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潼关失守:唐朝内乱的转折点
唐朝有一场很著名的战争名为安史之乱,从中国的北方一直绵延到中原地区。安史之乱前的唐朝实力已经到达空前的顶峰,是一个富国民强的国家,但是这场战争一开始,唐朝的经济实力就受到了严重的毁坏。这场战争发生的...……更多
马嵬驿兵变:唐朝政治权力的转折点
“马嵬驿兵变”背后的主谋是谁?是太子李亨?还是禁军大将陈玄礼?又或者是另有其人?这个在历史上还是比较有争议的。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谋反,叛军一路南下,攻...……更多
李亨继位:唐朝内部叛乱与权力斗争的转折点
忆昔开元全盛日,邑犹藏万家室,惊破霓裳羽衣舞,渔阳鼙鼓动地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全盛时期的唐朝瞬间跌入谷底。这场叛乱,本质上是一场内部叛乱,年轻时光荣伟大正确的唐玄宗,晚年开始腐化堕落,最终一...……更多
安史之乱时,张巡为何会做出分食百姓的残忍行为?
...安,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唐玄宗作为王朝统治者为何弃百姓于不顾?张巡为何做出如此分食百姓的残忍行为?杜甫1、唐玄宗被割裂的人生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唐帝国政治清明、经...……更多
...动其筋骨的“安史之乱”,这也成为大唐帝国从盛变衰的转折点,富庶的中原大地陷入8年战火,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饿殍千里,唐王朝也只能暂时迁都,以避祸患。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安史之乱的创始人-安禄山,起兵后...……更多
李白真的参与“谋反”了吗?到底有何隐情
...反,还是只是被卷入了一场权力的博弈?安史之乱:唐朝的转折点公元755年,震惊大唐的安史之乱爆发了。当时任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声称要讨伐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并一路势如破竹地攻占了连潼关这样的天险。面对如此...……更多
介绍李隆基之死的缘由
...,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虽平,安史部将势力并未消灭,藩镇割据局面由此形成;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吐蕃对唐的侵扰也日益频繁,唐朝国力为削弱,其全盛时代也从此结...……更多
唐肃宗李亨:被逼无奈的篡位者
...来形容“被逼无奈”,“顺势而为”。其中的关键人物,杨国忠差点害死李亨,但是,他也成就了李亨。安史之乱,不管安禄山如何强大,大唐都城长安,在潼关的庇佑之下,还是可以确保万无一失的。甚至,在确保关中无碍的...……更多
李林甫:唐朝由盛转衰的奸相与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之所以会出现安史之乱,和唐玄宗时期的一位宰相脱不开关系,他就是著名奸相李林甫。李林甫在历史上深受玄宗的喜爱,为相19载,是玄...……更多
揭秘安史之乱:唐玄宗如何亲手葬送了大唐盛世?
...土皇帝。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兵变,以讨伐杨国忠为由,带领15w精兵南下,当时的唐玄宗还不相信安禄山会反,甚至觉得是有人在诬陷安禄山,知道安禄山打到洛阳,唐玄宗这才意识过来。可是唐军的精锐基本都在...……更多
李隆基的悲喜人生:开创盛世与晚景凄凉
...失去了年轻时的勇气,对于国家治理更是重用像李林甫,杨国忠这等奸臣。李唐王朝统治者的奢靡生活加剧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而官僚的腐败、嚣张跋扈更逐渐让这个国家不堪重负,藩镇割据的时局更让唐王朝...……更多
七国之乱与安史之乱:中国历史上的两次重大反叛
...安史之乱,则要悲惨的多,因为它不仅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更是引发了一场乱世浩劫。在安史之乱中,各路藩镇格局林立,《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足见这段历史...……更多
忠诚与猜疑:大唐安史之乱的致命矛盾
