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潼关之战:十万唐军覆灭后帝国的哀恸
...年,深受玄宗信任,时任范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的安禄山,悍然发动麾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少数民族士兵共计15万人,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老家范阳起兵,率先掀开了盛世大唐动...……更多
安史之乱时,张巡为何会做出分食百姓的残忍行为?
...享乐的“资本”。唐玄宗操纵帝王制衡之道,太子李亨、安禄山、杨国忠互相牵制,这种局面最终土崩瓦解,对唐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造成很多无法估量的损失。张九龄安史之乱爆发前,唐玄宗和杨贵妃还在骊山华清宫宴饮,一...……更多
潼关:古代中国的战略要地
...食资源,后方稳固,天下遂有三分之二。唐朝玄宗年间,安禄山这位胡痴儿以一种最为决绝的方式让那个唐明皇记忆深刻——造反了,安禄山久在边疆,麾下多血性边军,战力强悍,玄宗急用帝国双壁:封常清、高仙芝,这两位...……更多
安史之乱--对于权力的欲望,并非安禄山一人!!!公元755年,强大的唐王朝爆发了动其筋骨的“安史之乱”,这也成为大唐帝国从盛变衰的转折点,富庶的中原大地陷入8年战火,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饿殍千里,唐王朝...……更多
潼关之战:唐朝的生死决战
...的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一场浩劫,唐朝边镇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蓄谋已久的一场的这场战争战争,不仅让唐朝内部发生战乱,其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对唐王朝带来的灾难也是致命的。内乱的唐朝失去了对西域和边镇的...……更多
唐玄宗为何要逼 哥舒翰出潼关作战
...几乎全军覆没,主帅哥舒翰被俘,潼关也因此失守,后来安禄山更是趁势率军攻陷了长安,唐玄宗则狼狈逃往蜀中。从最后的结果看,唐玄宗逼迫哥舒翰出潼关决战,显然是件非常愚蠢的决定。那么,唐玄宗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更多
一生鲜有败绩,最终却投敌乞活的一代名将是谁呢
...位了。 而哥舒翰却素来与镇守河北、辽东的唐玄宗爱将安禄山(安波注之兄安延偃养子)、安思顺(右羽林军大将安波注之子)二人不和,皇帝每次宴会都想让他们和解,然后结拜为兄弟。这一年冬天,安禄山、安思顺、哥舒...……更多
从平西郡王到阶下囚:哥舒翰的传奇人生,大唐名将的荣辱兴衰史
...王,但胡人被封王的只有两人,比哥舒翰更早被封王的是安禄山。在当时哥舒翰是朝野上下公认的大英雄了,但后来发生在哥舒翰身上的故事,却颠覆了人们对他的盛赞,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传奇的经历呢?大英雄是如何变...……更多
原创《安史之乱》中,唐朝在潼关之战中为何会失守?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叛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这次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自此后,唐朝就江河日下,由盛而衰了。安史之乱爆...……更多
李白丢脸的一首诗,全篇吹捧一位唐朝名将,结果那人却投降了叛军
...哥舒翰向敌人投降又是怎么回事?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反叛,唐军一败再败退守潼关,唐玄宗又听信宦官的诬陷,将两名经验丰富的名将封常清、高仙芝斩首示众。唐玄宗自损羽翼,安禄山肯定是高兴的,而唐玄宗更加...……更多
揭秘安史之乱:唐玄宗如何亲手葬送了大唐盛世?
...享乐,给予地方的权利太大,导致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而安禄山作为地方节度使,更是坐上了土皇帝。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兵变,以讨伐杨国忠为由,带领15w精兵南下,当时的唐玄宗还不相信安禄山会反,甚至觉得...……更多
安史之乱中的六猛将:唐朝内乱的英雄与悲剧
...如何在战场上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的?安史之乱,起始于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他们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唐。这场战争的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和军事背景。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位叛军首领,能够在战争中占据优势,很...……更多
高仙芝:唐朝中期名将的传奇人生
...出,李林甫和杨国忠等人败坏朝纲。在公元755年的时候,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从范阳发兵15万,号称20万,南下反唐,向洛阳、长安进攻。大唐军队虽然精锐,但基本都是边军,中原内部太平的太久了,很快就被安禄山马蹄...……更多
介绍李隆基之死的缘由
李林甫当政时,混血胡人安禄山受玄宗宠信,提拔为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平卢(今辽宁省朝阳县)兼河东(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节度使。安禄山貌似忠诚,生性狡诈,是个很会拍马逢迎之徒,他身体肥胖,自称三百斤。唐玄宗曾开...……更多
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有八年?
