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肃宗李亨:被逼无奈的篡位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29 05:24: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肃宗李亨之所以在安史之乱中,篡夺了其父唐玄宗李隆基的皇位,可以用两个看似相反的词来形容“被逼无奈”,“顺势而为”。其中的关键人物,杨国忠差点害死李亨,但是,他也成就了李亨。

唐肃宗李亨:被逼无奈的篡位者

安史之乱,不管安禄山如何强大,大唐都城长安,在潼关的庇佑之下,还是可以确保万无一失的。甚至,在确保关中无碍的情况下,大唐军队还是可以尽早平定叛乱的。可是,唐玄宗却因为远贤臣,而亲小人,最终丢了都城,失了皇位,让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

叛乱之初,唐玄宗听信了宦官边令诚的谗言,处死了退守潼关的唐朝名将封常清和高仙芝,致使关中和潼关防务全部落到了哥舒翰一人身上。

哥舒翰手握重兵,诱杀了用来防备他的杨国忠亲信杜乾运。杨国忠坏事做得太多,担心哥舒翰拥兵自重,图谋杀他,就说服了唐玄宗,下旨哥舒翰出潼关与安禄山决战。

哥舒翰中了燕军的诱敌之计,大败而归,出征时的二十万大军只剩下八千余人。潼关虽然易守难攻,但仅靠八千士气低落的士兵,根本守不住。潼关很快陷落,哥舒翰也在逃跑途中被俘。

正因为唐玄宗和杨国忠两个人昏招叠出,最终让两人一个失去了皇位,一个失去了性命。

唐肃宗李亨:被逼无奈的篡位者

唐玄宗听说潼关失守,听从了杨国忠的建议,收拾了一点金银细软,起身就直奔杨国忠早已准备好的避难所四川。

原本,唐玄宗出发前,派宦官王洛卿先行,告知沿途郡县官府安排好食宿。可是,当他们到达咸阳望贤宫时,不但王洛卿毫无踪迹,当地的官吏也早已不知所踪。最后,唐玄宗只能派人向当地百姓乞食,真是凄惨惨,惨戚戚。

好不容易挨过了逃亡的一天,第二天,队伍终于走到了距离长安一百余里的马嵬驿。负责护卫工作的禁军将士,此时是饥劳交加,心生不满,再也不肯前进。禁军将士,随时都有哗变的可能。

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早已对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心生不满,觉得除掉杨国忠的机会来了。他找到了太子李亨的心腹太监李辅国,让李辅国传话给李亨,说他准备借士兵的不满杀掉导致叛乱的杨国忠。

李亨非常想杀杨国忠,可是,他先后受到过李林甫和杨国忠的陷害,再加上唐玄宗的威势,让他变得有点怯懦怕事,就一直没有决断。李亨一是怕万一失败,遭到杨国忠的疯狂报复;二是怕惹怒父皇,引来灭顶之灾。可见,至少此时,李亨是没有下定篡位之心的。

唐肃宗李亨:被逼无奈的篡位者

陈玄礼见李亨没有反应,认为李亨默认了。陈玄礼和太子李亨达成了共识,那么,杨国忠死定了。

当时,队伍之中还有二十余名吐蕃使者随行。他们因为饥饿,拦住了杨国忠,让杨国忠提供食物。旁边的士兵则趁机大喊,杨国忠与吐蕃使者密谋造反……在一大群士兵的围追堵截下,杨国忠很快被杀。

陈玄礼、李辅国接着又带人杀了杨国忠的儿子杨暄,杨贵妃的姐姐秦国夫人和韩国夫人。前来阻止的御史大夫魏方进,也受了池鱼之殃,被士兵一顿乱揍,打死了。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已经杀红了眼的士兵包围了唐玄宗所住的驿馆。陈玄礼请求唐玄宗杀了杨贵妃,以安抚军心。唐玄宗见大势已去,虽然不舍,还是下令赐死了杨贵妃。

直到这个时候,李亨确信他的父皇已经无法掌控局势,再也没有力量约束他了,才开始有了反抗的信心。李亨决定摆脱唐玄宗的控制,摆脱担惊受怕的日子,自己的命运从此要自己做主。

李亨的宠信太监李辅国,绝对是个有才能,有远见之人,虽然过度自私了点。

李辅国向李亨献计,让李亨向唐玄宗提出分一部分禁军,前往朔方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李亨将计划告诉了陈玄礼,并且定下了一个脱离唐玄宗的计策。

唐肃宗李亨:被逼无奈的篡位者

第二天,唐玄宗打算离开马嵬驿继续向蜀郡前进。可是,被一群百姓拦了下来。他们请求玄宗留下来,率领他们抵抗叛军,带他们脱离困境。唐玄宗现在完全被禁军控制,只想着赶快奔入蜀郡,靠杨国忠的布置,摆脱困境,自然不同意。

于是,唐玄宗让太子李亨留下安抚百姓。玄宗的这个决定正中李亨下怀。本来李亨就想借此摆脱唐玄宗,还可以不用落下不孝骂名的。李亨等玄宗走了一段路程之后,派儿子李俶,即后来的唐代宗李豫,追上去告诉唐玄宗,说太子被百姓留下了,准备反击叛军。唐玄宗虽然年老,但是凭借几十年的经验,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只能同意李亨分兵的请求。

