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安史之乱期间,为何还爆发了永王李璘之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5 20:4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永王李璘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与唐肃宗李亨之间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唐朝太子是个高危职业,首任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死,第三任太子李承乾准备发动叛乱,结果事情泄露被废。武则天时期,别说太子了,就是自己的皇帝儿了,武则天一口气就废了2个。唐玄宗时期,他的第一个太子李瑛被武惠妃诬陷谋反,唐玄宗二话不说,直接把太子李瑛及其另外2个儿子一起先废为庶人,然后赐死。李亨就是唐玄宗时期的第二个太子,他这个太子当得是战战兢兢的,李林甫、杨国忠先后以各种手段陷害打击太子李亨,唐玄宗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太子集团与宰相集团一直在暗中较劲,太子李亨与刑部尚书韦坚、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私下聚合,结果被李林甫上报给唐玄宗,说李亨私下联络边将,图谋造反。结果就是韦坚被流放岭南,在路上全族被害,皇甫惟明先被贬为播川(今贵州遵义)太守,后被赐死。李亨为了摆脱李林甫的打压,不惜与韦坚的妹妹韦妃离婚,这一案件直到李林甫去世才作罢。

安史之乱期间,为何还爆发了永王李璘之乱

唐肃宗李亨这件案子还没结果,李林甫又借李亨的另一妃子杜良娣的父亲杜有邻的政治案件打压李亨,李林甫一度要求唐玄宗废除太子李亨,但唐玄宗未答应,即使如此,也让李亨如临大敌。杨国忠上位后,继续与太子李亨明争暗斗,而唐玄宗则默许这一切。唐玄宗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担心太子谋反,所以纵容手下人敲打太子,有前太子李瑛的前车之鉴,现太子李亨只能夹起尾巴做人,不能被抓住一点点把柄,否则丢的可就不止是太子之位了,甚至可能性命不保。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敏感。安史之乱爆发后,形势发生了变化,叛军攻破潼关后,唐玄宗带着杨国忠、杨贵妃及少数随臣南逃蜀地,结果在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发生兵变。禁军将士杀死杨国忠父子,并威逼唐玄宗杀死杨贵妃。马嵬驿兵变的幕后策划人就是太子李亨。此时的李亨被唐玄宗任命为天下兵马元帅,手中有兵权,而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打出的旗号是“诛杨国忠”,此时杨国忠已经不得人心,李亨利用这个机会,杀杨国忠与杨贵妃,这只是第一步。

安史之乱期间,为何还爆发了永王李璘之乱

唐玄宗李隆基李亨不可能跟随唐玄宗一起到蜀地,那里是杨国忠的地盘,杨国忠兼剑南节度使,又在蜀地长期生活,李亨一直又受到杨国忠的打压,想借此次机会登基称帝。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十二日,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奉唐玄宗为太上皇。这一行为无疑就是政变,剥夺了唐玄宗的皇帝之位,这是李亨向李隆基夺权。唐玄宗会甘心被夺权,成为太上皇吗?明显不甘心,他可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权力欲望极重,只是晚年宠信杨贵妃,疏于朝政,一时疏忽,才被李亨夺了权。李亨称帝等于是公开化了他与唐玄宗之间的矛盾,称帝的当天,李亨就派人通知唐玄宗。七月十五日,唐玄宗到达汉中,下了一道命令:以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使,向南攻打长安、洛阳。以永王李璘为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使。少府监窦绍做他的师傅,长沙太守李岘为都副大使。

安史之乱期间,为何还爆发了永王李璘之乱

永王李璘以盛王李琦为广陵大都督,领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节度使。前江陵都督府长史刘汇做他的师傅,广陵郡长史李成式为都副大使。以丰王李珙为武威都督,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节度使。陇西太守济阴人邓景山做他的师傅,并兼任都副大使。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唐玄宗下这道命令时,不知道李亨已经称帝了。从这道命令来看,唐玄宗开始不相信外姓武将,以自己的儿子担任各地节度使,由他居中统一指挥。其中盛王李琦和丰王李珙并未出任,而是遥领,李亨则出任天下兵马大元师,在灵帝称帝,并策划反攻安史叛军,真正出任的只有永王李璘一人。那么唐玄宗得知李亨称帝后,是如何反应的?《旧唐书本纪卷九》:癸巳,灵武使至,始知皇太子即位。丁酉,上用灵武册称上皇,诏称诰。己亥,上皇临轩册肃宗,命宰臣韦见素、房琯使灵武,册命曰:“朕称太上皇,军国大事先取皇帝处分,后奏朕知。候克复两京,朕当怡神姑射,偃息大庭。八月十一日,灵武使者到达,唐玄宗才知道皇太子李亨已经即位。十四日,唐玄宗用灵武之封立称为太上皇,诏改称为诰。

