向,李广不被刘彻信任就很正常了。再加上他傲上媚下的性格在朝廷中得罪了太多的权贵,想要受到重用就更难了。然而李家为大族,在朝廷中人也不少,李广的堂弟李蔡是朝廷重臣,他的儿子在讨伐匈奴中因战功封侯,所以刘彻并没有完全抛弃李广,依旧让他在讨伐匈奴的军队中任职。只是刘彻不将其作为独当一面的大将,而是作为具有威信的老将存在。所以在最后的战争中,卫青并没有安排李广证明迎击匈奴单于的主力,而是采用了侧面迂回的路子。

李广得不到刘彻的重用,原因与其性格缺陷有关

在因为迷路而失去在漠北和卫青会师的战机后,李广因犯下了大错而自尽。卫青没有再去查迷路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但从史书来看卫青猜测李广又做了什么违反原定军事计划的事情。他的自杀与其说是为属下担责,不如说是维护他一生名将的名声。这个事情如果被捅出去,李广或许因为年老而免责,但部下肯定会被处以极刑。李广自杀将这个事情掩盖下来,将自己一贯任性和傲上媚下的作风进行到底。可以说李广是成于这种性格,也是败于这种性格。他是个强悍的战士,但并不是个合格的将军,更不是成熟的军事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4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广一生战功卓著,可为何到死都没有被封侯
李广,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西汉时期著名将领,人称“飞将军”。他出身将门,善骑射,天生是当兵的好材料,因为军功一路晋升,历任7个郡的太守,这样的官职并不是很低,但是可惜
2024-06-11 12:02:00
李广的死和汉武帝有没有关系
...中郎。汉景帝时,李广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李广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对于李广来说,不仅在镇守
2023-04-30 16:52:00
李广与卫青霍去病:同样是将军,为何李广难以封侯?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一句话,“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其中,李广是汉武帝时著名的将领,他十分勇猛。卫青、霍去病同样也是汉武帝时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司马迁在《史记》中由于个人原因贬低
2024-03-06 02:08:00
汉代爵制的演变与\\\
...,推动国家得以长期稳定发展,但汉朝时期为何会出现\"李广难封\"的情况?如此的爵位制度下究竟为何会出现此等现象呢?\"官重爵轻\"的开始由汉入秦,刘邦在上承秦制的基础上,也曾
2024-01-16 06:41:00
前有飞将李广,后有匈奴克星霍去病,为何西汉名将都在武帝时期?
西汉武帝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刘彻执政时期,先有飞将军李广,后有卫青和霍去病等名将,除此之外还有李陵和李广利等将领。为人所熟知的汉朝将军大多都是西汉武帝时期的?那么,为什么汉
2023-04-24 17:28:00
李广利:汉武帝的宠将与大宛之战的传奇人物
...倾城倾国的风姿,她容貌妍丽、身段婀娜,还能歌善舞。刘彻是个喜欢绝色的皇帝,年轻的时候迷恋卫子夫,把她从一名歌女扶上皇后的位置。卫子夫也是争气,一口气给他生了几个儿女,太子刘贺
2023-12-14 18:39:00
汉武帝晚年为何会颁布《轮台诏》
...家参考。在多位史学家评选的“千古一帝”当中,汉武帝刘彻绝对是排的上的。细数汉武帝的功绩,他能评上“千古一帝”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在政治上的优越作为,更加地表现在对匈奴的铁血政
2023-07-05 20:37:00
他打仗天资最高,却因自负被俘,司马迁因他被罚宫刑
汉武帝初期,刘彻仰仗霍去病和卫青扭转了汉匈局势,匈奴被驱赶到漠北苦寒之地。刘彻在霍去病和卫青相继离世后,开始有意的培养抗匈将领,其中李陵、苏武、霍光、上官桀、赵充国这五位年轻的将
2023-03-07 13:04:00
汉武帝刘彻晚年杀太子刘据,背后的原因让人叹息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始皇之后,第二位武功盖世的帝王,素以“秦皇汉武”并称。汉武帝在青壮年时期,励精图治,重用卫青、霍去病等西汉名将,发动了多次对匈奴的战争,一举扭转了对匈奴的
2022-12-18 20:43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