原本,很多禁军因为蜀郡在杨国忠亲信的控制之下,担心被报复,不愿去蜀郡。这些士兵纷纷请求追随太子李亨。自此,李亨有了属于自己的两千兵马,摆脱了唐玄宗的控制,开始了他的篡位之旅。

唐肃宗李亨:被逼无奈的篡位者

李亨在做忠王时,就遥受了朔方节度大使,在朔方颇有拥护者。比如唐朝名将郭子仪、李光弼,都是朔方军马,也都是李亨的拥护者。李亨在李辅国的辅佐下,前往了朔方郡治所在地灵州。随后,在李辅国的建议下,李亨在灵州即位,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成了唐朝第七位皇帝唐肃宗。

了解了事件的经过,李亨之所以要篡夺其父皇唐玄宗皇位的原因也就昭然若揭了。

其一是因为他长期受到唐玄宗的高压。唐玄宗曾经干过一日杀三子之事,将包括前太子李瑛在内的三个儿子一日之内全部赐死。李亨被立为了太子,不管什么时候想起来这件事,恐怕都会毛骨悚然。特别是在李林甫和杨国忠的屡次陷害之下,李亨更是如履薄冰。而摆脱唐玄宗的控制,就是李亨的自救方法。李亨篡位是被逼无奈。

其二是安史之乱中发生的马嵬驿之变,助李亨摆脱了束缚。陈玄礼帮李亨除掉了最大的敌人杨国忠,而唐玄宗也因为安史之乱威势全无。李亨为了永远脱离危险境地,必须自己成为那个最具权势的人。李亨借助马嵬驿之变,还有安史之乱,只需要顺势而为即可。

唐肃宗李亨:被逼无奈的篡位者

最终,唐肃宗李亨收复了都城长安,将唐玄宗从蜀郡接回奉养。而朝堂之上的主角,则从杨国忠变为了唐朝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李辅国,继续上演千年不变的大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0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元至德,置立百官,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太子李亨便是唐肃宗。 唐玄宗抵达成都后,尚不知晓太子李亨即位的消息,他依然在按照自己的意思任命太子李亨、永王李璘等众皇子分总天下兵马。
2024-06-08 06:26:00
乱世登基 父子同朝-安史之乱前后唐玄宗、唐肃宗父子之关系
...军士哗变应该是得到了太子李亨的默许或支持。其实,从唐肃宗宠信的宦官李辅国的记载中也能从中发现端倪。在陪同唐玄宗逃亡的队伍中,李辅国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他本名李静忠,《旧唐书》
2024-08-10 21:05:00
假如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能当皇帝吗
假如没有安史之乱,唐肃宗李亨也还是有很大概率能够顺利继承皇位当皇帝的,但这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他必须在他父亲唐玄宗的一次次致命试探、猜疑下夹着尾巴做人,即便他是太子,都不能随心
2024-06-12 14:25:00
安史之乱期间,为何还爆发了永王李璘之乱
永王李璘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与唐肃宗李亨之间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唐朝太子是个高危职业,首任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死,第三任太子李承乾准备发动叛乱,结果事情泄露被废。武则天时
2024-07-15 20:46:00
唐肃宗如果听了他的话,唐朝最少还能坚持一百年
这个事情要从安史之乱说起了。在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于渔阳反叛,带领军队杀向长安。第二年,也就是天宝十五年的六月,在唐玄宗的逼迫下,大将哥舒翰被迫带领劣势兵力出城与安禄山作战。
2023-03-03 20:05:00
从这四起事件中,看唐肃宗纵横卑阖的灵活性
...四川的父亲唐玄宗为太上皇。李亨成了皇帝,就是大唐的唐肃宗,一个新的大唐朝廷在朔方出现了。尴尬的是,李亨在灵武称帝后的第四天,在剑州的唐玄宗就向全国发出一条命令,命令中仍称李亨
2023-02-25 16:58:00
唐肃宗李亨:临危受命重塑江山的传奇皇帝
...,而且应该不止一位,今天咱们就说一位很有代表性的:唐肃宗李亨。他生活的年代可以说是繁荣与毁灭并存的,因为唐王朝正好发生了足以倾覆灭国的“安史之乱”。肃宗皇帝临危受命,担当起复
2024-05-10 12:32:00
唐玄宗为什么却没有保护弱女子杨贵妃呢
...呢?就算唐玄宗那时候已经不是皇帝了,不好处理。但是唐肃宗李亨应该处理这件事啊。这可不是简单对他老爹不敬的事情,而是蔑视皇帝权威的问题。这样的事情,在皇权社会里,是绝对不能放过
2023-06-20 21:04:00
高适支持肃宗,李白支持永王最后结局如何
...李隆基肯定很难释怀。一个月后,也就是8月12日,李亨(唐肃宗)的使臣来到四川,李隆基才知道太子已然称帝。之后,李隆基承认了这一事实,也同意李亨用“制”的名义处理政事,但事后要
2023-04-26 10: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