安史之乱期间,为何还爆发了永王李璘之乱

唐玄宗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十六日,唐太宗临栏杆封立唐肃宗,命宰相韦见素、房琯出使灵武,册命道:朕称太上皇,军国大事先取皇帝(唐肃宗)处理,然后报告朕知道。等到克复两京,朕当在姑射山怡神养性,在外庭仰卧休息,不再过问政事。唐玄宗本人就是靠宫廷政变起家的,他知道李亨继位为帝意味着什么,唐玄宗防了儿子一辈子,还是被儿子夺了权,他明显不甘心,首先,唐玄宗保留了自己下诰命的权力。其次,唐玄宗保留了自己参与军国大事的权力,只是先由唐肃宗处理军事大事,再报唐玄宗。最后,他表态只要收复两京,就不再过问政事,这明显就是为了麻痹唐肃宗,如果没有收复两京呢?是不是就要过问政事了?唐玄宗到达蜀地之后,还特意下诏,重复了命令:命元子北略朔方,命诸王分守重镇,合其兵势,以定中原。命令长子在北巡视朔方,命令各诸侯王分别驻守重镇,联合各军队及势力,以平定中原。以太上皇名义下这个命令,已经不太合适了,命令中的“元子”指的就是唐肃宗,他已经称帝了,唐玄宗还命令唐肃宗巡视朔方,这是不是父子俩在进行政治斗争呢?

安史之乱期间,为何还爆发了永王李璘之乱

唐玄宗以太上皇身份不断干预政治为了对抗唐肃宗,唐玄宗至少做了三件事:1、派身边重臣到唐肃宗处,以图控制唐肃宗。唐玄宗先后数次派重臣到唐肃宗身家,企图控制唐肃宗,左相韦见素、文部尚书房琯、门下侍郎崔涣先后到灵武唐肃宗的进行来。韦见素是杨国忠引荐成为兵部尚书的,后担任侍中,随唐玄宗一起逃到蜀地,一直是玄宗朝的重臣,安史之乱前他担任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被唐玄宗任命为左相、兵部尚书。崔涣也是跟随唐玄宗一起入川的,被唐玄宗任命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房琯在玄宗朝任职数十年,安史之乱前担任刑部侍郎,唐玄宗从长安逃往蜀地后,房琯就一直跟在后面追赶唐玄宗,后被唐玄宗任命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三人都是宰相级别的人物,如果不是唐玄宗信任的人,也不会派到唐肃宗的身边了。这三个人先后被唐肃宗罢相,没有参与决策中枢,说明唐肃宗是防备唐玄宗的,同时也防备唐玄宗派来的人。

安史之乱期间,为何还爆发了永王李璘之乱

唐肃宗不用唐玄宗所派之人2、唐玄宗在蜀地发号施令。《旧唐书本纪卷十》:甲寅,以襄阳太守李峘为蜀郡长史、剑南节度使,将作少监魏仲犀为襄阳、山南道节度使,永王傅刘汇为丹阳太守兼防御使。以宪部尚书李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皇遣平章事崔圆奉诰赴彭原。至德二年(757)春正月五日,唐玄宗以襄阳太守李山亘为蜀郡长史、剑南节度使,将作少监魏仲犀为襄阳、山南道节度使,永王傅刘汇为丹阳太守兼防御史。以宪部尚书李麟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上皇派遣平章事崔圆奉诏诰奔赴彭原。唐玄宗此时已经做了半年的太上皇了,他还在任命大臣,这不是又弄了一个政治中心,与唐肃宗分庭抗礼吗?《旧唐书列传卷六十二》:时扈从宰相韦见素、房琯、崔涣已赴凤翔,俄而崔圆继去,玄宗以麟宗室子,独留之,行在百司,麟总摄其事。至德二年正月(757年),唐玄宗把宰相韦见素、房琯、崔涣、崔圆都派到唐肃宗那边去了,然后因李麟是宗室子弟,封他为宰相,总领百官。唐玄宗已经是太上皇,还封李麟为宰相,这个宰相到底是唐朝的宰相,还是唐玄宗的宰相呢?那唐肃宗这个皇帝知道后又做感想?这其实就是唐玄宗与唐肃宗之间的政治斗争,唐玄宗与唐肃宗各自弄了一个政治中心相互对抗,明争暗斗。