...诚困局。01.渔阳鼙鼓动地来,安禄山与东北边军的背叛在杨国忠的设计下,唐玄宗与安禄山之间的猜疑链,终于崩溃。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正式造反。但是,造反的不止安禄山一个人,而是整个安禄山集团。命范...……更多
唐朝安史之乱中诗人们的命运
...向了巅峰。晚年的时候,变得昏聩了起来,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佞臣为相,让大唐朝堂黑暗,日渐走向衰落。与此同时,边关将领安禄山,通过巴结讨好唐玄宗的宠臣李林甫、宠妃杨贵妃等人,日益受到唐玄宗的赏识,让他担...……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一支神秘大军,坚守边疆数十年,城破后全部战死
...劫,这场历时八年,席卷半壁江山的战火不仅成为唐朝的转折点,更是整个中华文明由开放转向保守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安禄山指挥叛军主力进攻洛阳、潼关,意图突破这两个重镇而直取长安。后来洛阳沦陷,但天...……更多
唐肃宗李亨与大唐帝国的命运转折
...深刻的启示。他的统治,成为了大唐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为后来的历史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反思素材。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成败得失上,更应该深入到那个时代的背景中去,理解那些决策...……更多
潼关之战:唐朝的生死决战
...和内廷大臣不和的弊病也显现出来,在潼关负责监军的是杨国忠的心腹边令诚速来和高仙芝、封常清不和。《旧唐书·封常清传》记载“监军边令诚每事干之。仙芝多不从。令诚入奏事,具言仙芝、常清逗挠奔败之状。”边令诚...……更多
杨国忠崛起:从地痞无赖到朝廷重臣的历程
杨国忠:宠盛危宗社,累及美人殇在人们的印象中,对安史之乱的爆发有着这样的认知,即唐玄宗贪图享受,宠爱杨贵妃,将军国大政全数交给国舅杨国忠处理。而杨国忠专权误国,放任安禄山做大,于是“渔阳鼙鼓动地来”...……更多
安史之乱中的六猛将:唐朝内乱的英雄与悲剧
...立起自己的势力范围。与他并肩作战的李归仁,但因受到杨国忠的陷害,转而投靠了安禄山。李归仁领导的8000骑兵曾成功地击退了唐朝的军队。他与安守忠是合作伙伴,两人在战场上多次合作,给唐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命...……更多
李亨登基背后的唐朝危机与人心向背
...及人心向背。唐玄宗统治后期,怠于朝政,任用李林甫、杨国忠,搞得天下混乱不堪,还引发了安史之乱,无论是三军将士,还是民间百姓对唐玄宗都十分不满。马嵬之变后,许多人“遮路乞留皇太子”。唐玄宗在前往成都的途...……更多
杨国忠:从草根到宰相的崛起与沉沦
...中的一个表现。 安禄山的反叛成为了杨国忠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安禄山的军队迅速攻占了唐朝的大片领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唐朝政府被迫采取了紧急措施,任命杨国忠为平叛大元帅。然而,由于杨国忠在政治上的腐...……更多
安禄山麾下七大猛将
...失,国力锐减,安史之乱的爆发也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更多
聊聊唐代宗李豫的最后一天
...位的传统,李隆基鉴于往事,对太子严防死守。李林甫和杨国忠先后任相,他们揣摩上意,对李亨处处使绊子,设陷阱,搞得李亨离了两次婚,身心蒙受巨大创伤,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李俶目睹父亲悲惨遭遇,仇恨的种子在心中...……更多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被儿子杀死,史思明死于内乱
...朝灭亡。可以说,“安史之乱”是唐王朝衰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安史之乱”的两个主导人物––安禄山与史思明。安禄山的名气比史思明更大,但是史思明的谋略、才能并不亚于安禄山。明朝“后七子”代...……更多
马嵬坡事变的真实故事是什么
...高力士是杀死杨玉环的主谋。宦官高力士所主持的内廷与杨国忠为首的朝廷势力已经互为仇敌。为了消灭杨国忠家族,高力士拉拢禁军首领陈玄礼,使陈玄礼在马嵬坡发动哗变,先杀杨国忠,后逼死杨贵妃。这是由高力士主导的...……更多
原创《安史之乱》中,唐朝在潼关之战中为何会失守?