安史之乱,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不是安禄山一个人领导的叛乱,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史思明。事实上,安史之乱前后一共有过四位叛军首领,分别是安禄山和儿子安庆绪,以及史思明和儿子史朝义。安禄山虽然在造...……更多
安禄山麾下七大猛将
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改嫁于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从此改为安姓,精通六蕃语言。安禄山后来成为幽州都督张守珪的部将和义子。他骁勇善战,屡建功勋,迁平卢军兵马使、营州都督。...……更多
陕州之战:唐军轻取洛阳,回鹘骑兵成关键胜负手
...骑兵强悍的战斗力,成为唐军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援力量。安禄山病死后,安庆绪无法让史思明这样的老臣臣服,战略上的一系列失败,让安庆绪备受质疑。洛阳作为天下中枢,如果失去了洛阳,安史集团就将失去整个黄河以南地...……更多
七国之乱与安史之乱:中国历史上的两次重大反叛
...的内侍说:“念!”内侍便赶忙拆开信封,“边境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兴兵作乱…”“什么?!”李隆基大惊失色。近侍被皇帝吓了一跳,定了定神,才接着嗫嚅道:“现二节度使已攻破洛阳,潼关告急,潼关告急…”第二天清...……更多
陕州之战,为何说回纥骑兵成关键胜负手
...骑兵强悍的战斗力,成为唐军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援力量。安禄山病死后,安庆绪无法让史思明这样的老臣臣服,战略上的一系列失败,让安庆绪备受质疑。洛阳作为天下中枢,如果失去了洛阳,安史集团就将失去整个黄河以南地...……更多
杨国忠与安禄山的权力斗争:唐朝政治的危机与瓦解
...发了安史之乱,成为他一生的败笔。宰相李林甫在世时,安禄山虽然也有叛乱之心,但是李林甫城府极深,老奸巨猾,安禄山的狼子野心也不敢显露半分。况且唐玄宗十分宠爱安禄山,还让杨贵妃认了安禄山为义子,安禄山的地...……更多
香积寺之战:唐朝与安史叛军的生死对决
...香积寺之战发生于安史之乱期间,此战无论是对于唐朝和安禄山一方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唐军此战获胜,标志着唐军由战略被动转化为战略主动,而对于叛军一方由进攻一方转化成为守势。唐军一方:15万军队主帅,天下兵马元...……更多
唐朝名将高仙芝:智勇双全却遭奸宦陷害,大唐帝国的命运因此改写
...是有很大打击的,安史之乱让大唐帝国成为了一锅乱粥,安禄山率领精兵反唐,一时间也是所向披靡洛阳都没能坚持多久便沦陷,高仙芝等人知道后也是率兵勤王,高仙芝知道叛军来势汹汹,自己现在实力不够,他与封常清商讨...……更多
唐朝安史之乱中诗人们的命运
...,让大唐朝堂黑暗,日渐走向衰落。与此同时,边关将领安禄山,通过巴结讨好唐玄宗的宠臣李林甫、宠妃杨贵妃等人,日益受到唐玄宗的赏识,让他担任了平卢、范阳(幽州)和河东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后,安禄山的野心就...……更多
揭秘唐高祖李渊鲜为人知的秘密
...唐玄宗对蕃将更加重用,这其中最著名的胡人将领莫过于安禄山。公元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叛,折腾了唐朝八年时间,把一个盛唐硬生生拖垮。这场浩劫,并不叫“安禄山叛乱”,而是叫“安史之乱”,因为除了安禄...……更多
历史上什么人的死,让你感到意难平?
...对抗叛军,郭子仪,李光弼也分别出井陉,太原,准备抄安禄山老家,只要守住了长安,叛军不日将进攻无门,后退无路,土崩瓦解指日可待。于是高、封二人审时度势采用了死守潼关的策略。然而老迈昏庸的李隆基却听信宦官...……更多
755年11月,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从范阳起兵,打着奉旨讨伐杨国忠的旗号,起兵反叛唐朝。安禄山有多少兵力?15万。当时唐朝有多少兵力?50—60万。然而,就在这种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安禄山军队一路南下,势如...……更多
介绍安史之乱的过程
...军队内部矛盾重重,社会不稳定因素逐渐积累。二、起因安禄山是唐朝的一位高级官员,因才华出众,深得唐玄宗的信任。然而,安禄山却利用自己的职权,大肆贪污腐败,使得百姓生活困苦。755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更多
唐朝的辉煌与外族人的贡献:高舍鸡与高仙芝的故事
...深的交情,但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在天宝十四年时,安禄山反叛,他借着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带着十五万的兵马南下反唐,也许是太平日子过久了,叛军所到之处根本没有遇到什么太大的阻碍。哪些地方官除了一部分是殉国以...……更多
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此外,西北派节度使哥舒翰与东北派节度使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内外交错,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更多
安史之乱:大唐命运的转折与小兵张光晟的传奇人生
...旧唐书》就记载了这样一个人的传奇一生。天宝十五年,安禄山的叛军猛攻唐朝重镇潼关。唐朝大将哥舒翰带兵抵御。安禄山叛军都是久经战火的边军,战斗力极其强悍,哥舒翰的内地唐军根本无力抵挡,最终大败亏输。在唐军...……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
曹操也不是等闲之辈,既然刘备不愿用城池来进行交换,曹操便将二女放入了铜雀台,供自己淫乐。此举也是让刘备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
2024-06-29 2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