安史之乱期间,为何还爆发了永王李璘之乱

永王李璘曾把李白招入幕府3、派李璘到江南招募士兵。当时天下的兵权都在唐肃宗手中,他是天下兵马元帅,又坐镇朔方军大本营,手中有兵权。唐玄宗只有蜀地,为了对抗唐肃宗,唐玄宗企图用永王李璘来制衡唐肃宗,想要制衡,就必须得有军队,李璘到江南最主要的任何就是招募军队。不久李璘到达江陵,以江淮的赋税,在当地招募数万军队,当时的江南还没有遭受安史叛军的侵袭,这里也是唐朝唯一有完整赋税来源的地方,李璘还把著名诗人李白招入幕府。如果不是唐玄宗的支持,光凭李璘一个人,哪怕他有皇子的身份,如何能够崛起呢?《新唐书卷八十二列传第七》:璘生宫中,于事不通晓,见富且强,遂有窥江左意,以薛镠、李台卿、韦子春、刘巨鳞、蔡駉为谋主。肃宗闻之,诏璘还觐上皇于蜀,璘不从。唐玄宗先后两次命令李璘到江南,李璘自幼长在宫中,还是唐肃宗李亨抚养长大的,但李璘到了江南之后,唐肃宗命令李璘回到蜀地,李璘根本不听。李璘到江南不是唐肃宗的命令,那只能是唐玄宗的命令。此外,从江南地区官员对待李璘的态度,也知道李璘的行动并非进行的旨意。吴郡太守、江南东路采访使李希言还写信给李璘,责问他擅自发兵东下的意图,李璘因此发兵攻打李希言,唐朝地方将领因此与李璘打了起来。

安史之乱期间,为何还爆发了永王李璘之乱

永王李璘兵败被杀李璘最终兵败被杀,唐玄宗悲伤了很长时间,而唐肃宗因为李璘是他抚养长大的,没有宣布李璘的罪行。《新唐书卷八十二列传第七》:璘未败时,上皇下诰:“降为庶人,徙置房陵。”及死,侁送妻子至蜀,上皇伤悼久之。肃宗以少所自鞠,不宣其罪。从两人对待李璘的态度来看,也知道李璘是为唐玄宗做事的。有人说李璘有割据江南之心,才会率军从江陵到江淮与唐朝地方兵作战的,李璘如果没有唐玄宗的支持,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到江陵招兵,机会都没有,哪来的割据野心呢?所以李璘只能是唐玄宗用来对抗唐肃宗的底牌,因为李璘的失败,而让唐玄宗彻底地失去了与唐肃宗对抗的机会,最终只能沦为傀儡,这也是唐玄宗伤悼久之的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5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史之乱中的权力更迭:唐肃宗李亨的崛起与唐玄宗李隆基的退位
...对,多次化险为夷,终究在苦熬了18年之久后,借助着“安史之乱”这股风,成为了大唐王朝的第八任皇帝。李隆基的纠结公元756年,在四川躲避战乱的唐玄宗李隆基在获悉自己的儿子李亨绕
2024-04-13 19:53:00
乱世登基 父子同朝-安史之乱前后唐玄宗、唐肃宗父子之关系
...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反唐,拉开了历时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序幕。“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它打破了唐玄宗李隆基纸醉金迷的帝王生活,也让唐朝百姓从此卷入颠沛流
2024-08-10 21:05:00
唐肃宗李亨:被逼无奈的篡位者
唐肃宗李亨之所以在安史之乱中,篡夺了其父唐玄宗李隆基的皇位,可以用两个看似相反的词来形容“被逼无奈”,“顺势而为”。其中的关键人物,杨国忠差点害死李亨,但是,他也成就了李亨。安史
2023-12-29 05:24:00
李亨苦等十八年称帝,最后却大业未竟,抱恨终天
前面在乱世登基父子同朝-安史之乱前后唐玄宗、唐肃宗父子之关系都说一山不容二虎唐肃宗又是如何把生米煮成熟饭的呢两篇文章我们讲过,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的上位是非常不容易的
2023-03-03 14:58:00
高适支持肃宗,李白支持永王最后结局如何
...多大诗人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关于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我们需要了解,它不仅是一场大唐平叛的战争,还将帝国内部的朝堂之争彻底暴露了出来。1、政变起家的唐玄宗李隆基唐玄
2023-04-26 10:16:00
唐肃宗为什么不立张皇后的儿子为太子,却立庶子李豫?
...张良娣给了他很多精神上的抚慰,一直陪着他同渡难关。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有孕在身的张良娣又跟着李亨一起出逃,在马嵬坡之变后,力劝李亨不要再跟着唐玄宗去四川,而是留在中原,寻找光复
2024-01-21 21:04:00
唐肃宗李亨:临危受命重塑江山的传奇皇帝
...与毁灭并存的,因为唐王朝正好发生了足以倾覆灭国的“安史之乱”。肃宗皇帝临危受命,担当起复国的重任,最终成功平复天下动乱,扭转了唐王朝的命运,那么,年轻的李亨究竟都做了什么呢?
2024-05-10 12:32:00
李辅国与张皇后本是盟友,为何反目成仇?
安史之乱导致唐朝从极为强盛的巅峰状态跌入了断崖之下,战争的动乱让国力极速衰落。面对此种乱局,唐玄宗李隆基避走成都,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开始了出兵平定战乱和收复河山的进程。当时唐
2023-05-21 14:46:00
...基子。公元756—761年在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次年,玄宗逃往四川,他即位于灵武。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后等,拥立太子李豫(
2023-10-21 17: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