...独揽大权。玄宗后期摒弃贤才,任用小人,奸佞李林甫和杨国忠相继成为宰相,两人无甚才学,但却嫉贤妒能,任人唯亲,一心只想讨好玄宗,坐稳自己的位子。朝政在他们手中变得十分黑暗。此时的唐朝,可谓是内外交困,“...……更多
杨贵妃死后李隆基的晚年生活如何
...,随从的官兵发动政变,矛头直指杨氏姊妹,身为宰相的杨国忠和他的儿子被杀死,杨贵妃的两个姐姐也死于乱军之中。 官兵们进一步要求唐玄宗处死杨贵妃,当时的局面已经失控,非常危险,如果唐玄宗再摆皇帝的架子,恐...……更多
...标也绝不是杨贵妃,而是李隆基。马嵬驿之变的导火索是杨国忠的“自杀式行为”。那天,一行人经过两天的急行军抵达马嵬驿。由于仓促出行,所带的粮食根本不够,沿途的地方官员听到长安即将沦陷的消息也纷纷弃官出逃,...……更多
济西之战:秦国独霸天下的关键转折点
济西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284年,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秦、赵、韩、魏五国联军在济水之西与齐国进行的一场战争。这一场战争之后,齐国齐国一蹶不振,对于秦国来说,却是独霸天下的开始。公元前314年,齐国趁燕...……更多
揭秘孙权的宫廷秘闻:两宫之争与东吴命运的转折点
在三国纷争的历史背景下,东吴的孙权晚年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这场风暴,不仅让东吴政权陷入了动荡,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内乱的频发?故事要从孙权的后宫说起。...……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朱祁钰成为皇帝后,至高无上的权力令他无比着迷。权力就像慢性毒药一样,得到后便永远不想放弃对它的掌控。在朱祁镇归来后,朱祁钰越来越感到害怕
2024-06-26 22:24:00
在《三国志·魏书》中有这么一章——《张乐于张徐传》。作为该章的主角之一,张辽乐于与否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知晓的是,作为一员降将
2024-06-26 22:26:00
说完了张辽与曹魏的“情投意合”,再看另一员降将张郃在曹魏的处境与结局,我们不禁慨叹——果真是造化弄人。同张辽一样,张郃的事迹被记载于《张乐于张徐传》
2024-06-26 22:26:00
一个生前身后皆是恩宠备至,一个明明骁勇善战却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难说是张郃“不争气”,而更像是他时运不济,命运弄人
2024-06-26 22:27:00
他是宋代著名词人,也曾做过密州知州,他就是苏轼。甚至沦落到经常挖野菜充饥的地步,宋神宗熙宁七年(一○七四),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
2024-06-26 22:27:00
几天时间,州府中就收养了近四十名弃婴!他把这些弃婴分别安排到各家抚养,政府按月给抚养费,两年内救活数十名弃婴。两年后,苏轼被贬黄州时
2024-06-26 22:28:00
叶小鸾,字琼章,一字瑶期,是明朝末期才女,她的事迹如何。一团团簇锦般的紫薇,灿烂在夏风里、阳光下,那么惹人眼眸,可谓“容华婉婉明朝霞”
2024-06-26 22:29:00
所谓千里驹,日行千里,昔日有人千金只求千里马,而此人,真可是千金难求,曹家几辈,也出不了这样的武将。这个人,就是曹休,跟随曹操四处征战
2024-06-26 22:30:00
当时许攸曾向袁绍出谋划策,他认为曹操兵力较少,如今曹操出兵抵御袁绍大军,那么曹操的老巢许都定然空虚,此时袁绍可以派一支军队攻占许都
2024-06-26 22:30:00
董昭等人提出让曹操称王,却遭到了荀彧的反对,以至于引起了曹操的不满,后终因此事忧郁而终。建安十七年(212年),董昭等人认为曹操应该晋爵国公
2024-06-26 22:31:00
建安五年,曹操杀了董承。董承是什么人?汉灵帝母亲董太后的侄子,汉献帝嫔妃董贵人的父亲,任职车骑将军。在杀董承时,连带董贵人一道杀了
2024-06-26 22:31:00
九子夺嫡是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在这场著名的“九子夺嫡”中
2024-06-26 22:32:00
在康熙临终前,一方面让雍正善待胤礽和胤褆,另一方面又怕弘皙嫉恨雍正,所以让雍正登基后,亲自封弘皙为亲王,这样弘皙必定对雍正有所感激
2024-06-26 22:32:00
当然历史上后宫并没有封号为“香”的人,而历史上,香妃确有其人,乾隆一生拥有无数的美人妃子,可却独独对这个香妃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2024-06-26 22:34:00
大小和卓之乱的爆发让容妃得以从这段婚姻中逃离。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发动叛乱,容妃的哥哥图尔都并不愿意和他们为伍
2024-06-26 2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